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下)
内容
编辑推荐

“捕物帖”是日本独有的一种侦探小说形式。而《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则是坂口安吾最负盛名的短篇推理小时集。该书结合着历史和推理这两大要素,以明治维新为时代舞台,当可使读者一窥日本转型时期的社会风貌。

本书作者坂口安吾,并非专职的推理作家,属于纯文学系作家,其作品风格被归类为无赖派(颓废派)文学,或新戏作派文学,属于无赖派的代表作家有:石川淳、太宰治、坂口安吾、织田作之助、檀一雄、田中英光等六位,他们的日常生活异常,因此被称为破灭型作家。

内容推荐

19世纪末,日本正值明治维新时期,人心不安、时局动荡,绅士侦探结城新十郎联合维新英雄胜海舟等人,在东京神乐坂一带展开了一系列曲折奇妙的推理冒险。其精巧细腻的解谜过程,展现着作者坂口安吾对推理小说的独到见解;而其诡谲悬疑的阴谋算计,又无不符合理性和人性,蕴含着日本推理小说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捕物帖”是日本独有的一种侦探小说形式。而《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则是坂口安吾最负盛名的短篇推理小时集。该书结合着历史和推理这两大要素,以明治维新为时代舞台,当可使读者一窥日本转型时期的社会风貌。

目录

小偷一家

血溅珍珠

倒脱靴

闪电下

愚妖

虚幻之塔

罗迪南美容术

圈套

家里六个人,眼睛一只半

时钟上的舞俑

试读章节

浅虫家的寡妇杉子是个热心肠的人。她的儿媳妇咲子嫁过来的时候,娘家没陪送嫁妆,一年四季的和服都是寡妇给她置办的。寡妇没有热情的笑脸,说话也不太和气,她的热心肠都体现在行动上。而咲子却觉得寡妇婆婆很难接近。这也难怪,寡妇表情威严,是个精明而可怕的女人。咲子想跟婆婆把关系搞得更融洽些,甚至想跟婆婆撒撒娇什么的,都只能是想想罢了。

当咲子知道寡妇有在商店里偷东西的毛病,而且那毛病是还一种病态的时候,愣住了。病态这东西很奇妙。寡妇以前是大富豪的夫人,威风凛凛且非常精明。如此有头有脸的人竟去当小偷,这太让人意外了。寡妇很富裕,钱多到腐烂发霉,而且家里保险柜的钥匙就在她手上,想花多少花多少。她怎么会去干那种下贱事呢?

三井和服店、金银首饰店、茶具店,都是寡妇常去的地方。那时候的商店跟现在不一样。现在,商品都摆在商店里。那时候呢,商品都放在后面的仓库里,顾客要买什么东西,店老板要去仓库里把顾客想要的东西一件件拿到顾客面前,打开给顾客看。拿出来的东西要是少了一件,眼前这位顾客肯定就是小偷,当场就可以把他抓起来。如果是常客当小偷,店老板连名字都叫得上来。

但是,常客偷东西的时候,店老板并不抓,而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连声道谢。因为常客都是月底结帐,偷了多少就给他记上多少,店老板绝对不会吃亏。说起来是偷,实际上跟买没有任何区别。对店老板来说,偷得越多越好。这样的主顾,谢犹不及,哪里还能抓呢?所以呀,只要浅虫家的寡妇一进店门,店老板就立刻把各种各样的商品摆在她面前,让她尽情地偷。

这种病态的小偷,家里如果只有寡妇一个倒罢了,可怕的是这种病居然遗传。咲子的丈夫正司的姐姐菊子,也是个跟她母亲一样的小偷。

菊子已经二十五岁了,还没嫁人,是个性格古怪的姑娘。长得虽然非常漂亮,但个性太强,神色忧郁,不爱说话,天底下好像没有一个她看得上的男人。平时动作慌里慌张,举止粗犷豪放,做事马马虎虎。这种怪人偷起东西来更是大手大脚,从商店偷回来的东西,甚至让人不敢相信是她独自拿回来的。她的大衣里子上挂着好几十条带钩子的绳子,偷到手的东西挂在钩子上,可以挂好几十件。堪称神妙至极的技巧型小偷。虽然看上去粗枝大叶,但她确确实实遗传了母亲的那些精明。她默默无言地阴沉着脸进入一种精神恍惚的状态的时候,也许就是又在琢磨偷东西的新方法呢。跟她母亲比起来,她称得上新一代胆大包天的、具有武士风度的、堂堂正正的小偷。

对这母女俩来说,偷和买其实是一样的。不过,她们偷东西已经是一种病态了,不偷就心里痒痒。东西偷到手以后,有一种缴获了战利品的快感。她们跟那些因穷迫而偷东西的人不同,她们并不缺东西,也不缺钱买,她们偷东西,追求的是一种病态的愉悦。

母女俩把正常买来的东西照常放进起居室的衣柜,而偷来的东西则作为战利品,悄悄藏到后边的大仓库,一有工夫就去仓库欣赏堆积如山的战利品,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那个放战利品的大仓库,除了她们母女俩以外,谁都进不去。那个大仓库,跟这座豪宅最里边的浅虫夫妇的起居室——如今寡妇一个人的起居室相连。要想进大仓库,必须通过寡妇的起居室。可是起居室永远锁着,钥匙在寡妇手上,别人背着寡妇进去是不可能的。女儿菊子倒可以自由出入母亲的起居室,还可以跟母亲一起自由出入大仓库,这也许是因为母女俩关系特别好,而且都有相同的病态吧。

大富豪家的大仓库,可以用壮丽宽广来形容。据说是花田户的一个名唤藏吉的有名建筑师,穷九年时间才建成的国宝级大仓库。在这个国宝级大仓库里,战利品是怎样陈列着,谁都没见过。但是,想象着气质高雅的寡妇和粗犷豪放而容貌端丽的菊子悄悄走进仓库,凝神静气地、忘我地欣赏自己的战利品的情景,咲子除了感到恐怖以外,也不能说体会不到某种难以言传的美感。

这真是个奇怪的家庭。不光偷东西这件事情使人觉得奇怪,其他许多方面也都让人觉得奇怪。

就拿吃饭来说吧。寡妇和菊子呢,在寡妇的起居室里吃,伺候他们的佣人是一个叫蕗丫的小女孩。而咲子和她的丈夫正司呢,则是在他们自己的起居室里吃,伺候他们的佣人是一个叫竹丫的小女孩。正司的弟弟一也是个大学生,在他自己的起居室里吃,伺候他的佣人是一个叫花丫的小女孩。

这简直就像住旅馆呀。家里明明有那么一个大餐厅,但就是不用。当然这样做也不是没有原因。这家人的作息时间谁跟谁都不一样,很难凑到一起吃饭。寡妇起床最晚,要上午九点多才能起来。咲子总是在寡妇洗完脸化完妆的时候,在起居室外边过道的地板上跪下,恭恭敬敬地请安:

母亲,早上好!姐姐,早上好!

绝大多数时候,一天都只见这样一面。如果有事找咲子时,寡妇一般会派佣人过来叫她。寡妇偶尔也亲自过来,但菊子从未往咲子这边来过。这倒不是因俩人关系不好。菊子并不讨厌来自小户人家的咲子,也不是看不起她。咲子对此心存感激,却又总觉得自己跟婆婆和大姑子不像是一家人。

咲子跟正司是自由恋爱结婚的。这在明治时代可是新鲜事,而且咲子只不过是一个小餐馆的老板的女儿,店里人手不够,咲子每天都得给客人添酒上菜、刷盘子洗碗。

咲子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跟当时还在上大学的正司一起坠入爱河的。当她知道正司是大富豪的儿子以后,认为俩人的家庭悬殊太大,将来肯定结不了婚,首先正司的母亲和家里人就不会同意。这在当时是很容易理解的。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正司的母亲没有反对。于是,正司大学一毕业就跟咲子结婚了。结婚的时候正司二十二岁,咲子十八岁。咲子成为浅虫家的少夫人是去年的事情。来浅虫家一年了,婆家的秘密知道了不少。原来,寡妇杉子不反对正司跟咲子的婚姻是有原因的。浅虫家的人有麻风病,那个时候叫癞病。有这种病的人是找不到门当户对的儿媳妇的。比起癞病来,偷东西的病态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咲子很讨厌还在上大学的小叔子一也。一也非常聪明,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毕竟他有那么聪明的母亲和姐姐呀。奇怪的是这家里只有正司不聪明。虽然在世人的眼里说不上笨,但在家里就明显是个傻瓜了。一也从来就把哥哥当傻瓜对待,捎带着把咲子也当成傻瓜。他见到咲子的时候,嘴角总是浮现出一种讽刺的浅笑,瞥她一眼之后,便立刻把脸扭到一边。这种态度比直接说讽刺的话,更要让人难以忍受,所以咲子特别愤怒。

一也把浅虫家的人有癞病的事,毫不忌讳地说给咲子听,就好像他不是这个家里的成员,这跟他完全没有关系似的。P3-7

序言

谈《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必须先从“捕物小说”谈起;而要谈捕物小说的话,又无法脱离“时代小说”。于是乎,我们还是先从时代小说说起吧。

时代小说

所谓时代小说,一般而言,是指以明治(1868—1911)之前时期为背景的虚构小说,主要是以江户时代(1603—1867,亦即德川幕府为政治中心的时代)作故事舞台,但随着21世纪的到来,明治之后的大正、昭和时代也开始被并入时代小说的脉络里面。由此观来,或许我们可以将时代小说视为一种针对不属于我们当下的、以过去时光为背景的小说。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日本“时代小说”一语和历史小说的最大不同,就是历史的介入或不介入。历史小说的主要登场人物往往是存在于历史的真实人物,而小说中的事件也多半都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换言之,在历史小说中,出现的都是“没准发生过”的情节;但时代小说则基本只是借用一个历史时代的背景,与其说是正面描写历史人物或事件,倒不如说时代小说家关心的是当时的人究竟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有着怎样的心情、呼吸、感动、生活,进而与现代人的心灵相契合。举个例子,《三国演义》虽和史实多处不符,但大体而言,仍是依循着给帝王将相立传的路数,因此这是历史小说。但若有人针对当时参加蜀军的小兵进行小说创作,尽管他身处历史之中,重点却不在历史上,那么这样的“蜀军小兵成长日记”就会变成时代小说的形式。不过另外要注意的是,时代小说偶尔会借用历史人物,却把形象或性格给全盘转化,只要跟正史没有太大干系,那通常都还是被归类为时代小说。

一般论者都认为,日本的时代小说是从中里介山的《大菩萨岭》开始的,这本小说从1913年一路连载到1941年,写了41卷、1533章、570万字仍未完结,故事大致是讲武士机龙之助靠着自己的一把剑,在幕末日本闯荡的过程。作者巧妙运用了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情势,让龙之助进出历史之中,还让他同新选组、坂本龙马等牵扯上关系。

以如今的眼光来看,这本小说真正引人注目的,或许是主角的性格塑造。龙之助的性格冲动、易感而且嗜杀,甚至在小说一开始就犯下被日后时代小说奉为首罪的“过斩”,任意杀害了一个路边休息的老人,以培养隔日与人决斗的敏锐度与胆量,之后更不分青红皂白地乱造杀业,不管是女人还是平民,只要他一时兴起,就会惨死刀下。这种奇特的恶魔形象设定,在当时却意外受到欢迎,也引起了一些作家模仿学习,从而建立起日本第一部大众小说的地位。尔后,时代小说家便如雨后春笋般长了出来,大佛次郎的《鞍马天狗》(1924)、吉川英治的《宫本武藏》(1935)都成为当时的畅销书,有的甚至跟影剧结合,造成更大的宣传效应。

若时代小说就这样一路发展下去的话,或许我们如今也只能看到以武士为主角的时代小说,不过相当庆幸的,冈本绮堂1917年创造的“半七捕物帐系列”故事,开始把时代小说的目光从具有特殊身份的“超人”拉到了市井小民身上,我们可以跟着“冈引”半七经办的许多案件,穿梭江户的杂院巷道,感受那些下层人操心的、快乐的生活。所谓剑法、所谓历史,都和他们没什么直接联系。

也就在中里介山和冈本绮堂的联手出击之下,时代小说有了个堪称扎实的开端,并在日后又不断分支出忍者、游侠、市井、人情等次类型,不过我们这次只需好好介绍。‘下“捕物帐”就行了。

捕物帐

捕物帐,又称捕物帖(两者发音都是),捕物在日文的意思是“逮捕犯人并送交官府”,而“捕物帐”就是针对侦查以及逮捕经过的文书记录(日文“手册”称“手帐”),后被冈本绮堂借来当小说标题,从此捕物帐便成了以江户时期的捕吏们为主角的小说类型名称。  冈本绮堂创造“半七”一角,最初据说是因1916年他看了福尔摩斯之后,决心创造一个日本的福尔摩斯。冈本认为,若要写现代推理小说,一定很容易掉进模仿西洋侦探小说的窠臼,故而便将脑筋动到了自己相当娴熟的江户时期,正巧有关江户时期的侦探文学仅有以“审判记录”为主的《大冈政谈》或《板仓政谈》等读物,所以若能描绘一个纯然江户式的侦探主角,应该会蛮有味道。结果他成功了,自1917年《文艺俱乐部》新年号上开始刊载的“半七捕物帐”大获好评之后,捕物帐果然就成了时代小说一个重要的次类型。

当时的捕物帐大致可分成两个系统,一是时代小说系统,一是推理小说系统,前者注重对江户时期的风情描绘和人情写照,譬如野村胡堂的“钱形平次系列”、佐佐木味津三的“右门捕物帖”;后者则是1939年以降,因推理小说被日本政府视同敌国文学而禁止创作,小说家只好转写捕物帐故事,虽莫可奈何,但的确引出了一批颇具质量的捕物小说,典范者如横沟正史的“人形佐七系列”、城昌幸的“少年武士系列”,等等。以上四个系列再加上“半七捕物帐系列”,就是大名鼎鼎的“五大捕物帐系列”。

因江户时期的日本,尚未全盘接受西方文明,所以不论科学搜查或系统办案,都完全不会存在,可资利用者,唯有侦探的双脚、眼睛、口耳。一切都只能靠侦探亲临现场来感受,透过不断地打听消息、追问目击者、寻找线索,以逼近、猜测犯人真面。就某个角度而言,这完全是那种只能靠智慧和经验决定胜负的单纯推理小说,跟克里斯蒂笔下的简·马普尔小姐只能靠耳语或传闻来判断案情十分近似。(或许正因如此,现代的捕物帐女作家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像自中惠、平岩弓枝、宫部美幸,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战后为防日本军国主义的复苏,GHQ强力禁止撰写跟武士道有所关系的时代小说——尤其是剑豪小说。推理小说因此重生,而时代小说家则只好遁逃进捕物帐的世界,使这种文体倏然风行起来。以上便是坂口安吾《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的创作背景。

坂口安吾及其《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

坂口安吾(1906—1955),本名坂口炳五,东洋大学文学部印度哲学伦理科毕业,是日本战后相当知名的文学大师之一,创作范畴甚宽,纯文学、推理小说、历史小说、文艺评论、杂文都有涉猎,曾因发表《堕落论》而受到瞩目,和太宰治、石川淳、织田作之助并称“无赖派”(亦称“新戏作派”)。有关坂口安吾的其人其事,读者不妨另见我的《不连续杀人事件》导读,此处只针对他的《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略作介绍。

承前所言,日本投降以后,捕物小说蔚然成风,坂口安吾受《小说新潮》月刊之邀,自1950年10月至1953年8月连载《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共计刊登了二十篇捕物小说。因无赖派基本是以否定文学权威作基本教条,所以坂口安吾创作的捕物小说格外引人注目。

按既往惯例,“捕物帐”(帖、控)之前,通常都是冠以小说中捕吏的名字,但“安吾捕物帖”却是冠以作者的名字,而其故事背景以明治时期为主,则更是令人讶异。因为到了明治时期,日本开始实施宪法和警察法,过去的捕吏制度全盘取消,所以之前捕物帐常见的“与力”、“同心”、“冈引”等等身份,一概付之阙如。至于作者特意给书名加上了“明治开化”的字样,更让人禁不住会好奇他的用意如何。

实际上,坂口安吾有着他独特的日本史观,不仅大胆提出过对古代王朝的假说,且还含有否定天皇家权威的万世一系、八纥一宇等等概念,在这种情境下,他对全盘推翻过去日本习性与传统的明治时期,必然有着相当自我的见解,虽无法从他所写杂文中看到类似论述,但从《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的人物设定之中,我们或可约略一窥。  本书的固定角色有四个:结城新十郎、泉山虎之介、花乃屋因果、胜海舟,虽然人数稍多,但当作者给他们赋予不同而鲜明的个性之后,群戏看来便极有层次,且不会使人觉得混乱。

结城新十郎是旗本末代子孙,曾经出国留学,博学多闻、机智风趣,被当时舆论誉为“日本美男子”、“绅士侦探”,总之是个超人般的家伙,乍读之下感觉有点像时髦版的明智小五郎。他是主要的侦探角色,通常担任推翻其他三人理论的工作,继而提出最符合真相的解答。

泉山虎之介是新十郎的右邻,在家里开了间剑术道场,同时受聘于警察总署,负责教导巡警们剑术,也因此跟警察机构挂上了钩,新十郎会介入警方办案,就是拜他居间牵线所赐。

花乃屋因果住在新十郎的左边,原本在军队中担任枪炮组小队长,本该想办法跻身官场的他,后来却成了大众小说家,并且对推理、侦探等事务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我们往往会靠他在人力车夫及女佣等底层民众的人脉,获得不少宝贵信息。

而胜海舟则是这四人组中,最奇特的存在。因为他是实际存在的真实历史人物,是德川幕府时期成立海军的重要人物。但他最被世人所知的,则是因其促成了当时江户城“无血开城”的事迹。实际上,或许正因他的存在,我们才有可能理解坂口安吾创作《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的背后意涵。

小说中的四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提出自己对案件的见解,但相较其他三人往往亲临现场搜查,胜海舟则仿佛是个安乐椅侦探,端坐家中听取虎之介的报告,就这样做出论断,而他的臆测又很快就会被新十郎给推翻。换言之,若胜海舟代表的是江户时期的旧思维,新十郎就代表着受西方文明冲击的新思维,而时代已经改变到无法单靠旧思维运筹帷幄就能运作的地步了,所以只在家中听取情报而不积极展开视野,是没有办法理解当时那个世界的。这或许就是坂口安吾偶尔会在小说尾声,让胜海舟给自己的失败辩解的缘故。有时我们不是“无法”理解世界,而是没有“积极”地去理解这个世界。

搭配这种特殊的设定,坂口安吾同样也经营出一个独特的小说世界,每个案件除了纯粹的谜团之外,我们还能从中探见当时幽深的时代形象,那是日本的文明开化过程中经历的无数怪奇现象,以及混沌的风俗百态。作为一个作家,坂口安吾让捕物帐的形式得到另一番进化,并对这种文明交接的模糊地带做出了最好的诠释、描述。

也正是因为这种回身观看的姿态,让坂口安吾的《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成为一部能跨越时代背景与隔阂的捕物小说。

或许我们能说:《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既代表着时代,又超越着时代。

(曲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坂口安吾
译者 赵建勋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09552
开本 32开
页数 4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10-01
首版时间 2009-10-01
印刷时间 200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313.45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03
140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0: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