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图书出版产业评价体系/新闻出版优秀博士论文文库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思路/2

(一)研究背景/2

(二)研究思路/3

 二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6

(一)有关图书出版单位的评价研究综述/6

(二)有关图书出版产业的评价研究综述/29

(三)价值评估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39

(四)研究意义/42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44

(一)研究方法/44

(二)研究框架/46

第二章 图书出版物的评价/49

 一 图书出版物的同一性特征/49

(一)图书出版物的天然外部性特征/49

(二)作为商品的图书出版物及其特征/57

(三)建立以图书出版物质量标准为核心的评价标准/64

 二 图书出版物的多样化和差异化特征/70

(一)图书出版物的多样化特征/70

(二)图书出版物的不同需求弹性特征/73

(三)图书出版物的差异化特征/76

(四)对影响图书出版物差异化构成要素进行评价的必然性/78

 三 对影响图书出版物差异化构成要素的评价/80

(一)影响图书出版物差异化的构成要素/80

(二)图书出版物的质量管理/82

(三)图书出版物的营销策略/88

(四)构建图书出版物评价指标体系/96

 四 本章小结/97

第三章 图书出版单位的评价/99

 一 建立针对不同性质图书出版单位的不同评价/99

(一)对图书出版单位性质的认识/99

(二)建立两类不同的评价标准/106

 二 理解“两个效益”/107

(一)对“两个效益”提法的历史性考察/107

(二)对“两个效益”内在逻辑的重新审视/111

 三 图书出版单位的经济效益/115

(一)“经济效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15

(二)图书出版单位经济效益的内涵及评价指标/120

 四 图书出版单位的无形资产评价/131

(一)会计准则上无形资产的定义/131

(二)图书出版单位的无形资产构成及评价/133

(三)构建图书出版单位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147

 五 图书出版单位的社会责任/149

(一)引入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重要性/149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层次结构/152

(三)图书出版单位的社会责任内容及评价指标/154

 六 本章小结/158

第四章 图书出版产业的评价/160

 一 对图书出版产业规模现状的评价/160

(一)对近五年来图书出版产业规模状况的纵向比较/161

(二)对近五年来图书出版产业规模状况的横向比较/172

 二 影响图书出版产业市场需求的因素/177

(一)对居民文化娱乐支出费用的考察/177

(二)对图书出版物及其替代产品之间关系的考察/179

 三 影响图书出版产业市场供给的因素/182

(一)图书出版产业的创新能力/183

(二)图书出版产业的政府规制/188

 四 构建图书出版产业评价指标体系/195

 五 对图书出版产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认识/197

 六 本章小结/199

第五章 结束语——歉图书出版产业评价体系的内在逻辑/201

 一 图书出版产业评价体系的内在逻辑/201

 二 结束语/203

参考文献/207

后记/215

内容推荐

本书《图书出版产业评价体系》从系统构成的角度构建了一套包括图书出版物、图书出版单位和图书出版产业在内的出版产业综合评价体系,以弥补现有针对图书出版单位和图书出版产业评价体系的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在对图书出版产业评价的过程中,不仅是从产业自身运行角度以及产业组织自身运行角度,而且分别从产业的细胞——图书出版物、产业生产主体——图书出版单位以及产业本身三方面分别进行评价,通过构建针对不同主体的评价体系形成一套对图书出版产业的综合评价体系。

在对上述三个不同主体评价的过程中,本研究关注的不仅是它们的市场运行状态,更关注的是那些隐藏在表面运行状态背后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影响因素的解释性描述,力图对上述三个不同主体形成一套全面的评价体系。

在针对图书出版物的评价体系研究中,分别从图书出版物的同一性特征以及多样化、差异化特征角度,构建了既能反映图书出版物市场表现结果,又能反映影响其不同市场表现结果的指标。在对图书出版物同一性特征考察后指出,有关图书出版物的质量标准应该成为对图书出版物进行评价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由于图书出版物的多样化和差异化特征,使得我们还必须从影响图书出版物多样化和差异化特征的要素上,即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上,进行评价指标的选取。

在针对图书出版单位的评价体系研究中,首先按照生产对象的公益性和商品性,区分了公益性出版单位和经营性出版单位,并且厘清了长期以来人们在对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评价过程中存在着的认识上的偏差。在对经济效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后,《图书出版产业评价体系》指出,经济效益概念的内涵首先强调的是一种物质效用,是一个质和量相结合的概念,因此以往将图书出版物的质量标准列人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中,是不全面的。其次,经济效益强调的是一种投入产出关系,其中投入不仅仅包括有形资产的投人,而且包括无形资产的投入。再次,在分别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内涵进行考察后指出,尽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具备同级比较的可能,不直接构成一对矛盾,但是通过引入“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将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的社会效益放在一个更加宏大的背景中加以认识,即不仅仅是从消费者的角度,而是从其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认识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的社会责任,体现了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实现多赢的思想。

在针对图书出版产业的评级体系研究中,从既能反映图书出版产业市场发展规模现状,又能反映影响其未来发展需求因素和供给要素的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图书出版产业市场规模的研究中指出,尽管图书出版产业的供给能力和贸易能力在过去的五年间有了明显增长,但是它在整体传媒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自2006年开始一直处于下降状态。其中主要原因来自于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动。对于图书出版产业而言,要想获得在未来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进行内容和技术上的创新。此外就图书出版产业的政府规制而言,它是决定图书出版产业向什么方向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的先决条件。但是,如果仅从图书出版产业自身产值规模的变动角度来衡量图书出版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会再次陷入到片面性中。本文根据外部性理论说明,这是由于图书出版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是体现在其产值规模上,而是体现在其对于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社会生活的促进方面。  尽管“理论是灰色的”,笔者仍然期望通过此次研究,能让研究成果更符合实践的需要,为图书出版产业的决策者更加有针对性地引导图书出版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图书出版产业评价体系》由徐小傑编著。

编辑推荐

由徐小傑编著的《图书出版产业评价体系》一书从构成图书出版产业的细胞——图书出版物的特性出发,通过对图书出版物质的规定性,以及影响其市场表现的各种要素的剖析,厘清图书出版物的评价标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深入研究有关图书出版单位的评价问题以及图书出版产业的评价问题。通过构建既能反映图书出版产业以及其微观经济主体在量上扩张的要素,又能反映影响图书出版产业及其微观经济主体发展的各种要素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的、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图书出版产业综合评价体系。这无疑会为决策者更加有效地制定图书出版产业改革政策,更加有针对性地引导图书出版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图书出版产业评价体系/新闻出版优秀博士论文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小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822824
开本 16开
页数 2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3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5: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