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左手理财右手致富/百姓投资理财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尽快获得财富?对于没有背景、没有资金的工薪族来说。就注定与财富无缘吗?挣钱重要。还是花钱重要?应该怎么平衡财富与幸福和健康的关系?

如果机缘巧合,你恰好翻开了这本书。看到了以上的文字,再接着看下去。或许,令你茅塞顿开的“答案”就在其中呢!

内容推荐

每一个人一出生就需要花钱(现金流出),因此必须要赚钱来产生现金流入。理财既是现金流量管理。又是为了更有效地赚钱。因此不管现在是否贫穷或富有,每一个人都既需要赚钱,也需要理财。

本书以此为据,抓住“赚钱”和“花钱”这两个核心环节,结合财富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等前沿理论,推导出创造财富的“五大公理”——

公理一构建财富理念

公理二潜心创造财富

公理三学会管理财富

公理四善于保护财富

公理五懂得享受财富

在“五大公理”中,引入操作性很强的30个法则。实际上,财富的密码就是这些简单实用的公理和法则,智慧的力量也就在这些公理和法则的背后。

目录

公理一 构建财富理念

 法则一:渐行渐近的现代理念/3

1.财富离你并不遥远/3

2.理财的六大内涵/4

3.工薪族能理出多大的“财”/6

4.你需要理出多少钱/8

 法则二:一掷万金的财富理念/10

1.五百万:赢得与巴菲特共进午餐/10

2.财富理念不同,看问题的眼光自然不一样/11

3.巴菲特到底说了些什么/12

4.下一位,谁将与巴菲特共进午餐/13

 法则三:知你知我的“巴纳姆效应”/15

1.世界上什么事最难/15

2.你有怎样的财富性格/17

3.消除对金钱的恐惧/20

 法则四: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愿景法则”/22

1.将你的愿景写下来/22

2.愿景必须是详尽的、可量化的、可检验的/23

3.愿景要“跳一跳,够得着”/23

4.在接下来的48小时内立即行动起来/24

5.将你的愿景放在每天都能看见的地方/25

6.将你的愿景告诉你爱并信任的人/25

7.每年至少回顾自己的愿景一次/25

 法则五:得失攸关的“财务商数”/27

1.拥有财富的核心——财商/27

2.要成为高财商的人,你还缺什么/28

3.犹太人财商教育的精髓:延后享受/30

4.你是否是一个高FQ的人呢/32

公理二 潜心创造财富

 法则六:大道至简的“财富八卦”/37

1.财富第一卦:乾卦——股票/39

2.财富第二卦:坤卦——储蓄/42

3.财富第三卦:离卦——基金/45

4.财富第四卦:坎卦——债券/50

5.财富第五卦:震卦——期货/51

6.财富第六卦:巽卦——房地产/57

7.财富第七卦:艮卦——外汇/62

8.财富第八卦:兑卦——集藏/64

 法则七:让钱生钱的“数字定律”/69

1.1定律:财务自由度——高OR低/69

2.5定律:流动性比率忌过高/70

3.10定律:月存10%,60岁做千万富翁/70

4.双10定律:保额保费精打算/71

5.20定律:养老花费早安排/71

6.31定律:房贷数额早预期/72

7.50定律:负债不过半,生活特轻松/72

8.72定律:投资期限肚中明/73

9.80定律:炒股风险看年龄/73

10.4321定律:家庭收入慎安排/73

11.4433定律:投资基金细思量/74

 法则八:痛定思痛的“损失之痒”/75

1.一个故事,两个实验/75

2.不同的故事、试验,相同的启迪/76

3.怎样走出迷途/78

 法则九:花钱有理的“心理账户”/79

1.缘何相同的钱,会有不同的效果/79

2.能用“心理账户”创富吗/80

3.管理好顾客的“心理账户”/82

4.“心理账户”能让人更快乐吗/85

 法则十:改善心智的“创富哲学”/88

1.12项指标:创富的条件/88

2.人格完善:创富的过程/89

3.期望理论:创富成功之秘/91

4.善待挫折:创富必备之法/92

5.发展新的自我意象——创富的构思/93

 法则十一:创意+文化=财富/95

1.知识资本创造财富的时代/95

2.文化、创意和财富的奇妙组合/97

3.怎样实现“创意+文化=财富”?/98

4.知识产权创造财富/99

公理三 学会管理财富

 法则十二:人生理财的六个阶段/103

1.单身一族:需告别“月光”/103

2.小两口:需现金流支撑(未生孩子)/104

3.小两口:投资工具多样化(孩子出生后)/105

4.三口之家:考虑子女教育规划(孩子未独立)/106

5.中年夫妇:巩固资产与扩大投资并重(孩子已独立)/106

6.退休夫妇:享受投资收益,控制投资风险/107

 法则十三:难得不糊涂的“理财博弈”/109

1.著名的“智猪博弈”/109

2.“智猪博弈”背后的哲理/112

3.你是股市中聪明的“小猪”吗/113

 法则十四:理财规划的自我设计/116

1.财务独立非梦事/116

2.你最重视什么/J17

3.找出生活目标/J18

4.时间与金钱的奇妙组合/119

5.善用“72定律”让钱滚钱/120

6.理财需要规划/121

7.财务健康需定期检查/122

8.理财成功和态度有关/123

9.收集消费单据记录/125

 法则十五:将计就计的“花钱哲学”/127

1.花钱:关乎意志力?本能?/127

2.保住“花钱”信用的良方/128

3.花钱?赚钱?哪个更考验财商/129

 法则十六:量体裁衣的家庭诊断/131

1.新婚失妇家庭/131

2.自由职业家庭/133

3.高消费家庭/135

 法则十七:魅力女性的理财宝典/140

1.先改变消费观念,再谈理财/140

2.三阶段理财,一生无忧患/141

3.六大要素,催生财富新理念/142

4.女性理财的四大误区/143

5.女性理财的四个建议/144

 法则十八:投资赚钱的“独门法术”/147

1.“拿”钱不还——股份制诞生的启示/147

2.“一枚子弹”的效用——专注效益/149

3.鸡和蛋——倍增原则/150

4.哥伦布的契约——潜在收益/152

 法则十九:财富思维·财富数字·财富人生/154

1.财富在于思维方式/154

2.这般思维才能创造财富/155

3.财富思维·财富数字·财富人生/157

4.财富素质/163

公理四 善于保护财富

 法则二十:保卫我们的财富果实/167

1.“伟克适”官司的背后/167

2.财富面临的五大潜在威胁/168

3.财富保护的八大步骤/169

 法则二十一:能闪则闪的“理念误区”/172

1.没有功劳,还有苦劳/172

2.标榜“怀才不遇”/173

3。想发棱赋/174

4.耍小聪明/175

5.人云亦云,人做我也做/176

6.小富即安,知足常乐/177

7.掩饰错误/177

8.着力克服弱点/178

9.反复跳槽/179

10.不择手段/180

 法则二十二:妙招防范“理财陷阱”/182

1.广告宣传太夸张/182

2.买保险不赚反亏/183

3.专业知识成盲点/184

4.地下炒汇风险堪忧/184

5.委托理财空头承诺/185

6.“地下保单”难保平安/185

 法则二十三:证券投资的“真实谎言”/188

1.长期持有,低风险/188

2.投资首选分析师/189

3.我能跑赢大盘/190

4.获得信息越多,投资风险越小/192

5.2008年10大谎言:沪深A股排行榜/194

 法则二十四:抵御通胀的“护体神功”/198

1.通胀压力下的理财对策/198

2.高风险类投资——不宜超三成/199

3.信贷类理财产品——一枝独秀/200

4.偏股型基金长期持有——分散风险/201

5.国债利润虽小——仍值投资/202

6.黄金——最传统的通胀“避风港”/202

7.根据宏观形势,调整理财策略/203

 法则二十五:防堵小钱开溜的秘诀/207

1.养成“选择性消费”习惯/207

2.七个错误的消费习性/208

3.25种节省日常开销法/211

公理五 懂得享受财富

 法则二十六:授之以渔的财富心态/217

1.你我:有着怎样的财富心态/217

2.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219

3.社会:应有怎样的财富心态/221

 法则二十七:享受财富的“境界需求”/223

1.生计型需求/223

2.生活型需求/224

3.享受型需求/224

4.自我实现型需求/225

 法则二十八:先予后取的“吸引力法则”/228

1.付出:吸引财富的磁石/228

2.你对财富有持续吸引力吗/230

3.感恩让你更具吸引力/232

 法则二十九:打开天窗的财富感悟/235

1.财富感悟/235

2.财富感想/236

3.财富问题/239

 法则三十:弥足珍贵的“心灵财富”/241

1.放弃财富是一种智慧,缺少财富是一种恩惠/241

2.哪里有爱,哪里就有财富和成功/243

3.真正的财富/244

4.死而富有是一种耻辱/245

5.最珍贵的东西,往往都与财富无关/246

试读章节

2006年,有中国“股神”之称的段永平以500万元人民币,竞得了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2008年,有中国“私募教父”称谓的赵丹阳,更以1400万元人民币,竞得了这个机会。他们到底为的是什么?

1.五百万:赢得与巴菲特共进午餐

2006年6月,一个叫做段永平的中国商人,以62.01万美元(约5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竞争到了与“股神”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他被允许向世界第一慈善富豪提一个问题。

段永平何许人也?

他1983年从浙江大学电子系毕业,经济学博士,是步步高电子有限公司的创始人,现旅居美国。他曾先后向四川地震灾区捐赠300万美元,向浙江大学捐赠3000万美元。

在等待了近一年后,2007年5月9日下午,在纽约曼哈顿史密斯一沃伦斯基牛排馆楼上,段永平终于实现了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夙愿。席间,他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手中有多余的钱,而眼前又没有合适的投资项目,你会怎么办?”

当时,舆论对此事的态度几乎都是负面评价。一个说段永平这个人是钱多了没处烧,居然花这么昂贵的代价去吃一顿午餐。另一个说段永平吃饱了撑的,居然提这样一个无聊且愚蠢的问题。

段永平的问题无聊吗?他的问题真的就那么愚蠢吗?我以为不是这样。相反,从段永平的身上,可以看到许多穷人与富人之间在财富理念方面的巨大差别。

2.财富理念不同,看问题的眼光自然不一样

在一般人的眼中,段永平的问题确实让人难以理解。

我们普通人有闲钱是怎么做的呢?在中国,很多人就是把它存在银行里,需要的时候再去取出来。反正钱存在银行里一点也不会少,顺便还可以得到几分利息,这是普通人的理财方式。

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突然想起了中国另一个富豪——网易的创始人丁磊。据说当初他创办网站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在睡觉的时候也能够让钱流进自己的腰包,说白了就是希望一天24小时都在赚钱。这个说法是否真实尚有待考证,但后来两人同样都成为富豪,却可以看出其中的异曲同工之处。

在富人眼中,金钱放在手里而不能增值,这是极其愚蠢的做法。如果说以人挣钱是普通人的方式的话,那么用钱挣钱就是富豪的方式。

以人挣钱,可以让金钱增加,但不能迅速积累。更何况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人不可能24小时都在挣钱。而以钱挣钱,让金钱作为一个支点,变成挣钱的工具,金钱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这样财富才会迅速扩张。

以人挣钱的最大坏处在于,人不行动了,金钱就没有了;而以钱挣钱,即使是人不在这个世界上,财富依然会以它自己的规律和速度增加。

富豪们显然都是采用的后面一种方法,这就是为什么富豪是富豪而不是穷人的原因。许多人只看到富豪的财富,却没有看到富豪身上具有的财富理念,以及背后对财富的付出和努力。因此,有一些人注定永远不能成为富豪。因为,他们骨子里普遍没有强烈的赚钱意识和现代的财富理念。

3.巴菲特到底说了些什么

这是藏在每一个人心底的疑问。

两年之后,也就是2008年9月,段永平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专访。

他说:“人家总是问我,去拍巴菲特的午餐会是赚了,还是亏了。第一,这不是一单生意,我不是想向他请教什么,他也没有什么秘密要告诉。他能够告诉我们的,都已经在公开场合告诉我们了。我和他在一起吃个饭,就可以对他的东西更关注,以后可以少犯些错误。”

段永平还透露,餐桌上的话题海阔天空。段永平说,那次聊天虽然只有3个小时左右,但聊的范围很广泛。除了投资、慈善之外,他们还谈到了高尔夫、桥牌等娱乐活动,以及家庭状况。

段永平说,他最感珍贵的是得到了巴菲特股票投资的心得。巴菲特告诉他,自己犯了很多错误,曾经十多年投入40亿美元投资一家公司,而现在这家公司已经破产。巴菲特说,投资犯错不可怕,最重要的是不能连续犯错,要及时止损——这样的道理,想来股市上人人都懂,不过由“股神”说出来,自然更让人印象深刻。

谈及涉足资本市场的体会,段永平说:“满仓的时候我知道怎么办,但是我不知道空仓的时候该怎么办。巴菲特也说过,最难的时候,是手上有很多钱,但是没有可投的项目。实际上,巴菲特长期都处于这样的状态,没有发现可投的项目,就等待。这是做投资最困难的时候。”

也许,正是这些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珍贵心得,让他在美国赚到了比500万多无数倍的金钱,成就了“中国股神”的美誉。

“巴菲特非常平易近人,低调简朴。”段永平回忆说,当他们吃完饭离开时,巴菲特的司机开了一辆特别像美国普通蓝领开的最普通的车过来,近80岁的巴菲特身手矫健地钻了进去,挥手与他们道别,令他印象深刻。

而“股神”的另外一句至理名言则是——“如果你不打算持有该股票10年,那你就不要持有它10分钟”,这句典型的价值投资理念已经成为包括赵丹阳在内的一代中国私募人的操盘名言。

4.下一位,谁将与巴菲特共进午餐

2008年6月27日,美国慈善机构格莱德基金会发言人宣布,下一次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慈善竞拍活动以创纪录的211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400万元)画上句号,赢家是来自中国一家投资基金的总经理,名为赵丹阳。

赵丹阳全面走入人们视线,还要定格在2008年1月2日下午。那天临近下班的时候,阳光私募赤子之心官方网站接连贴出5份公告,旗下5只信托基金将全部清盘,时间是1月15日。一位接近赵丹阳的人士说,早在两三个月之前,他已全无踪影,坊间似乎在传,私募教父去年踏空牛市行情,去云南闭关修炼去了。

此后,所有的矛头指向这位去向不明的私募基金经理。“随便买点什么都能赚得盆满钵溢,他经验那么丰富,怎么就踏空了呢?”“能力是一方面,胆量气魄是另外一方面,赵丹阳胆量不够,不敢放手一搏。”

正当这样的言论铺天盖地时,一家财经网站的报道专题令所有人似乎清醒过来——《赵丹阳清盘手中基金:丧钟为谁而鸣?》

丧钟为A股市场而鸣。

此后9个多月的时间里,中国的A股市场急转直下,上证指数不断跌破重要关口,6月上旬,上证指数失守3000点,赵丹阳的看法得到了市场的印证,10月下旬,上证指数最低探至1664点,而他也因此再次得到中国私募圈的认可。

赵丹阳曾经说:“我们喜欢熊市,在低迷、阴冷的市场里,我们可以从容不迫地享受买入的快乐,足够低的价格是抵御一切风险的法宝。”也许,眼下的市场,正成为赵丹阳东山再起的契机。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6月24日中午12点(北京时间6月25日零时),备受瞩目的“天价午餐”同样在纽约沃伦斯基牛排餐厅拉开序幕。

中午12点,巴菲特准时出现在餐厅,虽已年近八旬,但依然精神矍铄,步履矫健。与赵丹阳见面后,巴菲特问赵丹阳今年收益如何,赵丹阳说今年收益为47%,巴菲特立即说,你比我强,然后掏出自己的钱包要交给赵丹阳,让赵丹阳帮他赚钱,巴菲特果然出手不凡,一举融洽了宾主关系。

午餐被安排在餐厅一层大厅紧靠厨房的大桌,在餐桌旁,有一张熟悉的面孔,那就是2006年与巴菲特共进过午餐的华人投资家段永平,这已经是他第二次与巴菲特共进午餐。此外,赴宴的还有赵丹阳的家人和几位朋友。

在被问到此次天价午餐最大的收获时,赵丹阳说,通过与巴菲特交流了3个多小时,很多困惑他多年的问题得到了确认,他非常开心,在将来的投资过程中他才敢“下重手”。赵丹阳说,成功的投资是“在正确的时候作出正确的判断,并且要下重手”。

赵丹阳还说:“这不是聪明不聪明的问题,我只有37岁,我的经历无法与巴菲特的经历相比,所以巴菲特一生的投资经验,对我而言是无价之宝,能让我少犯很多错误。就像武侠小说中所描写的那样,郭靖与武林高手过招一次后,功力就能够得到一个极大的提高。受到巴菲特这样高手的点拨后,从现在起,在投资方面,我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午餐中赵丹阳还向巴菲特问及了有关央行货币政策、通缩、好的公司治理等问题。巴菲特认为,中国和美国未来20年经济都会不错,中国可能会发展更快一些。

赵丹阳亦表示,看好中国经济的长远前景,目前国内出口状况不佳等只是短期因素,公司旗下的基金自今年1月起就已满仓,对国内A股市场仍看好,但目前没有再发基金的计划。

对中国未来能否出现巴菲特一样的投资奇才,赵丹阳认为是必然的,他援引巴菲特的话称,“我很幸运,我能生活在美国那个年代,你也很幸运,能生活在中国今天这样的时代。”

P10-14

序言

在中国人的文化中,对于金钱与财富,总有着一种不可言说的复杂情感。有时,表现为直奔主题的坦白,有时,又显露出欲说还羞的暧昧。

尤其在当下,很多人初尝小康甘果的滋味后,对财富的渴求和继续创造财富的无助形成强大的心理落差和冲击,在矛盾的漩涡中,平凡如你我的普通人,面对财富生发出越来越多的困惑和感叹:

有什么方法能让我尽快获得财富?理财理财,是对工薪族说的,理来理去,还不就是那么点钱财吗?没有背景、没有资金就注定与财富无缘吗?挣钱重要,还是花钱重要?应该怎么平衡财富与幸福和健康的关系?

如果机缘巧合,你恰好翻开了这本书,看到了以上的文字,再接着看下去,或许,令你茅塞顿开的“答案”就在其中呢!

我们都知道,真理往往都是最简单的。从某种角度说积累财富也一样。

被犹太人视为智慧圣典的《塔木德》中曾说过:赚钱不难,花钱不易。意思是说,赚钱与花钱只是同一规律的正反互换,如果不懂得如何支配财富,有钱后反而会比没钱时更缺乏安全感。

国际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更是一语中的:“赚钱,一个乞丐就可以做到;用钱,十个哲学家都难以做好。”说得通俗些,财富的实际价值并不是其表面的金额,想挣钱还要会花钱。

早在八千年前的巴比伦人,也深刻地领悟到:金钱慢慢流向那些愿意储蓄的人,金钱愿意为懂得运用它的人工作,金钱会留在懂得保护它的人身边,金钱会从那些不懂得管理的人身边溜走,金钱会从那些渴望获得暴利的人身边溜走。成功的人都是善于获得、管理、维护和运用财富的人。

笔者以此为据,抓住“挣钱”和“花钱”这两个核心环节,结合财富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等前沿理论,推导出了财富“五大公理”——

公理一:构建财富理念;

公理二:潜心创造财富;

公理三:学会管理财富;

公理四:善于保护财富;

公理五:懂得享受财富。

在这“五大公理”中,又引入了操作性很强的30个法则。实际上,财富的密码就是这些简单实用的公理和法则,智慧的力量也就在这些公理和法则的背后。

正像有位哲人所说:“真正富有的人,除了拥有金钱上的财富外,还应拥有时间上、精神上的财富。”

的确如此,那些之所以获得诸多财富的“大家”,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别人没有的才能和天赋,而是缘于他们破译了财富密码,掌握了财富规律。

同样,如果你也掌握了“五大公理”,巧妙运用30个法则,让“大轮”(公理)带动“小轮”(法则),通过熟练操作这一“链条”,环环相扣,持续健康地运转下去,展现在你面前的,就是梦寐以求、“钱”途光明的财富人生路。

编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左手理财右手致富/百姓投资理财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贵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845386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9-11-01
首版时间 2009-11-01
印刷时间 2009-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59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6:3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