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按照翻译史上的常用分期原则,描写我国自古至今四个不同时期的浙籍译家的生平事迹,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大背景中评论其代表性译作。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在挖掘并掌握大量史料的基础上,以史带论,史论结合,把20多位浙籍译家的翻译活动及其翻译思想点画得栩栩如生、通透可见。
图书 | 浙江翻译家研究/艺术人文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按照翻译史上的常用分期原则,描写我国自古至今四个不同时期的浙籍译家的生平事迹,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大背景中评论其代表性译作。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在挖掘并掌握大量史料的基础上,以史带论,史论结合,把20多位浙籍译家的翻译活动及其翻译思想点画得栩栩如生、通透可见。 内容推荐 本书以研究翻译家为“经”,以研究催发翻译事业繁荣的经济、社会原因为“纬”,聚焦于唐宋时期、清末民初、民国时期以及建国后这几个历史时段中涌现出来的诸多浙江籍翻译家的翻译活动和译学观点,探究浙江作为翻译家故乡深刻的历史、经济及地缘原因。 目录 第一章 佛经翻译背景下的浙江翻译家 第一节 佛经翻译简论 第二节 释赞宁——中国千年佛经翻译的总结者 第三节 释赞宁——倡“六例”、括译经 第二章 明清科技翻译背景下的浙江翻译家 第一节 李之藻——明末清初科技翻译的开创者 第二节 李善兰——明清科技翻译的集大成者 第三章 “五四”运动至建国前的浙江翻译家 第一节 王国维——融汇东西文化与文学的先行者 第二节 鲁迅——左翼译家军领军人物、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奠基人 第三节 鲁迅——“硬译”理论的首倡者 第四节 茅盾——浙江左翼译家军的领军人物 第五节 陈望道——共产党宣言的首译者 第六节 朱自清——译名厘定的先行者 第七节 郁达夫——日本文学的译介者 第八节 徐志摩——杰出的诗歌翻译家 第九节 冯雪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翻译家 第十节 柔石——浙江左翼译家军 第四章 浙江莎剧翻译家 第一节 朱生豪——莎剧翻译的最高峰 第二节 梁实秋——莎剧全集首译者 第五章 建国后的浙江文学翻译家 第一节 朱维之——《圣经》和弥尔顿诗歌翻译家 第二节 董乐山——《西行漫记》的首译者 第三节 夏衍——杰出的俄国文学翻译家 第四节 赵萝蕤——《荒原》首译者 第五节 王佐良——文化翻译的先驱 第六节 冯亦代——海明威的译介者 第七节 吴景荣——英汉辞典编撰家 第八节 叶水夫——俄苏文学翻译家 第九节 李使民——著名苏联文学翻译家 第十节 王道乾——著名法国文学翻译家 第十一节 草婴——托尔斯泰小说全集的翻译者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浙江翻译家研究/艺术人文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温中兰//贺爱军//于应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1306029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4 |
出版时间 | 2010-09-01 |
首版时间 | 2010-09-01 |
印刷时间 | 2010-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5 |
丛书名 | |
印张 | 2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3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