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清代外交礼仪的交涉与论争/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研究丛刊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全面研究清代外交礼仪的交涉与论争的一部专著。首先对外交与外交礼仪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论述,诸如外交的定义、中国古代外交的萌动、西方国家的外交雏形和基本定型等,继而对明清时期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国家秩序进行了论述,并详细介绍了明末清初中外的接触及由此带来的相关问题。该书以时间为序,对清代中外交往中的重大事件,如清初中俄外交使团的交往、中英的三次重大交往、咸丰时外国公使驻京,进行了详细论述,并由此探讨了所谓的“平等”与“不平等”的外交礼仪之争问题,并认为,清代的外交在冲突中渐渐转型,并最终同世界外交礼仪得以接轨。

目录

绪论 外交和外交礼仪

 一 外交的定义

 二 中国古代外交的萌动

 三 西方国家的外交雏形和基本定型

 四 传统外交和近代外交

 五 西方国家的两种不同外交理念

 六 礼、仪与礼仪

 七 外交礼仪概说

 八 中国的重礼传统

 九 外交礼仪与民族尊严、国家主权

 十 中外传统外交礼仪的异同

第一章 明清天朝大国与东方国家秩序

 第一节 中国人的政治秩序观与宗藩制度

一 宗藩制度形成的途径

二 中国皇帝的地位与职任

 第二节 清王朝与东方国家秩序

一 清王朝与周边国家宗藩关系的重建

二 清王朝与藩属国交往礼仪的规定

 第三节 清政府与西欧早期来华外国使团的交往礼仪

一 明末清初葡萄牙、西班牙使臣来华的交往礼仪

二 清朝初年荷兰使臣来华的交往礼仪

第二章 清朝初期中俄两国外交使团的交往礼仪

 第一节 从巴伊科夫、阿勃林到米洛瓦诺夫使团来华

一 巴伊科夫使团来华

二 阿勃林使团来华

三 米洛瓦诺夫使团来华

 第二节 尼果赖使团来华

一 只受人迎接,而不迎接任何人

二 破坏中国古制,另立新规

三 故意违拗清延礼仪规制

 第三节 义杰斯使团来华

一 是商人,还是使臣

二 退还国书

 第四节 伊兹玛依洛夫使团来华

一 伊兹玛依洛夫允行跪拜礼

二 康熙帝的大度优礼

 第五节 萨瓦使团来华

一 在礼枪声中进入北京城

二 萨瓦心中的忧愁

 第六节 清廷使臣两次使俄

一 托时使团使俄

二 德新使团使俄

 第七节 中俄边境上的礼仪之争

一 边境受辱与未雨绸缪

二 责任在谁

 ……

第三章 中英外交礼仪冲突的初起

第四章 “平等”与“不平等”的外交礼仪之争

第五章 咸丰朝外国公使驻京及其礼仪问题

第六章 在冲突中转型的外交礼仪

第七章 趋同过程中的悖廖外交礼仪要求

附录

后记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研究丛刊》已出书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清代外交礼仪的交涉与论争/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研究丛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开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077819
开本 32开
页数 8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24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9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829.11
丛书名
印张 26.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3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