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活智慧全书(不可不知的160个生活原理)
内容
编辑推荐

智慧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生活中,无时无处不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现代心理学、哲学、经济学等学科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使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些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去。

本书以活泼精练的文字、轻松有趣的故事,把理论还原于实际生活,让读者在阅读趣味故事中感悟生活中的智慧。相信这些智慧能为你指点迷津,让你找到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内容推荐

智慧就是生活中的阳光。现代心理学、哲学、经济学等学科都是充满智慧的科学,无时无处不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而且它们已经深深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指导我们的点滴人生,照亮我们的幸福之路。本书以活泼精练的文字、轻松有趣的故事,把理论还原于实际生活,引导读者开启智慧之门,让读者从心理学、哲学和经济学等各个不同的方面领悟生活中的智慧。相信这些智慧能为读者指点迷津,让读者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并将之应用到现实当中,使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目录

上篇 心理学中的生活智慧

引言 在生活中培养智慧/2

第1章 成功交际的心理定律/5

 门面效应/5

飞机晚点的“幸运”/5

 首因效应/7

人们为何不能原谅他/7

 近因效应/9

李夫人至死不见汉武帝/9

 登门槛效应/11

 第导购小姐的温柔陷阱/11

 刺猬法则/13

 第不要逼问别人的密码/13

 淬火效应/15

 第老师为何保持沉默/15

 自己人效应/17

 第林肯为“仇人”演说/17

 同理心/19

 第和珅的“换位”思考/19

 人际吸引/21

 第干果店里的秘密/21

 贝勃定律/23

情人节的两束红玫瑰/23

 多看效应/25

“见面熟”多走运/25

 幽默效应/27

化庄为谐解烦恼/27

第2章 走进人的内心深处/30

 禁果效应/30

“不许偷看”的诱惑/30

 激将效应/32

父亲的“损招”/32

 海格力斯效应/34

冤冤相报无了时/34

 暗示效应/36

假安眠药也有效/36

 配套效应/38

一件华丽睡袍带来的烦恼/38

 霍桑效应/40

我需要你的“关注”/40

 破窗效应/42

“破罐子”都会被破摔/42

 酸葡萄效应/45

魔术师成了众矢之的/45

 三分之一效应/47

班长的鬼把戏/47

 延迟满足效应/48

再等一会儿就好/48

 超限效应/50

马克·吐温偷钱/50

 黑暗效应/52

请在夜晚倾诉/52

第3章 从心理学透视人类性格/55

 视网膜效应/55

孕妇的眼里全是孕妇/55

 设防心理/57

这不是我的钱/57

 蔡戈尼效应/59

被和弦“逼迫”起床的作曲家/59

 德西效应/61

孩子们不来了/61

 过度理由效应/64

陌生人的一碗面/64

 期待效应/66

“说你行,你就行!”/66

 习得性无助/68

绝望自杀的女大学生/68

 投影效应/70

到底谁是佛像/70

 权威效应/72

“股神”真的神吗/72

 前景理论/75

两套餐具的差别/75

第4章 认识常见的心理问题/77

 偷窃癖/77

博士生频频出入超市/77

 孤独心理/79

一个自残的高中生/79

 害羞心理/81

洒落满地的薄荷糖/81

 嫉妒心理/83

好友的升迁让她痛苦不堪/83

 自卑心理/85

是什么让他自惭形秽/85

 自闭症/87

喜欢捏碎鸡蛋的男孩/87

 抑郁症/90

经常哭泣的女生/90

 焦虑症/93

杞人为什么会忧天/93

 叛逆心理/95

让王室伤脑筋的公主/95

 强迫症/97

女作家为何屡次搬家/97

 洁癖/99

“极爱干净”的大画家/99

第5章 心理学揭开的“隐秘”/102

 坐向效应/102

是什么改变了节目收视率/102

 巴纳姆效应/104

算命先生真“神”/104

 自我效应/106

女妖的谜语/106

 认知失调/108

“傻女人”小芬/108

 记忆偏差/110

十一长假带来的烦恼/110

 齐加尼克效应/111

《达·芬奇密码》畅销的奥秘/111

 凡勃伦效应/113

买东西就要买贵的/113

 社会促进效应/115

人前绅士,人后放肆/115

 恋父情结/117

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117

 恋母情结/120

师生恋背后的秘密/120

 自恋情结/122

常年装病的老太太/122

第6章 决定成败的心理规则/125

 自我妨碍/125

黑色的气球也能飞上天/125

 酝酿效应/127

青霉素的“意外”发现/127

 心理定式效应/130

盲人如何买剪刀/130

 约翰逊效应/132

走钢索人的“意外”失足/132

 半途效应/134

别让事情毁在“半途”/134

 不值得定律/136

到底要不要考研/136

第7章 从心理学解读社会现象/139

 惊恐效应/139

地震,让人们成了惊弓之鸟/139

 从众效应/141

人们为何总是集体闯红灯/141

 旁观者效应/143

纽约公园里的谋杀案/143

 邻里效应/145

远亲不如近邻/145

 美女效应/147

香车总是伴美女/147

 角色效应/149

假如你是被咒骂的那个人/149

 色彩心理效应/151

黑色桥上的自杀者/151

 异性效应/153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153

 流言效应/155

流言比非典还可怕/155

 心理摆效应/157

狂欢后的悲剧/157

 情绪效应/159

野马因何而死/159

第8章 人是如何感知世界的/161

 触摸效应/161

抱着妈妈就不痛了/161

 感觉剥夺/163

人类为何不能与世隔绝/163

 心灵感应/165

说曹操,曹操到/165

 错觉/167

草船为何能“借”箭/167

 刻板印象/169

阿拉伯人的遭遇/169

 光环效应/172

疯狂的追星少年/172/

中篇 哲学中的生活智慧

第9章 正确运用我们的思维/176

 逆向思维/176

送情报的小男孩/176

 冲破思维定式/178

开锁专家的失败/178

 思维决定人生/180

当乞丐遇见上帝/180

 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181

“大陆漂移”说的形成/181

 创新思维/183

清洁工的好主意/183

第10章 如何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185

 谈矛盾/185

驯鹿和狼群的较量/185

 矛盾的普遍性/187

世外桃源存在吗/187

 矛盾的特殊性/188

东施效颦千古笑谈/188

 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190

盲人给正常人带路/190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192

“领头羊”带来的启示/192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194

唐太宗突厥买马/194

 谈辩证的否定/196

超市应该开在哪里/196

 否定之否定规律/198

创维的“回归之路”/198

 对立统一规律/200

水污染的源头在哪里/200

 共性与个性/202

名山为何一定有胜景/202

第11章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05

 内因和外因/205

孟母三迁的作用/205

 量变引起质变/207

病入膏肓,为时已晚/207

 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209

田忌赛马的学问/209

 适度/211

葡萄为何种不活/211

 质和量的规定性/213

一顶帽子和十顶帽子/213

 因果联系/216

马为什么要跑向绞刑架/216

 形式与内容/218

精美的萝卜和难看的沙拉/218

 联系的观点/220

老中医的奇怪疗法/220

 整体和部分/222

  哲学家买“铁猫”/222

 本质与现象/225

处处第一的温州人/225

 偶然性与必然性/227

蛋卷冰激凌的来历/227

 可能性与现实性/229

彩票引发的血案/229

 质量互变规律/231

“土特产”的诱惑/231

第12章 怎样认识身边的世界/234

 认识的本质/234

走不出的比塞尔/234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236

印度王赏赐小麦/236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238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238

 非理性因素/241

一块奇怪的旧石板/241

 认识的多次反复与无限发展/243

乙醚成了迷魂药/243

 认识的角度/245

上海人和北京人/245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47

画家吃“狼桃”/247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249

穿草鞋的李时珍/249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250

石狮子被冲到了河的上游/250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252

栽到水里的博士/252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254

达尔文的爱情灾难/254

第13章 如何判断行为的对与错/257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257

禾苗为何枯死了/257

 按客观规律办事/259

建筑师巧妙设计人行道/259

 教条主义/260

孟家儿子的“效仿”悲剧/260

 事物的变化和发展/262

被河水淹死的楚国人/262/

下篇 经济学中的生活智慧

第14章 消费者和商品价格/266

 消费者偏好/266

我喜欢,我选择/266

 奢侈消费之谜/268

LV手袋背后的泡面/268

 棘轮效应/270

象牙筷子的灾祸/270

 口红效应/272

人人都爱“口红”/272

 吉芬商品/273

买涨不买跌/273

 价格歧视/276

你被“歧视”了吗/276

 总收益与需求的价格弹性/277

化妆品为何摆在商场第一层/277

 消费者剩余/279

不打折不买/279

第15章 政府对经济的影响/282

 市场机制/282

看不见的手/282

 弹性与税收归宿/284

奢侈品征税的后果/284

 税收对经济的调节功能/285

被搁置的蛋糕店扩张计划/285

 税负转嫁/287

隔物打物/287

 国内生产总值/289

车祸“带来”的财富/289

 物价指数/291

《大富翁》里的通货膨胀/291

第16章 资源的最优配置/293

 生产可能性边界/293

如何能做更多的饼/293

 资源稀缺性原理/295

缘木求财/295

 资源的最优配置/296

两千万的最大效用/296

 分散投资和集中投资/298

应该把鸡蛋放入几个篮子/298

 X效率理论/301

人心不一,易于离间/301

第17章 货币与物价的关系/303

 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关系/303

城市草根购房记/303

 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305

脱销的日食观测镜/305

 供给价格弹性/307

为什么高油价不能持久/307

 货币的含义和职能/309

最有价值的商品/309

 货币注入的影响/311

货币是水还是蜂蜜/311

 通货膨胀/313

一无所有的亿万富翁/313

 通货紧缩/316

800文=1000文/316

第18章 用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319

 汇率的作用/319

“省出来”的欧洲游团费/319

 如何选择基金/321

童鞋店亏了多少/321

 股票/323

巴菲特的资本雪球/323

 期货/325

赚钱之前先学会赔钱/325

 漂亮贴水效应/328

漂亮脸蛋能出大米吗/328

 创新的意义/330

最赚钱的一只羊/330

 效用的主观性/331

一元钱有多重要/331

 路径依赖/333

他为什么不辞职/333

 棘轮效应/335

有多少钱才能幸福/335

 马太效应/337

有钱的人总是更有钱/337

 多米诺骨牌效应/339

谁是第一张牌/339

 信用的意义/341

魏文侯冒雨赴约/341

试读章节

人生在世,要面对各种事物,家庭、工作中的烦恼一波接着一波。有的人虽然整天忙碌,但生活却像一潭死水,没有激情和色彩,还到处碰壁;有的人看上去很清闲,其实却能左右逢源,生活中充满了阳光和亮点。智慧就是生活中的亮点,它可以使自己与众不同,让生活充满激情。智慧能让人振奋,只有善于把握和运用生活中的智慧,才能使你的人生更加出色。

在生活中,为什么几个人去办同一件事情,有时结果却大相径庭,有的事半功倍,有的事倍功半,这里面便体现着智慧。有一则童话故事,说的是一位父亲想考考三个儿子看看哪一个更聪明,于是就每人给了一元钱,叫他们用一元钱买一样可以把整个小屋填满的东西。大儿子用一元钱买了一大堆石头,但只填充了小屋的三分之一。二儿子用一元钱买了一大捆柴火,但也只填充了小屋的二分之一。而小儿子只用三角钱买了一根蜡烛,蜡烛点燃后却照亮了整个屋子。在大儿子和二儿子看来似乎无法办到的事,小儿子却用自己的智慧,轻而易举地实现了。

俄国的萨诺夫说过:“智慧是人生经验的综合。”中国更是讲智慧的国度,从古自今,产生了许多智者,如大圣人孔子、孟子,军事家孙武、孙膑等。这些人都是大智慧的代表,将生活中的小智慧归纳总结,上升到了大智慧的高度,从而有了《春秋》、《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三国演义》等充满智慧的著作。

其实,生活中充满着太多的智慧。曾经有两个人打赌,甲对乙说:“我知道你不喜欢小鸟,但我有办法让你养鸟。”乙说:“既然我不喜欢鸟,我就不会去买,怎么可能弄只鸟来养呢?”第二天,甲送来了一个鸟笼子,这个鸟笼子实在是精致漂亮,以至于乙不但收下了,还想把它挂在一个显眼的地方,于是,他就把它挂在客厅里了。两天后,一个客人来访,看到客厅里挂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空鸟笼,就问乙:“你养的小鸟飞了吗?”乙费了好大劲才解释清楚自己根本就没养过鸟。几天后,又一位客人来访,看到空鸟笼,问:“你养的小鸟怎么死掉了?”乙于是又解释一番。后来,乙发现,几乎每个来访的客人都会询问有关鸟笼的事情,乙被问得不胜其烦,没过几天,乙只好买了一只小鸟养在笼子里。

在这个故事中,甲运用的其实是心理学中的智慧。生活里有些小智慧,不仅能帮助人们以巧取胜,甚至有的能转危为安、绝处逢生。你笑对生活,生活就会给你快乐;你思考生活,生活就会给你智慧。“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如是说。这是生活的启示,也是生活的智慧。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一幅人人都喜欢的画,画好之后,他满怀信心地把画挂在人来人往的一面墙上,还在画旁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如果谁认为这幅画有欠佳之处,可在画上涂上记号。”

晚上,画家取回了画,发现整幅画被密密麻麻地涂满了记号,画家感到非常失望,也非常奇怪,难道自己的画真的是一无是处吗?

几天后,他又临摹了一幅同样的画,再一次挂到了那面墙上。不同的是,这次他要求每位观赏者将其最为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当再次取回画时,他惊奇地发现画面上又被涂满了记号——那些曾被指责过的败笔,今天却都换上了代表赞美的标记。

画家突然明白过来:“其实我们做的事情,只要一部分人满意便是成功。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部分人欣赏的,可能恰恰正是另一部分人所不屑一顾,甚至是厌恶的。”

这就是生活中的哲学智慧。人生之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在生活中,常常有一些人为了一些小事而自寻烦恼。“我已经花了很大的工夫,结果还是失败了!”“我不能忍受艰苦的重复性工作了,这跟敬业精神完全无关!”“我要崩溃了,工作毫无进展,我花了100%的努力。”……是的,生活有时真的很令人感到无奈。  有些人之所以生活得不快乐、不开心,关键在于他们不太懂得生活的智慧,做事太计较得失而忽略了做事的本来目的。有个故事说:有一位禅师非常喜爱兰花,一次有人送了禅师一盆名贵的兰花,禅师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精力去照顾这盆娇嫩的兰花。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临行前交代弟子一定要好好照顾他的兰花。没想到弟子在一次浇水时,不小心将兰花架碰倒了,兰花盆掉到地上摔碎了,那棵娇艳的兰花也被折断了。他打算等师父回来后,向师父赔罪领罚。

禅师回来之后,闻知此事,不但没有责怪弟子,反而说:“我种兰花,一是为了供佛,二是为了美化寺里的环境,而不是为了生气。”

这位禅师的气度令人敬佩,他实在是一位懂得生活智慧的人。其实,生活的智慧就在于无论发生了什么,都应该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最该珍惜的是什么,知道了这一点,就能抓住生命里最重要的东西,而不会为了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而自寻烦恼。学会生活的智慧,不但可以使自己的生活更有味道,而且还会变得更有境界。

有一位白手起家的富豪,有一天陪同他的父亲到一家高雅的餐厅用餐,现场有一位琴艺不凡的小提琴手正在为大家演奏。这位富豪在欣赏琴声之余,想起当年自己也曾学过小提琴,并且为之迷恋。当听到这优美的琴声时,他非常感慨,便对父亲说:“如果我从前好好学琴的话,现在也许就会在这儿演奏了。”“是呀,孩子,”他父亲回答,“不过要是那样的话,你现在就不会在这儿用餐了。”儿子听了不禁一愣。在生活中,我们常为失去的机会或成就而嗟叹,但往往忘了为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而感恩。

在生活中,只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有一颗善于思索的心,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灵动色彩。用心撞击生活,心就会与之擦出美丽的思想火花,这火花就是我们从生活中得到的宝贵智慧!

P2-4

序言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在许多情况下,由于各方面的影响,我们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烦恼。有时纵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还是四处碰壁,常常连一些看似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这使我们在生活中总是觉得不那么自在、和谐,老是有坎坷、碰撞与摩擦,有情绪的起伏。其实,有时候这些烦恼不是因为物质的缺乏,或者生活条件的不好引起的。

这是为什么呢?最大的原因就是你的生活智慧还不够多。

智慧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概念,智慧可以深化于哲学、诗化于文学、雅化于艺术,还可以俗化于科学技术和民间生活。智慧既是西方人的价值追求,也是东方人的人生理想。比较起来,西方人更多地是追求理性的、科学的智慧,而东方人更多地是追求实践的、生活的智慧。总之,智慧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生活中,无时无处不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现代心理学、哲学、经济学等学科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使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些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去。

在人际交往中,只有看透对方的心理,分析出他们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所传达出来的信息,才能得知他们内心的真正想法,从而决定自己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情。因为每一种行为都来源于一种心理反应,要想在人际交往中占据主动,就要学会在不动声色中看清他人的内心想法。心理学能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这些在人际交往中所遇到的问题。当你学着用心理学的方法去分析自己的内心深处,你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哲学更是一种智慧的学问。人生的欲望、困惑和悲苦引起的所有烦恼,都可以在哲学的智慧中找到慰藉和答案。可见,哲学的用处,就是让我们学会正确思考、增长智慧。

虽说很多人以为经济学不可思议、难以理解,但它的基本原理是既简单而又实际的。它只是生活小智慧。根据具体事例理解这些原理,谁都能毫不费力地掌握它。其实,经济学正生动地编织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身边的大事小事都可以用经济学原理来一一破解。

所以,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除了要改变一些生活状态以外,更需要提倡去拥有智慧,去开发自己内心智慧的宝藏。用智慧来透视生活,让生活充满智慧,用智慧来指导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中多一些自在、包容与慈悲,少一些摩擦、隔阂与烦恼。

可以说,智慧就是生活里的亮点,智慧使你与众不同,对生活充满激情。智慧能让你振奋,在柳暗中看到花明;能使你对不可预知的未来充满希望而不是惧怕;能帮助你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麻烦——本书的主旨和其中所包含的教益也正在于此。

本书以活泼精练的文字、轻松有趣的故事,把理论还原于实际生活,让读者在阅读趣味故事中感悟生活中的智慧。相信这些智慧能为你指点迷津,让你找到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年轻人,带着这些智慧前进吧!它们会是你人生成功路上的重要伙伴,能为你解答人生的困惑,教你学会正确思考、增长智慧,从而更好地规划生活、认识生活、理解生活、创造生活、珍惜生活、享受生活。

参加本书写作的还有:刘杰、赵龙、彭书平、吴震宇、张竞文、陈俊涛、许玉杰、韩明媚、巫丹丹、彭月兰、皇甫晓洁、马琴,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活智慧全书(不可不知的160个生活原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卉//吴静//陈庭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103667
开本 16开
页数 3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3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2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69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7: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