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曾经是20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最大影响的社会过程,该书是布赖恩·贝利的代表作,也是西方国家20世纪80年代城市化研究最重要的研究成果。
该书通过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过程的比较研究,认识到在20世纪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尽管城市化存在很多共性,但是城市化的道路却各不相同,差异华主要源于文化背景及发展阶段的不同,并产生了多样化的人类后果。
图书 | 比较城市化/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城市化曾经是20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最大影响的社会过程,该书是布赖恩·贝利的代表作,也是西方国家20世纪80年代城市化研究最重要的研究成果。 该书通过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过程的比较研究,认识到在20世纪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尽管城市化存在很多共性,但是城市化的道路却各不相同,差异华主要源于文化背景及发展阶段的不同,并产生了多样化的人类后果。 目录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19世纪工业城市化 最显著的社会现象 19世纪城市化的尺度和原因 人口迁移和自然增长 新城市的人口结构 城市化与道德准则 理论体系的出现 城市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城市规划的渊源 进步党的思想 景观建筑学 城市美化运动 住房改革 规划专业化 第二章 20世纪的城市化:北美经验 大都市集中化的后果 “我们的城市”,1937:国家开始重视城市问题 沃思的评估 20世纪新城市区 20世纪70年代日常城市体系的成长 变化的原因 面向新的社会理论 层域和流动性 相互作用密度 内部差异 马赛克文化中的生活方式 美国的规划方式 美国的新城 住房政策 城市发展概念的扩展 多元化问题 第三章 扩散中的转型:第三世界城市化 城市增长的不同背景 外围城市聚落的移民和增长 移民的后果 非法棚户区:被抵制的“贫困文化” 城市经济对劳动力的吸纳 城市经济结构 生存经济的维持 传统亚文化的再加强 扩散与首位 规划的紧迫性 第三世界边缘区国家城市规划的两个案例 以色列:“平衡”型城市体系的国家规划 南非:通过种族隔离的控制 第四章 为新的城市实体规划:战后欧洲经验 城市遗产 城市模式和社会结构 公众参与的传统 关心城市设计 住宅与住房偏好 英国新城:与工业城市化相伴生 英国规划的早期发展 战后规划:新城 关于开发控制 新城评估 新趋势和新政策 欧洲大陆的进展 瑞典的成就 芬兰:塔皮奥拉的建设 法国:经济学和城市规划的结合 荷兰:聚焦城市化对人类的重大影响 社会主义城市 苏联经验 俄国社会主义对东欧城市的影响 关于城市目标的持续争论 第五章 20世纪城市化的不同道路 社会-政治基础 自由企业动力机制 有组织的市场讨价还价 第三世界 西欧再分配福利国家 社会主义指向 四种规划形式 未来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 差异化加强: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城市变化 美国:逆城市化过程 热爱新奇 接近自然 自由移动 个人主义 变化新途径 其他市场经济与福利国家分散化和离心化的开端 社会主义国家中心化的变化形式 第三世界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变化 变化的应对:胁迫下的规划 参考文献 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比较城市化/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布赖恩·贝利 |
译者 | 顾朝林//汪侠//俞金国//赵玉宗//薛俊菲等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7262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7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0-10-01 |
首版时间 | 2010-10-01 |
印刷时间 | 2010-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299.2 |
丛书名 | |
印张 | 9.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