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有平安如江河(影视中的救赎与盼望)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从信仰的角度对60余部国内外经典影片作出了精彩阐释和深度剖析,把爱、恩典、救赎,透过电影评论这个器皿,一点点展开在读者眼前,令人心门顿开,深受启发。

本书内容丰富、眼光独到,笔调幽默犀利,既有经典的电影剧照、海报插图,又有对导演和演员的介绍,是一本电影爱好者必备的参考书。

内容推荐

戏如人生,眼泪欢笑,繁华喧嚣之后,不仅有感情的激荡、理性的思索,还有……沉默,敬畏、爱和感恩。作者在最具世俗气息的娱乐方式的外面,向我们展示了另一个观照的维度。

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 我们都是吹牛大王;第二辑 宇宙中的双城记;第三辑 交出最后一个冬天;第四辑 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本书既能让人欣赏绮丽多采的电影艺术风光,又对电影中的人生百味多有领悟,一书在手,精彩纷呈。

目录

第一辑 我们都是吹牛大王

 你往哪里去,我也往哪里去/电影《非诚勿扰》

 我们都是吹牛大王/电影《色戒》

 人若赚得全世界/电影《投名状》

 爱是最温暖的地方/电影《画皮》

 叫瞎眼的得看见/电影《盲山》

 天上的天,天上的水/电影《吴清源》

 戴上你的水晶珠链/电影《十三棵泡桐》

 出来如花,又被割下/电影《窘境》《鬼佬》

 有点像草地,有点像面粉/电影《太阳照常升起》

 这如火如荼的爱力/电影《左右》

 请假装你舍不得我/杨德昌电影周

 一万个春天/《台湾民歌30年》

 谁的摄像机不撒谎/《台湾当代影像》及其他

第二辑 宇宙中的双城记

 这是最好的年代,这是最坏的年代/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我也是其中的一部分/电影《沉默》和《深河》

 在约伯的天平上/电影《李尔王》

 爱就完全了律法/电影《12怒汉》

 每一缕阳光都有意思/电影《密阳》

 我和刘邦有个约/电影《新十诫》

 不是你们拣选了我/电影《选票风波》

 就是不能把头撇过去/电影《全民判决》

 宇宙中的双城记/电影《凯斯宾王子》

 不以福音为耻/电影《全能者埃文》

 我拿什么祝福你/电影《超级礼物》

 我有平安如江河/电影《见龙卸甲》

 吻他吧,和他一起去埃及/纪录片《爱在中国》

第三辑 交出最后一个冬天

 数算自己的日子/电影《返老还童》

 拥挤的流放地/电影《地狱醒龙》

 救我们脱离凶恶/电影《布鲁克斯先牛》

 无底坑中有凄惨的笑/电影《无间道》

 我们中间隔断的墙/电影《高度设防地带》

 为你,千千万万遍/电影《追风筝的人》

 我曾是一篇童话的主人公/电影《自由作家》

 路上行人欲断魂/电影《血色将至》

 像恶之花一样盛开/电影《波奇亚》

 交出最后一个冬天/电影《贝奥武甫》

 我们说真话的那天/电影《黑暗骑士》

 地上的国和地上的义/电影《赤擘》

 遥远的救世主/电视剧《天道》

 一人一本忏悔录/电影《赎罪》

 谁为我们安排幸福的生活/电影《拆散的世界》

 寡妇的地界/电影《柠檬树》

第四辑 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

 在旷野有声音喊着说/电影《换了疑云》

 道可道,非常道/电影《伟大辩手》

 给父亲的安魂曲/电影《母亲》

 那年夏天,那年夏天/电影《华丽的休假》

 日光之下无新事/电影《我在伊朗长大》

 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电影《最序一个绞删币》

 我们父母不知道的国家/电影《catc ha Fire》

 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电影《暗物质》

 灰烬中的钻石/电影《卡廷森林》

 但爱情如死之坚强/电影《荣耀之子》

 出人意外的平安/电影《黄石的孩子》《生命签证》

 我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纪录片《请投我一票》

 我虽然黑,却是秀美/电影《阳光下的葡萄干》

摇啊摇回家(代后记)

试读章节

你往哪里去,我也往哪里去

春节假日,我和妻子,陪伴一对再婚夫妻,预备他们的婚姻更新礼。老话说百年好合,他俩加起来已超过百岁了。在周围,见过许多不成功的再婚者,和调低期望值、筹划好财务清单的黄昏恋。那天,陈弟兄在上帝和众人面前说出誓言,“从此委身于你、爱护你,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几位初次参加教会婚礼的朋友都流泪了。在场的基督徒夫妻一起上台,围着他们祷告。我和他们都相信,这是真实的祝福,不是讨一个口彩。

给他们推荐了几部电影,就有《非诚勿扰》。舒淇爱上有妇之夫,不能自己,转头对葛优说,我愿意在身体上忠实于你,与你结婚。但我心里要留一个房间,容许我念想着他。葛优挨过来,说那我把心全都给你,但容许我的身体偶尔开个小差,不知可否?

冯小刚的好处,是他对时代精神(病)气质的敏锐。冯氏电影大都以一种缺乏道德担当的手法,抓住一个时代的道德症候。这正是好莱坞的精髓。首先,他们对时代的嗅觉,不输给哈佛大学或华尔街;然后,他们用一部好看的影片,与某个时代性的议题擦肩而过。把票房空间留给自己,把评论空间留给纽约时报。冯小刚的嗅觉,几乎和贾樟柯、李杨等人一样棒。但只有他最接近这一好莱坞模式。所以有大学生问,你的《天下无贼》是否充满了人文关怀?冯先生大咧咧地回答,我从不知道什么叫人文关怀。

他只要嗅出问题在哪里就好。《非诚勿扰》延伸了《天下无贼》的两个议题。一是由“盗亦有道”的诚信,延伸到了婚姻中的委身。这世代最大的难处不在政治,也非商业;而是婚姻。这世代最大的合法性问题,也不是知识分子津津乐道的政体之合法性,而是包括津津乐道者在内的婚姻之合法性。尤其在越来越多的婚礼上,开始宣读政府颁发的结婚证,说“我宣布他俩的结合是合法的,是有效的”。这两个合法性危机,就凑在一块了。

年前回老家,小小县城,单论市面繁华,胜过欧美大多数城市。可两样东西,越来越贵,几乎买不回来了。一是文化的沙漠化。20年前,县城书店可以买到徐志摩;县城报摊可以看《南方周末》,县城电影院有同步上映的凯文·科斯特纳。而今眼目下,反倒全没了。低俗的歌舞团,五颜六色的书摊,还有唯一占领县城、向着全世界叫板的《环球时报》。“开放”二字,叫人怎么说呢。幸好有网络,不然满大街都成白痴了。

也是节前,和媒体朋友闲聊。我一胆大,出个馊主意,建议他们做一个精神病院专题,问卷调查全国1000名精神病患者,他们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最爱读的报刊,最喜爱的主持人,都是些谁啊。我的猜想,不一定对,他们更喜欢张艺谋,而不是冯小刚。

第二样买不回来的,就是婚姻。走在街上,两边的树,落叶缤纷。仿佛看见一个家庭接着一个,开始在红尘里衰落。《琵琶行》里,琵琶女娓娓道来,说自己“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这里的“委身”,有一种万般无奈的哀怨。并单单指向肉身的交付,就像付款一样。今天的问题有相似,也有不同。相似的是,灵魂的委身,仍然是与肉身割裂的。不同的是,古代妇人期望值低,咬牙就委身了,今天的舒淇,却连一锤子买卖,也难以付出去。难到蹈海自杀的地步。

葛优的朋友邬桑,最后开车唱歌,泣不成声的长镜头,最有意味了。镜头要停这里,就成日本电影了。邬桑的哭泣,显明这故事不单是舒淇和葛优的,那种在世间行走、委身不得的孤独,正是这时代的症状。葛优说,我不缺钱,就缺朋友。不也替我老家说出了真相吗。缺的不是钱,就是彼此委身的生命关系。

圣经中说,婚姻是上帝设立的。亚当在乐园美滋滋的,以为自己一无所缺。上帝却指着他说,“那人独居不好”。婚姻不是我们想要的,因为我们骨子里都想自立为王。婚姻却是向着一个人的生活死、向着两个人的生活活。一个法国哲学家说,所谓爱情,就是你拥有全部的权利,我拥有全部的义务。听一遍很浪漫,听两遍很恐怖。因为婚姻的实质,就是打碎我们自立为王的梦想。但婚姻的悲剧就在于这一梦想的顽固,甚至胜过身体的情欲。我们惟独在性爱中,有全然的委身。因为天然地,没有委身你就没有快乐。但在性爱之外,两个自立为王的男人和女人,怎么可能彻底弃绝那自立为王的骄傲呢。

圣经对婚姻的描述,可称为盟约式的婚姻(Covenant marriage)。在上帝与人的立约中,基督的十字架成为一个担保。上帝作为立约的那一方,先向我们无条件地委身,为我们死了。以此呼唤我们在信心里向祂委身,也在婚姻盟约中向着对方委身。

这是有神论的婚姻。它和无神论的婚姻观至少有三个迥异。一是婚姻的合法性。自古以来,结婚的意思只有四种,一是在祖先和父母面前结婚;一是在国家和法律面前结婚;一是在上帝和众人面前结婚。最后一种,是只在自己面前结婚;但这等于取消了婚姻的合法性。当代称为同居,古代称为野合。婚姻的合法性影响着夫妻的委身,就像政治的合法性影响着公民的委身一样。

第二是灵魂。无神论的意思是不承认灵魂。舒淇和葛优在身体与情感的大峡谷中,无法看见婚姻的实质,首先是灵魂的合一。用社会学语言说,就是信仰、价值和人生观的合一。若是一男一女对“人为什么活着”持不同的信念,他们的身体合一,套句成语,就叫“同床异梦”。同床异梦就是对委身的否定。换言之,唯物主义的悲剧之一,就是婚姻没有灵魂。所以你从此分不清爱情和淫乱,也分不清盟约和契约。

第三是重生。也是冯小刚从《天下无贼》延伸出的第二个议题,“信仰”。这次教堂替代喇嘛庙,成了他触碰议题、始乱终弃的一个文化符号。导演给舒淇、葛优的爱情救赎,安排了两条道。舒淇是蹈海自杀未遂,仿佛一次死而复生的洗礼。葛优则走进北海道的小教堂,从幼儿园偷东西开始,没日没夜地忏悔。直到神父累趴在地上。

那天,我对陈弟兄和他妻子说,委身的前提是重生。感谢神,你们不用去跳海,因为基督已经为你们死了。你们的婚姻因此在任何人面前都是圣洁的。无论你们年龄多大,一生一世的盟约都从今天开始。那位爱你们、又叫你们彼此相爱的,要领你们返老还童。从此,你们就如摩押女子路得所说的,

你往哪里去,我也往哪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哪里住宿。你在哪里死,我也在哪里死,也葬在哪里。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的国就是我的国。P2-5

后记

所谓家乡,就是有一个以上亲人埋葬的地方。所谓社会,就是在国家之外,一个对死亡拥有共同记忆的族群。

死亡最可怕的,不是拿走身体,是拿走人在身体之上所累积的一切意义。

那天,汶川大地震的下午,我和人们站在高楼下,单单仰望属于我的那一扇窗户。转头说,你看不动产是一个多么荒谬的词,就像日光之下,你说有一个伟大的主义。就像大地悬在虚空,你却说,春暖花开,我要崛起。

人们成群结队地死去,不分贫富、男女、老幼、族群或贤愚。在没有选票之前,这是最直观的一种平等。甚至不是死亡本身,是死亡的普遍性吓坏了我们。就像贫穷的家庭女教师简·爱,向主人罗切斯特求爱,说,经过坟墓,我们将平等地站在上帝的面前。

当我们在大地上埋头,积攒人生的不动产,大地日益成为我们赚取意义、建立王国的唯一场所,大地震却以一种尖锐而哀伤的方式,撕裂了我们掩耳盗铃的人生。当国旗终于为普通公民的生命折腰,国家开始低于灵魂,降落到一个恰当的位置。

死亡原来是普遍性的事实,不是按部就班的程序。死亡是每个活人的债。死亡说,到期债务不能清偿的人类,破产的宣告突如其来。

这些我都知道,这些我都忘了。但这一天,你想忘也忘不了。

在华盛顿,一个最震撼我的地点,是阿灵顿国家公墓。我恨不所有墓碑都拍下来。遍山的十字架,为无数躺下的灵魂留作记念。我小时候从凤凰山坟场哭着逃走的经历,直到那次才彻底被医治了。特别是一个断臂天使扶着墓碑,垂首、静默;几乎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建筑。我们常愿死者安息,也愿自己将来安息。但如何是安息呢?200年前,第一位来华的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这是一个多么可怜的民族,在他们中间,没有安息日。”

在阿灵顿,一个国家展览着它200多年的死亡之旅。但我也看见一个灵魂的国度,在游人面前一字排开;好像阿里巴巴面对一个神秘宝藏,口诀不再是“芝麻开门”。这样的历史在大地上展开,却不是为着大地,是为着天上的不动产。

大地若永不动摇,每个人也注定一死,就像青蛙死于慢火。大地摇动之后,我们从哀歌发声,一直唱到赞美诗,直到苦难成为化妆的祝福。昨天,大地的上空,第一次有汽笛为公民的灵魂一起鸣起。当数千座城市有史以来,第一次单单为着生命本身,在行进中顿住身形,集体默哀时,我们才配称之为一个社会。

30年前,站起来的诗人说,“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接着人们含辛茹苦,找回了一个国家。30年后,跪下去的罪人要说,上帝啊,我的命丢了。我们信心全无。

结果,被死亡拿走的意义,会被一位好心人送回来吗?

地震当晚,约23点,在公园躺卧的1人群中,我们开始祷告、唱诗,说主啊,在这个摇动的时刻,我们的赞美不摇动。求你使用我们的敬拜,成为对这个地方的祝福;将灵魂的安息与稳妥,带给周围饱受惊吓的人群吧。。

我们就唱:“摇啊摇回家,摇啊摇回家,有主在我船上,我就不怕风浪,直到安抵天家。”

所谓天家,就是有一个以上亲人睡着等候的地方。

古希腊诗人说,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若有一人死亡,全世界都是幸存者。若每一秒宇宙持续,都是不合逻辑的恩典。所以保罗说,我是蒙恩的人,欠了全世界的债;但唯独不欠死亡的债——因有十字架上的救主已替我还了。他若不替,也没有人自己还得了。

之前,我对籍贯和身份总有一些认同的焦虑,我是四川人?成都人?绵阳人?或是中国人?亚洲人?谁料这一场地震,竟把我从小到大的家乡全都覆盖了。当我为地上撕开的伤口哀恸,大地的意义反倒落实下来。就像使徒多马,伸手摸到复活基督肋旁的伤口,就认信说,“我的主,我的神啊”。

我的身份证,从此要这样写:天父的孩子、死者的亲人、需要帮助者的邻人以及幸存者中一位蒙恩的罪人。我本是冷漠的人,妄想大地稳如泰山,就把起初的爱心轻易丢失了。

但过了这宿,叫我心里有交账的负担,灵里有神圣的安息吧。这样存活、见证,直到安抵天家。

王书亚

2008—5—19,夜宿成都文化公园

书评(媒体评论)

王书亚的影评文章写得真好——是有灵魂有温度有理解力的文字;我特别欣赏他思考的方式和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

——李皖(作家、音乐评论家)

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书:以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外电影电视剧,讨论人与上帝的关系、创作与信仰的关系、现世与灵魂的关系……全新的角度,飞扬的文采,洞悉本质的能力,令人心门顿开,的确值得一读。

——张越(著名电视主持人)

王书亚的影评有着独特的风格,不仅是因为他的才气,也不仅是他所具备的法学知识背景,更重要的是信仰赋予他终极关怀的气质。这一切使他的文字有了一种仰望星空的内涵。

——傅国涌(作家)

以圣洁之光穿透世道人心,于是人的影子也有了真理的气息。这就是王书亚影评独一无二的光影效果。

——北村(作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有平安如江河(影视中的救赎与盼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书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0041009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905.1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30
15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5: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