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芳菲人生
内容
试读章节

东西走向的弯弯的六灶港,从周浦咸塘港那儿缓缓流过来,它沿着周浦到祝桥镇的周祝公路,曲曲弯弯,时而在公路的左侧,时而又从桥下穿到右侧,流经瓦屑镇、六灶镇,向着东面的浦东运河缓缓流淌着。一路上,经过牛桥、红桥、果园桥、瓦屑、棋杆、平桥等村镇。沿着小河边漫步,放眼望去,真是小桥流水,村舍田野,一幅多么美丽的乡村景色啊!

清晨,小河上蒸腾着薄薄的雾气。平桥村头,一个中等个儿、容貌端庄的青年妇女已走出家门,向小河边走去。她就是陆惠芳,瓦屑镇平桥村菌种场的场长。她今年三十岁多一点,红润的圆脸匕—双明亮的充满智慧的眼睛,嘴唇总是带着笑意,让村民们感到这是一个和善的易于亲近的人。村里上了年纪的大大、大妈或者妯娌姐妹之间,都亲昵地叫她“阿芳”或惠芳。

今天陆惠芳原计划带上场里的两个男村民,一起摇船出去,再去采购几吨水泥回来,将食用菌棚再扩建一倍。平桥村菌种场,这一阵发展得很快呢!陆惠芳和她的菌种场已远近闻名,外县都有人赶到平桥村来购买菌种。真的,平桥村菌种场培育的食用菌种已不亚于书院乡的菌种,已成为南汇西部的一盏明灯哩!随着业务的扩大,原来的菌种场已嫌小了,所以,陆惠芳决定再将菌种场扩大一倍。

当陆惠芳来到小河边,另两个乡亲也如约来了。因为河面上还弥漫着雾气,陆惠芳就说,再等一会开船吧。两位男村民就蹲在河边码头上,与一个看船老村民一起抽起了烟。而陆惠芳站在六灶港这条小河边,凝望着淡雾下缓缓流淌的河水,心情上微微起着波澜!家乡水,甜啊!——陆惠芳对这条小河是深有感情的。她曾是平桥村六队的生产队长,冬季农闲,有多少个冬天与乡亲们一起在小河中罱河泥啊!而自从她被调到菌种场来当场长后,更是离不刑、河了,一开始,她与社员们一起一次又一次地摇着小船外出,去捡碎砖头,去买土水泥,硬是自己动手因陋就简地将有几百平方米的食用菌棚搭建起来了,开始了平桥村的食用菌培植事业。由于她肯学习好钻研,她很陕就掌握了食用菌栽培技术,生产也不断提高,以致很陕就远近闻名,引来很多人参观,向她学习。而她也襟怀坦荡,毫无保留地与来参观学习者交流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并且,她也向不少乡亲传授了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由于她的毫无保留地传授,曾使不少乡亲在食用菌的生产中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成为种菇万元户……“是的,亲不亲,家乡人!甜不甜,家乡水啊!”站在小河边的陆惠芳沉浸在遐想中。

“惠芳!”“惠芳!”

忽然一声喊,将陆惠芳从遐想中唤醒过来。陆惠芳回身一看,见是场里的小姐妹阿珍一边叫她,一边向她快步走来,并且阿珍身边还有一个陌生的穿着蓝卡其布中山装的男青年。陆惠芳笑微微地迎着急走过来的阿珍问道:“阿珍,啥事呀?看侬走得这样急!这位——”她微笑着把目光投向与阿珍一起走过来的男青年。

“噢,惠芳,他是从上海县杜行镇赶来的,”阿珍介绍说。“他要买一批菌种,量比较大,所以,也就要求在价格上再优惠一些。我不好做主,就带着他来找你商量,——怕你已经摇船出去,所以我才急、急、急……”她真有些结巴起来了。

陆惠芳几个人倒笑了起来。P1-3

后记

从我第一次坐在上海申茂电磁线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惠芳的面前,对她正式进行录音访谈,到书稿的杀青,历时已有九百多天了,几乎近三年。这十三余万字的书稿,之所以用了这些日子,是因为陆惠芳董事长的业务忙碌,活动频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陆惠芳董事长只要在上海,一年365天,她每天都会在厂里,或者来一次厂里处理一些事务和工作,连国定节假日也如此。这已是全厂职工、她的亲朋好友、各级有关领导,乃至所有客户都已知晓的情景。

就象书中记叙的那样,陆惠芳还在当生产队长时,社员们有事要找她,只要到田问地头去,就总能见到她的身影。而现在,只要去工厂里,职工们也都能找到她!——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已是陆惠芳的精神家园,和行动疆场。

这,就是陆惠芳为什么能从一个农家女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民营企业家的生动答案。

我和陆惠芳的近距离接触,是在2000年的11月间,至今正好10年了。那一次,是陆惠芳的申茂电磁线厂每年惯例的用户走访,她欣然邀请我同往。从上海启程那天是2000年11月19日,陆惠芳、营销员赵利民和我,我们一行三人登上了目的地为西安的西去列车。那次行程,在西安转山西永济电机厂北上太原电机厂再折返南下武昌,抵株洲电力机车厂一路上,在与陆惠芳的接触中,看到了她的为人品行和开阔胸襟。所到之处,所有的老总或相关业务部门的领导,对陆惠芳都报之以热诚的欢迎;对她的行事待人,都表达了由衷的赞佩。

自那次行程开始,我开始关注申茂电磁线厂的发展,关注陆惠芳的事业。特别是当一些挫折和坎坷,向着陆惠芳压过去,而她又以巾帼英雄的气魄,将面前的艰难险阻一一化解,并进而更大踏步地前进,把申茂电磁线厂的发展又推上—层楼的时候,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陆惠芳,不容易啊!从一个农家女走来,从一无所有开始,到今天锤炼成为一个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其间,有多少甜酸苦辣,有多少艰难曲折,又有多少坎坷委屈.绝不是本书所能全部承载下来的。但窥一斑而见全豹,相信读者会从这本传记中,能感受到一个企业家诞生成长起来的心路历程,以及她的铿锵步伐!

从陆惠芳创办电磁线厂开始,就辅助在她身边的王奎冠总工程师,曾感叹连连地对自己的老伴叨念过:“做人的一些优良品行,怎么都会集中在陆惠芳的身上呢!”是的,如果我们从企业家所应具备的素质来看,在陆惠芳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品行,就更令人惊叹和敬佩了:捕捉商机的敏锐目光,把握市场的竞争意识,善于用人的巾帼胸襟,刚柔相济的管理能力,面对艰险的豪杰胆识,关爱弱者的女性柔情,广结好汉的丈夫气概,大展宏图的英雄手笔,……凡能成就为企业家的种种品质元素,陆惠芳竟集于一身!——相信读者诸君在掩卷后会感受到这些优秀品质的。

最后要说的是:这不是作者一个人的作品,而是一本集体智慧结出的硕果。为此,作者要向下列同志致以诚挚的谢意:唐根福、潘水祥、张袜书、徐树华、王新国、陆惠仙、傅菊仙、徐宝祥、朱进根、王安顺、朱玉明、宋安、冯一兵、王倩、翁秀琴、周雪根、张丽丽、杨闵、胡永明、舒爱萍、施秀玲、顾倩、陈玉露等,以及还有不少朋友,他们都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帮助与指导,在此也一并致谢。

2010年8月

记于沪上桂林东街51弄寓所

目录

前言

引子 盛宴迎新春

一、悠悠小河情

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三、馄饨为媒架鹊桥

四、后起之秀初露峥嵘

五、第一台拉丝机的故事

六、砻糠搓绳起头难

七、大跨越

八、山河壮丽走奇人

九、身正不怕影子斜

十、投桃报李的故事

十一、大算盘记小账

十二、今日又闻“隆中对”

十三、“人啊,人!

十四、从头越,苍山如海

十五、魅力与魄力

十六、当家人

十七、阳光下的至爱

十八、看君走马见芳菲

后记

序言

三十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三中全会上向世人宣告的党的改革开放国策,使中华儿女的智慧和才能被极大地释放出来了。放眼中华大地,三十余年来,正创造着千千万万例经济发展的人间奇迹,中国人民的生活开始迈入了小康;同时,也诞生着似灿烂群星般的英雄豪杰,真是“六亿神州尽舜尧”,外秀内慧的巾帼女杰陆惠芳即是其中一员。

2000年夏,还在上海申茂电磁线厂初具规模、开始发展不久,我就有幸结识了陆惠芳,对她采访并作了初期报道,以题为《瓦屑镇飞出的金凤凰》一文,发表在《上海企业家》杂志2000年第四期上。此后至今的近十年来,我跟踪着陆惠芳和申茂厂的发展步伐,亲眼目睹着陆惠芳事业的日益壮大、逐年腾飞,真是感同身受,感慨良深!终于触发了我要为陆惠芳和她的事业撰写一部传记的心愿。

陆惠芳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女,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女企业家,绝不是偶然的。这除了她本身所具有的智慧、才干和胆略外,还离不开党的改革开放国策,离不开哺育她的土地,离不开帮助她、关心她和支持她的人们,包括各级党政领导和她的乡亲们朋友们,以及上海申茂电磁线厂的每一个职工和客户们。正如我为撰写这部传记而伴随在陆惠芳身边听她回忆往事的日子里,她时而要说起的那句话一样:“是党的改革开放,给了我和我们申茂电磁线厂的发展机遇!”这可以说是陆惠芳的由衷之言。所以,在她从起步发展至今的每一阶段,她都不忘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回报乡亲。上海申茂电磁线厂是南汇区的福利企业和产值大户,陆惠芳和申茂厂也是当地残联和社会福利企业协会的主要成员,二十多年来对残疾人给予了很多很多的关心,在历次的红十字会抗灾支援献爱心活动中,陆惠芳和申茂厂都是亳不迟疑地解囊相助;对故里乡亲中的老人们.陆惠芳逢年过节都要送上礼品钱款,问寒嘘暖。正如看着陆惠芳成长起来的老生产队长周雪根说的那样:“原和平大队有12个生产队,大队所属范围内的老人,陆惠芳都要一个一个地去看望。伲老百姓众口称赞,阿芳呒啥话头:好!都说阿芳有良心!”(当地村民对陆惠芳都昵称“阿芳”)这位已年届八十多岁高龄的耄耋老人,在采访中对笔者赞叹道:“惠芳从小姑娘起我就看着她长大,现在事业做得这样大,当董事长了,每次见到我总还要喊我—声‘老爷叔’好,礼数周到,一点架子都没有。”

陆惠芳就是以这样的人格魅力、人间真情,获得了当地乡亲们和各级领导的赞誉和钦佩,大家质朴地把陆惠芳比喻为瓦屑镇飞出的金凤凰。历年来,陆惠芳先后获得了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农村女能手、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女企业家、全国关爱职工优秀民营企业家等光荣称号,多次受到上海市乃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不记录这样的巾帼英才,还记谁?!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不书写讴歌这样一个金凤凰,又写谁?!由此,我为陆惠芳创作了这部传记。

需要说明的是,二十多年来,伴随着陆惠芳前进的步伐和她事业的发展,围绕并发生在陆惠芳身边的故事也是极为曲折复杂和丰富多彩的,限于本人的时间、精力和学识.以及在上海申茂电磁线厂发展过程中的人事变迁和更迭,我在这部记录和描述陆惠芳人生道路及其人生价值的书稿中,肯定会有所错漏抑或偏颇之处,这是还要祈请各界读者特别是熟悉陆惠芳的亲友故旧等谅解和不吝指正的。

王家泉

2008年10月记于广西桂平

内容推荐

由王家泉编著的《芳菲人生》的主人公陆惠芳是生产制造电磁线产品的中国优秀民营企业之一——上海申茂电磁线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惠芳出生在上海市南汇县瓦屑镇平桥村的一个几近赤贫的农村家庭,自幼饱尝了生活的苦难。但她天赋聪明好学、勤劳刻苦,且充满着自强不息、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和勇往直前的创业精神;同时她做人正直诚信、一片真情,行事沉稳持重、一步一个脚印!正是凭借着这样的优秀品行,乘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东风,三十余年来,陆惠芳从一个农家女、一个种蘑菇的能手,在历尽了创业的艰辛和市场风雨的洗礼后,终于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女企业家,一个在上海南汇瓦屑沃上上脱颖而出的金凤凰……《芳菲人生》讲述了一个女企业家是如何炼成的。

编辑推荐

由王家泉编著的《芳菲人生》讲述了,对一个女性而言,这份心酸和曲折,将会怎样地拷问她对人生的态度和对事业的执着一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一位农家女的艰辛坎坷的创业历程。她从贫苦农家走来,她从一无所有开坛……一个女企业家就是这样炼成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芳菲人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家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947483
开本 16开
页数 2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38=76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3
164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3: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