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达,是民国时期小学领域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他的《词诠》是中国文字研究方面解释虚词的代表性著作。作者的初衷是要读者明白词无定义,虚实随其所用,不可执著。本书原与作者所著《高等文法》相辅而行,前者释词,后者释文法,读者兼读两书后,基本可会通中国古文法,于读书得事半功倍之效。
图书 | 词诠中国修辞学(精)/湖湘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杨树达,是民国时期小学领域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他的《词诠》是中国文字研究方面解释虚词的代表性著作。作者的初衷是要读者明白词无定义,虚实随其所用,不可执著。本书原与作者所著《高等文法》相辅而行,前者释词,后者释文法,读者兼读两书后,基本可会通中国古文法,于读书得事半功倍之效。 内容推荐 《词诠》“上采刘(淇)王(引之),下及孙经世、马建忠、童斐之书”,并广泛搜罗古代字书的说解和经传的故训,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及一部分代名词、内动词、副词共470多个,冶于一炉;首别其词类,次说明其义训l,终举例以说明之。首次在虚词词典中标明词类,是该书一大特色。词诠例句非常丰富,释义十分精当,颇便初学,是文言虚词词典的典范之作。 《中国修辞学》共分为释名(解释何谓修辞)、修辞之重要、修辞举例等18章。并附录“文病若干事”,指出古人文章中的语病26例。如列改易、增益、删削、颠倒、改窜、嫌疑、参互、存真、合叙、错综等项,非今天普通修辞学教科书所能明示。实为中国特色修辞学的奠基之作。 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部首目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词诠中国修辞学(精)/湖湘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树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南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555782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9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535 |
出版时间 | 2008-09-01 |
首版时间 | 2008-09-01 |
印刷时间 | 2008-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1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41 |
丛书名 | |
印张 | 4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38 |
宽 | 160 |
高 | 3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