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反抗的意义与非意义
内容
编辑推荐

《反抗的意义与非意义》汇集了克里斯特瓦于1994到1995年在巴黎第七大学关于精神分析学的课程讲义,作者在其中剖析了精神分析学的作用和局限,并通过20世纪三个作家的经历来反抗文化的进展和死路:阿拉贡,文字魔法师和政治骗子;不屈的萨特,“人应该反抗”的提倡者;最后还有巴特,用写作未揭穿谎言的雅士。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作为我们独立性和创造力的保证的反抗依然可能吗?谁还能反抗?应反抗什么?采用何种新方式?针对“娱乐”文化,是否可以建立并热爱一种反抗文化?

朱丽娅·克里斯特瓦构想的反抗不再是一种社会介入方式或乌托邦幻想。从词源学和普鲁斯特的意义上讲,反抗是对过去、回忆和意义的揭示、颠覆、移动和重建的过程。本书汇集了克里斯特瓦于1994到1995年在巴黎第七大学关于精神分析学的课程讲义,作者在其中剖析了精神分析学的作用和局限,并通过20世纪三个作家的经历来反抗文化的进展和死路:阿拉贡,文字魔法师和政治骗子;不屈的萨特,“人应该反抗”的提倡者;最后还有巴特,用写作未揭穿谎言的雅士。

目录

致谢

第一章 何谓今日之反抗?

 反抗:运动

 反抗:时间和空间

 将个人标准化、堕落化的秩序

 文化反抗

 失去的地基

 弗洛伊德:反抗和牺牲

 为什么是阿拉贡、萨特、巴特?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说,是谁害怕阿拉贡、萨特、巴特?

第二章 神圣和反抗:几个逻辑

 肮脏

 对洁净的考古学探索

 教士和好动的男孩子

 违抗,回想,游戏

 神性的永恒和/或者语言的紧迫

第三章 弗洛伊德之发现——“语言”的蜕变(弗洛伊德的语言模式)

 1 语言的中间地带:异质性的、无主体的系列一

渐近线

异质性

中介

 2 语言的乐观模式证实了“自由联想”的正确性

意识控制之下的无意识

是谁不知矛盾?

纯粹数学模式和冲动

 3 象征契约和物种发育:从意义生成到人

同化人化过程

自恋,抑郁,死亡冲动

语言,错误的源泉

 4 性欲和思想的并存

“疲惫者”还是“青少年”

移情作用

升华作用

物种发育还是存在?

“自由联想”难道仅仅是一种语言?

再谈升华:再次被赋予性特征

自由联想的危险和益处

第四章 再谈俄狄浦斯,或菲勒斯一元论

 意识/无意识与认识

 再谈俄狄浦斯,索福克勒斯和弗洛伊德

 《俄狄浦斯王》

 阴茎至上

 菲勒斯一元论

 俄狄浦斯和失败

 两性的俄狄浦斯结构

 两个侧面

 早熟和双相

 性欲与思想的共存

 父亲的存在与死亡

 菲勒斯秘密祭礼

第五章 关于菲勒斯陌生,或幻望与幻灭问的女性

  菲勒斯有利时机

 “无法忍受”和“秘密祭礼”

 欲望和意义

 女孩的双面俄狄浦斯

 感性与能指·菲勒斯陌生·幻望

 双一俄狄浦斯

 母性:完备与虚空

 超社会和易受伤的

 受两性畸形幻想之苦或是绕幻望而行?

第六章 挑战与伪装:先驱者阿拉贡?

 1 三种不可能

布勒东:反抗艺术

女性与神奇

 2 为伊莱娜辩护

“欺骗真实”

从阿尼塞到南茜·居纳尔

“写作是我思考的方式”

快感可以表达一切

 3 斯大林主义与无限感性格格不入

“我不知道我是谁的时候,我就是这样”:“结合”替换了“存在”

无限感官或濒危的非思想

反抗的不可能性

(政治、媒体的)介入并不总是幌子?

第七章 萨特,或者“人应该反抗”

 1 “我是自由的”

诺贝尔奖事件

一个自由的人,一个能理解我们困境和热情的人

“我成了自己的陌生人我只得遵循自己的法律”——写于维希时期的《苍蝇》

为反对恶的平庸化:执行自由

作为表演的真实

从作为传声筒的人物到哲学小说

 2 “小说一哲学”

一个“忧郁的”哲学家揭示了恶心的临界状态

拒绝作为“他者”和“过去”的存在

存在和非存在的边界

 3 寻找一种可靠的行为

存在一他者

从胡塞尔到黑格尔或者从“认识”到“意识”

不可达到的他者:多个意识的难题

共在:萨特对海德格尔的阅读

写作是一种神经官能症吗?可能。但是

“无论如何,社会秩序建立在一种欺骗之上”

第八章 罗兰·巴特和揭示谎言的写作

 1 升华的理论

《零度写作》

在“理所当然”的意义下:意义的不可能或过剩

巴黎为什么会出现“精致的危机”?

武士

否定性和自由:反对主观论

既非风格又非语言

形式的伦理学

在布朗舒和萨特之间

 2 符号学和否定性

多形态的写作:强制权

如何写作法国大革命?

小说:欣喜处决

结实的“他”和粉碎的“他”:巴尔扎克或福楼拜

对语言理想性“去物质化”

作为否定性的语言:死亡和讽刺

作为文本的愉悦的无神论

书名及人名中外文对照表

术语中外文对照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反抗的意义与非意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朱丽娅·克里斯特瓦
译者 林晓//宦征宇//王琰//黎鑫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21362
开本 32开
页数 3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4
出版时间 2009-12-01
首版时间 2009-12-01
印刷时间 200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065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10
147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8: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