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陶渊明/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陶渊明是我国中古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他蔑视权贵,淡于功名,关心黎民疾苦,捍卫人格尊严,曾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冠而去。他热爱劳动,热爱生活,性格豁达,狂放不羁,崇尚自然,向往美好未来。他的诗文质朴无华,清丽自然,寓绚于素,大巧若拙,韵味隽永,意境清幽,自辟蹊径,独树一帜,如羚羊挂角,了无痕迹,具有浓郁的田园和乡土气息,对后世诗歌创作有极大的影响。他的一生,充满了一位诗人、艺术家对真善美和生活真谛的渴望与追求,洋溢着独特的意蕴和情趣。本书对陶渊明平凡伟大的一生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研。

内容推荐

陶渊明出身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陶侃出身微寒,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长沙郡公。祖父陶茂作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任安成太守,早逝,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早年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及彭泽县令等职,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家,从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隐居不仕。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归田的这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

本书是关于介绍陶渊明一生的评传。

目录

一、东晋重臣与江左名士——陶渊明的两个先辈

二、出处之间的矛盾与挣扎——陶渊明的仕宦生活

三、在困苦中诗意地栖居——陶渊明的归隐生活

四、和睦友善的人际关系——陶渊明的亲友们

五、晋宋变局中的旁观者——陶渊明对新朝的态度

六、崇尚自然与乐天知命——陶渊明对人生问题的看法

七、平等安宁的世外桃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

八、在平淡冲和中表现高远意境——陶渊明的文学创作

九、人格楷模与艺术典范——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

延伸阅读书目

试读章节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士,同时又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在他生活的年代,他主要是因为隐居而享有声誉。在他死后不久,刘宋朝著名诗人颜延之就为他写了一篇很出名的诔文《陶征士诔》。60年之后,沈约又在当时的官修史书《宋书》中为之列传,100多年以后,梁朝的太子萧统编定了他的文集,并再次为他写了传记。在所有传记中,有关陶渊明的名字竟有10种不同的说法。很多学者认为在东晋时他名渊明,字元亮;入宋之后改名为潜;而改名这种举动表明了他对新的统治者的不合作态度。由于他的住宅边上种植着五棵柳树,因此,又自号五柳先生。在他死后,热爱他的人又赠给他靖节先生这个谥号。

陶渊明的卒年,在南朝宋元嘉四年(427)。一度与他交往甚密并和他做过邻居的颜延之说他死时“春秋若干”。这是因为诔文的撰写者并不知道死者的确切年龄,所以留空等待死者的家属填补。他的享年有多种说法,现在我们通常采用《宋书》中的63岁说,毕竟这是关于陶渊明享年的最早记载;也就是说,陶渊明出生于365年。

陶渊明是江州寻阳郡柴桑县人(治所今江西九江市西)。江州是一个重视教育和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在陶渊明生活的时期,范宣与范宁两人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市)盛倡经学,在郡内设立乡校教授,由此江州人士都学习经学,成为一时风气。江州的隐逸风气也非常盛行,不但在本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隐士,而且,由于有庐山这一风景名胜,吸引了一大批外地的方外之士。柴桑既是江州州府的所在地,又是寻阳郡府的所在地,还是军府所在地,这使得此地聚居了大量的官僚与军官。这些官僚、军官俸禄的一部分由公田供给,这些公田则由“吏”(官员雇佣的下属)来耕种,而且由于州治、军府在一处,士兵十分集中,按照东晋制度,这些士兵都需要且耕且守。除了一般编户和兵户之外,佃户也大量涌入,这使得柴桑土地的开发较为充分。这些官僚、兵户与佃户中,很多是北方移民,他们带来了先进的耕种技术,所以,寻阳地区的农业生产在当时处于较为先进的地位,粮食产量较高。这一地区靠近长江,村落相间,人烟绸密,陇亩纵横,加上有庐山与鄱阳湖,山水非常秀丽。陶渊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生和成长的。

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是东晋的一位高级将领。陶侃在平定王敦、苏峻之乱时,靠军功取得晋朝的高官,并被封为长沙郡公。陶侃的晚年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他在晋朝自始至终得到褒宠。

拥有这样一个显赫的曾祖对陶渊明的政治前途有很大的帮助。不过,陶氏家族尤其是陶渊明一支在晋朝的地位还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陶侃本人出身低微,在晋朝是属于靠军功起家的新贵族,这与那些从东汉以来就是豪门的老贵族有很大的不同。同时,陶侃是南方的土著,而东晋一朝掌握重要权力的大部分是来自于中原地区的贵族移民,这些外来的移民有意识地抑制当地士族。在陶侃去世后,几个重要的外戚和高门(都是来自北方的移民)争夺对江州地区的控制权,为了削弱陶氏家族在江州的影响力,需要抑制陶氏一族的实力与地位。

第二,陶侃死后,他的儿子们兄弟失和,陷入了长时间的家庭纠纷,这就削弱了家族的实力;更重要的是,在将“孝悌”视为最基本、最重要的价值标准的晋朝,兄弟相争是一件丑闻,大大影响了这个家族的声誉。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陶渊明的祖父陶茂在陶侃的众多儿子中地位低微。陶侃一生娶了15个妻妾,一共生了17个儿子(至少还有10个女儿)。《晋书》记载了陶侃11个儿子的姓名,没有提及陶渊明的祖父陶茂。我们可以肯定陶茂的母亲不是陶侃的正妻。陶茂这一支在陶渊明时期似乎已经被陶氏家族的大宗遗忘了。陶渊明在一首诗中提及,他这一支与袭封长沙公的陶延寿一支已经行同路人。在东晋末年,他曾经在寻阳碰到过陶延寿,但对方已经忘了他们是同宗一族。家族地位的低下自然会影响到陶渊明的政治与社会地位。P1-6

序言

古代中国不仅是人类的文明摇篮之一,也是人类的精神摇篮之一。

按照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的观点,在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和中国文明出现之后,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之间,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世界上又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文明,可以称之为轴心时代。这些文明中出现了一些大思想家,对人类和世界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提出了思考,提出了解脱或超越的目标与途径。中国的孔子、老子、墨子、庄子等思想家,印度的《奥义书》和释迦牟尼佛,希腊的诗人荷马、悲剧家修昔底德、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柏拉图、阿基米德,巴勒斯坦的先知等等,几乎是同时在中国、印度和西方互不了解的情况下出现。他们创立了人们至今赖以为精神基础的思想范式或世界宗教,他们仍然与我们生活在一起。

如果以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为坐标,再用雅斯贝尔斯的观点来衡量,那么生活在公元前551年至前479年间的孔子恰恰是中国文明进入轴心时代的代表人物,他处在中间点和转折点上:中国文明出现到孔子,孔子到我们现今的时代,前后备2500年左右。孔子以前,中国有思想但没有思想家;孔子以后,中国古代思想家层出不穷,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而孔子开创的“温故知新”、“信而好古”的思想原则,影响了中国的阐释传统,即尊重古人的思想遗产,不断地理解、发展古人的思想,从中获得思考和应对宇宙、社会、人生问题的资源,这也是我们今天为读者奉献这套《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的缘由。

纵观悠久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思想家们贡献出的成果具有极高的造诣与价值,在世界思想史上独树一帜,很多思想对于当代中国乃至世界而言,可谓日久弥新,极具生命力。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博大宏深的汉唐经学、简易幽远的魏晋玄学、尽心知性的宋明理学是思想学术的奇葩;佛教的色空禅悦、道教的神仙修养是宗教信仰的沃土;其他如经世济民的政治、经济理想,巧夺天工的科技、工艺之道,风雅传神、丹青不老的文学艺术……都蕴蓄着丰富的思想。中国的思想一方面激烈辩论,水火不容,一方面百虑一致,殊途同归;一方面开宗立派,门户林立,一方面互相启发,入室操戈。儒、释、道三教可以论衡而融合,九流十家可以并行而不悖。总之,中国的思想成就丰富多彩,贯穿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刚健中和等精神传统,在继承、阐释中变化演进,一代有一代之胜,表现出综合创新的特色。

不过,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并没有思想家、思想者、哲学家之类的称呼和概念,只有圣人、贤人、哲人、智者、诸子、大师等等,这些词汇恰恰概括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特征:他们的社会身份往往是教师或学者,他们的思想往往追求道德与智慧。当然,从更广泛的范围看,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法律、工艺、科技、文学、艺术、宗教等诸多文明领域内皆有贡献巨大、自成一家或集大成的杰出人物,他们的言论、著作或被后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构成了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内容。早在孔子之前,中国人就以“三不朽”作为追求超越的途径,即“立功”、“立德”、“立言”,也就是说,为人类社会立下的大功、个人道德修养的成就和思想、智慧、学说等都是不朽的历史遗泽。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思想家的内涵大大地超出了我们现代人习惯认为的职业思想家、哲学家或宗教先知,我们在撰写《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时,也本着这样的标准选择传主。

众所周知,由南京大学已故名誉校长匡亚明教授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是中国20世纪以来最为宏大的中国思想家研究工程。在这套简明读本系列编撰和出版之际,首先要对这200部《评传丛书》工作表达深深的敬意。站在这位巨人的肩上,简明读本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基础,而且一定会呈现出新的风貌。这种新的风貌就是深入浅出和引人入胜:精炼的选择,简明的评述,生动的故事与智慧……在倡导中国文化“走出去”和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本读本通过介绍古代中国的思想家,向每一个愿意了解中国思想的读者提出一个又一个我们和古人共同面临的问题,引导大家与中国古代思想家展开心灵的对话。

编委会

2008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陶渊明/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065743
开本 32开
页数 1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7
出版时间 2009-11-01
首版时间 2009-11-01
印刷时间 2009-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4.6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185
13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