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明代的军屯(史学类)/中国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研究明代军事史、经济史的必备参考书。全书共分上下两编:上编叙述了军屯的历史渊源、建置、经营、旗军拨屯比例、军余顶种、军屯地土、军屯分地、屯田子粒、军屯作用等问题;下编主要讨论了承当军差的军户,执行军差屯军和军余,屯军所遭受的封建政治压迫、经济剥削,以及屯军以各种形式所进行的阶级斗争。

内容推荐

本文分上下两编。上编叙述明代军屯的制度和作用。主要内容是军屯的历史渊源、建置、经营、旗军拨屯比例、军余顶种、军屯地土、军屯分地、屯田子粒、军屯作用等等。下编叙述军屯上的生产关系及军屯的破坏。主要内容有承当军差的军户,执行军差屯军和军余,屯军所遭受的封建政治压迫、经济剥削,以及屯军怠耕、典卖屯地、投献屯地、逃亡、反抗等形式所进行的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摧毁明代军屯的主力,而屯地的占夺等等加速了军屯破坏的趋势,所以也一并提及。最后以军屯演变的必然归宿——“民田”化——告终。

目录

例言

上编 明代军屯的制度和作用

 一、历史渊源

 二、建置

 三、旗军拨屯分数

 四、军余顶种

 五、军屯分地与分地亩数

 六、屯地的来源

 七、屯地总额

 八、牛、具、种子

 九、屯田子粒

 十、屯草

 十一、牛具种子输租与还官

 十二、不分等则,一概取盈

 十三、子粒折银及例不蠲免

 十四、军屯的组织

 十五、军屯的管理和监督

 十六、军屯的作用

下编 明代军屯上的生产关系

 一、屯军与军户

 二、抑勒屯种,军法从事

 三、赔纳屯田子粒

 四、应当官差私役

 五、屯军反封建的阶级斗争

 六、屯地的占夺

 七、屯地的转佃与民佃

 八、屯地的典卖

 九、屯田(军田)的“民田”化

试读章节

中国历史上的军屯大致可以分作两个发展阶段。由汉到宋是一个阶段,由辽金到明是另一个阶段。在清代,它已经没有什么大作用了。

在第一个阶段中,军屯主要是以局部驻防军兼营屯种,以供局部的需要。兼营屯种的驻防军几乎全在边镇,不重腹里。那时军士屯种也不是军事制度上的通制,没有通行于全国军伍的屯田法。

譬如说,汉代的军屯,有武帝时朔方到令居的屯田、河西居延屯田、西域轮台的屯田,有昭帝时张掖的屯田、楼兰的屯田,有宣帝时车师的屯田、赵充国的屯田等等,那都是边镇屯田。东汉明帝时窦固屯田西域,和帝时曹凤等屯田防羌,安帝时班勇屯田柳中等等,也都是边镇军屯。三国时曹魏的大规模的屯田,开种境内各地,是抑民屯种,不是军屯。只有两淮屯田是军屯,那也在魏国的南疆,为备吴而开。由曹魏的民屯演变出来了西晋的课田制和北魏隋唐的均田制,那些都是近于民屯性质的派种制度。三国除曹魏而外,蜀国诸葛亮曾分兵屯田渭南兰坑,为防魏的“久住之基”,也是边镇屯田。吴国的军屯似乎也不在该国的腹里。

西晋在军屯制度上没有什么发展。到了东晋元帝时,先因军需,后因饥荒,曾诏“使军各自佃作,即以为廪”。可是后来明帝时前将军温峤又奏请诸外州郡“非临敌之军,且田且守”,以及请四军五校分二军出屯要处,这就证明元帝的诏令并未完全实行。即使实行,也是因一时之急,并不是一种正规的典制。

边镇屯田为的是省转输,固防守。这个原则一直贯穿着由汉到南宋的军屯制度。隋唐以下,事例繁多,实在不能多举。西魏北周行府兵制,隋唐因而扩大之。大体是从均田制下的民户抽籍出来,免其租庸调,成为所谓“兵农合一”制。军士且耕且守,平时于农隙教练之,遇事调拨进征。究其实这并不算是一种军屯制度,而是一种军户制度;使编签当事的民户也一例受田如其他民户,但免其赋役(租庸调),自备械粮,使当军差。军差便构成了这部分检为军户的均田户的主要封建义务。这个办法的主旨是检选有田土的农民当军,或使军士都有田土,借以保证军役的来源,增强封建国家武装的力量,并不是使军士格外屯种,供给军粮。府军另外还屯田或营田,便是证明。唐高祖武德三年益州道行台左仆射窦轨破党项、吐谷浑后,驻军屯田松州备羌;四年赵郡王孝恭破萧铣,迁荆州大总管,开设屯田;武德初副大使薛大鼎在山南道开屯田实仓廪,并州大总管屯田太原备突厥:这些都可证明府兵制不就是军事屯田制。府兵除户下授田耕种自给外,在某些镇防地区,他们还要从事屯种。这些事都发生在高祖武德中。自武德元年九月置府兵后,府兵只有十二军,分隶关内诸府;关内以外无所谓“一寓之于农,,的府兵。而上记武德中屯田各事,都不在关内而在沿边①。所以唐代的屯田仍然是驻军屯种,不可与户下受田耕种自给的府兵制的“一寓之于农”者相混。

唐太宗贞观十年,创立诸府军名号总日折冲府,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关内设二百六十一。关内府军居三分之一以上,而关内却无屯田,屯田仍在边镇。贞观二十年李素立在瀚海都护府开设屯田,统治铁勒回纥;高宗龙朔中刘仁轨屯田于东北边境;调露二年黑齿常之屯田(营田)河源:屯田开设的地点在边镇,其目的在就地取得供应、省转输,都很明显。武后天授初以宰相娄师德为河源积石怀远等军、河兰鄯廓等州检校营田大使,圣历元年又改为陇右诸军大使检校河西营田,大足元年刺史李汉通在甘州屯田,中宗景龙末都督王唆在桂州屯田,玄宗开元五年都督宋庆礼在营州屯田,也都是边镇屯田。开元十四年,初废京司职田,有人请借此在关辅开置屯田,宰相李元绂就以“内地置屯古所未有”为理由,打消了这个建议。二十二年在河南道陈、许、豫、寿四州地置屯百余,二十五年下令取消。建议在关内的屯田以及在河南暂时的屯田,都未必是军屯。河南的屯田在宰相张九龄的兼督之下,那多半是民屯。

自高宗永徽到开元,一方面由于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破坏,一方面由于方镇(节度使)势盛,“武夫悍将,……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京师不得不弱”。京师所得的供应减少,于是开元二十五年遂大修屯政,诏定屯官叙功之法。据该诏,屯有两种:一属司农寺,这是民屯;一隶州镇诸军,这大半是军屯。民屯自然可能在腹里,军屯仍然在边境要冲地方。当然这时所谓要冲地方已经和唐朝初年的含义不同。唐初主要备外患,而开元年间还得防内忧(方镇)。《新唐书》谓“天下屯九百九十二”者,数目不少。但据开元诏及开元前后的屯田史实看,其中有民屯,而且恐怕主要是民屯。管理民屯的有“营田使”,宋代仍沿用此制。

为职掌天下屯田,唐代工部设有屯田郎中。他的任务是“凡边防镇守转运不给,则设屯田以益军储”。并对“水陆腴脊、播种地宜、功庸烦省、收率等级”,作了规定。军屯制度到唐代大大发展了,但究其实质,还是边防军屯。

如此看来,有唐一代,在军屯制度上并没有发生什么大变化。

宋因唐制,有营田,有屯田。屯田主要是军屯,营田主要是民屯。但营田有时也用兵,屯田有时也用民。一时制度,相当混乱。但于军屯制度原则,即边镇屯田以省转输,以固防守,还没有什么变化。

中国历史上军屯制度的变化,开始于辽金,发展于元代,完成于明。

辽金在军屯上的新制度的产生,基本上是由于他们那特殊的军事制度。依辽制,其部族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都隶兵籍。金人则诸部之民无它徭役,壮者皆兵。两者在军事编制的原则上完全一样。两者的军士供应,如步骑之仗糗,也都是军士自备。他们打败了宋朝,到了中原地带,驻在中原的兵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所以辽金的统治者都分配给契丹人和女真人土地,叫他们耕种自给。这一方面是给他们的军士配备供给自己的条件,同时也是他们以战胜者的身份获得土地和占有人民的权利。在这一点上,辽金的军事制度影响了辽金时期的土地制度。

这是一方面。

……

P1-5

序言

“中国文库”出版前言

“中国文库”主要收选20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优秀著作。这些著作,对我国百余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积极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是中国读者必读、必备的经典性、工具性名著。

大凡名著,均是每一时代震撼智慧的学论、启迪民智的典籍、打动心灵的作品,是时代和民族文化的瑰宝,均应功在当时、利在千秋、传之久远。“中国文库”收集百余年来的名著分类出版,便是以新世纪的历史视野和现实视角,对20世纪出版业绩的宏观回顾,对未来出版事业的积极开拓,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大凡名著,总是生命不老,且历久弥新、常温常新的好书。中国人有“万卷藏书宜子弟”的优良传统,更有当前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中华大地读书热潮空前高涨。“中国文库”选辑名著奉献广大读者,便是以新世纪出版人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帮助更多读者坐拥百城,与睿智的专家学者对话,以此获得丰富学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为此,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以登高望远、海纳百川的广阔视野,披沙拣金、露抄雪纂的刻苦精神,精益求精、探赜索隐的严谨态度,投入到这项规模宏大的出版工程中来。

“中国文库”所收书籍分列于6个类别,即:(1)哲学社会科学类(哲学社会科学各门类学术著作);(2)史学类(通史及专史);(3)文学类(文学作品及文学理论著作);(4)艺术类(艺术作品及艺术理论著作);(5)科学文化类(科技史、科技人物传记、科普读物等);(6)综合·普及类(教育、大众文化、少儿读物和工具书等)。计划出版约1000种,分辑出版。自2004年以来,已先后出版三辑,每辑约100种,分精平装两类。2009年时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将“中国文库”第四辑作为“新中国60年”特辑推出,主要收选新中国成立60年来祖国大陆原创性人文社科类名著。

“中国文库”所收书籍,有少量品种因技术原因需要重新排版,版式有所调整,大多数品种则保留了原有版式。一套文库,千种书籍,庄谐雅俗有异,版式整齐划一未必合适。况且,版式设计也是书籍形态的审美对象之一,读者在摄取知识、欣赏作品的同时,还能看到各个出版机构不同时期版式设计的风格特色,也是留给读者们的一点乐趣。

“中国文库”由中国出版集团发起并组织实施。收选书目以中国出版集团所属出版机构出版的书籍为主要基础,逐步邀约其他出版机构参与,共襄盛举。书目由“中国文库”编辑委员会审定,中国出版集团与各有关出版机构按照集约化的原则集中出版经营。编辑委员会特别邀请了我国出版界德高望重的老专家、领导同志担任顾问,以确保我们的事业继往开来,高质量地进行下去。

“中国文库”,顾名思义,所收书籍应当是能够代表中国出版业水平的精品。我们希望将所有可以代表中国出版业水平的精品尽收其中,但这需要全国出版业同行们的鼎力支持和编辑委员会自身的努力。这是中国出版人的一项共同事业。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志存高远且持之以恒,这项事业就一定能持续地进行下去,并将不断地发展壮大。

“中国文库”编辑委员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明代的军屯(史学类)/中国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毓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68634
开本 32开
页数 3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9
出版时间 2009-09-01
首版时间 2009-09-01
印刷时间 200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329.048
丛书名
印张 12.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