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与一线幼儿教师对话--激发反思共同成长/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教育是基于信仰的行动”。然而,教师并不是理所当然的教育者,也不是做好了充分准备才去做教师的,而是需要在实践中持续不断地学习,“教学相长”,逐渐地形成实际的教育教学能力,领悟教育的真谛。

本书共分11个部分,无论对于幼儿教师还是家长都有借鉴和启示作用,容易理解和效法。

目录

第一部分 认识教师的“反思”

第一章 走进教师的“反思”

 一、留一只眼睛给自己

 二、何谓“反思”

 三、教师的“反思”

 四、为何反思

第二章 审视教师的“反思”

 一、反思现状:美丽的“徒劳”

 二、寻找反思的“敌人”

 三、诊断教师的“反思”

 四、反思“反思”

第二部分 研究教师的“反思”

第三章 研究的缘起一一走入现场

 一、“与狼共舞”的动物学家

 二、一位记者的荣耀业绩

 三、“扎根现场”的意义

 四、回归“教育生活”

 五、德不孤,必有邻

 六、思绪万千

第四章 建构信任一一研究关系&朋友关系

 一、平衡两种关系

 二、客观,向外看乙主观,向内看

 三、见证关系的发展

第五章 确立计划一一让计划赶上变化

 一、计划VS变化

 二、计划遭遇变化

 三、不断变化的计划

第六章 反思攻略一一从“忧思”到“优思”

 一、愉快地拥抱“反思”

 二、“优思”的标准

 三、“优思”诞生的条件

 四、反思主体:“心动”乙“行动”

 五、破除禁锢“反思”的枷锁

 六、优思:不走“寻常路”

 七、思路决定出路:反思模式的革新

第七章 成长足迹一一思而优则进

 一、成功的过程是坚持

 二、变化:“显性”乙“隐性”

 三、旁观者“清”

 四、尺度的缺失

 五、遗憾中的“完美”

 六、变化“连连看”

 七、教师成长的复杂性

 八、可喜的题外“化”

第三部分 分享教师的反思经验

第八章 反思经验一分享与交流

 一、方法比想法更重要

 二、“实践”检验中的“反思模式”

 三、反思方法的初探

 四、思维的碰撞者——360度对话反思法

 五、细节的记录者——录像反思法

第四部分 交流研究中的感悟

第九章 研究的题外话——意外的收获

 一、偶然的遭遇

 二、意外的收获

 三、空间与内容的互斥

 四、看到一粒沙中的世界

 五、微观教学VS微格教学

 六、“教育学院微观教学”的畅想

第十章 反思研究——我们做了什么?

 一、研究定位:我们做了什么研究?

 二、研究效度:我们的研究可信吗?

 三、研究价值:研究是为了推广吗?

第十一章 接触零距离——向工作一线的幼儿园教师致敬

 一、圈外人VS圈内人

 二、一份讲良心工作

 三、我眼中的纪老师

 四、我们需要松绑

 五、思考的前提:闲暇

 六、向幼儿园老师致敬

附录

 附录1 研究报告

 附录2 四种“教师专业日记样例”

 附录3 纪老师的小班教学经验专题总结

 附录4 2007年11月20日的谈话录音文字片段

 附录5 2007年4月11日的研究日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与一线幼儿教师对话--激发反思共同成长/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妍//姜勇//纪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3112951
开本 32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1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家庭教育
图书小类
重量 0.2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15
丛书名
印张 6.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8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