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古董商(1铲地皮)
内容
编辑推荐

天涯杂谈最火爆的牛贴,古玩业入门致富经,想入古玩行,先学铲地皮,深入揭秘古玩行业的货源、规矩和交易潜规则,告诉你古玩大亨一夜暴富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发家史。

《古董商之铲地皮》为《古董商》系列之一,是根据作者谈古多年古玩行经历而写成的纪实小说。本部主要是讲“铲地皮”的往事,说的是跑乡下收古董的的各种斗智斗勇的经历,展示出鲜为人知的古玩来源,间夹着各类古玩知识。

内容推荐

《古董商之铲地皮》是作者谈古创作的古玩系列纪实小说第一部。

铲地皮,古玩行业“专业术语”,指的是活跃在最底层的古玩贩子。他们一般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拿到东西后再卖给各商家,行里人称他们“游击队”,又叫“铲地皮”。

《古董商之铲地皮》主要讲述了小古董商人谈古初入古玩行业“铲地皮”的往事,说的是跑乡下收古董的的各种斗智斗勇的经历,展示出鲜为人知的古玩来源,间夹着各类古玩知识。让读者边听故事边学古玩知识两不误。全套书将通过情节曲折的故事,深入揭秘古玩市场的货源、规矩、交易潜在规则,古玩的分类及市场价值,古玩背后的黑幕及正面的故事,从而告诉人们玩古玩所必须的一个正确心态和投资古玩的风险,提高古玩收藏的技巧。钱没了可以再挣,而艺术无价、历史无价。把散落在民间的文物集藏、保护,就是把民族的根留住,把民族的魂世代传承。

目录

前 言/1

第一章 第一次接触古玩/3

第二章 挤破脑袋求人门/20

第三章 出师不利踩地雷/38

第四章 残酷的现实/61

第五章 盗墓老人/73

第六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97

第七章 被逐出门后/115

第八章 爱情与事业/139

第九章 捡漏是缘/158

第十章 强买豪夺/173

第十一章 紫檀太师椅/196

第十二章 作茧自缚/238

第十三章 古玩人生/255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第一次接触古玩

1

我是中技毕业生,毕业后进了一家国营的机电厂当操作工,三班倒,每天八小时都是与冲床铣床打交道,拿着不到二百元的工资。我奇怪,那时的我也没什么怨言,与乡下的发小们比起来我还是有社会地位的,毕竟是城里人了,拿着铁饭碗的工资。这样干了六七年,铁饭碗破了,被迫下岗了,生活从此失去了着落。二十五岁的我一下子失去了人生的目标,不知何去何从。

上班时住的是单位的集体宿舍,四个人一间,有十多平方千米。下岗后,单位大发仁慈,照顾我们这些可怜无助的工人晚上有个地方窝着躺着,不流落街头给政府添乱,于是就发布通告说我们这些工人可以买下宿舍的房产权,六千八一间,每人限购一间。

上了这么多年的班,我省吃俭用才攒了两千元钱,离这六千八还是差好大一截。但不用怕,买房子的事有父母,我们中国人都习惯了依靠父母,特别是在买房子这种大事上少有不依靠父母的。我也一样。

买了房,有地方可窝了,但没钱吃饭啊,就别说以后还要结婚生子了。当时,放眼身边的人全在下岗,都在钻破脑壳找工作,你想想,我哪能轻松地找到工作?虽然没有工作但饭还是要吃的。没钱买米买菜就回乡下去拿,有父母在不至于饿死。但是不能经常性回乡下,会让那些发小们看不起的,毕竟我曾经也是风光的城里人,哪能又被打回到乡下去呢?这其中的酸楚你们懂的!

我接触古董这行纯粹是个偶然……

那天,没米了,我从城里坐中巴车回乡下老家拿米去。在车上遇到了初中同学高猛,这一偶遇就改变了我一生的轨迹。

高猛在家排行老三,他村上人都喊他老三,也不知是哪个传到学校里的,我们在学校里也跟着喊高猛叫老三。

老三读书时除了体育可以入老师的眼之外,其他一无是处,成绩总是占据着班上的倒数三甲。老三对读书无半点兴趣,他来学校的目的好像就是来切磋篮球的,而不是来说什么ABC和天文地理。就这样,老三好歹也挨到了初中毕业。用老三的话来说就是,如果没有篮球他是撑不了初中三年的,这个我信!

那天在中巴车上,我和老三聊了起来。老三知道我在城里上班,他同我说他现在也住在城里了,只是没有见到过我。

我说:“这很正常的,城里那么大,要想碰见一个初中老同学还是困难的。”

老三说:“就是就是,在城里住两年多了,也没见着你一回。听说你们厂倒闭了,你现在在干什么?”

我很不情愿地回答说:“没干什么,就是瞎混呗。”

老三不信我的话,他说:“瞎混是不可能的,住城里什么都要钱,在火车站上个厕所还要一毛钱呢,你总得吃饭吧。”

我有些不耐烦了,很是讨厌老三这种哪壶不开提哪壶的交流方式。我说:“不说我了,你住在城里干什么?”

老三没有犹豫,痛快中带点自豪地说:“我跟我二哥后面收古董。”

“收古董?”我好奇地问。在我印象中,像老三这种不学无术的人怎么可能还懂得收古董这种高深莫测的行当。

“是的!”老三肯定地回答了我。

“你懂古董?”我疑惑地问老三。

“我跟我二哥学的,他干好多年了。”老三说。  “你二哥什么学校毕业的,能懂这个?”我当时很外行地问了一句。

“我二哥初中都没毕业,他也是同别人学的。”老三说,他并没有反感我语气中对他二哥的不敬。

“古董这行很容易学?”我还是不死心地问,总觉得老三是在吹牛。一对没有什么文化的兄弟能搞古董?我当时很是不信!

“不容易学,很难,我看货就经常看走眼,把仿品看成真品,没少被我二哥骂。”老三说。

“那你二哥他会看走眼吗?”

“也会,只是比我的次数少些,我看不准时就找他,他看不准时就找别人掌眼。”

听老三说得这么肯定我就姑且信了他吧,我接着打听,“老三,你们搞古董来钱不?”我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当时我正在徘徊,正在无头苍蝇般地找工作,是机会我都想打听,都想尝试。

“来不来钱这就看运气,有时干一票就抵整年的生活费……”

“你们能收到这么贵的古董?都在哪收的?”我打断老三的话急切地问,因为我听到了自己非常想听到的话,那就是钱。

“还能在哪收?”老三说,“四乡地去跑呗,每个村子都跑到。”

“哦……”听老三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以前我们村里就没少来收古董的。

“对了,你们村有古董没?”老三突然问我。

“古董?我想有吧,听村里人说,我们村陈皮家里就有很多古董,他家以前是地主,但是卖没卖完就不知道了,”我想了想又说,“剩下没卖完的估计你也收不动了。”

“为什么?”老三问。

“还能为什么,你收古董还不清楚?被人家开天价搁在那了,他买不走也不想别人买走。”我说。

“这可不一定哦,就看识不识货了。”老三笑着说,脸上飘过自信又得意的表情,“要不你带我去你们村一趟吧,收到货少不了你的好处。”

听老三这么一说,我犹豫了,因为我自己都混成这样了还带朋友回家给父母添乱很不合适。

老三看我犹豫不决的样子就问:“怎么了?”

我想了想,看看老三如何收古董也是件好事,可能这也是条路子,于是回答老三说,“行吧,一会你跟我下车,我带你到我们村去。”

老三笑了,拍拍我肩膀说:“那好,那好。”

P3-6

序言

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姓谈(这个姓比较少见),今年四十岁,属狗,中技文化,一九九五年从事古董交易至今。

如果没有这些年来的古董交易,不难想象我的别墅,我的奥迪A6都是梦幻之事,我肯定还是一个下岗工人,说不定在哪个小菜市场里没日没夜地蹲着卖我的大白菜,每天与一群子家庭主妇们几分钱几分钱地讨价还价。怎么可能会有我今天富足的生活?现在,我每天坐在家里喝喝茶,上上网,看看社会新闻。说句掏心窝的话,我对现在的生活很知足。

古人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我一点都没有不惑,我的生活很惬意。在闲散而悠闲的日子里,我时常会想起那些曾经被我坑蒙拐骗的人,心中难免生出很多愧疚来。但是,话又说回来,做古董这行,没有不坑蒙拐骗的,说好听点叫捡漏,其实都是在骗,你骗我我骗你,就看哪个的骗技更高。

说实话,就古玩市场而言,哪有那么多的“漏”好捡,那概率就如同中彩票大奖一般,难,太难。那些摊主,个个精得跟猴似的,你还捡他的漏?他不骗你几个钱花花就算是祖上积德了。我想说的是那些乡下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宝贝,被我们铲地皮时以各种手段坑蒙拐骗甚至是以犯罪的形式搞到手,不择手段的方式非常卑鄙、令人发指与不齿!对这些善良的百姓,有些人是道德低下的,我写下这些往事就当是内心的一种自我反思吧!也算是给后来爱古玩、收藏古玩或者说是买卖古玩者的一点借鉴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古董商(1铲地皮)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谈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603714
开本 16开
页数 2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5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6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