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精神药理学(供精神医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用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临床用药,在编写过程中注重体现教材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和三特定(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要求、特定的限制)的原则。在总论中主要介绍了精神药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药物作用基础、精神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特征及影响精神药物效应的因素;各论内容涵盖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和镇静催眠药、心境稳定剂、抗癫痫药、促认知药、抗帕金森病药、抗多动症药和治疗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的药物。对各种常用药物尤其是代表药物进行了详细阐述,对精神药理学领域的新进展、新药也有适当的介绍。另外,鉴于中医中药为我国的一大特色,中药在精神医学领域应用的日益增多,本书还单列一章介绍治疗精神疾病的中药药理。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精神药理学的任务

  一、精神药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二、精神药理学的地位和任务

 第二节 精神药理学的进展

 第三节 精神药物的分类

 第四节 精神药理学研究方法

  一、临床前精神药理学研究方法

  二、临床精神药理学研究方法

第二章 精神药物的作用基础

 第一节 神经递质与受体

  一、多巴胺及其受体

  二、5-羟色胺及其受体

  三、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四、乙酰胆碱及其受体

  五、γ-氨基丁酸及其受体

  六、谷氨酸及其受体

  七、组胺及其受体

 第二节 内分泌轴与激素

  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四、下丘脑-垂体-生长激素轴

  五、催乳素

 第三节 离子通道

  一、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二、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第四节 信号转导

  一、信号转导系统

  二、精神药物与信号转导

 第五节 分子生物学基础

  一、精神药理学与分子生物学

  二、精神疾病和精神药物与分子生物学

 第六节 神经可塑性

  一、神经可塑性及其意义

  二、精神药物与神经可塑性

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一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二、药物的构效关系

  三、药物的量效关系

  四、药物的时效关系

  五、药物的不良反应

 第二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三、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四、给药方案设计

  五、治疗药物监测

第四章 影响精神药物效应的因素

 第一节 年龄

  一、儿童期

  二、老年期

 第二节 遗传因素

  一、精神药物效应的遗传性

  二、影响药代动力学过程的遗传因素

  三、影响药效动力学过程的遗传因素

  四、现有的精神病学遗传试验

 第三节 心理因素

  一、安慰剂效应

  二、合并心理治疗

 第四节 药物相互作用

  一、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二、药效动力学相互作用

  三、合并用药的评价

 第五节 其他因素

  一、性别

二、伴有躯体疾病

三、伴有精神活性物质滥用

四、运动

 第六节 精神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一、妊娠期使用精神药物的风险

二、常用精神药物孕期危害风险

三、一般性建议

第五章 抗精神病药

 第一节 分类

一、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第二节 药代动力学特征

一、吸收和分布

二、代谢和排泄

三、血药浓度和临床疗效

 第三节 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一、典型抗精神病药

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第四节 常用抗精神病药

一、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第五节 临床应用

一、靶症状和适应证

二、禁忌证

三、药物的临床选择

四、剂量和疗程

五、联合用药

六、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七、过量中毒及其处理

第六章 心境稳定剂

 第一节 锂盐

 第二节 抗癫痫药

 第三节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第四节 其他药物

 第五节 心境稳定剂的应用原则

第七章 抗抑郁药

 第一节 三环类和四环类抗抑郁药

一、三环类和四环类抗抑郁药的共同特性

二、常用药物

 第二节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

一、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的共同特性

二、常用药物

 第三节 5-HT2A拮抗药及5-HT再摄取抑制药

 第四节 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药

 第五节 5-HT和NE再摄取抑制药

 第六节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第七节 NE能与特异性5-HT抗抑郁药

 第八节 NE与DA再摄取抑制药

 第九节 α2-拮抗和5-HT2、5-HT3拮抗药

 第十节 治疗进食障碍药物

 第十一节 抗抑郁药应用原则

第八章 抗焦虑药和镇静催眠药

 第一节 苯二氮革类

 第二节 5-HT1A受体激动药

 第三节 巴比妥类

 第四节 其他类

 第五节 抗焦虑药和镇静催眠药应用原则

第九章 抗癫痫药

 第一节 乙内酰脲类

 第二节 亚胺二苯乙烯类

 第三节 琥珀酰亚胺类

 第四节 丙戊酸类

 第五节 苯二氮革类

 第六节 巴比妥类

 第七节 GABA活性增强药物

 第八节 其他类

 第九节 抗癫痫药应用原则

第十章 促进认知功能药物

 第一节 脑代谢改善药

 第二节 胆碱功能改善药

 第三节 脑循环功能改善药

 第四节 脑供氧功能改善药

 第五节 其他类药物

 第六节 促认知功能药应用原则

第十一章 抗帕金森病药

 第一节 拟多巴胺类

 第二节 中枢抗胆碱药

 第三节 抗帕金森药应用原则

第十二章 抗多动症药

 第一节 精神兴奋药

 第二节 抗抑郁药

 第三节 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第四节 多动症的合理用药原则

一、药物选择

二、联合用药

三、剂量探索

四、服药方法

五、疗效评价

第十三章 治疗精神活性物质依赖药物

 第一节 治疗酒精依赖药物

 第二节 治疗尼古丁依赖药物

一、烟碱替代治疗

二、烟碱受体拮抗剂

三、抗抑郁药

 第三节 治疗阿片类依赖药物

一、脱毒治疗药物

二、防复吸治疗药物

 第四节 治疗精神兴奋药依赖药物

一、苯丙胺类药物滥用的治疗药物

二、可卡因滥用的治疗药物

 第五节 治疗精神抑制药依赖药物

 第六节 治疗致幻剂依赖药物

一、大麻滥用的治疗药物

二、其他致幻剂滥用的治疗药物

 第七节 治疗其他精神活性物质依赖药物

第十四章 中药精神药理和临床应用

 第一节 概论

一、几个相关概念

二、寻找治疗精神疾病中药的途径

三、中药精神药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四、中药精神药理作用的基本机制

五、中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第二节 抗焦虑中药和复方

 第三节 抗抑郁中药和复方

 第四节 促智中药和复方

 第五节 抗精神分裂症中药和复方

 第六节 抗癫痫中药和组方

 第七节 草药与西药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精神药品品种目录

 附录二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中英文对照索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精神药理学(供精神医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用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吉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7118866
开本 16开
页数 2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0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图书小类
重量 0.4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964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7: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