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年经典(第10卷)
内容
编辑推荐

应广大读者要求,编者生晓清、陈永林花三年时间,阅读了数十万篇微型小说,才精选出这一千篇微型小说。《中国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这些名篇最大限度地发挥微型了小说这一大众文化的优势,让文学和普通受众产生近距离的心理效应,让微型小说这一新兴的文体更加自信和有力量。本书是第十卷。

内容推荐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中国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本书是《中国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年经典》第十卷,编者生晓清、陈永林花三年时间,阅读了数十万篇微型小说,才精选出这一千篇微型小说。

目录

凝固的微笑/苏叔阳

种瓜/孟伟哉

活下来的是傻子/老三

一笔圆/刘绍棠

常胜的歌手/王蒙

闲人/贾平凹

药罐/贾平凹

曼德拉的铅笔/毕淑敏

张大力/冯骥才

梁山泊创建“零信访”/殷国安

丢失的香柚/梁晓声

不速之客/梁晓声

青龙偃月刀/韩少功

命苦女人的两个梦/阿成

客厅里的爆炸/白小易

一日三惊/曹德权

父亲的请帖/乔叶

一个男孩生命的最后两小时/钱岩

剃头阿六/凌鼎年

暗角/生晓清

朱经理/沈祖连

天意/唐炳良

戏奸/孙方友

一位三陪女的最后陈述/吴兆民

家魂/马宝山

一个人的荒原/宗利华

我在地铁站等你/沈宏

神奇的药水/徐均生

黑马/安庆

意外/吴万夫

编年史/徐慧芬

谁能让我忘记/侯德云

失态/汤红玲

记忆力/申平

船工/吴金良

回家/爱亚

长柳河/申永霞

胭脂扣/郭凯冰

仲夏的莲/刘黎莹

三笑/于德北

刀马旦/周海亮

水中望月/秦德龙

英雄/立夏

李小多的幸福生活/龚宝珠

冷枪历芊

奇死/陈修琪

天堂抽奖/晓风无痕

君子/生明星

不是一般的笨哪/叶倾城

我为什么给你打工/李曙白

抓阉/戴晓东

飞翔的纸蝴蝶/郭震海

米奇的魔椅/邵陆芸

小站歌手胀爱国

风雪夜归/何蔚萍

皱褶里的幸福/侯春燕

单日双日/林荣芝

村情/曹德权

擦鞋合同/一冰

楼道口的一株水稻/北方

点燃一个冬天/游睿

谋杀自己/蔡楠

香水有毒/王徐云

B角/临川柴子

好心人在行动/高琦

魔镜/古今后

欠条/逾慧

玩笑人生/方冠晴

把美女嫁给乞丐/吕新建

开往春天的地铁/王猛

“好色”民工/曾宪涛

恐惧/荒城

太祖母的网络爱情/陈洪生

唤醒英雄/凡夫

母亲的盲道/朱砂

一年请想我一天何乐加冰

是谁欠下你一生的爱情/安宁

瘸狼的拯救/口十落长安

给您一张消费卡/颜士富

真实的谎言/林平

给活人办丧事/孙秀利

血色狂吻/布晓

非癌症死亡/刘军

一只蚌笛/赤龙

感恩之心/朱芳

翩舞的白岛/吴作望

留碗底儿/江岸

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储炫

市长和我们在一起/刘桂先

咬舌自尽的狗/丰木清玄

我是精神病/邵孤城

装一回疯女/陈盼

青瓷花瓶/伍志伟

人性的爱抚/马德

试读章节

在我们寻常的或不太寻常的世俗生活之中,有些事情听来似乎太戏剧化,使人怀疑其意义究竟何在。然而细细一想,你的心灵不能不为之感动,你会不禁潸然泪下……几天前,我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是我1985年在新疆认识的一位青年石油工人。算来如今他该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岁月飞逝,大戈壁的风沙在他脸上过早地刻下了皱纹。与大都市的同龄人相比,看去他要老上十岁。

吃过饭,他吞吞吐吐地请求:“梁教师,如果,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我想住在你家……只住一宿。明天的火车票我都买好了。一早就走……”斯时已是晚上九点半了。

我爽快地说:“当然可以,好不容易见上一面,你住下,我们可以从容地多聊聊嘛。”

他笑了。

我又说:“明天退了票,在北京玩几天吧!”他连连摇头:“那不可行。只有半个月假。在沧洲住三五天之后,探亲假就只剩下十天不到了。我老母亲可想我哪……”我奇怪地问:“那么你到沧洲去,并不是……”他又摇了摇头:“您忘了?我家在大庆嘛!到沧洲农村去,是探望我奶奶。我父亲在天津站上车找我,我们一起去沧洲……”我不但奇怪,而且糊涂了。在我记忆中,他奶奶早已去世了……他见我困惑,于是娓娓道来——晓声老师,您是知道的,我们石油人中,有不少“父子兵”,比如我和我父亲,就都是石油人。说是“父子兵”,别人准以为,可以天天在一起似的。其实不尽然。有时调令一下,一方就得打起行李,跟随所在的大队或小队走。一走,可能就是几千里。父子可能一别就是三四年,甚至七八年,十来年……他问我——您还记得我们队上的小侯吗?我说——记得。怎么不记得呢!一下班就抱着吉他弹起来没完,外号叫“观赏猴”的那小伙子,对不对?他说——对,就是他。人们都说我俩长得像双胞胎。当年我心里挺烦他的。当年海洋石油公司不是刚组建吗?他认为海洋石油公司是石油战线的“皇家海军”,总想调到海洋石油去。领导没批,他就三番五次闹情绪。我是团支部书记,领导让我帮助他,我就一次次找他谈心。可他不跟我谈,还当众讽刺过我……后来,他死了……

我不禁一怔,停止了吸烟。

因为病?他摇头。

事故?他摇头。

自……杀?他仍摇头。

我不知小侯的死,和他要到沧洲去探望一位“奶奶”之间有什么关系。我心中疑团百种。

他也吸起烟来。吸了两口,接着说——小侯是因公牺牲的。他给地质队去当向导,结果遇到大风暴。他让别人回大本营,自己留下看守器材。人们找到他的时候,十几万美金进口的器材上盖着他的外衣,保护得好好的,他自己却被沙暴埋住了。人们是从一米多深的沙丘下把他扒出来的。队友们从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封信,是他父亲写给他的。他父亲是一位老石油工人,胜利油田的。再干几年就该退休了。他和他父亲已经九年没见面了。他父亲在信上说,因公要路过兰州。我们油田在兰州有个联络处。他父亲希望他跟领导请求,也给他个因公到兰州出差的机会,那么他们父子俩可以在兰州站见上一面。火车在兰州停车二十分钟。也许,二十分钟对九年间没见过一面的小侯父子,是很可以叙叙父子情的吧。总之队友们一一传看了那封信后,都哭了。大家都觉得,还是暂不告诉他父亲真相好。可是如果隐瞒,就必须有一个“小侯”,按日按时赶到兰州,在火车站和他的父亲见上一面。自然而然地,大家将目光集中到了我身上。

我也明白了大家的意思。于是我就去找队里的领导,请求批准我冒充小侯一次。领导当即就批准了。还方方面面地嘱咐了我一通,怕我和小侯的父亲见面之后露出破绽……小侯的遗物中还有他父亲的一张照片,可那是他父亲早年一张照片。之后又隔了九年,凭那张照片,我哪里会认出他父亲啊!我只好请车站的广播员替我广播广播。广播员是位姑娘,听我讲明来龙去脉,保证地说放心吧同志,我一定替你清清楚楚地广播三遍。我望着列车进站后,听着一遍一遍的广播声,当时内心里真是百感交集,也有些忐忑不安,生怕自己到时候不能把角色扮演好。

第三遍还没广播完,我见有一个人匆匆向我走来,我也迎了上去。我俩在相距两步远的地方同时站住了。他望着我,我望着他。

是他先开口说话的。他问我:“儿子,是你吗?”我说:“爸,是我啊!”我和那个人就拥抱在一起。我忍不住哭了,仿佛他真是我亲爱的父亲,仿佛我真是他日夜想念的儿子,仿佛我们真的整整九年没见过面了。

我父亲,也就是小侯的父亲,也落泪了。

后来我们就找了个僻静的地方,蹲下,互相望着,都不停地吸着烟,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来……聊了一会儿后,“父亲”似乎起了疑心,从兜里摸出“我”的照片,也就是小侯的照片,低头看了片刻照片,抬头看片刻“我”,犹犹豫豫地好一阵,终于下了决心,单刀直入地问:“小伙子,别演戏了。说吧,你为什么冒充我儿子?”我无奈,只有老实交待。

听完我的话,他将一只手拍在了我肩上,大动感情地说:“儿子,不,对不起,我现在已经不该叫你儿子了。既然你老实交代了,那么我也老实交代吧。我也不是小侯的父亲。小侯的父亲也死在工作岗位上了。和你一样,我也是被大家推选了出来,经领导批准,专为了完成这一项任务的……”我们彼此再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互相望着,都默默流泪不止。

第一遍开车铃响过,我们不得不都站起。

“父亲”,不,那个人说——“你,可要经常给你妈写信呀!她非常想你呀!”我也说——“你,可要经常给我奶奶写信呀!奶奶非常想你呀!”小侯有一个双目失明的奶奶,和他的伯父婶子们在沧洲乡下。后来,那个“冒充”小侯父亲的人,给我写过一封信。信上说,他们队上的一些队友决定,每月凑二百元钱,由他寄给小侯的奶奶。我将信给我们队友们传看了。大家也决定,每月凑二百元钱,由我寄给小侯的妈妈……从小侯死至今,我们两个油田,两个大队,两个钻井队的人,除了我和那个人,其余都不曾见过面。。但都一直给小侯的奶奶和妈妈寄着钱。小侯的妈妈早已知道了真相。她早已成了我的另一位妈妈似的。去年我代表队友们去探望过她一次。一个多月前,我收到了老孟,也就是当年“冒充”小侯父亲那个人写给我的信。

信上说,小侯八十三岁韵双目失明的老奶奶,既想儿子,又想孙子,想得整天磨磨叨叨的。人们不是总讲八十三、七十四吗?这两个岁数都是老年人的“坎”啊!老孟在信中跟我商量,无论怎样,也应该了却老人家的心愿,使她在归天之前,和儿子、孙子,团圆上几天。说他们队的领导,很理解他们,为此提前批准了他的探亲假。我将信给我们队的领导看。我们的领导说——这还用请求?也批准你提前探亲。我想,这一路上,能节省几元钱,就节省几元钱吧!节省了,不是可以多给老人家留下些吗?农村不比城市,就目前来说,几元钱也是钱啊!何况在北京,少于二十元,人生地不熟的,是很难找到地方住的……我想寻找到最能表达我当时心情的话,可我当时竞变得口拙舌笨起来。不经意间,我眼中已淌下了泪……这些石油人啊,他们是些感情色彩多么奇特的人啊!

我默默从冰箱里取出了朋友送给我的几盒蜂王浆,递给他,诚挚地说:“把我这点儿心意,也给老人家带去吧!……”P16-18

序言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微型小说尽管是从短篇小说中发展出来的,但与短篇小说有很大差别。1984年,《微型小说选刊》在南昌创刊。1985年,《小小说选刊》创刊。1992年,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在上海成立。这样,微型小说这种新兴的文体从短篇小说中完全脱离出来了,成为小说四大家族中的一员。微型小说因比散文好看,比故事有品味,比小品文厚重,所以深受读者喜爱,尤其是中学生朋友。又伴随着中考、高考制度的改革,中考、高考作文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感悟力,更加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这些也是微型小说这一文体所独有的特征,微型小说的创作和表现手法都与中考、高考作文相吻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凌焕新说:“微型小说是中学生训练写作最好的学校。”从1994年满分高考作文《赤兔之死》开始,几乎每年都有微型小说在作文中获得满分,有些考生模仿微型小说作家的作品也获得了极高的分数。甚至有些考生为了获得高分采取抄袭微型小说作家作品的做法,如《患者吴良知先生的就诊报告》《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等十多篇微型小说被某些考生抄袭,并作为满分作文被报纸刊出。适当的模仿和借鉴是允许的,但抄袭绝不可取。所以,我们希望学生能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微型小说,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凭自己的实力去获取高分。

目前,鉴于微型小说在中、高考作文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将微型小说引入中学作文教学中。全国有许多中学还将微型小说编成为教材,把微型小说明确为训练写作的主要文体。

因而微型小说的杂志、书籍在市场上异军突起,独领风骚,已抢占了一定市场。为了区别于别的微型小说选本,我们在编稿时更注重于可读性强、时代性强、趣味性强与构思巧妙、有深刻内涵的微型小说。

由于工作原因,编者接触到大量读者,他们都希望能有一套权威的微型小说经典选本。而市面上有不少标榜微型小说经典的书籍,这些书里所选的作品都是重重复复地选,让读者极其反感。编者充分考虑到这点,对一些读者耳熟能详的老经典没入选,但自然不会降低选稿的标准。应广大读者要求,编者花三年时间,阅读了数十万篇微型小说,才精选出这一千篇微型小说。这套书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这些名篇最大限度地发挥微型了小说这一大众文化的优势,让文学和普通受众产生近距离的心理效应,让微型小说这一新兴的文体更加自信和有力量。希望能通过这一个书系,窥见中国微型小说这一文体的佳作精品全貌。这是十本最权威、最经典的微型小说选本,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对中学生写作文、初学写微型小说的作者都有极其重要的鉴赏和借鉴作用,也为理论工作者对微型小说研究提供了最具价值的资料,对繁荣微型小说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编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年经典(第10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生晓清//陈永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46694
开本 16开
页数 1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7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1-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6.8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51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