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也门/列国志
内容
试读章节

5.服装服饰

也门人传统的服装很有特色,最突出的是男穿裙女穿裤,这是也门人服饰的一大标志。一年四季,男人中不分老幼都是上身穿素色或者花色衬衣,天冷时外面穿皮衣、毛衣等较厚的外套,下边用一块布缠腰裹紧当做裙子,一般是白色和素花布,年轻人和孩子的裙子带有颜色和花的图案,再用一条宽带束腰,光脚趿拉着拖鞋,头带白色或花格缠头巾。另外,身着阿拉伯长袍和头带缠头巾也是很常见的装束,大袍颜色一般以白色和素色为主,再用一条宽带束腰。男子从15岁就开始腰束宽腰带和佩带腰刀。也门男人以佩带腰刀显示威严,即使开玩笑,也不能随便拔出他们的腰刀,这是最忌讳的事情。

从也门人服装、头巾和腰带的式样、材质和装饰,可以看出也门人地域的差异、地位和身份的不同。一般的也门男人普遍穿裙子,而沙漠游牧人和干活的人则喜欢穿大袍,大袍袖子之宽大,可以在旅行或干活时当做袋子装东西。清真寺阿訇一律穿雪白的大袍,这也是所有清真寺阿訇的基本装束,有的在外面罩一件对襟长衫,显得很庄重。长老、法官和部落首领等也穿长衫。社会上层人士的头巾和腰带用金银线刺绣,镶嵌金银珠宝等高级装饰,腰带用好皮革或上等材质的布料制作,手工技艺精湛,价格昂贵。有的部落首领不缠头巾而是头带用布裹着的高帽,上配有精美的装饰,看上去同样很威严。百姓的头巾、腰带材料和装饰就很一般了。各地区头巾缠绕方式有所不同。部落人通常用一大块布缠头,布的一角垂到肩头,这是阿拉伯人最普遍的一种缠头式样。哈德拉毛游牧部落的人习惯用大斗篷包住头发,也有人仅用一根皮带缠在头上,勒住额前的头发。

随着时代变迁,也门的传统服装大有改进,很多人在衬衣或大袍外面套上了西服,这种东西合璧的装束算是一种时尚吧。政府公职人员和公司企业职员上班时穿西服,追求社会时尚的现代青年喜欢穿T恤衫、牛仔服和牛仔裤。

也门妇女习惯穿裤子,外边再套上长裙,脚上也是光脚趿拉着拖鞋。由于宗教习惯和传统习俗的原因,她们在出门时从头到脚用黑纱和黑布遮盖严实,再披上披肩,纱巾遮脸,有的连眼睛部分都不露出来。即便在大学里,女学生也是如此装束。在一些不太开放的地方,妇女抛头露面被视为有伤风化的行为,会遭人讥讽和白眼。唯独北方地区有些部落例外,那里的妇女外出时,没有从头到脚用大袍和纱巾遮掩,只披着一件花布披单,看上去简单利落,显得很超前时尚,实际上这样的装束不过是那里的传统习俗而已。

其实也门妇女很爱美,喜欢穿色彩鲜艳的服装,再配以各式各样的精美装饰。她们出门前都会精心梳妆打扮。姑娘们是为了自己更加靓丽,妻子们则主要是为了讨丈夫喜欢,上等社会的妇女非常讲究,每天在家里认真梳洗,描眉涂口红染指甲,还要穿金戴银,手腕上套上十几个金银手镯,耳环手链脚链等饰物一应俱全,不厌其多,走起路来叮当作响。每逢亲朋好友聚会和宴会,女宾们单处时,大家都纷纷脱下黑袍,卸下头巾面纱,露出色彩斑斓的高档民族服装和金银珠宝各种配饰,精心的装扮衬托着她们的白皙肤色,使她们显得雍容华丽,犹如一场服装服饰展示会。

6.社交礼仪

(1)见面礼仪:也门人相见时,先互相问候,然后拥抱及亲吻面颊一至三次,或握手后互吻手背一两次,或握手后吻自己的手背一次,表示对客人的尊敬。素不相识的也门人相见,双方主动握手并互相问候“赛俩姆”(意为:你好)。也门有一种传统吻足礼,晚辈拜望长辈时,或在出远门前与长辈告别时,先拥抱长辈,然后吻他的脸部,再跪下依次吻大腿、小腿、直到脚背,表示晚辈对长辈深深的敬意和衷心的祝福。

(2)接待礼仪:也门人最隆重的接待方式,是为客人熏檀香和喷香水。主人迎客人进入客厅后,点燃檀香放进铜制的手提香笼内,然后请客人站起来,解开他的外衣下排纽扣,撩起下摆,把香笼放在贴近他的腹部位置,嘴吹香笼,让香气四溢的烟雾散入客人衣内,长时间保留沁人心脾的香气,表示真挚的友谊长存。当客人告别时,主人拿出巴黎名牌香水,喷洒到客人的颈部、前胸及手上,如果客人用手抹一下自己的脸,并说上一句“我感到荣幸”的话,主人会格外高兴。

(3)部落迎宾:也门民间待客有很多礼仪。北也门最大的部落哈希德部落慷慨好客,每逢宾客来访,全村人在酋长的带领下夹道热烈迎接。村民敲起手鼓、吹着喇叭、唱着民歌,挥动腰刀起舞,有时还鸣枪致敬。主人将客人请进客厅,客人要脱鞋席地而坐。客厅中央摆放着高高的水烟壶,吸管长一米,大家轮流吸。一般的客人用点心和糖果招待,宴请贵宾,则要杀牛宰羊。最著名的招待菜肴是烤全羊,其他还有清蒸牛肉、烤羊肉串、羊油炒米饭等客饭,最后一道是甜点和水果。饭后主人为客人送上红茶、咖啡、奶茶、姜汤等饮料。

山区和沙漠地区的部落人朴实好客,每逢有客来访,无论是否认识都会热情招待。他们当着客人的面杀羊,把羊脑献给客人,然后请客人品尝带着血丝的烤羊肉。第二天的早饭是奶茶和点心。饭后恭送客人离开。来客可以送些小礼品留作纪念,但不可给钱,主人认为那样做是看不起他们,会因此而生气。

(4)家宴礼仪:也门居民很慷慨,家宴上会拿出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如烤羊羔、炸鸡、炸鱼、炸牛排等。他们以最上等的菜肴“烤驼羔”招待最尊贵的客人。“烤驼羔”是把驼羔腹内掏空装上一只羊羔,羊羔的腹内填入一只鸡,鸡膛中再塞进一只鸽子,加上各种香料和调料后在篝火上烤熟。然后将烤好的肉搁在托盘里端上桌,烤肉的香味扑鼻而来,令人垂涎。也门人还用咖啡款待客人,客人们可以细细品尝正宗摩卡咖啡特有的味道,喝完一杯,殷勤的主人会马上再续上一杯,如不想再喝,可举杯摇晃一下向主人示意不再需要了。也门属禁酒国家,招待客人时和宴会中从不备酒。

(5)商务礼仪:也门人同别人打交道,即使是谈生意,往往也不能遵守约定的会面时问。要有长时问等候、延期或取消约会的准备。商业文书是采用盖公司章与签名并行的行文方式,盖图章是非常重要的。商务谈判一般用阿拉伯语,很多政府官员都不懂英语。政府机构的投标书都是阿拉伯语,需有很好的阿拉伯语翻译帮忙才行。特别要注意的当地禁忌是,在商谈或对话中不要用手指对方。P28-31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国土和人民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一 地理位置

二 自然区域

三 水文、气候

四 行政区划

 第二节 自然资源

一 土壤和动植物

二 地质与矿产

 第三节 居民、部落与宗教

一 人口与人口问题

二 部落

三 民族、宗教、语言

 第四节 民俗和节日

一 民俗

二 节日

第二章 历史

 第一节 古代也门

一 麦因王国(公元前14世纪~前630年)

二 萨巴王国(公元前10世纪~前115年)

三 希木叶尔王国(公元前115~628年)

四 古代奴隶制度

 第二节 中古时期也门

一 阿拉伯帝国前期(628~661年)

二 阿拉伯帝国中、晚期及其后的也门独立王朝(661~1517年)

三 奥斯曼帝国对也门的统治(1538~1918年)

四 封建制度的发展

 第三节 近现代也门

一 英国侵略及也门反侵略斗争(1839~1925年)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也门(20世纪20年代~1962年)

三 阿拉伯也门共和国(1962~1990年)

四 南也门的民族解放运动及其独立(1945~1970年)

五 南、北也门的统一进程(1970~1990年)

 第四节 著名历史人物介绍

一 叶海亚·本·哈米德丁

二 阿卜杜拉·萨拉勒

三 盖哈坦·穆哈麦德·沙比

四 阿里·萨利姆·比德

五 阿卜杜拉·本·侯赛因·艾哈迈尔

第三章 政 治

 第一节 当代政治制度概述

一 建立共和制

二 统一后的政治制度

三 统一后的政治整顿和政策调整

四 南北也门的社会结构

 第二节 政治制度构成

一 宪法

二 议会和协商会议

三 总统

四 政府(部长会议)

五 地方政府

六 司法

七 政党、团体

第四章 经济

 第一节 经济概述

一 经济发展水平

二 经济发展史

三 统一后的经济状况

 第二节 农副业

一 农业区域

二 土地所有制

三 农业

四 畜牧业

五 渔业

 第三节 工矿业

一 工矿业生产

二 建筑业

三 电力和水供应

 第四节 交通运输和通信

一 交通运输

二 通信

 第五节 国内贸易

一 市场物价

二 消费价格

三 零售业

 第六节 对外贸易

一 外贸发展

二 主要外贸商品和贸易额

三 主要贸易伙伴

 第七节 财政金融

一 财政状况

二 财政预算情况

三 国际金融

四 金融服务

 第八节 旅游

一 旅游业概况

二 饭店设施

三 旅游城市

四 旅行注意事项

 第九节 国民生活

一 国民生活

二 劳动力和就业

三 工资

四 社会福利制度

五 妇女问题

第五章 军 事

 第一节 概述

一 建军简史

二 国防体制

三 国防预算

 第二节 军事实力

一 陆军

二 海军

三 空军

四 防空部队(直属空军)

五 准军事部队

 第三节 兵役制度和外国军援

一 兵役制度

二 外国军援

三 武器来源

第六章 教育、文艺、卫生、体育

 第一节 教育

一 教育简史

二 教育概况

三 教育发展现状

 第二节 文化艺术

一 概况

二 文化机构

三 文物管理和博物馆

四 文学

五 艺术

 第三节 医疗卫生

一 医疗卫生服务

二 公共卫生服务

三 妇女儿童医疗保健服务

 第四节 体育

一 统一前体育状况

二 统一后体育发展状况

 第五节 媒体

一 出版社、报纸和杂志

二 通讯社

三 广播

四 电视

第七章 外交

 第一节 也门独立后的对外关系

一 王国时期的对外关系

二 共和国时期的对外关系

三 统一后也门的对外关系

 第二节 外交总政策和对重大问题的态度

一 外交总政策

二 对当前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的态度

 第三节 同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

一 同海湾国家的关系

二 同埃及的关系

三 同红海、非洲之角地区国家的关系

四 同美国的关系

五 同欧盟国家的关系

六 同苏联/俄罗斯的关系

七 同中国的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序言

也门(Yemen)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端,东邻阿曼,北接沙特阿拉伯,西临红海,南濒亚丁湾、阿拉伯海,隔曼德海峡与厄立特里亚和吉布提相望,扼红海通往印度洋的出口。也门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为东西方交通要道,曾是著名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和香料之路的起始点。也门国土面积55.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000多公里;人口约2230万(2007年),居民绝大多数是阿拉伯人;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首都为萨那。

也门在阿拉伯语中由“成为幸福的”或“成为幸运的”一词转化而来,词的本义是右边或右方,也可转义为南方。古代阿拉伯半岛的一些骆驼商队从麦加出发向东,然后右转,向南方的也门方向行进,也门因此得名,意为“南方之国”。

也门有30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是阿拉伯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与阿拉伯半岛其他地区相比,历史上的也门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故被古希腊人称为“幸福的阿拉伯之地”,阿拉伯人则称其为“绿色之地”。勤劳勇敢的也门人民曾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辉煌的也门古代文明,这里有举世闻名的马里卜大水坝,在古代堪称世界第一摩天大楼的乌木丹宫……

自公元前1400年左右起,也门相继建立了麦因、盖太班、哈德拉毛、奥桑、萨巴、希木叶尔等奴隶制国家。公元4世纪,希木叶尔国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此后两度被阿比西尼亚人占领,接着又被波斯人统治。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也门人皈依伊斯兰教,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公元9世纪中叶开始,也门爆发了摆脱阿拉伯帝国哈里发统治的独立运动,各地先后建立了数个独立的小国,包括基亚德、雅法尔、宰德派、法蒂玛派、苏莱赫、阿尤布、拉苏勒、塔西尔等。16世纪初,葡萄牙人从也门进入阿拉伯世界,从而打破了这一地区的政治和商业的平衡,东西方大国势力在也门展开激烈争夺。1538年和1872年奥斯曼帝国两次征服也门。1789年英国占领了也门的属地丕林岛,1839~1882年又相继占领了亚丁及哈德拉毛等30多个酋长国,组成“亚丁保护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也门北方人民通过武装斗争,于1918年脱离奥斯曼帝国宣告独立,建立了穆塔瓦基亚王国。1934年英国迫使也门承认其对南也门地区的占领,从此也门被分割为南北两部分。1962年北也门人民进行了“9·26”革命,推翻伊玛目统治的封建王朝,建立共和国。南也门人民1963年开始展开了大规模的反英武装斗争,于1967年11月30日获得独立,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1990年5月南北也门统一,成立也门共和国,结束了100多年来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也门人民统一祖国的夙愿。1994年夏季,由于南北双方政治矛盾而引发了内战。两个月后内战结束,也门进入了维护统一和建设现代国家的新时期。

也门统一后,萨利赫上台执政,实行了政治民主化改革,目的是通过宪政与法制建立国家的政治秩序。1993年4月也门进行了统一后的第一届议会选举,多个政党参加竞争,全国人民大会在议会中获多数席位。1994年9月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政治过渡期结束,以总统制取代总统委员会制。同年10月萨利赫当选也门总统。1995年8月议会颁布了新政党组织法,规定实行多党制。1996年8月颁布了新选举法,制定了宪政民主选举的法律程序。经过一段时期的政治调整,萨利赫总统的权力得到加强,全国人民大会的执政党地位得到巩固,政治民主化进程顺利发展。

也门是世界50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落后。经过海湾战争和内战,经济陷入极度困境。在政局趋于稳定的同时,政府将工作重点放在恢复和发展经济上。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帮助下,1995年政府开始实施经济、财政和行政改革计划,1996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依靠石油经济的有力支撑,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经济形势明显好转,各项经济指标趋于正常,也门终于度过了经济困难时期。此后,政府继续进行各项改革,实施了第二个和第三个五年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经济实现了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政府以摆脱社会贫困状况、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实施了社会全面发展计划,并在降低人口增长率和社会贫困率、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和受教育比例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也门与我国有着悠久的交往关系。远在东汉时,我国和罗马帝国的海上贸易,就曾经以也门为中转地。宋元时,我国海上贸易曾经到达木濒皮(今西班牙南部),也门是当时一个重要的贸易中介地。明代郑和几次远航西洋,曾经到达东非和阿拉伯半岛一带,当时也门与我国也有频繁的接触。但是在西方殖民势力侵入亚非两洲之后,我国与也门的来往受到阻碍。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断多年的中也两国传统友谊得以恢复。1956年9月,两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从此,两个友好国家的关系展开了新的一页。

内容推荐

也门(Yemen)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端,东邻阿曼,北接沙特阿拉伯,西临红海,南濒亚丁湾、阿拉伯海,隔曼德海峡与厄立特里亚和吉布提相望,扼红海通往印度洋的出口。也门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为东西方交通要道,曾是著名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和香料之路的起始点。也门国土面积55.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000多公里;人口约2230万(2007年),居民绝大多数是阿拉伯人;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首都为萨那。

也门在阿拉伯语中由“成为幸福的”或“成为幸运的”一词转化而来,词的本义是右边或右方,也可转义为南方。古代阿拉伯半岛的一些骆驼商队从麦加出发向东,然后右转,向南方的也门方向行进,也门因此得名,意为“南方之国”。

也门有30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是阿拉伯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与阿拉伯半岛其他地区相比,历史上的也门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故被古希腊人称为“幸福的阿拉伯之地”,阿拉伯人则称其为“绿色之地”。勤劳勇敢的也门人民曾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辉煌的也门古代文明,这里有举世闻名的马里卜大水坝,在古代堪称世界第一摩天大楼的乌木丹宫……

编辑推荐

也门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端,扼红海通往印度洋的出口,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为东西方交通要道,曾是著名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和香料之路的起始点。

也门在阿拉伯语中由“成为幸福的”一词转化而来,词的本意是右边或右方,也可转意为南方。古代阿拉伯半岛的一些骆驼商队从麦加出发向东走,然后右转,向南方的也门方向行进,也门因此得名,意为“南方之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也门/列国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庆春//杨鲁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09146
开本 32开
页数 3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5
出版时间 2009-09-01
首版时间 2009-09-01
印刷时间 200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39.3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5: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