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湖(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自古繁华富庶的杭州城,美丽的西湖是她的“根”与“魂”。“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之美,让无数骚人墨客、中外游人流连忘返,魂牵梦萦。

浙江广电集团、浙江卫视以数年之功,倾情推出了十集大型电视纪录片《西湖》,生动地诠释了西湖之美及其所以为美的原因。而本书就是将《西湖》出版成精美的图书,使之流通坊间,以让更多的人能够品鉴西湖的独特魅力。

内容推荐

浙江广电集团、浙江卫视以数年之功,倾情推出了十集大型电视纪录片《西湖》,生动地诠释了西湖之美及其所以为美的原因。开播以来,反响巨大。而今,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文艺出版社将《西湖》出版成精美的图书发行,使之流通坊间,以让更多的人能够品鉴西湖的独特魅力。这些都是眼光独到、很有意义的文化事业。相信随着《西湖》电视纪录片的播出和图书的出版发行,必将进一步增进人们对西湖的了解和热爱,进一步推动西湖的保护与申遗,进一步提升西湖和杭州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

目录

第一卷 西湖云水

第二卷 临安的记忆

第三卷 西湖旧影

第四卷 湖山晴雨

第五卷 香市

第六卷 戏文的神采

第七卷 画印西湖

第八卷 西博往事

第九卷 伊人在水

第十卷 天堂

三说而行

从婉约中发掘豪放之美

天造人设的美

专家述评

试读章节

除了传说中的宋嫂鱼羹,临安城里,那道著名的美味——东坡肉,也在香气四溢。

北宋时期,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宋哲宗元祜四年,苏东坡下令疏浚西湖,使西湖出现了新的面貌。参与疏浚西湖的百姓们,早就听说这位太守最喜欢吃猪肉,为了感谢苏东坡,于是到了过年的时候,就抬着猪肉和酒来给他拜年。苏东坡是一位很懂饮食艺术的人,于是,他便指点家人,将肉块烹饪得红酥酥的,然后,又回赠给疏浚西湖的百姓。这,便是“东坡肉”的由来。

在苏东坡活着的时候,杭州的百姓就为他建起了生祠,甚至用苏堤的名字来纪念他为杭州所做的贡献。但是,没有哪一种记忆,能和东坡肉的记忆相媲美。

不仅是上面提到的宋嫂鱼羹,杭州其他一些食品,也都和当年的临安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杭州有一种糕点,因糕点上有“定胜”二字而称为“定胜糕”,传说这是杭州的百姓,为了鼓舞岳家军出征的将士而特制的。

公元1141年,岳家军果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连克金兵占领的许昌、郑州、洛阳等地。但由于秦桧的谗言,在前方作战的岳飞竟被高宗皇帝以十二道金牌召回,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于大理寺,其子岳云、部将张宪也同时遇害。百姓为了表达自己的愤怒,就又把一种糕点叫做“油炸桧儿”,期望通过这种象征性的方式把秦桧“油炸”了。

如果说北方人大多崇奉关帝庙,那么在南方,人们更多崇奉的是岳王庙。一个“帝”字,一个“王”字,道尽了百姓对他们的尊崇。关帝全凭的是一个“义”字,岳飞全凭的是一个“忠”字。从小读过《说岳》的人都有体会,“精忠报国”不仅刺在了岳飞的背上,更是刺在了全天下男儿的心里。

如今,岳庙已经是杭州的著名景点,来到岳庙的游人,正是怀着当年杭州百姓一样的心情,在这里寻访着临安的记忆。

说过杭州的美食,现在,该说到杭州的茶了。

这些南宋的绘画,便展现着关于饮茶的“临安的记忆”。

这幅南宋的《茗园赌市图》,系宋代宫廷画家刘松年所作,刻画了宋代的街头茶市。画中的茶贩,有的正在注水点茶,有的正在提壶举杯,形象非常生动。

这幅《撵茶图》,也是刘松年的作品。如果说《茗园赌市图》表现的是平民生活,那么,这幅作品表现的则是贵族官宦之家品茶的场面。在这里,我们几乎看到了从磨茶、烹茶,再到点茶的全过程。

杭州人喝茶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早在宋代就已经盛行着饮茶的风气,每年新茶上市,都有“试新”的说法。除此之外,在士大夫文人休闲的活动里,还流行一种斗茶、分茶的游戏。

宋代的茶馆,更是讲究,吴自牧的《梦粱录》中称宋代的临安茶肆,是“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或卖盐豉汤,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之属”。可见临安的茶肆里,一年四季,都是一派兴隆的景象。

明清时期,杭州茶馆的特点,则是饮茶与戏曲曲艺相结合,可以在喝茶的同时欣赏到表演。清末民国初年,由于杭州商业活动的进一步发展,茶馆又演变为各行各业聚会,或者是洽谈生意的地方。也还有一些手工艺者,特地来茶馆找雇主。

不过,有人将龙井茶上溯到宋代的小龙茶,却是一种误传。西湖的龙井茶,应该始于明代,因为当时这里最有名的,不是龙井茶,而是龙井寺。直至到了清代,准确地说,是到了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皇帝题写“龙井八景”,并在龙井御封了十八棵茶树,龙井茶才真正有了名气。

杭州茶馆的真正繁盛,还要数最近的二三十年间。现在,每有闲暇,约朋邀友,去中意的茶馆喝茶,已经是杭州的风气。这喝茶的地方,若是在西湖一带的茶馆,面对窗外的湖山,则更能体会杭州的美好、西湖的美妙。P36-40

序言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自古繁华富庶的杭州城,美丽的西湖是她的“根”与“魂”。“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之美,让无数骚人墨客、中外游人流连忘返,魂牵梦萦。

西湖之美,美在山水。西湖三面云山,中涵碧水,山环湖,湖映山,“山色湖光步步随,古今难画亦难诗”。西湖之美,美在文化。西湖承载着悠久的历史,积淀着深厚的文化,传承着数千年来杭州人民创造的文化精髓。西湖之美,更美在山水与文化的相生相融。西湖以山水为表,以文化为魂,山水与文化实现了和谐统一、高度融合。作为自然美与人文美完美结合的典范,西湖是中华人文审美追求的一个“样板”,是中国画的一个“模特”。

西湖之美,既缘于大自然的恩赐,也缘于人类的创造。千百年来,人们对西湖的保护、疏浚、治理从未中断过。从白居易到钱镠,从苏东坡到杨孟瑛、李卫……一代又一代的杭州人共同造就了这个风景名胜、人间佳处。一部西湖的历史,就是一部自然变动与人类活动相伴相生的历史,一部人与自然长期良性互动、和谐相处的历史。这正是西湖普世价值之所在,也是西湖山水与文化相生相融、相得益彰的根源之所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和杭州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西湖保护。特别是迈入新世纪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杭州市委、市政府把保护西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保护西湖、申报世遗”目标,大力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年年推出西湖综保新成果。与过去的西湖相比,现在的西湖山水更秀,文化更盛,山水与文化更加和谐统一,更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前不久,浙江广电集团、浙江卫视以数年之功,倾情推出了十集大型电视纪录片《西湖》,生动地诠释了西湖之美及其所以为美的原因。开播以来,反响巨大。而今,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文艺出版社将《西湖》出版成精美的图书发行,使之流通坊间,以让更多的人能够品鉴西湖的独特魅力。这些都是眼光独到、很有意义的文化事业。相信随着《西湖》电视纪录片的播出和图书的出版发行,必将进一步增进人们对西湖的了解和热爱,进一步推动西湖的保护与申遗,进一步提升西湖和杭州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

是为序。

中共浙江省委常委

中共杭州市委书记

2010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湖(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西湖创作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930714
开本 16开
页数 2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11-01
首版时间 2010-11-01
印刷时间 201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1.2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43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301
190
3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0: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