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的两边有两个村庄。北岸是锁村,南岸是钥匙村。
河上没有桥。虽然仅是一河之隔,但两个村庄的人却互不来往。为什么呢?谁也不知道。
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一百多年。
后来,钥匙村出了一个特别好奇的小男孩,干什么事情都喜欢打破砂锅问(璺)到底,但他问遍了村里的所有人,谁都不知道为什么不让到锁村去……
图书 | 钥匙村和锁村 |
内容 | 编辑推荐 河的两边有两个村庄。北岸是锁村,南岸是钥匙村。 河上没有桥。虽然仅是一河之隔,但两个村庄的人却互不来往。为什么呢?谁也不知道。 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一百多年。 后来,钥匙村出了一个特别好奇的小男孩,干什么事情都喜欢打破砂锅问(璺)到底,但他问遍了村里的所有人,谁都不知道为什么不让到锁村去……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充溢着幽默哲思、跳跃着童真稚趣的金典寓言。全书共分物体之悟、动物之悟、植物之悟、世态之悟、诗情之悟、舞台之悟、学思之悟七辑,每个篇章中,人物不同,视角各异。精巧引人的故事,浪漫机智的诗歌,跌宕起伏的剧作,谈古论今的述评,构成了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寓言方阵。我国著名寓言作家白水平奉献给广大读者的是一串串智慧的珍珠,阅读时让人眼前一亮,掩卷后有更多的回味。 目录 关于我的寓言(代自序) 第一辑物体之悟:静止的智慧 棱镜与平镜 气球的悲哀 愤怒的鼻子 大楼的荣耀 眼睛的射程 尴尬的金字塔 利刃与钝刀 钥匙的误导 感谢敌人 “葛星儿”来了 竹门帘·塑门帘 烧火棍 第二辑动物之悟:奔腾的智慧 蜘蛛结网 老鼠之死 三箱桃子 狼的演唱会 小羊的智慧 乌鸦的招术(之一) 乌鸦的招术(之二) 愚蠢的驴子 长寿秘笈 不拿耗子的狗 狗的愿望 笼子中的金丝雀 狗兔之约 傲慢的小公羊 不学话的鹦鹉 会下金蛋的公鸡 红兔与白鸦 狼与狗的争斗 长颈鹿的培训班 虚伪的小狐狸 鳄鱼的慈悲 麻雀与大雁 最后一只小黄鸡 走出沙漠的小老鼠 瞎老鼠逮个死猫咪 螳螂卖刀 苍蝇的肖像权 蚂蚁团队的覆灭 苍蝇的培训班 苍蝇的御寒术 神牛 一头爱喝酒的牛 牛的反击 牛与金币 奶牛与摄影记者 牛的智慧 虎假狐威 小老鼠和大老虎 生财之道 一头猪的结局 燕子的家 真正的强者 母鸡求婚 龟兔再跑 蚂蚁与蚯蚓 第三辑植物之悟:清雅的智慧 一栏之隔 爬墙虎与墙头草 美丽的仙人掌花 桂花树 公园里的树 花匠的劝告 死树与活藤 第四辑世态之悟:缤纷的智慧 磨针之功,何若它用 诗人与农夫 盲人过桥 两个乞丐 落选的老木匠 高明的射手 智叟分马 锅中之物 治虱伤猫 差异 买卖心不平 小偷与钱包 医生和小偷 烧饼阿三 天道酬勤 富翁的儿子 三个妻子 警察与疯子 前面的红绿灯 羡慕 国王的承诺 局长与秘书 高明的医术 无奈的长寿 迟到的精明 钥匙村和锁村 失火的天堂 献给佛的礼物 怀疑的代价 戒指 买猪风波 节俭 忌蒜 小房子大房子 鬼屋 神在心中 胜者 财路 拍卖金箍棒 红汞医生 晕车 记者的悲剧 “我有房子了!” 梅花游戏 吃饭的理由 蠢偷 抽烟 最后一次信任 同名同姓 醉汉问路 第五辑诗情之悟:浪漫的智慧 电脑夸功 驯虎遇险记 灯笼与蜡烛 憨斑鸠的悲剧 焊花 开往天堂的车 最后的风景 喜鹊之死 第六辑舞台之悟:碰撞的智慧 蓝猫大力士之死 最后一个地球人 还我一百元 猪的悲喜剧 从韩愈寓言文学看韩愈的人才观 有心浇花花更艳 后记 试读章节 中午,两个乞丐分头在大街上讨钱。 黄头发乞丐不到两个小时就要了三十元钱,还意外地得到两块香喷喷的面包。而黑头发乞丐非但一分钱没有要到,还挨了路人的一顿痛打。 两人在一家饭店的门口旁边相遇。黑头发乞丐愤愤不平地讲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他先到一个老板的豪华轿车边讨钱,用力拍了拍车玻璃。那老板也真不是个玩意儿,按下电动玻璃窗,朝着他伸过来的脸,“呸”地吐了一口唾液,大骂一声“滚”!他讨了个没趣,嘴里小声嘟哝着走开了。走没多远,遇到一个手牵洋狗的贵妇人,他赶紧跟上去“大娘大娘”地甜叫着讨钱。贵妇人十分生气,骂道:“瞎了你的狗眼!姑奶奶今年四十岁还不到!”一声令下,洋狗凶相毕露,对着他张牙舞爪狂吠不止,吓得他夹起讨饭棍溜之乎也。接下来,他又温柔地凑到一个衣着时髦、穿金戴银的摩登少女身边讨钱,那个漂亮美媚猛一抬头,吓了一大跳,尖叫一声,大喊“抓流氓”,拐着高跟儿皮鞋扭头便跑。身后不远处的两个小伙子见状,愣要英雄救美人,连噘带骂,不由分说冲上去,连搡带推地拳打脚踢起来。结果呢,就落了个鼻青脸肿的模样。 黄头发乞丐听了,深表同情。他也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首先选定了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老太太,跑到老太太脚跟前“当当当”叩了三个响头,痛哭流涕地诉说了自己的“不幸家史”。老太太也跟着伤心地落泪,说话间就从大襟裤子里取出了一个叠得方方正正的手帕,将里边包着的仅有的十元钱给了他。老太太边走还边用衣襟擦拭眼角的泪水:“真是个苦命的人哟!”他选定的第二个目标是一对恋人。两个情人正躲在歪脖树下的一个阴暗角落处热吻。他等待二人激情似火时,及时把握火候,又“咚咚咚”地磕了三个响头。那个男子看也没看他一眼,随手从上衣口袋中掏出十元钱扔到地上。他遇到的第三个人是个酒鬼。那个人刚从酒店里出来,满面通红,打着饱嗝,他连忙奔过去,递过一张从垃圾箱里捡来的旧报纸:“老板,看看新闻吧,最新消息,上边有伊拉克战争最新战况。”酒鬼昂着头,两腿打着“麻花辫”,顺手“刷”地扯将过去:“给你十块钱买一张报纸。对了,这个也给你!”顺手将手中掂着的塑料袋子扔过来。他仔细一看,是打了包的小菜,还有两块夹心面包。 黑头发乞丐听罢,思考了很久,然后叹口气说:“看来,行行出状元,干什么事情都有技巧,乞丐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干得好的。” (原载《文学故事报》) 落选的老木匠 一个在当地有点儿小名气的老木匠,准备参加“鲁班人才奖”的评比。他心里想:“我一生做了那么多桌椅板凳、床柜门窗,个个结实耐用,样样真材实料,质量没得说。这次评奖即使拿不到一等奖,至少也要获得个二等奖吧。” 他满以为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稳操胜券,但是万万没有料到,事情竟然发展得十分糟糕。半个月后,评奖结果出来,评选单位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了获奖名单,老木匠“名落孙山”,只勉强获得了一个鼓励奖。据说这个奖项还是评委会为了照顾一些人的情绪和面子而额外附加的。老木匠感觉如同受到了辱没,便怒气冲冲去找评委。“你们这样是不公平的,恕我直言,是不是有人在从中作弊作梗?” 评委解释道:“我们是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评选委员会制定的人才选评标准来评选的,自始至终透明、民主,并经过了公证部门的全程公证。我可以十分负责任地告诉您,绝无营私舞弊的现象。那些获得一、二、三等奖的木工师傅,都是在某一方面有独特建树的。而您呢,也请恕我们直言,尽管做了不少的木工活儿,但做出的东西都是一些‘大路货’,真正称得上艺术品的还没有一件。想想看,缺乏创新意识、平平庸庸的木工师傅怎么称得上人才呢。如果说这也算作人才,那么,鲁班爷对我们这个行当的要求标准是不是也太低了点儿?” 老木匠听罢,瞠目结舌,哑口无言,羞愧得无地自容。 生活中,有些人总以为自己是个人才,但人才不是自封的,他们良好的“自我感觉”往往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原因是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才是动态的,人才标准也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客观科学地看待自己、改进自己,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原载《季风》杂志) 高明的射手 从前,有个昏庸的皇上,平时总爱做出一些反常的事情。他身边的卫队中有两个神射手,功夫都十分了得。但皇上很想验证一下他们的射技,非要分个高下不可。他的试探方法也十分特别,让一位大臣找来两个罪大恶极的杀人犯,然后分别让两个神射手在百米之外射死犯人。 第一个神射手非常自信,面带微笑,他郑重其事地搭弓放箭,“嗖”的一下向犯人咽喉处射去,只见犯人本能地一歪脖子,箭从耳边飞过。第一个神射手失败了。 第二个神射手从容镇定,向犯人看了看,慢慢腾腾拈起一枝箭,挽弓搭箭,也“嗖”的一下向犯人射去,这个犯人本能地一歪脖子,本想闪过,不料,这枝箭不偏不倚正好射中了咽喉处,犯人当场毙命。第二个神射手高举弓箭欢呼成功。皇上奖了他五十匹绫罗绸缎、十匹骏马,官加一级。 第一个神射手很郁闷,就向他的对手讨教。第一个神射手诧异地问:“老朋友,你说说看,我今天怎么会发挥失常呢?”第二个神射手说:“你根本就没有发挥失常,但你今天没有注意到被射的对象,面对死亡,你的对象不会冷漠置之,他有求生的本能,你就要观察他可能会向哪边躲避,然后根据经验掌握好射杀的中心位置。而不能按正常的静物对待。”第一个神射手恍然大悟:“看来技术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学会相时而动、随机应变呀,我甘拜下风了。”P084-087 序言 关于我的寓言 (代自序) 有一天,我到山上砍柴去,遇到了一个干巴精瘦、鹤发童颜的老头儿。他问:“年轻人,你上山干什么去?” “摘果子。”我故意跟他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 其实,冬天的山上能有什么好果子呢。 老头儿好像不懂我的幽默,很认真地劝告我说:“到山里摘果子就得做个有心人,我送你一样好东西吧,对你一定有用的。” 他回手从背上的柴火捆里抽出了一根硬榔榔的棍子,郑重其事地递给了我,“这是一件宝物,你千万别当垃圾扔了。” 说完,老头儿就蹒跚着下山去,走出几步,回过头又看了我一眼,神色庄重地叮嘱了一句:“记着,你千万别扔了。” 我感到好笑,心想:“这老头儿玩的是冷幽默,其实也和我一个样,随随便便的,倒有几分可爱呢。” 为了上山拄着方便,我听了他的话,没有把棍子扔掉。 在山里,遇到了野兽的侵袭,我用那根棍子战胜了野兽。登上一个山头时,一不小心,我险些滑落到悬崖里,是棍子挂在树枝上救了我。最后,我意外地在山上发现了许多青油油、脆生生的冬山枣,味道十分鲜美。那根棍子便成了帮助我收获的工具。 下山时,我在一个叫做“寓言庄”的村子里又见到了那位老人,他说:“这根棍子很普通的,不过很有用,我叫他寓言。” 从此,我的身边就多了这支叫做寓言的棍子。 (原载《学语文》杂志) 后记 也许你未曾留意,也许你从未想过,可能每个人都是寓言家。只不过讲寓言的多,写寓言的少,把寓言当做事业的或许更是寥寥。究其原因,一是不知,二是不愿,三是不屑。 别林斯基称寓言是“哲理的诗”,陀罗雪维支说寓言是“穿着外套的真理”……对于寓言,我国寓言大师严文井曾经讲过几个比喻,我印象十分深刻。他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上来回走上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维活跃。 寓言虽小,但绝不是“小儿科”,它是智慧和哲理的重要载体,周身散发着奇特的光彩。寓言的巨大功能几乎是尽人皆知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常常有意识或不经意地运用了书本上看来的、口头上听来的寓言故事。中小学课本里,也必不可少地收录着一些古今中外的寓言故事。这些经典之作、传世精品,对培养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加强未成年人甚至于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都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 有时候,我也总在想,寓言就像一位不事张扬、风度翩翩的绅士。他总是慷慨而又谦逊的。他常常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报刊杂志网络这些“酒巴”、“茶馆”或“舞会”的某个角落里,默默地注视着大家,却从来不去刻意炫耀自己,也从不指望多么受人恩宠。在寂寞和或嘈杂的边缘,他潇洒地跋涉着、行进着。这一点,似乎很像我们的一些写作寓言故事的前辈作家,他们都有同样的美德。我从内心里敬重他们、爱戴他们。 对于寓言故事,我素有一种独特的偏爱。著书为文多年,最难忘记的是,中学时代在全国性文学刊物《学语文》、《中学生文学》、《少年文史报》上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学作品就是寓言故事。其中有一篇寓言故事《棱镜与平镜》我一直保留着,那是一篇只有二百多字的小稿子,但是我收到了二十多封读者朋友的来信。当时写作,并没有过多地去考虑过什么,也没有想到过将来要怎么样,很单纯、很随便,内心喜欢,玩玩文字,如此而已。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参加工作,娶妻生子,一切都遵循着常人的生活轨迹行进着。这段时间,寓言于我,早已若即若离,甚至于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是一件痛楚的家事,勾起了我的创作欲望。儿子出生那年,由于当地孟县人民医院(后改为私立医院)的一场医疗事故,导致儿子患上了脑瘫顽疾。此后的几年间,我和妻子东奔西走,南下北上,全国各地遍访名医,到处求医问诊,但儿子的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儿子虽然脑子反应不快,手不能动,口不能言,对于故事和音乐却非常敏感,特别感兴趣。发现了这些,我就找来一些旧书,有意识地给他讲些寓言故事,有时也随机而动,瞎编乱造一些身边的哲理趣事。久而久之,竟然又想到了寓言创作。《钥匙村和锁村》、《虚伪的小狐狸》、《国王的承诺》,还有一些生活短剧,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出来的。当时,由于受众对象不同,写作的不少东西便显得范围狭窄,视野不宽。于是又专门写出一些给成年人看的寓言故事,并拿到报刊杂志上刊登,以验证其趣味性、可读性。后来将那些剪贴本上的小玩意儿集纳到一处,才感觉到写作方法的呆板及思维定势的束缚。作为寓言作家,我一直希望自己有着更为独特的写作视角,祈愿自己的作品成为一串串智慧的珍珠,于是就静下心来,认真地体验生活,细致地分析社会,理性地思考人生,常常以另一种眼光看世界,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挖掘、折射人生的真谛。我希望自己写的寓言变成“智慧的花,哲理的诗,真理的剑,人生的歌”。但一个人的写作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的,突破和创新总是那么艰难和坎坷。我是个倔强得有点儿固执的人,我不会轻言放弃,我一直在努力,我要对得起读者,对得起自己,更对得起五光十色的生活。俗话说“医不治己”,其实知错必纠才是正道。纠偏多次,也可能多多少少有点儿长进吧。其实,大家都清楚,文章的装饰修改是永远没有尽头的。“怀抱琵琶”,匆忙出阁,还望读者朋友们公正地指点评判。 在此,特别要感谢被誉为“当代中国伊索”的黄瑞云教授,他在古稀之年为我的小书题签,让我深感荣幸!还要感谢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邵丽女士,由于她的扶持引导,使我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创作之路。同时,感谢一直关心支持我的各位读者,感谢热情鼓励帮助我的领导同事和亲朋好友,也感谢处在不幸中的儿子,是他赐予我创作的原动力! 白水平 2009年8月于“韩愈故里” 河南孟州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钥匙村和锁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白水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大众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40704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0 |
出版时间 | 2010-09-01 |
首版时间 | 2010-09-01 |
印刷时间 | 2010-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77.4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8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