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特种战(灵活机动下的尖刀对决)/战典
内容
试读章节

前奏:卡纳里斯遇列了希普尔

希特勒执掌德国政权后立即在国内进行了各种改革,迅速重建了国内的秩序,在稳定了国内的局面后,他立即将野心的触角慢慢地伸向了周边还没有任何警觉的各个国家。

在1935年1月国际联盟主持的公民投票中,德国收复了被法国占领的盛产煤矿的萨尔地区,希特勒备受鼓舞,在3月,他违背了《凡尔赛和约》中对德国的军事限定条约,开始了军备扩张并且实行征兵制,德国谍报局还秘密征召组建了一个特种小队来执行一些秘密任务。当时负责这项任务的人是西奥多·冯·希普尔上尉,在一战中他曾经跟随着他的老上司保罗·冯·莱托沃贝克在东非战场上用极少的部队,使用游击战术困住了英国本来将要用于欧洲战场的大量英军。

这件事情对希普尔产生了极大的震动,他在仔细研究了一些相似的战例和其他国家非正规军的成功战例后,逐渐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他要在德国组建一支特种部队,他深信这样的非正规军会在将来的战争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德国人的“刻板”世界闻名,德国军人也同样如此。要知道德国军人把军人的荣耀看得无比崇高,把非正规部队作战看做是对军人荣誉的一种侮辱。这种使用小部队游击战的做法虽然已被证明了是十分可行有利的,但是希普尔的想法还是让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感觉到非常为难,因为这件事情关系到无上的军人荣誉乃至国家的荣誉,很多军官认为如果战争是因为使用了特种兵才胜利的话,这样的胜利也是可耻的。

此时的德国最高统帅部军事情报局局长是威廉·弗兰茨·卡纳里斯,他的一生被神秘渲染,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被人称为“纳粹谍王”。

希特勒能够在二战初期的战场上迅如闪电,连连大捷,此人可以说是功不可没,正是他为希特勒建立了一个严密的,不仅在欧洲甚至可以渗透到美洲和中东地区的庞大情报网,才让希特勒能够在战场上知己知彼。希特勒非常信任卡纳里斯,因为自从撕毁了《凡尔赛和约》开始恢复全民兵役,组建军队之后,希特勒也非常担心其他的国家会暗中对德国的工业军事等进行破坏,于是给予了卡纳里斯很大的权力和大笔的资金,让他进一步加强德国的特殊军事力量。

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原本只有几百名雇员的谍报局变成了上千人的庞大谍报组织。但是卡纳里斯还是不满足,他想要德国的军备力量更加强大。

所以当他看到了希普尔的关于建立一支特种部队的文件时,立刻眼前一亮,他本就是间谍出身,对于一些高级将领毫无用处的固执十分不屑。此时的德国军备虽有增长,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是不能与其他的国家相比,于是“闪电战”的战术概念在德军中得到了发展与推广,不能以军队数量取胜,那么就要充分地利用别国正规军队不具备的速度和灵活,希普尔的特种小队建议正好与这一战术不谋而合。

卡纳里斯立刻把希普尔叫到了办公室,二人就此事进行了详密的商讨,最后卡纳里斯同意了让希普尔先征召一支临时小队。这支临时小队果然没有辜负希普尔的期望,马上就用实际行动向大家证明了它的价值。

精英组成:铸就勃兰登堡特种部队

按照希普尔的想法,这支特种部队的人数不必太多,但必须都是极其优秀的部队精英。在他还没有加入谍报局的时候,战场上多次的实战经验告诉他,一个部队的战斗力并不完全是由部队的人数决定的,最为重要的还是士兵的个人素质,在关键的时候一个训练有素、机智勇猛的士兵会比十个普通士兵有用得多。

现在组建这样的一支部队就是为了派他们去完成普通士兵完成不了的任务。比如说给正规部队扫清前进的各种障碍,在战斗开始前或者开始后深入敌军的内部进行破坏军事设备和信息交通枢纽、混乱敌人情报的活动等,要能够神出鬼没让敌人防不胜防,用极少的人数和损失给敌军带来巨大的破坏与恐慌。

希普尔在仔细地研究后,根据将要执行任务的特点制定了挑选队员的一系列标准。欧洲大陆国家众多,除了使用英语的国家外,还有好多国家拥有自己的语言,考虑到会有让队员潜入到别国的特别任务,所以报名者必须要会一门以上的外语。因为德国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虽然在1871年的时候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获胜,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但是德意志民族中的很多人还是生活在原先德国的殖民地或者边界上,会说多国语言的人并不少。因此希普尔还专门加上了一条,除了会说一门以上的外语外,还必须要十分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

有特种队员这样形容他们潜入别国执行任务时的要求,当进入这个国家之后,他们甚至要能跟当地的居民一样吐口水。这样小队的人员在各国执行任务的时候,除了不会有语言交流上的问题外,还因为生活在当地,熟知当地的各种生活习俗,没有哪个国家是这支部队所不熟悉的,只有如此才能安全地潜入、融合到敌国民众中完成各种任务。这支部队基本上可以轻松地潜入欧洲的所有国家来完成各种秘密任务。

除此之外他们本身必须拥有超强的体能,要学会各种完成秘密任务的技能和生存技巧。特训地点被选在了普鲁士的老城勃

P2-4

后记

伴随着科技进步、人类发展,历史总是会碰撞出波澜壮阔的凝重声响。秣马厉兵的人们总是在不断思索着战争的最终模式,硝烟弥漫的系统不断革新、升级,战争的狂热爱好者们在前行的路上一往无前。特种战就是在这时应运而生。脱离了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不再是单一模式的攻防关系。但战争终归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战争,特种战到最后依然是在高科技皮囊的掩盖下,人与人最直接的战争对话。

相比较其他的战争模式,特种战是缺少宏大的场面的,它似乎一直隐藏在历史的暗面,并不容易被人察觉,直到很多年后,如果没有一些蛛丝马迹让人们去寻出一二,当事者对此往往也讳莫如深。这就是特种战,它如同历史那羞答答的一面,欲说还休,却风情万种。其实接触特种战、了解特种战的演化过程,就是在接触现代战争,它的发育和成长,它的生长痛和青春期。

作为《战典》丛书中的一书,本书尽可能地对战争史上的经典特种战役作出最翔实、细致的描写。但是虽竭尽所能仍有人力所不能达。毕竟这些战役早已经过去,很少有人亲眼见证过,无论一些资料史实中记录得有多么详细齐全,我们所能做的只是还原出这些战争最基本的样子,文中对一些战争的描写可能还是会有一些疏漏,希望读者能够给予谅解。虽然战争不是人类所喜欢的,但是在和平的大主流下仍然不时有局部战争冲突发生,编写此书并不是提倡战争,而仅是为了供大家学习、交流。希望此书能够受到大家的喜爱,并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最后再次感谢所有为此书的编写提供过帮助的人,真诚地感谢大家为此书作出的贡献。

目录

第一章 闪电序幕——现代特种兵登上历史舞台

 前奏:卡纳里斯遇到了希普尔

 精英组成:铸就勃兰登堡特种部队

 穿越边境:为闪击波兰铺平道路

 神出鬼没:纳粹的急先锋

 东部辉煌:战斗在最激烈的第一线

 气数已尽:难以挽救的衰亡

 战典回响

 保证军事交通线

 完成正规军无法完成的任务

 沙场点兵

第二章 海豹突击队——传奇的三栖特种部队

 前奏:二战海上战场的需要

 锋芒毕露:二战中的美国特种兵

 仁川登陆:水下爆破组的杰作

 重装登场:海豹突击队特种部队

 头等机密:神秘的海豹突击队

 战典回响

 战争中冲在最前面的人

 沙场点兵

第三章 奇袭——英特种部队袭击圣纳泽尔

 前奏:德国人强大的雷达监测

 凯旋而归:德国的天空不设防

 阴魂不散:德国潜艇的隐蔽所

 请缨出战:“哥德曼”的军令状

 等待时机:到海滩上去侦察

 行动开始:从天而降的闪电

 战典回响

 “刺痛”了德国人的心

 沙场点兵

第四章 营救墨索里尼——最冒险的“橡树行动”

 前奏:墨索里尼成为阶下囚

 无所畏惧:有些莽撞的突击队长

 大海捞针:寻找神秘的看守所

 神秘绽放:“郁金香”在行动

 孤注一掷:冒险的营救计划

 死里逃生:意大利的噩梦在延续

 战典回响

 一、希特勒喜欢玩心跳

 二、墨索里尼分割意大利

 沙场点兵

第五章 希特勒——原子弹梦的破灭

 前奏:希特勒的原子弹梦

 首次出击:惨败的第一次行动

 最佳人选:回到战斗过的地方

 再次出击:希特勒的噩梦开始了

 双剑合一:玩的就是默契

 致命一击:战争狂人的梦烟消云散

 战典回响

 一、德国开发原子弹进程减缓

 二、日本上空的蘑菇云

 沙场点兵

第六章 苏联特种兵——捣毁德国生化武器基地

 前奏:纳粹的细菌战梦想

 紧急出动:进入黑林山

 各就各位:进入实验室的办法

 老友重逢:苏联来的畜牧师

 灰飞烟灭:只留给希特勒一声爆炸

 战典回响

 希特勒失去了救命稻草

 沙场点兵

第七章 逾越巴列夫防线——埃及“闪电”的速度

 前奏:收复失地的重要障碍

 胜负关键:怎样攻克“沙阵”

 以水克沙:让防御阵地出现缺口

 炮火准备:渡过苏伊士运河

 集中射击:让“沙阵”变为“水阵”

 沦为笑柄:世上没有绝对牢固的防御

 战典回响

 巴列夫沦为笑柄

 沙场点兵

第八章 暗杀海德里希——盟军特别行动队深入虎穴

 前奏:英国人对海德里希忍无可忍

 镇定目标: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

 计划启动:锁定海德里希

 等待时机:魔鬼打瞌睡的时候

 破釜沉舟:“类人猿”的疯狂行动

 恼羞成怒:希特勒的报复

 战典回响

 超于常人的耐心和细致

 沙场点兵

第九章 只有靶心——“阿尔法”攻入阿富汗总统宫邸

 前奏:与阿富汗开战

 苏联震怒:傲慢的阿明

 特殊任务:击中他们的心脏

 焦虑不安:阿明不祥的预感

 进入山国:没有人发现的刀锋

 直捣黄龙:攻入阿明官邸

 战典回响

 每一步都不容有失

 沙场点兵

第十章 夺回“马亚克斯”号——美国特种部队的“偷天换日”

 前奏:柬埔寨军队扪押“马亚克斯”号

 总统犯难:白宫的对策

 快速出动:在船只还未到达柬埔寨之前

 全面备战:营救部队在集结

 神兵天降:喋血暹罗湾

 战典回响

 速度是特种部队的基础

 沙场点兵

第十一章 巴比伦行动——“摩萨德”扬威

 前奏:伊拉克的核工厂

 绝技亮相:“摩萨德”磨刀霍霍

 耐心等待:只为那条大鱼的出现

 先声夺人:炸毁反应堆部件

 开始运转:绝密的“巴比伦行动”

 幽灵出现:空袭核工厂

 特种部队与空军的配合

 黄金峡谷——美军空袭卡扎菲

 前奏:美国人的“肉中刺”

 拔刀出鞘:美军挑衅卡扎菲

 蠢蠢欲动:不安的锡德拉湾

 确定计明:凯西和他的“黄金峡谷”

 从天而降:卡扎菲枕边的火光

 大难不死:四十年政坛常青树

 战典回响

 一、命运跟美国人开了个玩笑

 二、越打击,越顽强

 沙场点兵

第十三章 特种部队——引导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

 前奏:通货膨胀点燃的战火

 出兵远征:收复南大西洋失地

 提前进入:兵马未动,特种兵先行

 初露锋芒:南乔治亚岛的枪声

 平坦大道:清除最后一颗“钉子”

 烟消云敬:马岛重归英国

 战典回响

 为马尔维纳斯群岛战役打开通道

 沙场点兵

第十四章 反恐——“摩萨德”万里突袭

 前奏:漫长的中东战争

 完美突袭:摧毁叙利亚核设施

 重沮旧梦:万里奔袭乌干达

 男扮女装:全歼恐怖分子

 战典回响

 云谲波诡的中东局势

 沙场点兵

第十五章 天降“猎人”——英国特种兵解救人质

 前奏:大使馆遭遇劫持

 紧急谈判:只有武力解决

 使察活动:科技解剖大使馆

 和平无望:箭在弦上

 开始行动:从爆炸中飞落的神兵

 天网恢恢:没有死角的清理

 战典回响

 飞机与地面协同作战

 沙场点兵

第十六章 风暴序曲——“绿色贝雷帽”沙漠登陆

 前奏:海湾上空的滚滚浓烟246

 一鸣惊人:百炼成钢的“绿色贝雷帽”

 拉开序幕:特遣队准备行动250

 头疼不已:沙漠里的“飞毛腿”252

 大举出击:铲除“飞毛腿”254

 侦察归来:打出“左勾拳”257

 战典回响

 一、打击伊拉克的地下武装

 二、提供充足的资料

 沙场点兵

第十七章 “霹雳”行动——与恐怖分子斗智斗勇

 前奏:惊慌失措的老师和孩子们

 紧急会议:保证孩子们的安全265

 机场交涉:为生命的妥协267

 飞机起飞:前往以色列268

 机舱斗智:解救孩予是关键270

 束手就擒:猝不及防的变故272

 战典回响

 耐心和果敢决定胜利

 沙场点兵

第十八章 “孤狼”末日——俄罗靳特种兵击毙车臣匪首

 前奏:自认“恐怖分子”的巴萨耶夫

 逃过一劫:幸运的“高加索之狼”279

 艰难寻找:只为发现“狼踪”28l

 若隐若现:他们在丛林中蛰伏282

 镇定目标:盯紧了自己的猎物284

 轰然一声:雪地里孤独的狼285

 战典回响

 身前身后的迷雾

 沙场点兵

第十九章 象牙海岸——带山西战俘营的伙伴回家

 前奏:“象牙海岸”方案出台前后

 准备就绪:山西战俘营里等待回家的美军

 严格训练:只为万无一失

 回家之路:营救人员的决心和意志

 终于出发:麻烦还是来了

 失望面归:战俘营里空无一人

 战典回响

 一、成功的突袭,失败的结果

 二、美军战俘的生活终于得到改善

 沙场点兵

第二十章 虎头蛇尾——“三角洲”突击队的失误

 前奏:“革命青年”占领美国驻伊朗使馆

 计划出笼:筹备机密的拯救计划

 铤而走险:组建“蓝光”

 箭在弦上:几个月的不断演练

 状况迭出:手忙脚乱的特种部队

 草草救场:成了一场闹剧

 战典回响

 一、未遂不能抹杀“蓝光”计划

 二、两伊战争帮助人质脱困

 沙场点兵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序言

烽火狼烟的暗面

人类历史的发展一直都是踩踏着战争的废墟面前进的,我们虽然厌恶战争但是却无法使它消失。从原先冷兵器时代的烽火狼烟到现在的坦克誊飞机,人类社会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残酷的战争,战场成为人与人、部落与部落、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生死对决的角斗场。要想在残酷的战场上获得胜利,不仅要懂得应对战场上的明刀明枪,还必须要能够清楚地看到深藏在暗中有可能射来的暗箭。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给予敌人最意想不到的致命一击,战场上这不叫做狡诈而叫做战术。

正所谓得胜之道不在于人多势众,而在于精兵强将。你要善于运用自己手中的暗箭,这支暗箭就是一直以来隐藏在战场暗处的特种兵。每当战场上上演万炮齐发、重兵坦克开道的宏大场面的时候,在人们看不见的暗处,同时也正在进行着一场场更为激烈紧张的战争。从最初的敢死队和一些临时的特别行动队,一直到现在划归为军队编制里不可缺少的一个兵种,特种兵在现代战场上的位置越来越最得举足轻重。尤其是在近期的_些局部战争中,特种部队已经将它在现代战争中所占据的优势完全体现了出来。特种兵正在从战争的暗处逐渐地走向战争的明处,以一种新的顽貌出现在战场上。不同的国家,根据各自的作战需要与特点组建出来的特种兵也是各其特色的,想要在和平年代了解一国的军事力量,从其特种兵的战斗能力上也可以看到一些。

而特种兵真正的能力的体现,在于他们总是能够完成其他.兵种不能够完成的任务。特种兵的每一步行动在战争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有的时候甚至可以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胜败。一个优秀的指挥官绝对不会忽视特种部队在战场上的作用,而是会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利用特种兵隐蔽于暗处的特殊作战方式给予敌人最猛烈的打击。

未来战争中的先锋队

虽然人类社会的发展使战争的形态越来越倾向于信息化,作战的方式也比原来发生了很大的不同,但是这些也只是给战争赋予了更新的内涵,最为基本的战争形态并没有改变。战争在未来不论怎样发展,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它仍然是人的战争。与传统战争不同的是,未来的战争将会更加注重效果,尽可能地以最小的代价来谋取最大的利益。发动一场大战早已经不受青睐,考虑到经济、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问题,小型战争将会更加受到“欢迎”,在解决冲突矛盾的同时还能够减少战争带来的危害。

与之对应的冲锋兵当然也就是特种部队了,小组作战,战斗力强劲的他们最符合未来战争的各项指标与要求。但是这种小型战争并不是指战斗规模的缩小,相反,发达的科技反而会使战斗规模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扩大,一支小小的特种部队加上其装备的各种高科技武器,使得特种部队的战斗范围不断扩大,仅需要一个特种兵就可以掌控原先可能需要十几个普通士兵才能掌控住的作战区域,这样一来,使用特种兵的一方绝对会在战争中占有更大的优势。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能够在战争中正确地使用特种兵,甚至可以在直接达成战略企图上省去不少麻烦。

作为先锋队,就是要在部队发起大规模进攻前冲在最前面,为部队扫除一切前进的障碍。但是无论特种兵如何厉害,战斗力是怎样惊人,他们毕竟不是作战机器,要想成功地完成如此危险艰巨的任务,他们依靠的除了自己从训练中获得的素质与能力之外,还要懂得如何出奇制胜。在战场上运用多手段的作战方法,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通过将特种队员编组化实现多方位、立体化的作战企图,在各种不同的作战方式配合使用下一举多得,同时达到多个作战目的。但是无论最终是从哪一方面考虑,特种部队已经成为现代战争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战争最后的兵种

特种兵一般指的是由国家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或者是国家元首直接领导的用以完成一般军中无法完成的任务的特殊兵种。虽然根据每个国家国情的不同,具体情况也有一些差别,但是特种兵最基本的特点是与其他的兵种相比,他们的编制十分灵活,人员都是从各个部队中挑选出来的精英,要经过严苛的残酷训练的考验,配备着最先进的装备,在战场上训练有素、机动快速,拥有着超强的战斗力。除此之外,他们还经常出现在战场以外的地方,比如说深入到敌人的阵地进行袭击和破坏,执行暗杀或解救人质的任务,潜入敌后侦察和搜集情报,甚至还有的特种部队专门进入敌国国内发动心理攻势,作各种心理宣传。他们神出鬼没,总是能在各种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他们总是被派往最危险的地方去执行最危险的任务。

他们超强的战斗力使他们成为战争中最后的兵种,而且随着现代军事理论和新的作战方式的发展,特种兵的角色也逐渐由辅助作战变得越来越重要,或者说他们成了现代化军事不断发展的产物。因为在未来战争中,信息化的作战方式成为战争的主导,远程精确攻击逐渐取代了以往的以攻城占地为主要目的的近距离作战,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战斗取代了长时间的拉锯战,所以特种兵在这个时候就是最好的选择。有时候他们甚至成为一场战争胜败与否的关键点。

特别是在近些年的几次局部战争中,这种倾向也越来越阴显。如在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的海湾战争中,美军和多国联合部队在对伊拉克进攻之前,为了弄清楚伊拉克的军事装备情况,派遣大批特种兵队员伪装成当地的阿拉伯人,潜入伊拉克腹地搜集到了许多重要的情报,摧毁了美军最大的顾忌——伊拉克的导弹发射架,这才使得美军的“沙漠风暴”行动得以完美实施。

穿越生与死的边界

今天,世界范围内各国之间的较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军事的进步,“明争”减少“暗斗”增多。无论是在一个国家内部,或是一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发动战争变得越来越困难了。人们渴望和平,厌恶战争,战争的残酷即使是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也能从各种图片、视频、资料中耳闻目睹。民意是不容忽视的,各国的执政者们唯有再三思量。

但是当利益冲突出现时,这些难以调和的矛盾就很有可能引起相互之间的冲突,甚至是一场战争。有些国家为了本国的利益,或是以国家安全为由与别国产生矛盾,这不可避免,也可以理解,但这些国家元首也深知,战争不可轻易发动,此时特种兵就成为最好的选择。特种兵本身就是为了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而存在的,每一次任务对于他们来说就好像是高空走钢丝一样,每一次都是穿越生与死的边界,根本不知何时会一不小心坠入深渊。

他们穿越在生与死之间,让人们看得心惊肉跳,有的会成功地完成表演,让人不禁拍手叫好,有的也会因为这一次表演,坠入深渊,失去了生命。

特种兵执行任务的危险性不容置疑,这一点单从他们执行任务的对象就可看出。有凶狠残忍让人闻风丧胆的恐怖分子,也有各国或地区的重要人物,与这些人物正面冲突,一决高下,其中的危险性不言丽喻。特别是在执行暗杀任务时,因为目标通常都是重要人物,身边必定防卫森严。这在无形中又增加了任务的危险程度,在行动中的任何疏忽都会导致行动失败,更为严重的后果是还会使行动暴露,将行动上升到国家层面。特种兵队员们在执行一些任务的时候甚至是抱着必死的心态,在这一点上我们甚至可以把他们简单地看做战斗力更加厉害的敢死队。但是这是他们的任务使然,危险早已经成为特种兵战士的一种标志、一种象征,即使最后他们的勋章只是书本上某某战役最终胜利的一句简单陈述。

神秘的幽灵  在风云变幻的战场上,每时每刻都会发生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战争的可怕就在于上一刻你可能还在踌躇满志地计划着将敌人一网打尽,下一刻你却落人敌人的圈套无计可施。这其中的变数虽多,但是最为致命的就是战场上这些让人捉摸不透、神出鬼没的特种兵。神秘是他们的另—个重要标志。所有国家都对自己的特种兵部队实行保密的政策,不会允许媒体对特种部队作出一些多余的不必要的报道。所以,虽然在很多特大的军事行动中都会有特种部队的参加,但是我们却从来都不会知道他们到底干了些什么,一直到事情过去了很久以后,我们或许才能从一些秘密文档中找到当年有关特种部队行动的蛛丝马迹。

兵贵神速,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可以看做是对特种部队神秘的另_种理解。他们就好像是深藏于地下两万里的神秘幽灵,让你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们的踪迹。在特种部队平日的训练里,最为基础的就是关于速度的训练,为的就是确保他们能够一直保持着备战状态,在接到任务的第一对间里就作好行动的准备,以确保只要发生突发情况、有重大的军事行动,他们就能够冲在最前面,立即投入战斗。比如美国的三角洲特种部队能够在几十分钟内出现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然后在完成了任务后又不留一丝痕迹地消失不见。所以特种兵给人们的印象就是哪里有突发情况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哪里有需要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他们总是一马当先地出现在人们希望他们出现的地方。

除了部队本身行动神秘之外,他们执行的任务也非常神秘:除了参与战争与打击恐怖分子之外,更多的是各国的最高机密,即使任务完成也很有可能不会留下任何记载,这就使得特种兵身上的神秘感变得更加浓厚。

特种兵的起源

特种兵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英国人首先意识到想要在战争中有更好的表现,就必须要有一支能够执行各种特殊任务的特种部队,于是英国专门维建了一支突袭小队,并以曾经让英军大为头疼的非洲布尔人的游击小队的名字“哥德曼”给这支部队命名。自成立之后,这支部队在战场上的表现大大超出了英军原本的期望,他们总是出现在敌人料想不到的地方,用奇袭的战术和闪电般的行动给予法西斯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打击。

1941年3月,“哥德曼”成功突袭了被德国占领的位于挪威谣北的罗弗敦群岛,俘虏了二百多名德军士兵,还击沉了十一艘德国舰艇。1943年3月4日,“哥德曼”摧毁了德国在挪威的核工厂,粉碎了希特勒的原子弹计计划……这—系列的突袭行动弄得希特勒心神不安,气急败坏的他对“哥德曼”下达了必杀的命令,声称要不惜一切代价将“哥德曼”赶尽杀绝。但是“哥德曼”不仅没有被希特勒赶尽杀绝,反而在二战的战场上创造出了更多辉煌。随后美国、德国和苏联都相继组建了自己的特种兵团。如美国的海豹突击队,苏联的阿尔法别动队等。

但是现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特种兵的作战环境和任务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更多的是参与世界局部冲突问题的解决,以及对付恐怖分子,反恐已经成为了他们的首要任务。美国的三角溯特种部队,英国的特别空勤团都是令恐怖分子闻风丧胆的名字。

特种部队的任务

特种部队作为常规部队的加强和辅助,在战斗中往往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能够用极少的兵力对战局产生极大的影响。这是因为他们接受的任务也是常规情况下不能完成的。在战争中他们的任务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一、深入敌营侦察敌情。采取各种隐蔽的方式,进入到敌军的后方或者是预定的侦察目标的附近,搜集到一般手段获取不到的能够对战局产生重要影响的情报。与一般侦察情报最大的不同在于特种兵侦察情报的范围更广泛,情况更复杂,环境更恶劣,侦察难度更大。

二、破坏敌军的重要军事设施。在战争中派出特种部队深入到敌军的战略后方,对敌军的重要军事设施如港口、军工厂等进行破坏,即实施特种部队最为擅长的特种突袭行动。执行此类任务的时候,最重要就是首先要依靠一些投送、渗透的手段先让特种兵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既定目标附近,才能够完成接下来的任务,如果此类任务执行成功的话,有时候区区几个特种兵所造成的破坏力甚至可以抵得上一个大兵团。

三、为正规部队扫清行军障碍,控制住敌军的重要设施和枢纽,保障后勤与控制战局。在正规部队发起进攻之前,特种部队率先进入战场扫清敌军的障碍,夺取敌军的政府首脑机关或者占据所有交通枢纽,抢占先机,为正规部队铺平进攻道路。

四、暗杀行动。即“斩首行动”,直接对敌军的首脑采取暗杀行动。

但是随着二战的结束,特种部队的任务也发生了改变。因为由领土争端、民族宗教矛盾所引起的局部战争、武装冲突和恐怖主义逐渐成为人类社会新的威胁。特种部队的主要任务也变成了打击恐怖分子、解救人质、排除危险物品的反恐怖作战。

此书将为你揭开特种部队一直以来的神秘面纱,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你了解到整个特种作战史的发展。

在此书中,你将看到从一战到海湾战争期间最为精彩的特种战,这些特种战为我们呈现了其发展趋势,在将现代战争中的尖刀对决最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的同时,也还原了整个事件最真实的面目。当你被无情的战争所震撼的时候,也请记住战争永远都是伴随着伤害与痛苦的,但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打击恐怖分子,我们要作好军事防御,建立一支实力超群的特种部队,为国家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内容推荐

《特种战——灵活机动下的尖刀对决》将为读者揭开特种部队的神秘面纱,更让人们了解到特种作战史的发展,书中提及的经典战例为读者还原了事件真实的面目。

《特种战——灵活机动下的尖刀对决》尽可能地对战争史上经典的特种做出了最翔实、最细致的描写,语言生动,资料准确,图文并茂。适合广大军事发烧友和普通读者阅读、收藏。

编辑推荐

得胜之道不在于人多势众,而在于精兵强将。在战场上要善于运用自己手中的暗箭,这支暗箭就是一直以来隐藏在战场暗处的特种兵。每当战场上上演万炮齐发、重兵坦克开道的宏大场面的时候,在人们看不见的暗处,同时也正在进行着一场场更为激烈紧张的战争。而特种战,正是灵活机动下的“尖刀”对决。

一个优秀的指挥官绝对不会忽视特种部队在战场上的作用,他会充分利用特种兵隐蔽于暗处的特殊作战方式,给予敌人最猛烈的打击。拨开历史的面纱,绕过血腥的战场,跟随《特种战——灵活机动下的尖刀对决》走进神秘而陌生的特种部队,感受特种战为我们带来的冲击和无穷魅力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特种战(灵活机动下的尖刀对决)/战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战典丛书编写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403173
开本 16开
页数 3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5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19-49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51
18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8:4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