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针对我国道路交通道路事故责任的现状,结合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正在审议的侵权责任法草案,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进行系统探讨,涉及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构成、责任形态、归责原则、责任主体、损害赔偿等内容。
图书 |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针对我国道路交通道路事故责任的现状,结合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正在审议的侵权责任法草案,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进行系统探讨,涉及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构成、责任形态、归责原则、责任主体、损害赔偿等内容。 目录 第一章 研究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背景和立法展望 第一节 研究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重要意义 一、道路交通事故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l 二、正确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从《民法通则》第123条到《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 一、《民法通则》前后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法 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基本规定 三、《道路交通安全法》原第76条的基本规定 第三节 对新修订的《道路交通法》第76条的评价 一、修正《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背景 二、新条文规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三、适用新条文审理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案件应当 采取的对策 第四节 展望《侵权责任法》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规定 一、侵权责任法草案规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基本内容 二、侵权责任法草案规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优势和缺陷 三、侵权责任法草案规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应当补充的内容 第二章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一、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概念的一般表述 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概念的界定 三、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与其他事故责任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 成立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各种要素 一、成立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要素概述 二、成立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各种要素的内涵 第三章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及体系 第一节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归责原则的发展及现行归责原则体系 一、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归责原则的发展 二、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的是何种归责原则 第二节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应当适用多重归责原则 一、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责任适用多元归责原则的必要性 二、我国侵权责任法应当规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归责原则体系和调整范围 第四章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构成要件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构成要件一般理论 一、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构成要件的概念 二、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构成 第二节 道路交通事故的违法行为 一、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违法行为中行为的解读 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中违法性的界定 第三节 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害事实 一、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中的损害概念以及判断标准 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中损害事实的分类 第四节 道路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 一、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中因果关系的概念 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中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 第五节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主观过错 一、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中过错概念的性质 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中过失的形态 三、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中过错的认定 第五章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基本责任形态 第一节 自己责任和替代责任的背景介绍 一、自己责任和替代责任的发展历史 二、自己责任的概念和一般规则 三、替代责任的概念和一般规则 第二节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中的替代责任 一、替代责任在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中的适用范围 二、道路交通事故替代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三、道路交通事故替代责任的构成 四、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责任的赔偿法律关系 第三节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中的自己责任 一、适用自己责任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类型 二、道路交通事故自己责任的概念和责任形式 三、道路交通事故自己责任的归责原则 四、过错对道路交通事故自己责任的影响 第四节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中的连带责任 一、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存在共同侵权连带责任 二、道路交通事故连带责任中的替代责任和自己责任 三、道路交通事故连带责任的一般规则 第六章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特殊责任主体 第一节 确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特殊主体的依据 一、日本和韩国确定道路交通事故特殊责任主体的理论及借鉴意义 二、我国确定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特殊责任主体的理论基础 三、我国确定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特殊责任主体的基本规则 第二节 非基于机动车保有人的意思导致支配权与所有权分离的责任主体认定 一、盗窃、抢夺或抢劫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主体确定 二、擅自驾驶他人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主体确定 第三节 基于机动车保有人的意思导致支配权与所有权分离的责任主体认定 一、出租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责任主体确定 二、友情出借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责任主体确定 三、挂靠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责任主体确定 四、承包经营情形下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责任主体认定 第四节 其他所有权与支配权分离的责任主体认定问题 一、所有权保留的机动车交付后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责任主体确定 二、机动车买卖未过户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责任主体确定 三、保管中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责任主体确定 第七章 特殊责任的承担及责任减免规则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的特殊责任承担 一、道路交通事故特殊责任承担的理论基础 二、道路交通事故特殊责任的承担规则 第二节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减轻或者免除的规则 一、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受害方过错 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中的自冒风险 三、道路交通事故中的第三人过错 四、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不可抗力 五、好意同乘 第八章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举证责任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举证责任与分配 一、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举证责任的意义 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 第二节 受害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的证明 一、受害人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证明 二、受害人对损害事实的证明 三、受害人对因果关系的证明 第三节 过错的证明及举证责任 一、机动车致害非机动车和行人的过错推定及证明责任 二、机动车之间致害、非机动车和行人之间致害的过错和举证责任 第九章 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责任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律关系主体 一、损害赔偿请求权主体——直接受害人 二、损害赔偿请求权主体——间接受害人 三、损害赔偿责任主体 第二节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内容 一、人身损害赔偿 二、精神抚慰金赔偿 三、财产损害赔偿 第三节 确定损害赔偿责任的原因力和优者危险负担规则 一、过失相抵与原因力规则 二、优者危险负担规则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立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69709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3 |
出版时间 | 2009-08-01 |
首版时间 | 2009-08-01 |
印刷时间 | 2009-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22.144 |
丛书名 | |
印张 | 1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