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星火燎原全集(13)(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毛泽东唯一题写书名的鸿篇巨著,革命前辈建立新中国的传世经典。

这部由千余位人民解放军将士半个世纪前撰写的英雄史诗,系统再同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光辉历程,生动诠释了人民解放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雄英勇善战的优良革命传统。

内容推荐

为了坚持不懈地对部队进行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教育,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鼓舞广大群众特别是亿万青少年的斗志,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在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编辑出版了《星火燎原全集》。

这部由千余位人民解放军将士半个世纪前撰写的英雄史诗,系统再同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光辉历程,生动诠释了人民解放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雄英勇善战的优良革命传统。

目录

出版说明

把敌人挡在湘江面前

辎重过湘江

难忘的湘江

长征途中的一场战斗

冒牌向导

奇怪的“失火”

老山界

夜行军

忆翻过老山界

当敌机扫射的时候

渡乌江

白昼强渡乌江

我们第一次打下了敌机

智取遵义

夺取天险娄山关

毛主席给我们传达遵义会议精神

夜渡赤水河

梅溪阻击战

遵义大捷

夜摸遵义城

二次遵义战斗

回忆娄山关战斗

娄山关“钓鱼”

忆长征中的军委干部团

李古佬

周副主席的担架

“连长班”

老木孔突围

顽强归队二十四天

强渡北盘江

巧渡金沙江

掩护中央纵队强渡金沙江

金沙江上的红军工兵连

红六军团渡金沙江

侦察兵

“总部命令,不准开枪”

大渡河之战

从安顺场到泸定桥

忘不了的大渡河

从乌江到大渡河

难走的甘竹山

巴郎山上

小侦察兵

智渡嘉陵江

随营长强渡嘉陵江

攻克天险剑门关

剑门关上杀敌人

三渡涪江

四个人的高地

跟随毛主席过雪山

在夹金山南坡露营

五班长和战士

扛电台过夹金山

战友救我出雪窝

在下打鼓吃“冰淇淋”

我和班长过雪山

熬盐迎亲人

朝霞映照达维镇

朱总司令来到红四方面军

和中央红军会师的那天

忆红大教员彭绍辉

插到敌人心脏里

忆红二十五军吴焕先政委

调虎离山

活捉敌七○一团副团长

板栗园之战

和班长一起送信

回忆将军岭伏击战

将军岭伏击

罗炳辉军长筹粮

艰苦筹粮

一方面军让粮

毛主席雨夜让房

在毛主席身边的时候

人民都是活“观音”

朱德总司令割麦

周恩来同志长征前后的几件事

在毛儿盖病中的周副主席

忆彭总的关心和教诲

彭军团长的骡子

跟随董老长征

心中的谜

长征中的罗荣桓同志

聂政委保住了我的手臂

在毛儿盖的一次意外发现

万里长征跟贺龙

贺老总爱兵的故事

“根据地就在脚板上!”

贺龙同志长征中二三事

长征路上的董振堂军长

廖承志在长征路上

朱总司令的一堂战术课

半边桥头遇朱总司令

智过格达寨

战友李白

战友的爱给了我生命

走出茫茫草地

草地里的墓堆

掩埋了烈士的遗体前进

半碗青稞麦

牛皮带的故事

草地里的兴国山歌

过草地前后

草地和“猛虎子”

通信队过草地

彭总在草地上

“将来他们自然会回来的!

和掉队战友一起过草地

在草地的一日

特殊的连队特殊的班

忆红军藏族骑兵师长马骏

过草地时的干部团收容队

我和九军团收容队

陈排长

长征中的一个伤员

友爱

征途万里更衣难

共同前进

草地纪事

半斤黄油

十五岁过草地

嫩毛驴

“不懂事”的红小鬼

后记

试读章节

难忘的湘江

我们红八军团是红军主力从江西突围以前,由工人师、二十一师和江西苏区一部分独立师、独立团组成的,同时补充了很多刚从兴国、瑞金、雩都、石城自愿参加红军的新战士,在北上抗日的长征途中,担任过侧卫任务。湘江战役后,八军团被编入红五军团,虽然它只存在了短短的四个月,但在这四个月中它参加了许多战斗,显示出这支新的铁拳的力量。

红军主力冲破敌人第三道封锁线后,八军团的战士与其他红军主力部队一样,满身征尘地进入了湖南地区,受到了湘南红军游击队和群众手持红旗的欢迎。部队停下来休息,打土豪,做群众工作。

敌人很快就围上来了,在湘江布置了第四道封锁线。八军团本来的前进方向,是由湖南永明县进入广西灌阳县境,因为情况的变化,奉命折回,归还主力,改道前进。全军团的同志们为了迅速归还主力,达到集中力量冲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抢渡湘江的目的,全然不顾危险,不管三七二十一,和从灌阳方面出来围击我们主力的敌人平行前进,经过两天两夜的急行军,走了一百多里路,没有吃饭,没有休息,终于赶上了主力。

水车是军团赶上主力后的宿营地。这个地区本来很小,粮食储备有限,大军由此经过粮食都吃光了,八军团的吃粮非常困难。好在红军战士都有带粮的习惯,每个战士米袋内尚够有一顿饭的米,但是伙夫同志们都掉队了,没有人做饭。肚子饿了,指战员们只好牺牲睡觉,自己动手来做饭。大家盘算吃饱饭后,在此好好休息一晚,恢复一下疲劳,可不容分说,催人继续前进的行军命令又到了,只好抓紧时间躺一下,天还没有亮又出发。

当天的行军八军团的主力是随着九军团后尾跟进的,只有我们十三师六十八团奉命另走一路,担任与五军团取得联络的任务。出发前,团的各级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已先知了今天行军一定要打仗,从而每个战士都预先做好了战斗准备。部队前进有二十余里,发现五军团的部队早已走了,而从灌阳方向来的敌人到了,敌人的前锋和我军前卫连的尖兵遭遇开了火,全团指战员不但不慌乱,相反的有如猛虎一般迎了上去,很快占领了阵地,杀退了敌人。敌人虽然不经打,但六十八团的任务不是消灭敌人,而是尽快前进与五军团取得联系。我们只好乘敌人主力未到之前,迅速跨过敌人的死尸采取边打边走的办法,翻山越岭走了几十里,赶上了五军团十三师。

大家赶上了十三师,本应当很高兴,但是三天来不分日夜的行军打仗,走了将近四百里路,只吃了三顿饭,都想停下来做饭吃,好好休息一下,在这个时候,十三师陈伯钧师长从前线来到了六十八团,团长、政委同战士们有同感,希望陈师长说,你们就在此宿营做饭吃啦。但是陈师长没有这样讲,而是用歉意的语气说:“同志们辛苦了,我知道你们的部队经过几天的行军打仗,疲劳了,肚子也饿了,大家都很希望休息做饭吃,但是情况十分紧张,现在我们离湘江还有几十里路,敌人正在积极地向湘江渡口前进,我们必须争取在明天天未亮之前渡过湘江,否则就有被敌人切断的可能,希望全体同志们要忍受一切艰苦,把东西丢了,留得人和枪支在,过了湘江就好办了!”团长政委即时命令部队原地停下来,要通信员传请各营营长、教导员来集合交代任务,以连为单位进行动员。

部队继续前进。怪得很,我们平常行军每小时可走十余里路,现在一个小时过去了,才走了四五里地,可能是肚子饿没有劲的关系吧?大家正在盘算这样走法,要到何时才能到达湘江边、并正为此着急的时候,忽然前边传来了要大家准备饭口袋盛饭的消息,这真叫人喜出望外!再前进不到一里地,确实在公路两旁排列着许多担白米饭,估计这是十三师为我们准备好留在这里的。战士们用感激的心情打开饭袋,装满了饭,继续行军,一边吃一边走,劲头也大起来了,天未亮时已到达了湘江边。这时已是十二月天气,江水很冷,前卫连到达湘江边时停下不走了。干部和战士聚拢成一团在那里议论纷纷,有的说江水很深又很冷,据向导说上游有三只船,不必在此过江,到上头去坐船吧!有的反对这种意见说,上游离此有多远,船有多大?我们不知道,而敌军四面八方的枪声越来越近,再者陈师长说过,天亮之前不过湘江就要有危险,因此我们必须从这里过江!这时团政委到了,他来不及作结论,只说:“同志们不要争论了!”说着他就脱了草鞋,卷起了裤子,跳下水去回过头来向同志们喊:“江里的水不冷,大家跟我来吧!”干部和战士们看到团政委走在了前头,就一个跟一个地跳下江水,渡过了湘江。

太阳在东方射出了红光后,全团部队已经离开湘江,又走了将近二十里路时,北面的敌人赶到,和十三师接了火,六十八团就地隐蔽,准备作战。十三师阻击了敌人的前进,到下午六时左右,六十八团奉五军团刘参谋长命令,占领阵地,掩护十三师退出战斗。六十八团打了一阵,天黑了,敌军暂停了进攻,六十八团坚持到十一时,安全撤出阵地,向兴安附近越城岭方向寻找主力归队,经过一夜山路行军至天亮时,终于赶上了十三师,归还了八军团的建制。

P10-12

序言

为了坚持不懈地对部队进行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教育,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鼓舞广大群众特别是亿万青少年的斗志,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在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编辑出版了《星火燎原全集》。

这一恢弘的出版工程始于1956年。1956年7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总政治部向全军和全国人民发起“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年”征文活动,广泛征集反映我军在革命战争各个历史时期英勇斗争的不朽业绩和珍贵史料。这次征文活动盛况空前,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亲自阅改征文稿件,彭德怀、贺龙等军委领导同志亲自组织征文工作,530余位开国将帅和省部级以上领导,数万名官兵、转业军人和地方党政干部踊跃撰稿,应征稿件5万余篇,总政治部专门成立编辑部编辑整理征文,毛泽东为征文丛书题写了“星火燎原”书名,朱德作序。《星火燎原》丛书自1958年至1965年出版8卷,相继用13种文字、8种版本发行国内外,有56篇文章被选入全国中小学课本,共发行710余万册,影响了新中国几代读者,被文学巨匠郭沫若誉为“用红宝石砌成的万里长城,记述中国革命战争的东方史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中央军委高度重视我军优良传统教育,将《星火燎原》选编发至全军连队,并指示加快丛书编辑进度。1982年纪念建军55周年前夕,我社出齐《星火燎原》丛书10卷,共收入文稿657篇,邓小平为丛书题词“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也题了词,要求坚持用我军的光辉历程和革命传统教育全军指战员,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2007年纪念建军80周年前夕,为配合全军部队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我社将半个世纪前编辑《星火燎原》丛书时,由于种种原因未刊用的大批珍贵文稿精心整理,辅以现代设计风格和多种信息元素,结集出版了《星火燎原·未刊稿》丛书,共10卷、收入文稿685篇。此书与《星火燎原》丛书相互衔接,形成完整体系,出版后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广泛欢迎,成为军内外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又逢全军部队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全社会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大官兵和社会读者都希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星火燎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我社在原《星火燎原》丛书和《星火燎原·未刊稿》丛书基础上编辑出版《星火燎原全集》: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将原《星火燎原》丛书8卷出版过程中因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历次政治运动被陆续撤销的75篇珍贵文稿全部恢复;将《星火燎原·未刊稿》丛书出版后通过各种渠道新收集到的一批珍贵文稿重新整理,又选出540篇从未出版发表的高质量文稿;将全集涉及的党中央、中央军委领导和高级将领战斗、生活情况以及所有人名、地名、战役、战斗重新校订核对;为适应新时代读者的阅读和审美需求,尽最大可能为所有文章统一设置了作者照片、作者简介、知识链接、历史图片及画作和编辑部档案,按现代设计风格统一排版,使这批半个世纪前的历史文稿从内容到形式更有时代特色。至此,自1956年以来收集、筛选和整理“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年”征文活动文稿的工作全部结束,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赋予的编辑出版《星火燎原》的光荣任务圆满完成。

《星火燎原全集》共20卷,为保持原《星火燎原》丛书和《星火燎原·未刊稿》丛书的连贯性,在原《星火燎原》丛书基础上编辑前10卷,已刊文稿位置不变,将因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历次政治运动被撤销的文章恢复至原有位置;在《星火燎原·未刊稿》丛书基础上编辑后10卷,已刊文稿位置不变,将最新收集到的珍贵文稿按历史时期顺序分插各卷。前后各10卷,分别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时期顺序立卷,每卷不论作者职务高低,均依据历史事件先后顺序编排。全集1066万字,共刊用文稿1705篇,刊图片2117幅,知识链接1216条,编辑部档案影印件415幅;全集作者1338人,尽最大努力查找到作者简介的有1050人,有作者照片的858人。

在编辑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和总政治部领导机关的精心指导,得到了中央文献研究室、军事科学院及有关专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亲属,广大作者亲属和读者的鼎力支持,得到了原《星火燎原》编辑部黄涛等前辈的具体指导,得到了新华社、解放军报、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等新闻单位的积极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星火燎原全集》涉及的军史战史领域极为广泛,虽经多次修订,不足或错误之处仍属难免,热切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后记

编辑出版《星火燎原》是我国我军出版史上一项浩大的出版工程,倾注了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领导、机关,全军部队和解放军出版社几代人的艰辛努力。

《星火燎原》丛书的编辑工作,起自1956年,由总政治部宣传部、文化部共同抽调人员组成《星火燎原》编辑部,在党中央、中央军委领导同志关心和指导下,在时任总政副主任萧华、总政宣传部副部长李曼村直接领导下,由黄涛任编辑部主任,王彬任编辑组组长,主要成员有丁芒、黎明、邢石操、陈汉民、王愿坚、李大我、张麟、王梦岩、刘亮等。编辑工作紧张时,从全军各大单位征稿组陆续抽调黎汝清、王昊、胡石言等30多位同志参加编辑部部分工作。从1958年至1963年,《星火燎原》丛书编出10卷,出版8卷。黄涛在负责《星火燎原》编辑部工作期间做了大量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星火燎原》编辑部工作被迫中断。1975年,《星火燎原》编辑部归建解放军出版社(时称战士出版社),重新修订再版《星火燎原》丛书,于1982年出齐《星火燎原》丛书10卷;并于1980年至1985年编辑出版《星火燎原》杂志,汇集了一批军队老同志撰写的军史战吏回忆录(有一批被选入《星火燎原·未刊稿》丛书),负责和参与《星火燎原》编辑工作的有古灵、杨向欣、何念选、卜鳌海、刘杰、王伟、朱冬生、王长龙、姜学亮、孙阿冰、于华东、马成翼、李鞍明等。朱冬生任解放军出版社社长期间,精心保存和整理了《星火燎原》未刊稿及有关资料。

《星火燎原·末刊稿》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自2006年底至2007年7月完成。在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总政治部副主任刘永治的关心和指导下,在总政宣传部吴昌德部长、蒋乾麟副部长直接领导下,施雷任主编,魏继光、于丹、郑晖任副主编,马成翼任编辑组组长,编辑人员有:项小米、马成翼、孙璞方、王守琰、李芸、刘莹、吴立新等,项小米承担主要编辑工作。侯健飞、杨潍虹、苏馨、唐岩、峭岩、乐俊淮、彭道安、刘善兴、李鞍明、张耀宗参与了部分文稿筛选、编辑或图片排版等工作。施雷、郑晖、马成翼、项小米、孙璞方、王守琰、李芸、刘莹、吴立新、杨潍虹、苏馨参加统稿,施雷、郑晖最后审定书稿。

《星火燎原全集》的编辑出版工作,自2007年底至2009年9月完成。在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总政治部副主任刘永治的关心和指导下,在总政宣传部王建伟部长、周涛副部长直接领导下,施雷任主编,于丹、郑晖、杨建立、李杰任副主编,星火燎原编辑部主任刘翎任编辑组组长,编辑人员有:项小米、刘翎、马成翼、吴立新、董凌锋、王璇等,项小米负责后10卷及所有新增未刊稿文字编辑,刘翎、吴立新、马成翼负责前10卷文字编辑,马成翼负责历史图片编辑,吴立新负责知识链接编辑,董凌锋、王璇负责作者简介编辑,侯健飞参与部分选题策划,孙璞方、熊铮彦、何光银参与书稿修订工作。施雷、项小米、刘翎、吴立新、马成翼、董凌锋参加统稿,施雷最后审定书稿。

《星火燎原·未刊稿》的封面设计,由晓笛书籍设计工作室和唐岩先后参与完成。《星火燎原全集》的封面设计,平装本由明丽负责,精装本由唐岩设计。《星火燎原·未刊稿》和《星火燎原全集》的校对工作,由吴信尧负责,刘晓京、王萍、焦金仓、周玮、周丽萍、郭艳徽、董玲、高丽霞、姚颖、马涛、吕红英、李雪梅、袁泉、王月玲、齐华玲、高红先后参加了校对工作;排版和图文修改工作,由孙思宇负责;编务工作,由贾秋红、吴霞负责。

《星火燎原·未刊稿》和《星火燎原全集》文稿审定工作,由军事科学院军史专家徐占权、岳思平、吴子勇、谭一青、袁德军、华国富、刘庭华、王建强、都国平、姜文明、包国俊等负责。

柳斌杰、李东生、邬书林、张小影、吴尚之、贺捷生、彭钢、刘源、陈昊苏、徐小岩、罗东进、毛新宇、周秉德、粟戎生、彭小枫、王晓兵、杨定宇、齐忠亮、黄国柱、崔福兴、肖平、赵俐婷、张伟、陈先义、孙健、贾永、曲志红、云杉、韦锡新等同志,对《星火燎原·未刊稿》、《星火燎原全集》的出版工作给予了热情支持和大力帮助。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当年作者投寄征文时项目填写不全,加上五十年来作者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费尽周折仍无法找到所有作者的详细资料,有的资料搜集难免有误,敬请作者及亲友尽快将有关情况惠告我们,以便再版时补正;书中历史图片和画作,由于有的资料来源不详,无法填写作者姓名,希望有关作者或家属主动和我们联系;根据国家著作权法规定,本书所收文稿均应向作者支付稿酬。但因此书编辑情况特殊,我们无法与作者取得联系,敬请作者或相关权利人见书后与我们联系。

通信地址:北京地安门西大街40号解放军出版社

邮政编码:100035

联系电话及传真:010-66175175

联系人:星火燎原编辑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星火燎原全集(13)(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富春//陆定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558631
开本 16开
页数 55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619
出版时间 2009-09-01
首版时间 2009-09-01
印刷时间 200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9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1
丛书名
印张 35.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2
185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5: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