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上下两编。上编从功能角度对中国古代文体作了深入的研究。而书中有关文体从对功用的依赖到文体与功用分离的历时性梳理,有关文体价值序列的扎实讨论,也都是发前人所未发的中肯之论。与书稿上编以理论梳理为主不同,本书下编的内容主要是对汉代部分文体进行实证性研究。与上编相比,下编写得更充实也更从容,隐语与赋体、赋与颂、人物像赞、俳谐文、告地书、买地券、镇墓文等等。各种文体的讨论,既遵循了从功能着手进入文体的基本精神,又充分利用了既有的文物考古成果,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用二重证据法进行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图书 | 中国古代文体功能研究--以汉代文体为中心/旗山新文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共分上下两编。上编从功能角度对中国古代文体作了深入的研究。而书中有关文体从对功用的依赖到文体与功用分离的历时性梳理,有关文体价值序列的扎实讨论,也都是发前人所未发的中肯之论。与书稿上编以理论梳理为主不同,本书下编的内容主要是对汉代部分文体进行实证性研究。与上编相比,下编写得更充实也更从容,隐语与赋体、赋与颂、人物像赞、俳谐文、告地书、买地券、镇墓文等等。各种文体的讨论,既遵循了从功能着手进入文体的基本精神,又充分利用了既有的文物考古成果,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用二重证据法进行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目录 序 引言 上编 第一章 文体功能——“体”的潜在要义 第一节 文体功能与中国古代文体的生成 第二节 文体功能对文体体制风格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基本参照 一 《尚书》和《诗经》的功能性分类标准 二 一体一类同类相从——《文选》等文集对文体分功能性标准的模糊运用 三 《文章正宗》对文体分类思维的突破 四 以简驭繁简而有道——《古文辞类纂》对文体分类功能性标准的成功把握 第二章 中国古代文体与礼仪文化制度 第一节 “文”、“礼”、“饰”的语源考释 一 文者质之饰 二 沉思翰藻为“文” 三 礼之隆盛为“文” 第二节 言辞之“文”在礼仪文化中的特殊作用 一 以文饰礼 二 以文释礼 三 文体与教化 第三节 礼仪文体的独立 一 “仪”的潜质 二 核心礼辞的文本独立 第四节 文体的社会身份及其价值序列 一 文体的社会身份 二 文体的价值序列及其影响 三 文体的突围 第三章 先秦官制与早期文体的职业化撰作 第一节 筮卜职官与占卜辞 第二节 巫祝职官、祷祝仪式及其相关祝辞 第三节 史官与相关文体的撰作 一 掌管典藏执书相礼 二 文胜质则史 三 史官的监察职能和史书的撰作 四 史官的政治职能对相关文体的影响 第四章 汉代社会文字水平的提高与文体的繁荣 第一节 汉代基础教育以及文字的推广 第二节 汉代社会的文字能力 第三节 汉代民间使用文字的兴趣 第四节 汉代的经学教育与文体创作 一 经学教育对文体创作的影响 二 “文出五经”的可能性 第五章 汉代文体发展状况考察 第一节 西汉时期文体的发展 第二节 东汉文体发展状况——以《东观汉记》、《独断》、《释名》为考察中心 第三节 《后汉书》在文体研究中的史料价值 小结 下编 第六章 从隐语到汉赋 ——关于西汉散体赋形成的文体功能考察 第一节 汉赋的分类及其隐语源流说 一 汉代赋体分类状况简要评述 二 关于“隐语源流说”的早期研究成果 第二节 散体赋和先秦隐语的文体功能及其渊源关系 一 散体赋的文体功能 二 先秦隐语及其文体功能 第三节 从游戏到颂赞——文体社会功能的承传和变迁 一 谐与隐 二 俳优与谐隐 三 楚宫廷文人及其赋体创作 四 “有类俳优”的汉代赋家以及汉赋的“讽劝” 第七章 秦汉时期颂体的礼仪性创作与赋颂辨析 第一节 秦汉时期颂体的礼仪性创作 一 秦代刻石文的礼仪性创作及其颂体的独立 二 汉代颂体的礼仪性创作 三 颂体的文体功能及其文体风格 第二节 汉代赋颂并称、混称的现象及其原因探析 一 汉代赋颂并称、混称的现象 二 汉代赋颂并称、混称的原因 第八章 汉代图画人物风尚与赞体的生成、流变 第一节 汉代图画圣贤忠孝的风尚以及像赞的产生 一 中国古代图像人物的传统 二 像赞的产生 第二节 赞体的文体功能——以武氏祠堂系列像赞为例 一 武梁祠堂系列像赞 二 “赞”与“像”的配合及其功能变迁 第三节 像赞影响下的其它赞体及其文体功能辨正 第九章 《僮约》俳谐效果的产生及其文体示范意义 第一节 《僮约》的文体功能解读 第二节 《僮约》的示范意义以及后世相关俳谐文的创作 第三节 《僮约》的“接受史” 第十章 发往地下的文书 ——汉代墓葬文体功能例说 第一节 秦汉人对死后世界的具体想象 一 人间、天界和冥世 二 阴阳两界的沟通 第二节 阴阳两界的移交文书——西汉初年的告地书 一 西汉告地书例析 二 告地书产生的历史缘由 三 告地书与“传”、“过所” 第三节 冥世土地的私有证明——东汉买地券 一 内容奇怪的买地契约 二 买地券的由来及其使用地域和人群 第四节 东汉时期的镇墓文 一 镇墓文与镇墓传统 二 镇墓文为死者解谪 三 镇墓文与指令性公文 四 镇墓文与巫术咒语 五 镇墓文和买地券的文体互融 小结 附录 中国古代文体功能研究论纲 一 文体功能——“体”的潜在要义 二 以文体功能为标准确立古代文体研究对象 三 关注古代文体功能的特殊性 四 在文体功能的个案研究中丰富观察古代文体的视角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古代文体功能研究--以汉代文体为中心/旗山新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郗文倩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63046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7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0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2 |
丛书名 | |
印张 | 12.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9 |
宽 | 148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