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血与铁/老鬼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红色后代的青春成长秘史!

著名作家老鬼继《血色黄昏》后又一自传体力作!

除了真实还是真实!老鬼将自己的幼稚、狂热、粗野、丑陋,全都赤裸裸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老鬼是小说《青春之歌》作家杨沫的儿子,其珍贵的回忆,鲜活生动的第一手材料,记述了作者青少年时代的独特经历,非常真实地再现了在红旗下长大的一代人的青葱岁月。

内容推荐

《血与铁》是作者代表作《血色黄昏》前传。

《血与铁》记述了作者青少年时代的独特经历,非常真实地再现了在红旗下长大的一代人的青葱岁月。自小学开始的一整套英雄主义教育,塑造了主人公激烈、叛逆的性格。大饥荒、性压抑,还有触及灵魂的“思想革命”。出自本能的欲求与被革命激活的表现欲纠缠交织,令他陷入层出不穷的困境而难以自拔。革命就是生活,而革命在远方。游行,串联,打砸抢自己的亲人,革命迷狂主宰了发育中的老鬼。去越南,闯西藏,搞刀枪,蹲班房,最后自愿去内蒙古大草原插队。一代人的梦想与破灭。

坦率到令人不敢正视的程度。作者把一颗赤裸裸的心交给了读者。

一段被遗忘的红色记忆,正是后来者理解“知青”和“红卫兵”一代的密匙。我们也才能理解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那种破坏性极强的“革命性格”,以及在革命名义下人性的丑陋和卑污。

生活胜于小说。老鬼袒露心灵的自白,波澜迭起,令人不忍释卷。

目录

第一章 一群疯长的小兽

第二章 一个英雄主义的饿鬼

第三章 一条革命年代里的狗

第四章 英古斯之死

第五章 千里扒车抗美援越

第六章 在西藏接受上帝的惩罚

第七章 海淀拘留所里的窝头战争

尾声 他们永远与我伴随

再版说明

试读章节

一九四七年八月二十二日,我出生在河北省阜平县麻棚村一间农民的土坯屋里。这是太行山中的一个宁静小村,《晋察冀日报》社领导居住地。四周群山怀抱,树木丛生,一条布满石头的小河从村西缓缓流过。

生我之前,母亲决心把孩子打掉,为此曾去边区医院。不料边区医院拒绝了她,说要有单位组织的证明才行。母亲大老远白跑一趟,很是沮丧。后来她因病住院,再次想把孩子打掉。觉得自己都三十三岁了,已不年轻,身体又有病。和她同住一间病房的罗瑞卿的夫人郝治平得知后,劝她千万不要这样做,鼓励她把孩子生下,为革命壮大力量。于是母亲改变了主意。当时罗瑞卿是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野战军政委。

生我的时候,果然难产,把母亲疼得死去活来,还流了许多血,非常危险。多年后,我长大成人,母亲还数次心有余悸地对我讲要不是看在郝治平的面子上,绝不会生我。懂事后,我知道郝治平是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的夫人,非常自豪,对她及罗瑞卿本能地有一种亲切感。

可能刚刚满月,父母就把我送到了河北省深泽县的老家。当时父母都在《晋察冀日报》社工作,身边已有小胖姐了,又正处于解放战争时期,无暇照料我。

四岁以前,我在河北农村度过。我对老家故城村的记忆空空荡荡的,只感觉那是个很大很乱的院子。大门在东南角朝东,没有门板,用树枝编的栅栏挡着。南边是低矮的土坯房,有牲口棚、草料房、铡刀。西南角是厕所,破旧的土坯墙半人高,露天的,下面连着猪圈,人在上面拉,猪在下面吃。院子西侧有个碾子棚和西厢房。三间北房最高,由青砖和土坯混合盖成,门不大,门前有一高高的台阶。窗户都很小,屋内昏暗。爷爷奶奶睡在北房的西屋,二叔二婶和三个孩子睡在东屋。中间的房门口左右各有一个炉灶,用来冬天烧炕做饭。夏天则在东厢房做饭,南边堆着烧火做饭用的一大堆秫秸。记得二叔屋里的墙上挂着一支很旧的步枪。他当过民兵队长。

听说姑姑领着我和自己的孩子睡在西厢房,但我已经没有一点儿印象了。

我还能模模糊糊记得一九五一年,母亲来接我上北京的情景。母亲的日记里对这一天也有记载。

已是暮色降临,一辆马车从破烂的栅栏门,拐进院子。车上装着小山一样高的秫秸,一个女干部坐在上面。她穿一身蓝色列宁服,戴着蓝帽子,神采奕奕。她微笑着,很大方地跟家人打着招呼,声音洪亮,一口洋话,说话举止表情一看就跟老百姓不同。

这戴帽子的女干部就是我母亲。我对她非常生疏,又敬又畏。

姑姑兴奋地说:“小波,你妈来了,这是你妈,快叫妈!”

我害怕又害羞,躲在姑姑身后。

是农村的姑姑把我从满月带到四岁,我一直管姑姑叫“娘”,怎么又来一个妈呢?姑姑待我比亲生儿子还好,从不打我骂我,我的要求也尽量满足,从不让我碰钉子。当我流鼻涕时,她会用自己的手指给我揩去;当我的衣服上沾有污垢时,她会伸出舌头舔舔,吐点儿口水,再用双手给我搓掉。她的丈夫是八路军军医,后在战斗中失踪。此后,她拉扯着一个儿子一直守寡。

与姑姑分别的情景我早已忘记了。母亲可能是连哄带骗,才把我带到了北京。

当时父母住在骑河楼的马圈胡同十二号。那是三姨白杨买的宅院,大大小小共五个院子,由我们家和舅舅家合住。

长大了听母亲说,我到北京后整天坐在大门口哭泣,一声一声呼唤着老家的“娘”,如同离开了母狗的小狗崽子,长时问地哀号。这让父母很扫兴。说真的,我一点儿也不喜欢父亲和母亲,尽管在乡下人眼里他们都是北京的大干部。我也一点儿不喜欢这个四合院,虽然它大大小小共有五个院子、二十多间房。

我想念农村的家,想念把我带大的姑姑。

我望着大门口对面的那堵灰墙,幻想着它是一个火车头,能把我拉回农村去。这堵墙顶部用灰瓦砌成了一长条四朵花瓣型,在小孩子的眼里煞是神秘。

父母整天上班,把我交给一个做饭的小脚老太太照顾。我很快就感觉到了巨大的失落。哥哥姐姐住校,平时父母对小胖姐最好,只有她回家后能跟母亲住在一起。她有点儿病,母亲最关心备至,外出也常常带着她。而我却与老太太住在饭厅,父母出门很少带我。我的天地就是:厨房、饭厅以及那养着一群鸡的、光秃秃、脏兮兮的东院。

在这陌生的深宅大院里,只有吃饭时,我才能见到父母。吃完饭,他们就回到自己屋子里,忙他们的事去了。平时我根本见不着他们,他们也不主动答理我。我特别惧怕父亲,从不敢自己到他的屋里去。

在农村老家的姑姑那里,我是备受宠爱的小太阳,可在马圈胡同十二号,父母对我比姑姑差远了,那热度不及姑姑的十分之一!

我做梦也想往着河北深泽县的农村。我思念那炉灶旁的大风箱,呼哧呼哧,像老猫打呼噜;思念那高大空荡的北房,屋顶棚有一个燕子窝,黑色的燕子常常在屋里飞来飞去;思念那捆捆的秫秆,它们散发出的烟味儿,是世界上最芳香的气味,因为就要吃饭了!我还思念北房门前的那口灰色水缸,里面养着一条从滹沱河里抓的青鱼,有半尺来长,或许是哪个女神仙变的。

我尤其深深思念我那丑陋而贫穷的姑姑,她爱我爱到能饿着自己,也要让我吃饱。我管姑姑叫“娘”已成习惯,管父母叫。“爸爸妈妈”特别别扭,几乎叫不出口。潜意识里,我视他们为把我从疼爱我的姑姑怀里抢走的陌生人。每次叫“爸爸妈妈”时,我都故意把声音发得模糊不清,致使父母以为我是大舌头。其实我舌头很正常,就是一喊“爸爸妈妈”时,舌头故意不动,嗡嗡的,故意让人听不清楚。

父亲把我从农村接到城里,对我却并不热情,记忆中,他从未单独带我到公园玩或陪我下饭馆吃点儿好吃的。跟他上街,永远不要奢望会得到一块糖的零嘴吃,也从不记得他给我买过任何玩具。他对我说打就打。

几十年后,我看见了母亲的一篇日记原文,里面说姑姑把我惯得不像样子,整天在院子里疯跑乱闹,她让父亲狠狠地打了我几次,要把我的野性扳过来。

本来就不亲,再加上父亲痛打我,更让我一见了父亲就像老鼠见了猫,不寒而栗,对这个家也就没有一点儿好感。

到北京很长时间后,一有什么委屈,我还经常坐在大门口处,望着南方的天空啜泣发呆。我知道老家的姑姑就在南方。当被父母冰冷训斥后,我就不自觉地跑到大门口哭叫着,呼喊着自己老家的“娘”——我亲爱的姑姑。

“娘,娘啊……”直喊得嗓子嘶哑。我知道世界上只有姑姑最疼爱我,不会骂我打我,能为我割下她自己的肉,而父母却不会。在北京的这个深宅大院里,我身单力薄,像一只被囚在铁笼里的小狗,无限渴望那自由自在的、宁静温馨的、有着农村泥土芬香的冀中农村生活。P3-5

后记

我写这本书,主要根据父母保留下的各种信件、母亲的日记、同学们和老师的介绍以及自己的回忆,基本轮廓没有走样。但由于年代久远,在一些时间日期、具体的对话等细微处恐怕有误,欢迎知情者指正。

这次修改订正了一些错误,补充了一些细节,增加了一些图片。

最后好像还有千言万语要说,想来想去却就是一句话:深深地感谢和深深地怀念我小学的宋贞瑞老师、初中的任允珍老师、高中的洪正端老师,是你们给了我灵魂。

同时也借此机会,向我儿子的母亲曾利利及三家村文化公司张丽娜总裁多年来所给予我的无私帮助表示衷心感激。

作者

二○一○年四月一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血与铁/老鬼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老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300612
开本 16开
页数 5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4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6
3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1: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