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钟九闹漕--变化社会中的政治文化叙事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导论:政治文化的话语分析/1

一、被忽视的语言

二、话语和政治

三、政治文化的再认识

四、深描政治文化

五、为什么是“钟九闹漕

六、本书的写作路线图

第二章 钟九闹漕:传统社会的集体行动/66

 第一节 道光王朝的力量

一、皇帝和臣僚

二、军事动员

三、安抚地方

四、政策调整

 第二节 崇阳的地方社会

一、山区的民风

二、溃不治事的官府

三、鱼肉百姓的书吏

四、走向县治的下层绅士

五、稍逊风骚的士绅大户

 第三节 从抗粮运动到武装叛乱的文化解释

一、抗粮诉讼:并非理性选择的行为

二、拆打粮房:无意对抗官府的集体行动

三、破城戕官:在激变中走向武装叛乱

第三章 革命:激变时代的精英叙事/141

 第一节 革命文化的兴起

一、崇阳农民革命运动

二、传统中国的“圣人革命论

三、革命话语媾变中的激化倾向

 第二节 精英与民众的文化分立

一、“钟九闹漕”的国民革命化

二、“革命”唤醒大众?

第四章 继续革命中的文化表述/201

 第一节 文化规训中的反精英意识

一、人民史观对传统文本的改造

二、建构人民大众的主体地位

 第二节 乡村革命文化的衰退

一、崇阳农民的阶级意识

二、文化资本和乡土观念

三、极端的革命文化叙事

四、民间记忆向革命告别

 结语:文化变迁的踪迹和理由/288

一、王朝政治:绅民一体的文化共享

二、革命:精英主导的文化突变

三、国家与社会:革命文化盛衰的一种解释

参考文献/301

后记/323

编辑推荐

邓建新的论文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是“钟九闹漕”的历史考察。在这里,他收集了大量资料,详细地考订了这一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其间,他运用了集体行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事件由一般性冲突最终演变为武装叛乱的原因,较深刻地展示了19世纪中期崇阳各社会阶层的相关利益诉求、利益冲突,以及官府在解决冲突过程中的决策过程,揭示了消解各种民间及官民之间利益冲突的制度性困局。另一条主线是以这一历史事件为叙事对象的不同文本。除了上述两条主线外,作者还试图通过文本分析,从一个侧面展示乡村社会的近代变迁过程,揭示乡绅阶层由分化到解体再向城市知识分子转移并最终被国家暴力驯服的历史进程。这一进程无疑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在本书中多少有偏离主题的嫌疑。一个科研课题或一部学术著作,本不应该承载过重的研究使命。对这一问题的偏爱,以及对后现代话语分析理论的过度阐发,都反映了刚刚踏上学术研究之路的青年学者的稚嫩。但或许也正因为有着如此的青春稚嫩,也才能完成如此与众不同的作品。

内容推荐
本书从政治学的角度, 对历史事件“钟九闹漕”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全书分四章, 对“钟九闹漕”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政治文化叙事的解读, 以小见大, 很多文献资料的查阅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是一本质量较高的学术研究著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钟九闹漕--变化社会中的政治文化叙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邓建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3117284
开本 16开
页数 3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5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0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5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9:3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