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第5辑)》由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国际儒学院主办,李申、陈卫平主编,是一本有较高学术质量的不定期学术集刊。目前已出四辑,在学术界赢得良好口碑。这是第五辑。本辑内容归为哲学与哲学史、宗教与无神论、中国哲学与世界、青年学者论坛、哲学教育与文化传播、新著序跋、旧文新刊以及研究生学术论坛几大主题,收集了一批颇具价值的学人论文。
图书 | 哲学与宗教(第5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哲学与宗教(第5辑)》由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国际儒学院主办,李申、陈卫平主编,是一本有较高学术质量的不定期学术集刊。目前已出四辑,在学术界赢得良好口碑。这是第五辑。本辑内容归为哲学与哲学史、宗教与无神论、中国哲学与世界、青年学者论坛、哲学教育与文化传播、新著序跋、旧文新刊以及研究生学术论坛几大主题,收集了一批颇具价值的学人论文。 目录 哲学与哲学史 关于儒学的精华 秩序与客观化——荀子之“礼”论 述《公羊》以赞《论语》:《戴氏注论语》研究 明代桐城理学 德性伦理是否能有清晰定义? 试论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进化论与文化激进主义——以无政府主义、文字改革及陈序经为中心 宗教与无神论 宗密“心学”的核心及其意义 启示:21世纪基督宗教的挑战 跨宗教文化交流的先驱者——20世纪前期西方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穆斯林中的活动 中国哲学与世界 施韦泽论孔子和儒学 共死与共生——从当代中日哲学看“主体性”与“共存” 作为方法的亚细亚——竹内好的中国观及近代日本批判 青年学者论坛 《中庸》未发已发本义 中国祖先神信仰是如何形成的? 哲学教育与文化传播 中国哲学的“互联网阅读”与“博客写作” 中国哲学共同体的“诗词作业”与“心灵审美” 欲为奴才而不可得——鲁迅《祝福》与国民性批判 新著序跋 《弗洛姆自律道德研究》序 旧文新刊 宋代新儒学对道佛两家思想的吸收和扬弃 研究生学术论坛 《论语》“一贯之道”小考 显示屏悖论及其成因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思想资源 论儒教的“淫祀” 当代中国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人生价值与道德理想 李时珍与林奈的动植物分类之比较 艺术定义的可能性简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哲学与宗教(第5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申//陈卫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09785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0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55 |
丛书名 | |
印张 | 1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5 |
宽 | 17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