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培养20年后最棒的男孩
内容
试读章节

一位朋友喜得贵子,满月时,亲朋好友都前去祝贺。大家不停地夸奖着还在襁褓里的小宝宝,朋友夫妇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小家伙也不甘寂寞,不时地用哭声为热闹的场面增添些不一样的音符。

每当听到小家伙的哭声,朋友都会急忙赶过去,轻轻地抱起他,又哄又亲,直到他不哭为止。而一旁的先生则一边逗小宝宝,一边对朋友说:“让他哭几声没事,一哭就抱,会把他惯坏的。”我能看得出来,嘴上虽这样说,但他心里恨不得也抱起那小小的人亲个不停。

看到此情此景,我静心思考了很多:思考家长的教育方式,思考孩子的未来……但更多的则是思考如何给孩子更科学的爱。

是的,不管是母亲还是父亲,每位家长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男孩的成长过程中,仅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就像朋友的先生所说的那样,过多的爱是会把男孩惯坏的。

在生活中,我一直是个处处留心的人,我发现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的:走“偏激路线”的结果只能是碰壁或走人死胡同;只有懂得变通或讲究技巧,才能得到最满意的结果。举个例子来说,领导对员工要严厉,但只有严厉中夹杂着关爱,这个领导所带出的团队才最具凝聚力;服务生对待顾客要热情,但只有热情中包含着不卑不亢,才能巧妙地把那些伺机闹事者的坏念头打消……教育孩子也理应如此,家长要给予孩子爱,但只有爱中夹杂着原则性,夹杂着严厉,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凡事都讲究一个尺度,溺爱孩子不科学,同样,一味对孩子严厉也不可取。只有掌握好严与慈的恰当比例,教育才能得到最圆满的结果。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这样说过:“在大多数场合,人们不善于给慈爱和严厉制订标准,但在教育问题上,这种标准是完全必要的。”与同行探讨慈爱与严厉的话题时,我常常打这样一个比喻:教育与配制药水有异曲同工之妙,水和药的比例恰当,它对疾病有明显的治愈效果;水的分量过多,根本起不到治病的效果;药的分量过多,也许它不但不能治病,还会成为对人体有害的一种毒药。

仔细想想,事实不就是这样吗?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溺爱的成分过多,不但起不到教育的效果,还常常会助长他们那些坏行为或坏习惯,这无异于在喂孩子吃毒药;但如果严厉的成分过多,男孩又会变得畏首畏尾、胆小怕事,甚至还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那在教育男孩时,家长应该如何制订慈爱与严厉的标准,又如何把握严与慈的比例呢?

如何制订慈爱与严厉的标准,在对哥哥家的孩子博博的教育过程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门道”——事先规定好谁慈爱,谁严厉。

刚开始我们对博博的教育只能用“一团糟”来形容,犯了错误,要么全家人一起批评他,搞得他像受了天大的委屈;要么分成对立的两派,一派批评他,一派维护他……搞得他无所适从。但很快小家伙就摸到了门道,专门钻我们教育的空子。

一天晚饭前,博博吃起了冰淇淋,一边吃还一边无比享受地自言自语道:“真好吃。”嫂子看到了,批评他说:“饭前不允许吃冰淇淋,放回冰箱,下午再吃。”小家伙却一本正经地说:“冰淇淋是姑妈买的,刚才我问过她了,她允许我吃。”嫂子事后跟我聊起这件事时,我才知道,这个小家伙学会左右逢源、瞒天过海了。冰淇淋是我为他买的没错,但我并没有允许他饭前吃。

还有一次,他竟然打着他爸爸的幌子对我说:“爸爸说了,以后不允许姑妈训我!”事后,哥哥向我发誓,他从没说过这样的话,完全是这小家伙“挑拨离间”。

……

P9-11

后记

说明与介绍——关于文中的几个孩子

在写作这本书之前的几年,我将几个孩子列入了我的观察对象范畴:自己的女儿宁宁;哥哥家的女儿欣欣、儿子博博;我一个好朋友的儿子强强。

之所以将他们几个孩子作为本书的主要观察对象,或者说是主人公,主要是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他们的妈妈都有记教子笔记的习惯;

其次,他们是我自己最熟悉的几个孩子,可以说都是在我身边长大的,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我并不是个局外人,而是一直参与其中;

最后,他们的年龄是有差距的,代表了不同年龄段的男孩和女孩,这样在写作的过程中,才能从孩子不断成长的角度为广大家长们出谋划策。

另外,为了广大读者阅读方便考虑,我对这些主人公身上发生的故事也进行了一些合并,博博、强强身上发生的故事,也多有另外几个男孩的身影;宁宁、欣欣身上,也或多或少有其他女孩的影子。

最后,我还需要向读者特别说明这样一点:为了本书的写作,在本书中我更多强调了身边孩子表现优异的一面,但这绝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那份虚荣心,或是有意地炫耀什么。其实,就像家家有有本难念的经一样,每个孩子身上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问题,只是为了写作需要,在此忽略罢了。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的男孩性格比较偏内向,有一些女孩子的气质,那么也建议您阅读一下《培养20年后最棒的女孩》一书。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所有的教育方法也都不是通用的,希望家长们能够灵活借鉴!

希望我的书,能够给您带来更多实用、有效的启示!

本书作者:云晓

目录

第一章 “拢"着点,有技巧、有原则地去爱

 再富不能富了他

 严与慈的比例——5:5

 做“权威+哥们儿”型父母

 欣赏他,哪怕他一无所长

 如何“有韧性地去爱”

 50%耐心,50%引导

 讲究手段地说“不”

 做一个好爸爸、好妈妈

 爱,是没有任何条件的

第二章 “慢"着点,精雕细琢出一个好性格

 养男孩慢着点

独特的“柔(揉)教育”

藏点私心,对莽撞喊“暂停”

阳光心态从何而来

别拽他的后腿

绝不夸聪明

把约法三章贴在墙上

好动男孩首选“内向”玩具

“冷处理”与“热加工”

家长“急性子”,孩子没耐心

第三章 “帮”着点,学习力是人为塑造的

好成绩是帮出来的

向他传达必胜的信念

引导他与优秀的同学为伍

写作业不催促

不擅长的科目更要认真学

从课外超越别人

把聪明往正道上引

带男孩到大街上去认字

神奇的100分

送男孩一个小地球仪

带他去博物馆

第四章 “细”着点,在小问题上多用点心

 从小小的坏习惯入手

 惩罚的艺术

“撒谎精”是大人教出来的

有规律的生活

让男孩“输得起”

与男孩划清界线

不做“娘娘腔”

叛逆不可避免,但可以减缓

第五章 “放”着点,让我们的孩子更省心

不唠叨,凡事只说一遍

给他创造的自由

玩“注意看”游戏

更多的决定权

男子汉都应该成为交际达人

理财是一种生存的本事

教育投入的艺术

第六章 望子成龙,家长必须要知道的那些家教观念

自然地“穷”养

小时候要严,长大后要宽

小错要严,大错要宽

孩子的成长比分数更重要

父亲是最好的导师

养个勤快点的儿子

参考书目

后记

附录 云晓的精彩教育观点

序言

教育,要着眼于未来,至少是20年以后

一个个小生命就这样来到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顺带的,男人们晋升为了父亲,女人们晋升为了母亲。再然后,很多你想到的、没想到的教育问题也都接踵而至,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一个又一个问题,父母的眉头一次次紧皱或舒展……渐渐地,孩子长大了,这时候一个大大的问号也横亘在了我们的心头: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还记得孩子出生后不久,我和家里人就这个问题进行过讨论。当时具体的细节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先生说了这样一句话,现在想来都非常有道理:“我不希望孩子能成名成家,只希望他未来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话虽简单,却真实地道出了父母们的心声: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能有点儿出息,哪怕不是大出息也好,但一定要生活得快乐、幸福,至少是衣食无忧的。

在与孩子一同成长的过程中,接触了太多太多的教育问题,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也越发地深刻了。生孩子,只是一个开始,养孩子,才是真正的大学问!

可以说,从孩子诞生的那一刻起,“爸爸妈妈”这一意味着荣耀、责任,重若千斤的称呼,时刻都在督促我们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想想10年。或者20年后。你的教育将带给孩子些什么?

对于男孩来说,20年后的他是懒惰、自私、落后、逃避,人人见之议论纷纷,说他“没出息”;还是坚强、勇敢、勤奋、宽容、上进、聪慧,人人见之伸出大拇指,称赞其“了不起”?

对于女孩来说,20年后的她是懦弱、依赖、感情用事、落后,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平庸女性”;还是优雅、美丽、博学、坚强、乐观、上进,成为人见人爱的优秀女性?

20年后,你的男孩能最棒吗?

20年后,你的女孩能最棒吗?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得不认可这样一个事实:父母的教育,决定了孩子的前进方向!

20年后,我们为之竭尽心力的孩子,究竟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有着怎样的成功,收获怎样的幸福,其实正是在今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定了型的。而这个关键的塑型人,恰恰就是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人。

美国作家古德在他的小说《家庭》中写了这样一句话:“家庭是一项社会发明,其任务是将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

也曾经有人说:“家,就是一本翻旧了却舍不得也丢不掉的书,外表平凡无奇,里面蕴含着无尽的东西。”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这两句教育名言深信不疑。刚刚张开懵懂双眼的孩子,对这个世界都是一无所知的,他的第一句话、第一次迈步等,都是在父母的悉心引导下完成的。此时的他,完全没有规划自己未来蓝图的能力,他必然也必须沿着父母所规划好的线路前行。父母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牢记在了心里;父母努力去挖掘他身上的某些天赋,他就成为了天才;父母悄悄地帮上那么一把、推上那么一下,孩子就朝着优秀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在写作本书之前,有这样两个家教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也可以说,正是因为读了这两个故事,才有了《培养20年后最棒的女孩》和本书的写作与出版。我相信,用心去品读这两个故事,每位父母都将深受感动、深受启发:

故事一则:  作为父亲,股神巴菲特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他也是世界上最有钱的父亲之一,可当他的儿子向他借钱创业时,巴菲特却扔给孩子这样一句话:不借,去向银行贷款吧!十几年后,事业日益成功的儿子这样表达了自己的感触:在还贷的过程中,我学到的远比从父亲那里接受无息贷款多得多,现在想来,父亲的观点明智极了,感谢我的父亲!

故事二则:

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中,母亲只上过几年小学,还因为工伤落下了腿部的残疾。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却经常半夜挑灯帮上中学的女儿抄写卷子上的错题,最后整理成册,让女儿重新做一遍,直到做会为止。最终,女儿在母亲的帮助下,顺利考入了重点高中、重点大学。

作为父母,我想与您一同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即便你赚的钱足够孩子无忧无虑生活一辈子,可你的孩子能享有自己努力付出然后收获的快乐吗?他能发自肺腑地说上一声“谢谢你,爸爸(妈妈)吗”?他留给后代子孙的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卓越精神,还是依赖父母、每天享乐的坏榜样?很多时候,你现在的教育,就决定了你的儿子或女儿,以及儿女的儿女的未来究竟是怎样的……你的教育,很可能影响的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甚至是整个家族的兴与衰!

即便你现在的生活还很困顿,不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不能让孩子吃得最好、穿得最好,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你可以做一个为孩子教育问题尽心竭力的父母,培养他身上最优良的品质,塑造他良好的个性,赋予他独闯天下必需的那些能力,然后,你就可以放心地让他飞了……这样的孩子,20年后,必然让满满的幸福感洋溢在你的心中!

我想,这也正是上面两则故事带给我们的教育启示。

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我们每个父母心里的期望都是满满的,期望孩子能够品质优良、学业有成、能力出众,可20年后这样的期望究竟能实现多少?

我想,不用我说,很多父母也都会有了自己的答案:无论自己的家庭多么富足或是多么困顿,我们的现在都无法左右孩子的未来;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却真的会决定孩子的未来!

孩子的成功,就是教育的成功!

男孩女孩的个性不同.敦育方法也一定要不同

在工作的过程中,曾有很多家长这样问过我:“男孩的教育与女孩有哪些不同?”每当这时,我都会给他们讲起我身边的那几个孩子,男孩博博和强强,女孩宁宁和欣欣。

在很多时候,我都觉得男孩和女孩来自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例如,在他们小的时候,宁宁和欣欣较为安静,也听话,而博博和强强则好动,还爱调皮;稍微长大一些,拿到压岁钱,宁宁和欣欣总是小心翼翼地攒起来,博博和强强却忙着用这些钱去上网、打游戏;宁宁和欣欣喜欢按家长所说的去做,博博和强强却喜欢与大人对着干,走了不少弯路……

在多年的教育观察中,我更是发现,每个男孩身上都有很多男性共有的优点和缺点,例如——

他们乐观向上,却很容易一错再错;

他们坚强勇敢,却不够谨慎;

他们创造能力一流,但破坏能力也一流;

他们积极上进,自控能力却有些让人担忧;  他们容易沟通,但也很容易叛逆;

他们自信,但也很容易一蹶不振;

他们有领导力,但大多缺乏服众力;

同样,每个女孩身上也都有着很多女性共有的优点和缺点,例如——

她们情感细腻,但有些害羞、胆小;

她们娇小、可爱,却容易软弱、逃避;

她们细心、认真,但也更容易受到伤害;

她们自尊心强,但爱哭,容易沮丧和自卑;

她们很乖、很听话,自主能力却很让人担忧;

她们很安静,但消极、悲观等不良心理问题也如影随形;

正是因为男孩和女孩来自于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我才主张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要有所区别。就像在本书我所倡导的那样,对于男孩的爱,我们是要“拢”着点的,对于女孩的爱,我们则要“浓”着点;对于男孩的性格培养,我们要“慢”着点,对于女孩的性格培养,我们则要“推”着点;男孩更适合“穷”着养,而女儿则更适合“富”着养……

作为女性,我们常常用“时光不饶人”来形容岁月的冷漠和无情,可作为母亲,我们又常常感到很骄傲,因为虽然脸上的褶皱多了,皮肤也松懈了,可孩子为我们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却是无以言说的。

这就好比是栽种了一颗苗,在自己的精心呵护下,小苗长大了,开花了,结果了。那种创造的快乐、培育的欣喜,是难以用笔墨形容的。

希望阅读此书后,这种创造的快乐同样也能荡漾在您的心中!

本书作者 云晓

内容推荐

培养孩子的“现在”,成就孩子的“将来”!

男孩女孩的性别不同,教育方法也一定要不同。

教育,要着眼于未来,至少是20年以后!

不打不骂,教出最棒男孩的实用方法大汇集。

著名教育专家多年教育观察和经验的总结。详解100则最实用的教育男孩的方法!

想想10年,或者20年后,你的教育将带给孩子什么?

20年后的男孩,应该是坚强、勇敢、勤奋、宽容、上进、聪慧的,人人都伸出大拇指,称赞他“了不起”!

编辑推荐

20年后,我们为之竭尽心力的孩子,究竟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父母的教育,决定了孩子的前进方向!

男孩和女孩来自于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也要有所区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培养20年后最棒的男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云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426016
开本 16开
页数 3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1-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7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0: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