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满树榆钱儿
内容
试读章节

学士府大门外不远有棵老榆树,有一搂多粗,几丈高。它有多大岁数,谁也说不清。不过府里头进院靠墙有块修府时立的石碑,上边除了记着乾隆爷赐府和齐家从宦、封妃的政绩,也说到当年建府址时是“老榆树以北为院墙,以西四丈建府门”。由此推算,这棵榆树起码也有两三百年了。虽是棵老树,它却一点儿不露衰相,依然枝繁叶茂。这不,春风一吹,满树就挂起了一串串、一簇簇的榆钱儿。

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子光着脚,攀在树上,灵巧得活像只猴子。一群穷孩子围在树底下,抢着拣他扔下的榆钱儿,边拣边还尖声稚气地念着童谣:“榆树钱儿蒸饽饽,穷人见了乐呵呵。树上长钱不能花,填饱了肚子先不饿。”

这爬到树上的孩子叫望田,是老高高贵庚家的小子,他家也在旗,就住在学士府胡同路南的一条小巷里。那边的房和胡同两边的宅门可没法比,都低矮简陋,破旧不堪。据说这片房最初是修学士府时工匠住的工棚,之后越盖越多,成了当年内务府应差的工匠杂役们的住所。这些人无论原先是满人、蒙人,还是汉人,也无论干的是车夫、轿夫、奶妈子,只要进内务府应常差,伺候宫里府里的活就算随了旗,成了旗人。后来一提在旗,人们往往和贵族混淆。其实旗人中的主子是少之又少,大多是给旗主、营主侍应的旗奴。这些人是一人为奴,子孙为奴,得跟主子姓,几代后主子开恩才能还籍复姓,归自家的宗。按大清律,百姓有罪送衙门,依国法论处。旗人主子有罪送族堂、宗人府,按族规量裁。而奴才依的是家法,哪儿都甭送,罪大罪小,怎么处置就是主子一句话。好在大清国倒了,小皇上退了位,靠民国政府给银子维持,再也摆不起过去那排场。内务府遣散裁减了一大半,这里的人们也大都各自凭手艺谋生。最苦的是像高贵庚这样的主儿,军伍出身,不会养家的营生,只得推着粪车走家串户,以掏粪背道为业。现今这一条胡同里还是两重天,两层地。大胡同里住的都是爷,而小巷里住的是为这些爷效劳,也靠这些爷活的穷孙。人比人气死人,甭比。富有富的愁,穷也有穷的乐。你看,树上的望田多开心。不仅有收获的乐,还有给人的乐。穷的乐其实比富的乐容易得多。

月娥在学士府院里听到外面孩子们的喧闹,也按捺不住,抱着一个小笸箩,跑出府门。她是杨志兴杨管家的女儿,今年刚八岁。虽说不是小姐身份,生下不久就没了娘,可这偌大的学士府就她这么一个小孩儿,又生得俊俏伶俐,自然成了全府上下的心尖子。连齐大少爷也格外喜欢她,带她玩儿、逗她乐,成了齐月轩每天必修的功课。连她身上那缎子棉袍,脖子上挂的白玉葫芦都是少爷赏的。按规矩,大宅门里的孩子都是高墙围里圈大的,哪能和外边那些小胡同串子一起折腾啊?可孩子爱扎堆儿,那是天性。管了她几次,弄了个整天噘嘴掉眼泪,不忍,只得随她的兴儿。

月娥跑到树下,高举着笸箩仰面喊:“望田哥,我也要!我也要!”

高望田低头见是她,忙应着撅了个满是钱儿的小枝儿扔下。见她也学旁边孩子,用手撸下榆钱儿就往嘴里塞,忙说:“月娥,别生吃。拿回去洗干净蒸窝头。”

月娥却不在乎,边嚼着,咂吧着滋味儿,边喃喃自语;“嘿,甜的,挺好吃。”

没等望田再说什么,身边一个小小子搭了茬儿;“嗬,大管家的千金也吃这个?告诉你,我们穷人天生是草肚子,咋吃都没事。你是肉肚子,生吃准拉稀。”

“你才拉稀呐。”

“不信是不?大伙儿说我说得对不对?”

穷孩子们哄笑着纷纷应和:“对,对,一准儿拉稀。”

月娥不经逗,有些恼,伸手打去。小小子一闪身躲开,还顺手揪了揪月娥的小辫儿,逗得月娥更急,穷追不舍。可那小小子泥鳅似的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加上孩子们起着哄故意遮挡,哪里逮得着?气得月娥直跺脚,竟哭将起来。

树上的望田见了喊道:“她小,你们就不兴让她点儿?月娥,别哭,接着。”

一个满是钱儿的小枝准准地扔到月娥的小笸箩里,月娥才眨巴着泪眼笑了。

这时,从胡同东口走进几个人。两个乡下打扮的中年人在前,一个十七八岁挺虎实的小伙子搀着个着长衫的老先生在后。这.老先生可有岁数了,长而稀的山羊胡已全白,脸已像风干的橘子,精瘦得只剩一层皮,只是那双深陷在眼窝里的小眼睛随意地一瞥一扫,竞显得格外有神。

几个人拦住个路人,像是打听什么,尔后径直走到学士府门前。

老先生仰头看看门上的太匾,微笑着点点头:“是了,就是这里。”说着,没让扶,自己迈上台阶。

门房闻声忙从屋里出来,见几个人想往门里迈,忙拦住:“哎,你们找谁呀?”

小伙子抢先答:“找学士府。”

门房噗嗤一笑:“学士府人多了,找谁呀?”

老先生上前欠欠身:“这位小哥,老朽姓张,从德州来。距贵府祖地不远,也算个乡亲吧。”一指小伙子,“这是我孙子张志诚,这两位都是同村乡亲,我们要见府上当家的主子,请您给通禀一声。”

“大少爷不在。”

“那府上的管家……”

“杨管家也不在。先回吧,过后您再来。”门房的话像俩月没烧的炕。透着冰凉。

张老先生还要说什么,可话还未出口,他孙子张志诚却早按捺不住.张嘴声儿就挺冲:“让我们回没那么容易,我们都让你们学士府给糊弄多少次了?这回大老远跑北京来,见不着你们当家的,让我们回?甭想!”

“嘿?!你这小子说话真不知深浅,”门房也有些恼,“你不头一次来学士府嘛,怎么叫糊弄你多少次了?告诉你,这也就是民国了,要是大清国那前儿,能容你这号儿的上这台阶儿?早给你一顿乱棒了。”

P5-7

内容推荐

马平来所著的《满树榆钱儿》以民国初至解放前的历史为背景,以京城名门学士府的兴衰及少主人齐月轩的人生起伏、爱情经历为主线,用原汁原味的京味语言,全面展现了老北京几十年的社会风貌和变迁。《满树榆钱儿》堪称一部平民的史诗,也似一幅老北京的“清明上河图”。故事之精彩直追《大宅门》,人物之神韵颇得老舍真传。作品曾在北京文艺广播电台全文联播,反响热烈。

编辑推荐

追老舍先生神韵,凝京味儿文化精髓,观京城历史风云,品皇城百姓精神。

《满树榆钱儿》是一部继承老舍先生遗风,又力求有所突破的京味文学。作者马平来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小说以京城名门学士府的兴衰及少主人齐月轩的人生起伏、爱情经历为主线,用原汁原味的京味语言,全面展现了老北京几十年的社会风貌和变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满树榆钱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平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83558
开本 16开
页数 6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78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3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0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2: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