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研究丛书》之《耻辱与恢复--呐喊与野草》一书所收内容,第一部分为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表的系列论文,第二部分为1997年出版的《(野草)研究》,第三部分为近年的学术报告。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图书 | 耻辱与恢复--呐喊与野草/文学史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文学史研究丛书》之《耻辱与恢复--呐喊与野草》一书所收内容,第一部分为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表的系列论文,第二部分为1997年出版的《(野草)研究》,第三部分为近年的学术报告。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文学史研究丛书”总序 第一部分 从耻辱感启程 一 从“耻辱”(“羞耻”)启程的契机——作为民族自我批评的鲁迅文学之一 二 “耻辱”的形象——作为民族自我批评的鲁迅文学之二 三 从“呐喊”到“彷徨”——作为民族自我批评的鲁迅文学之三 第二部分 《野草》研究 《(野草)研究》序 一 《野草》与其背景 (一)彷徨 (二)“人道主义”与“个人主义” (三)苦闷的象征 二 《野草》注解 凡例 (一)秋夜 (二)影的告别 (三)求乞者 (四)我的失恋——拟古的新打油诗 (五)复仇 (六)复仇(其二) (七)希望 (八)雪 (九)风筝 (十)好的故事 (十一)过客 (十二)死火 (十三)狗的驳诘 (十四)失掉的好地狱 (十五)墓碣文 (十六)颓败线的颤动 (十七)立论 (十八)死后 (十九)这样的战士 (二十)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二十一)腊叶 (二十二)淡淡的血痕中——记念几个死者和生者和未生者 (二十三)一觉 (二十四)题辞 《(野草)研究》跋 1924-l927年鲁迅作品一览 《(野草)研究》中文要旨 《野草》相关日本语文献目录 (一)翻译 (二)论文及其他 其他参考文献 (一)日语文献(以作者姓名日文五十音图为序) (二)中文文献 第三部分 恢复的希望 一 鲁迅:关于“人”与“鬼” 二 关于《药》的读解——乌鸦象征什么 三 《阿Q正传》再考——关于“类型” 编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耻辱与恢复--呐喊与野草/文学史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丸尾常喜 |
译者 | 秦弓//孙丽华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5998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3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8 |
出版时间 | 2009-11-01 |
首版时间 | 2009-11-01 |
印刷时间 | 2009-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10.97 |
丛书名 | |
印张 | 14.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