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探索器物之谜/教科文行动
内容
试读章节

四大货币体系的诞生——青铜时代

在商周时期,我国的青铜铸造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进入了“青铜时代”的鼎盛阶段。青铜作为一种理想的合金材料可以制成任何一种礼器和实用物,货币自然也不例外。随着短暂的金属伴随着货贝共同流通的阶段结束,到西周末期天然贝开始衰落,铜矿的开采和青铜的冶炼成了历史的主角。初时先是以青铜块充当货币,使用时需要称量计算其价值,十分不便。于是为了便于携带和计数,长期受货贝影响的人们就用青铜仿制海贝制成铜贝,这可以说是我国金属铸币的开端。

其后随着黄河中游农耕经济区的发展,出现了一种高效能的农具——青铜铲,当时的名字叫“钱”。由于“钱”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常用于交换,便渐渐地转化为典型的实物货币,“钱”也就成了货币的同义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钱”逐渐缩小符号化,但在顶部仍保留有安插木柄的孔,人称“空首布”;其后又渐渐地变成平板状,所以称为“平首布”,这就是“布”币的由来。

几乎与此同时,分布在布币区北方的燕国、东方的齐国的生产方式主要是织网、渔猎、伐木并行,于是他们常用的一种生产工具——小铜刀“削”就逐步演变成了刀币。三晋布币

而相比之下更为落后的南方的楚国,它的货币沿袭了商周时期的铜贝,叫“蚁鼻钱”。又因为其形似鬼脸,故楚地的老百姓又把它叫做鬼脸钱。

春秋时地处西方的秦国是一个比较落后的游牧国家,当别的国家已有货币流通时这里还通行较原始的实物货币——布帛。直到商鞅变法后的公元前336年,秦惠文王才始发圆形铜质的“初行钱”。

至此,中国四大货币体系已初具规模。而这一进步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第一次商业大潮掀起的时代,这时社会经济繁荣,商品交换的范围空前扩大,从东海的鱼盐到西方的皮革等皆流通于中原。故货币的发展也从早期货币开始,遵循逐步符号化的思路,经历了实物货币——称量货币——金属铸币的发展过程,最终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唯我独尊——“秦半两”

起初,秦国规定以“两”作为秦币的单位。数年后,外圆内方的重半两的铜钱问世,史称“秦半两”。它的诞生,确定了“孔方兄”近两千年的社会地位。在那百花齐放的年代里,“秦半两”与各国货币相比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它更注重实用、简约。它的方孔穿以绳索,携带便利;二是它上面镌刻的“半两”钱文明示了币值,代表着一种无可置疑的王权。于是在战国后期秦统一六国的漫长战争中,“秦半两”沿着武力征伐的路线逐渐传遍全国。公元前221年秦帝国建立,随着始皇帝“书同文、车同轨”的政治经济文化大一统政策的推行,它作为全国唯一的统一货币而流通九州。

虽然仅短短十余年的秦帝国在农民起义的浪潮冲击下土崩瓦解了,但其方孔圆钱的定制却显示出了超乎寻常的持久生命力,一直沿用了近两千年。这是因为统一的货币对消除长期的诸侯割据造成的经济发展缓慢和不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秦半两”反映出古代“天圆地方”的重要哲学观念,古人认为“天道圜、地道方”,这样构成的宇宙是稳定不变和天经地义的。小小的半两钱凝聚了古人思想中这样的宇宙观,同时也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推崇。另外,从钱币的实用性看,圆形钱相比多角的铲币、易断的刀币和过小的蚁鼻钱而言是最易携带和最实用的。考据中外钱币发展史也证明了这种必然性,最早的西方钱币也有多种形态,但最后都呈圆形。

但遗憾的是,秦虽采取了统一货币、颁布我国最早的货币立法——《金布律》等以利其统治的重要举措,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进一步控制全国的铸币权。这无疑是当时帝王御国术的一大败笔,其危害在历史的发展中是显而易见的。  P13-15

目录

时间的足音

孔方春秋

千年巨鼎出殷商

青铜器“诞生记”

梦绕青铜

中国古车马

秦青铜长剑之谜

淘陶

彩俑寻根

秘色瓷,真实的传说

“碗礁”之谜

远古的乐声

青州佛像

注目古玻璃

沉舟帆影

找回古老的工艺

木鸢始飞天

赌翠

前世今生老家具

鉴墨

弓箭往事

中国古代牙、角、木、竹雕刻艺术

中国古代石刻艺术

中国古代俑塑艺术

内容推荐

CCTV《走进科学》编著的《探索器物之谜》内容包括古代计时工具的发展历史,中国钱币的历史,古鼎和青铜器,古代车马,青铜剑,陶俑,瓷器,古代乐器,佛像,古代玻璃,古代传播,弓箭等在内的中国古代器具和工艺品。《探索器物之谜》内容全面详尽,图片精彩丰富,同时插入了丰富的知识链接的内容,使读者可以对所介绍的器物有更全面的了解。

编辑推荐

想知道“孔方兄”是如何诞生和成长的?有关秘色瓷的传说是真是假?古代的车船都是什么样子的?木鸢能否飞上天?青铜剑的长度极限到底是多少?CCTV《走进科学》编著的《探索器物之谜》带你一起探索这些古代器物的谜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探索器物之谜/教科文行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之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948044
开本 16开
页数 2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8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7-49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1
153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3:3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