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制造出一颗超级臭弹?敢不敢自制一管牙膏放在老爸的漱口杯里?玻璃眼珠真是玻璃做的吗?了解历史上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实验,探寻古怪科学家的小秘密,在自家的厨房里,偷偷搞些见不得人的“化学小秘密”……想解开这些不可议的谜题,成为校园中无可争议的“化学之王”吗?你只有一个选择——《化学也疯狂》。
图书 | 化学也疯狂/经典科学系列/可怕的科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怎样才能制造出一颗超级臭弹?敢不敢自制一管牙膏放在老爸的漱口杯里?玻璃眼珠真是玻璃做的吗?了解历史上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实验,探寻古怪科学家的小秘密,在自家的厨房里,偷偷搞些见不得人的“化学小秘密”……想解开这些不可议的谜题,成为校园中无可争议的“化学之王”吗?你只有一个选择——《化学也疯狂》。 内容推荐 如果用一个字来表示化学,那就是:啊!在所有的科学门类中,与化学元素和试管打交道的化学真是:啊!没错,用“啊”来表示它最恰当不过了!因为化学是这套书中最恐怖的一部分。这为什么会这么吓人呢?如果你发现科学是令人迷茫的,那么化学就和烂泥巴一样混账,它会让你的大脑一片混沌。《化学也疯狂》就是为了帮你克服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的迷茫,之后你就可以在上化学课的时候甩掉你的“迷茫”,清醒而快乐地做你自己的化学实验。 目录 你听说过化学吗 稀奇古怪的化学家 混乱的厨房化学 尖叫的清洁剂 奇妙的发现 恐怖的原子 混乱的元素 奇妙的化学变化 这就是气体 能杀人的金属 腐蚀反应 讨厌的酸 重要的晶体 爆炸和燃烧 化学也疯狂 疯狂测试 试读章节 卢瑟福——发财了吗? 尽管经历了那么多失败,但还是有很多炼丹师在坚持着。他们相信有一种“哲人石”,能把石头变成黄金。但没人知道“哲人石”长什么样,哪儿能找得到。不过炼丹师们都相信,只要找到“哲人石”,就能长生不老。当然,没有人能发现真正的答案,直到最近…… 1911年,新泽西人阿尔尼斯特·卢瑟福(187l—1937)发现了把一般金属变为黄金的方法。这需要懂得金属的原子——构成所有物质的最小单位——这个概念。要造出黄金,你必须得让高能量的射线撞击原子,改变原子结构,才能把金属变成黄金。 但对炼丹师来说,卢瑟福还有很多坏消息: 1.原子太小了,不容易被射线打中。 2.最容易变成黄金的金属是铂(白金),但铂比黄金贵得多。 3.因此,如果你想要黄金,最便宜的方法是到珠宝店去买吧! 过去的化学家 到1700年,科学家们渐渐地开始重视化学,不仅仅是为了炼丹,还有别的原因。而且他们称自己为化学家,而不是炼金术士。 但很多人仍然认为化学是一个怪怪的东西。科学家杰斯特·凡·李比格(1803—1873)小时候因为不做作业而被学校开除时,他的老师问他以后想做什么,杰斯特说,他想当一个化学家。 有一个人对上面这种观念的改变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就是安东尼·拉瓦锡(1743—1794)。有些人甚至称他为“现代化学之父”。但在1789年,大革命横扫法兰西,拉瓦锡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兵荒马乱的环境中。 是人民的敌人吗? 那是一段非常时期,但没人敢说“害怕”,每个人都有可能被捕。在革命广场,每天都有一群老太太,一边晒着太阳打着毛衣,一边等着看绞刑。 “递给我那些文件,”执行官对他的新下属说,“对,就是那些和拉瓦锡有关的。” 这个年轻人慌忙到桌子上去找。因为浪费执行官的时间是很不明智的,执行官安东尼·法奎尔·廷维尔是一个急性子。 “感谢上帝!”执行官说,并快速地翻了翻那些文件,“啊哈,安东尼·拉瓦锡——税收员……” “他还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新下属斗胆插了一句。 “谁敢这么说?”执行官咆哮道。 这个新下属吓得把羽毛笔和纸都掉地上了,“我是说……我不是那个意思!”他结结巴巴地说,“我是说拉瓦锡是一个大叛国贼!噢,我真蠢!” “好了,我们看看文件上是怎么写的。”执行官开始用他吓唬囚犯时惯用的腔调朗读文件。 “安东尼·拉瓦锡,生于1743年,由他的姑妈、父亲和祖母抚养成人。噢,他在学校里很用功,只用了一年学习自然和数学,居然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只学一门哲学。呸!在10岁时发表第一篇科学论文——这个小骗子!后来发现了石膏里有水并发现矿泉水里有微量盐分,非常有用——我不那么认为。哈!” “我,我知道,”新下属在下面细声地说,“那个拉瓦锡是一个叛国贼,但,但他确实发现了水里含有氢和氧,他在空气中找到了多种气体,而且证明了我们都不能破坏化学元素,只有改变它们的环境才能……” “住嘴!你这个蠢货!”执行官一巴掌打过去,“你是不是觉得我需要上化学课?哈——这段有意思……1768年,拉瓦锡公民成了一名税收员,他的一个朋友说:‘这回他请我们吃的饭应该会高档些了吧?’所有的税收员都是人民的敌人,多亏了这场革命,终于把他们关进大牢了。” 执行官阴险地笑了笑:“我倒想看看他们这群无头尸怎么享用美餐!”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喉咙上就势划了一下,发出一声惨叫。 “对不起,长官,我又收到了一些文件!”新下属惊慌地溜进屋里。他刚刚碰见一个穿绿色大衣的小瘦子,这个人除了头发抹得油亮外,穿得并不光鲜,看起来绝不像是法国最有权力的人,可惜偏偏他就是。 “罗伯斯庇尔公民,”执行官奉承地笑着,“见到您非常荣幸,这些文件需要您签一下字。” “又是人民的敌人?”罗伯斯庇尔询问道,他不请自坐看起文件,“拉瓦锡,哦,我记起来了,刚开始的时候他是支持革命的。好像是他创建了公制称量单位,在革命以前曾为法国的军火工厂出过大力,杀了他会是一大损失。” 执行官皱了皱眉,他不知道罗伯斯庇尔是不是在考察他的忠心,便小心地回答说:“但我们的革命英雄马里特公民在报纸中指责他是一个叛国贼。” “是的,我知道,”罗伯斯庇尔说,“但马里特是一个失败的科学家,拉瓦锡曾嘲笑过他,所以他一直怀恨在心。” “那么,您的意思是先放过拉瓦锡?” 罗伯斯庇尔冷冷地笑了笑,向窗外望去,他手中的笔似乎有千斤重、万斤沉。 安东尼·拉瓦锡的审判是在1794年5月8日进行的。这个科学家在经过6个月的牢房生活后,看起来又苍白又虚弱。他曾多次请求让他完成一个重要的化学实验。罗伯斯庇尔会饶恕他吗?你认为宣判结果会怎么样呢? 1.有罪。法官说:“共和国不需要科学家。”当天下午拉瓦锡的头就落地了。 2.无罪。法官说:“共和国应该珍惜一个伟大科学家的生命。” 3.有罪。法官说:“但我们会给你一个月完成你的实验。”P7-11 书评(媒体评论) 《可怕的科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把对科学的探索以恐怖悬念、喜剧冒险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幽默搞笑的方式颠覆了说教式科普,在不知不觉间拉近了孩子与科学的距离,这样就轻易触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我相信,奇迹会出现在这些读者之间…… ——徐小平 新东方教育集团文化研究院院长 家父高士其先生毕生都为繁荣我国的科普创作而不懈努力着。看到这套书,我真为现在的孩子能拥有如此好看又耐看的科普读物感到高兴。祝愿从今天《可怕的科学》的小读者中诞生出明天我们中国卓越的科普作家。 ——高志其 中国科普研究所高士其基金会秘书长 给附中的孩子们看这套书,大家都十分喜欢。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可以从《可怕的科学》开始。 ——刘俊博士 清华附中副校长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化学也疯狂/经典科学系列/可怕的科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尼克·阿诺德 |
译者 | 木沐 |
编者 | |
绘者 | (英)托尼·德·索雷斯 |
出版社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012363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6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0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O6-49 |
丛书名 | 经典科学系列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9-4328 |
版权提供者 | Nick Arnold |
定价 | |
印数 | 1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