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星空的旋律(世界科幻小说简史)
内容
编辑推荐

萧星寒编著的《星空的旋律(世界科幻小说简史)》不是一部科幻批评史,更不是一部艰深的学术著作,它就是以通俗的手法介绍科幻小说史上那些事、那些人和那些作品。请你和作者一起去探访科幻星空,去聆听那些星星演奏的与众不同的旋律。

内容推荐

最权威准确的知识体系,最鲜为人知的掌故秘闻;最热血沸腾的作家传奇,最荡气回肠的史诗演绎。

在科幻的王国,诸神降临。如椽巨笔纷纷登场。他们用最震撼人心的作品,谱写出了一曲曲波澜壮阔的天才史诗……

目录

引子

代序

第一章 缘起

 1.最先登上月球的人

 2.火山、玛丽与科幻

 3.爱伦-坡的遗产

 4.双雄

第二章 红了枇杷,绿了芭蕉——美国科幻小说史

 1.编辑打天下

 2.从艰难求生到一朝成名

 3.黄金时代四大才子

 4.余韵悠长

 5.主流文学的引入

 6.当摇滚遇到网络

 7.树大根深枝繁叶茂

第三章 风雨暖寒寻寻觅觅——中国科幻小说史

 1.独钓寒江雪

 2.作为科学的门徒(1949-1966)

 3.短暂的春天(1978-1983)

 4.一枝独秀——《科幻世界》的传奇

 5.新生代

 6.更新一代

 7.渐近线(港台地区科幻史)

第四章 来自莫斯科的恐龙——苏联、俄罗斯科幻小说史

 1.自由地飞——苏联建国前科幻小说史

 2.沉重的肉身与飞扬的梦想——苏联前期科幻小说史,

 3.两个人的森林——苏联后期科幻小说史

 4.世纪乐园——苏联解体前后的俄文科幻小说史

 5.恐龙涅槃——俄罗斯科幻小说史

第五章 海那边的风景——日本科幻小说史

 1.在预制房屋中成长——萌芽期以及早期日本科幻

 2.陆离的梦(1960-1980)

 3.黑与白之歌(1980-1990)

 4.转动万花筒(1990-2010)

第六章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其他国家科幻小说史

附录:世界主要科幻奖项

后记:科幻迷推动的科幻小说史?

试读章节

大概4000年前,在亚洲西部,富饶的两河流域生活着智慧的苏美尔人。国王吉尔伽美什的英雄事迹很早就在人们口头流传。公元前16到17世纪之间,吉尔伽美什的故事被文字记录下来,并被镌刻到泥版上。19世纪中叶,考古学家在古巴比伦王国的废墟里,挖掘出了12块泥版。到20世纪20年代,泥版基本复原,翻译和注释也相继完成。人们惊讶地发现,泥版上共3500句诗句,记载着吉尔伽美什的所有英雄事迹。世界上第一部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Gilgamesh)就此璨然现世。

在诗中,吉尔伽美什是半神半人的英雄,最初是一个暴君,在遭遇神制造的对手恩奇都之后,他一改以前的残暴;和恩奇都联手,制服了祸害一方的雄狮,战胜了山林怪兽洪巴巴;他的神勇赢得了爱之女神伊什塔尔的青睐,但他拒绝了;他在神的启示下躲过了洪水大劫难;他寻找长生不死的仙药,还曾下到冥界与亡灵对话……

这部气势恢宏的英雄史诗,反映了上古人民与自然搏斗,探求自然规律与生死奥秘的过程。在后来出现的希腊神话故事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民间传说中均可见到它的影子,就连《圣经》也不例外。《吉尔伽美什》有很多与《圣经》相对应的地方。学者S.N.克莱默证实,《圣经》并非原创,而《吉尔伽美什》就是其主要原型。伊甸园、夏娃的诞生、偷吃善恶果、大洪水、在神的启示下躲过洪水劫难等故事都源自于《吉尔伽美什》。

《吉尔伽美什》矗立在历史的源头,为世界尤其是西方文学体系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科幻小说也是其中之一。对科幻来说,《吉尔伽美什》在提供了无数故事素材之外,还为西方奠定了富于幻想的传统,这对后世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的诞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同样处在历史源头的《山海经》,就没有能够在中国历史中起到这样显著的作用。)

有了源头活水,剩下的事情就是开掘。

第一个科幻雏形由古罗马时期的无神论者卢奇安(Lucian)所创作。约公元120年,他出生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叙利亚萨莫萨塔城,父亲是一个贫苦的手工业者。他年轻时曾被送去学习雕刻,后来致力于研究演说术,曾在小亚细亚、希腊、意大利等地周游和讲学。在演说术方面取得相当的成就之后,他对这种职业感到失望,转而研究哲学。约公元165年以后,他在雅典居住过一段时间,晚年移居埃及的亚历山大城,曾任该城的法官,大约在公元180年去世。

卢奇安的作品很多,《真实的故事》(TrueStory)是其中之一。这个用第一人称写成的长篇故事“颇具科幻小说的特征”(詹姆斯·冈恩语)。在故事中,“卢奇安”越过大西洋去旅游,经历了一连串令人难以置信的历险。其中月球之旅使“卢奇安”成为最早登上月球的人,同时也是故事里最科幻的部分:

主人公和他的帆船被一阵大风卷上半空,飞了七天七夜,就到了月球。那是一个圆形的大陆,悬浮在天上。那里有人居住,有国王,有士兵,生活着大量的“地球移民”。国王安狄米恩就是从地球上来的,他正忙着和太阳人争夺“启明星殖民地”。

除了自身的十万兵马,他还从北极星座搬来盟军:蚤载弓箭手三万名,御风兵五万。蚤载弓箭手因为骑在巨蚤背上得名——每只跳蚤有二十头大象那么大。御风兵是地面部队,虽然没有翅膀,却能在空中滑翔,作战时主要充当机动部队。

P2-3

序言

我是个地道的科幻迷。那我为什么痴迷科幻而不是别的呢?

1990年,我还在读小学,本地电视台放了一部日本科幻电视剧《恐龙特级克塞号》,里面有超人、恐龙、怪兽、外星人、机器人、激光枪、宇宙飞船、公主、时间旅行等等等,看得我目瞪口杲,从此痴迷科幻,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

那是20年前的事儿了,书店里根本没有科幻书卖。幸运的是,我在一个亲戚家里找到了两本上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科幻海洋》,里面有肖建亨的《沙洛姆教授的迷误》、叶永烈的《球场外的间谍案》、郑渊洁的《震惊世界的紫薇岛机器人暴动》,还有科幻广播剧《绿色克隆马》,还有当时读不懂的《弗兰肯斯坦》。反复阅读之下,尽管还有不少地方不明白,但也大为震撼,甚至人生理想也改变为我要成为科幻作家了。

从1994年开始,我订阅了《科幻世界》。(感谢《科幻世界》,在十多年时间里,为我展现了科幻的丰富多彩与无穷魅力。)时光飞逝如电,转眼间十多年过去,我毕业了,工作了,结婚了,当爸爸了,世事沧桑,变了很多,唯一没变的就是对科幻的痴迷。

我多次问过自己,为什么如此痴迷科幻。有时候答案很清晰:我原本就爱幻想,又有脚踏实地的作风,合起来不就是科幻么;有时候答案很模糊:你就是为科幻而生的,没有理由。思来想去,对我个人而言,最好的回答是:在阅读科幻时,我能够获得从别处所不能获得的快乐。

从理论层面上讲,科幻有三重价值:科学的,美学的,哲学的。这三重价值并无高低之分,只有表达得好坏之别,并且能互相涵盖。当然,最好的科幻,必然是三重价值兼备。

阅读科幻,对于个人,对于民族和国家都颇有益处。

农业社会靠天吃饭,经验最重要,什么时候做什么,怎么做,前人说了算,所以孕育出的文明喜欢总结,习惯向后看,每个人都是史学家。中国是个典型的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靠效率吃饭,规则最重要,什么时候做什么,怎么做,规则说了算,所以孕育出的文明喜欢制定条款,习惯看现在,每个人都是流水线上的熟练工。美国是个典型的工业社会。

如今中国处于从农业社会越过工业社会径直奔向信息社会的前夜。能否在信息社会中成功生存,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君不见眼下网络发展迅猛,不知道有多少人被信息洪流所淹没,完全迷失了自我。

信息社会的生存策略是:不被信息所左右;于亿万信息中,挑选出自己需要的那些;不被千变万化的表象所迷惑,紧紧抓住那一闪即逝的机会。什么时候做什么,怎么做,前人说了不算,照着规矩来总是慢人一步。信息社会,往后看时,你已经落后,紧盯着手里的活儿时,别人已经大踏步前进了。信息社会想要生存,你得像一个高明的围棋棋手,走一步,想三步,走三步,想十步,前瞻最重要。

那么什么文学能培养前瞻性?

唯有科幻。

最后作几点说明:

一、所有人名、作品名均以已经出版的中文作品为准。如《Ringwodd》一度被翻译为《圆形世界》,但出单行本时翻译为《环形世界》,所以本书用《环形世界》。

二、如果中文作品因为出版社和译者的缘故而出现不同翻译,取科幻界常用的翻译。如weues,包括《科幻小说史》和《世界史纲》都翻译为韦尔斯,但科幻界通常翻译为威尔斯,所以本书沿用威尔斯。

三、对于存在争议的翻译,寻找一定标准确定。如LeGuin至少有勒奎恩、勒吉恩、勒古恩三种译法,最后以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的《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2007年第二版为准,确定为勒吉恩。

四、如果人名、作品名尚未有中文版,所有翻译均为暂译。

五、我只是个科幻迷,掌握的资料有限,部分国家的科幻资料相当匮乏,再加上篇幅有限,必须作适当的删减。如有遗漏、错误或者重要性没有得到突出,请电邮至shaWl3@163.com,与我联系。

最后,本书不是一部科幻批评史,更不是一部艰深的学术著作,它就是以通俗的手法介绍科幻小说史上那些事、那些人和那些作品。请你和我一起去探访科幻星空,去聆听那些星星演奏的与众不同的旋律。

后记

《星空的旋律——世界科幻小说简史》写作完成了,科幻作家是其中毋庸置疑的重点和中心,他们在科幻星空上熠熠生辉。然而,我总觉得还有什么没有写到了。对了,那就是科幻迷。

三三丰对科幻迷有这样一个粗疏的定义:

科幻粉丝或者说科幻迷(SFfan)并不是一般的科幻读者,科幻迷除了在阅读科幻作品之外,还积极主动并常规地收集科幻、写作科幻、研究评论科幻或者参与科幻迷活动。

那么,到底科幻迷在世界科幻史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呢?

拉里·尼文出版了《环形世界》之后很快赢得了一批狂热的科幻迷的追捧,但这种追捧可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追星,而是讨论小说中有哪些不足,挖掘出设定中的缺陷。他们甚至跑到拉里·尼文家“示威”,说环形世界还不稳固,需要加固。结果,拉里·尼文先后写了三部续集和一部前传,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环形世界”。

类似的事例在科幻史上还有很多。这就是科幻迷的第一个作用。

科幻迷的第二个作用就是组织召开科幻大会。一年在全球范围有多少科幻大会召开昵?据弗雷德里克·波尔估计仅在美国一年就有500场。这如此众多的科幻大会当中,世界科幻大会和欧洲科幻大会是其中的翘楚。

世界科幻大会是由世界科幻协会主办的年度盛会。它从1939年开始每年一届,只有二战期间停过四年。每一届由不同的城市举办——当然,主要是在美国。持续数天的科幻大会上有嘉宾演讲、专题研讨、游戏、艺术表演、化妆秀、艺术表演、电影观赏等活动,而最重要的活动当然是颁发雨果奖。

欧洲科幻大会是由欧洲科幻会组织的,从1972年开始,至少每两年举行一次,大部分时候是每年一届,截止2010年已经举办了32届。欧洲科幻大会有个特点,就是喜欢与各个国家已经有的科幻大会联办。欧洲科幻大会的活动同样丰富多彩,会上要颁发欧洲科幻奖。

此外,科幻迷自办免费发放的刊物,发表科幻作品,宣传科幻理论,在各国科幻史上都有一席之地。如日本的《宇宙尘》,中国的《星云》,美国的《轨迹》。通过这些活动,团结和娱乐了科幻迷,在鼓励作家与发掘新人方面也有莫大的作用。

在一次科幻大会上,坎贝尔被问到这样的问题:科幻迷对他杂志的影响是什么。坎贝尔回答道:如果世界上每一个科幻迷不再买《惊奇故事》了,他根本都不会意识到。他这样解释:当时可辨识的科幻迷的人数大约在3000左右,而《惊人故事》的销量是每月10万份,每期上下浮动3000左右,也不会太影响他的销量。

数据上毫无问题。但一个科幻作家在人群中发问: “但是你从哪儿得到你下一代的作者呢,约翰?”那时,他手里拿着当期的《惊人故事》,上面的每一个作者都是曾经的科幻迷。

这则轶事记载在一个美国科幻迷写的《我的个人粉丝史》中。他没有说坎贝尔后来的反应。但故事中的观点正是科幻迷的第三个作用——90%的科幻作者都来自于科幻粉丝群。

在《第五类接触》中,郑军这样写道:

90年代中期,中国科幻又一次启动,并且一直运行到今天,节节上升,再未遭受波折。这一次启动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科幻迷队伍的成熟。专业文学史不研究文学爱好者的推动作用是一个重大缺陷。至少对于中国科幻文学史来说,它的粉丝队伍起到了决定作用。七八十年代科幻大潮培养的一代科幻迷。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展现了一个科幻迷的诚意,它将满足你对科幻史上关键人物、历史节点的好奇。

——姚海军

振兴科幻不仅需要好作品,也需要好评论,它们能对原创价值进行二次开发。萧星寒这部书的价值尽在于此。

——郑军

《星空的旋律》是一部难得的普及科幻小说历史的中文读本。作者如同带领我们乘坐时光穿梭机。娓娓讲述科幻小说的宏伟征途。

——杨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星空的旋律(世界科幻小说简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萧星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古吴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336433
开本 16开
页数 2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06.4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