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写给父亲爱的记忆(萧军最后的岁月)
内容
编辑推荐

一部感人至深的护理日记!一部见证80年代大社会的私人史!

他少年崇尚“武学”,长大后学习军事,三十年代初叶闯入文坛,他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学者型文人——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承上启下者,是“有民族气节的革命作家”。他的成名作——《八月的乡村》被誉为世界反法西斯“抗战文学的一面旗帜”毛泽东称他是“极坦白豪爽的人”。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最倔强的灵魂。他就是萧军。本书记叙了萧军最后岁月的点点滴滴。

内容推荐

他少年崇尚“武学”,长大后学习军事,三十年代初叶闯入文坛,他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学者型文人——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承上启下者,是“有民族气节的革命作家”。

他的成名作——《八月的乡村》被誉为世界反法西斯“抗战文学的一面旗帜”——鲁迅亲自作序并称其“是一部很好的书。”作为鲁迅先生的学生和战友,他是“鲁迅精神”最坚定的贯彻者和承继者之一,他断言: “只要人类有将来,纪念鲁迅的意义也就永在。”

全国抗战时期,他两次到延安,是共产党刚正不阿的朋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他首先做《对当前文艺诸问题的我见》的发言,倡导“为了人类竞取第一”的新英雄主义,毛泽东称他是“极坦白豪爽的人”。

他主编《文化报》,创办“鲁迅文化出版社”为提高广大民众的觉悟和繁荣东北解放区文化做出贡献。他讴歌工人阶级的无私奉献精神,抨击官僚主义作风,因而成为“矿工的知音人”。

为了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翻身和建立一个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而奋斗终生,他无怨无悔。他将九百余万字的文学作品展示给读者,请人民去检验。 为了真理的实现,他曾被国民党特务绑架,也曾被“革命的扒手”们诬陷诋毁,苦难贫病没有压垮他的勇气,鞭抽棍打不曾使他有丝毫的动摇……他是一个真正的人。

目录

写给父亲

一 噩耗传来

二 手术前后

 1.第二次住进海军总院

 2.过年了

 3.手术确定在元宵节

 4.气功师

 5.“坐过来些,我有话同你们两个人说……”

三 “六○六”的日日夜夜

后记

附录一 挺然一倔竹

附录二 关于萧军同志问题的复查结论

附录三 萧军生平(悼词)

试读章节

1987年8月8日 星期六

今日立秋。

爸,忽然脚抽筋了。他不肯穿袜子,说:“若(热)。”给他揉了揉脚,又抻了抻大脚趾,恢复了正常。

翻着骆宾基送他的新著《金文新考》上下卷。

骆老需要的500元钱,让他的女儿晓新及时交给他了,他谢谢爸,并对女儿说:此举动之有气魄——这完全是萧军的气派!

爸的生活费,一个月也仅有110元钱,他有六个儿女,七个孙辈儿女,偶或,还要资助一下比他更困难的老友……所以,拿出500元钱来,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只要老朋友有所求,他是无论如何也会想办法帮助的,对此,骆老坚信不移。而且很感慨“我认识了这么多朋友”!

30年代初,青年骆宾基和他的另两位朋友以萧军、萧红为榜样,也去到上海闯文坛,结果被困在了小旅馆里,写信向萧军求救!于是萧军就约他们见面,先请他们在一家饭馆里饱吃了一餐,后来还托友人帮他们介绍了工作……尽管当时萧军、萧红也是靠卖稿为生,有的时候口袋里竟没有一个铜板,馋极了的时候,还要鲁迅先生请客吃一顿!但是朋友们永远都相信,当你遇到危难的时候,萧军一定会伸出援助的手!

爸叮嘱我们说:“对钱太看重的人,你要离他远一点!”

“食亲财黑的人也不可交。”意思是说,有了好东西不管别人,只管自己“吃”的人,对钱财也一定很“黑”(吝啬),不可为友。

爸今天精神有点懒,情绪不高,不爱说话,咳嗽不断。

秦医生值夜班,她说对于瘤的发展,医生和家属虽早已预料到的,只是没有想到会发展得如此快!如果用139针剂,如今也是不可能的了。萧老出院心切,拦也是拦不住的,只会心情越来越糟……只好如此维持了,回家养养再说吧,有什么情况及时联系,好好照顾老人……

1987年8月9日 星期日

晴朗的一天!

这一段时间,爸几乎是天天清晨四点钟左右就起床。也常会一言不发地坐在凉台上,静静地,闭着双眼……他说是在练习气功打坐。

周海婴来看望“萧大哥”。两个人聊起了当年鲁迅先生的趣事,儿时海婴的趣事……爸又问及有关鲁迅先生的版税,是否还有人在作便?“海外之子”(海婴的大儿子与一台湾姑娘恋爱,去往台湾的事,使海婴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的情况如何?海婴说“还好”。又谈到了人生的圆满,海婴说萧大哥是最最圆满的人了……他还说见到今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登载了某位中医治疗癌症的信息报道,您愿不愿意看看?……

他走后,爸想去看电视,又没啥看头儿。于是就吃桃儿。坐在床上唱京戏。晚九点钟了,等滨还没来,他就想睡觉了。可巧滨两口子此时进了门,他马上说:“我想洗脸、洗脚。”可是在前我问他要不要洗洗上床?他却推说“不热,没汗”。我这两天心脏很不舒服,人也很倦,脸也有些浮肿……也许爸看出了,所以他不愿劳动我?多么精明而通情理的老爹啊。

1987年8月10日 星期一

下雨了,天也阴沉着,病人就更是感到了心情郁闷……

爸昨夜睡得很不稳,翻来倒去地大约到一点多才睡沉。起夜三四次,出虚恭多次,喝水,咳嗽……早晨五点钟不到就再也躺不住,赶忙起身了。到凉台上观观,站站,走走。说梦给我听:

“我到湖南,当地人说,必须要滚一身泥巴,打几架,才能让你当我们的哥们儿呢!于是乎我就滚了一身泥巴,和人打了起来!嘿嘿嘿!”

又谈及此行香港、澳门有关部门如有心,应当出一部精彩的影集和一部15位团员每人写的出访记,那将是有历史意义的……这次作家代表团出访港、澳,对于霍英东来说,无论在政治上还是文化艺术界的影响都是很大的,只在经济上投资,是一方面,文化、教育是国家之本哪……

爸还提到,他这一病,让全家人都为他操劳而忙碌了。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嘛!都是您的儿女,您和我们还客气什么!应该的呀。平常您待我们的一点一滴都不会忘记的,我们是情愿的。比如我,您不把我接生到这世界上来,哪有今天?在您危难时刻需要我们的时候,如果不肯相助,那才是天理不容哪!所以,希望您能安心,我们会尽心尽力的。”

李医生来查房,告诉爸12号下午出院,明日下午可以结账。

“我们欢送您!”

“我可不希望你再欢迎我!”爸说。头脑的反应真快。

不知道建中又从哪儿给爸寻来了烤包子和烤馕。上次没带来,爸很遗憾的表情使建中很自责。但那也怪不得建中,当他再去的时候,“新疆村”早就拆了,变成大马路了,做烤包子和馕的人,连影儿都找不到了。这次爸可是喜欢,马上就让给“飞行司令”送去了一份烤包子和馕。

妈妈去医院看耳聋,她说花了四元钱只给她掏了掏耳屎,“真贵啊……”。

“哈哈哈哈!”爸笑得特开心。

理发师傅又来了,很快就理完了,却只收费五角钱。“这也太便宜了!哈哈哈哈……”爸又乐了。

P44-46

序言

几天来,我,紧紧地咬住牙关,不准泪水滚落下来!不停地做事,试图模糊这严峻的现实……父亲,他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事,要我们去做。我知道,我不能哭泣——“哭泣”,只会动摇了我的信心和勇气。我知道,我不能怯懦——“怯懦”是父亲最最憎恶的品行。

我只能前进。只能像父亲那样面带着微笑直视惨淡的人生……

父亲说:“我的朋友、我的读者们都会随时随处帮助你的,孩子!只管认准了路,韧性地走下去!总得留下点儿什么给后人,哪怕是一点点值得学习的精神也好——时间不抓紧,留下的只能是一片杂乱和空白。

“从工作上讲,你是我的助手,我信任你;从个人私情上说,你是我的女儿,是我亲自收生的你,我对你寄予了希望。咱爷儿俩的交情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吗?

“建中又是一个品质很好的孩子,他是那样地理解你,不惜一切牺牲地帮助你……”

可是——爸!您能够给予我的一切爱,如今已统统地都化为记忆、化为了云……这无可挽回的惨痛,有谁能助我?

父亲生前,朋友们打趣说我是他的“影子”,是他的“跟班儿”……他们说我太像父亲:圆胖的笑脸,豪爽的快性子以至热忱、欢喜的直肠子……特别是当我们爷儿俩高歌一曲“信天游”为朋友们带来无比的欢隋时,父亲的那份满足,远远地超越了那歌唱。

父亲爱朋友,父亲爱生活,父亲爱生他养他的土地……那一曲曲的欢歌里都印有父亲那浑厚而通亮的音痕,而我,如今却永远也不能再与父亲的歌声混为一道。这无可挽回的惨痛,又有谁能来助我?

父亲平生,极少流泪,他不喜欢悲悲戚戚地为他送行。

他说:“死也要死得艺术!死得有气派!”

朋友们、长辈们都劝慰着我:“过80岁的年纪,算是高寿了,难得的是你的父亲他平生没有什么遗憾!他该做的,无论是用口、用笔以至用手,他都做了。他比我们生活得充实,比我们生活得慷慨,比我们生活得激昂而堂堂正正!他是个男子汉,地地道道的大丈夫!

“他是个出色的人,豪杰般的猛士!

“哭,会损害了他的自尊;哭,会损害了他硬汉一生的形象;哭不可为他送行……”而“噼噼啪啪”的泪,却打落在了我的手上、臂上、头上、脸上……

望着花丛中的父亲,他们说,看萧老走的是那样安详,走的是那么坦然,走的是那样无牵无挂、不卑不亢,难得的豪情侠勇本性……应当感到欣慰!而我,却总也忘记不了父亲与恶症苦苦搏斗的日日夜夜。

他,是用着何样的勇气,何样的毅力,来争取生的权利啊!

以上的文字,写于父亲刚刚去世的日子里,如今的感受虽然沉淀了许多,但怀念依旧!无可更改。就让它们做为“历史”驻存在这里,代为前言吧。

我们期待着书中所记叙下来的点点滴滴,能在亲人和读者们的心中,留下一些真切的印象,了解—位伟大父亲的最后的人生历程。

后记

2007年的夏天,开完“纪念萧军百年诞辰暨《萧军全集》出版座谈会”之后,看起来很健康的我,突然间病倒了!朋友们、亲人们都感到了惊讶!整整一个秋天和冬天,我也以为自己真的是“狗熊”了,爬不起来了,建中的焦虑与狼狈境况自不必说。

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成员出了问题,那么这套马车,就会立即失去了往日的平衡与欢乐!这样的体验,真的是刻骨铭心……

人是很脆弱的,但也是很勇敢的。我终于在亲人和友人们的不断关切、帮助、督催与鼓励中,站到了勇敢这一边,我又可以以我的歌声与笑声,来答谢我所亲爱的人们了。

自从父亲离去,我和建中一直以来就想写一本有关父亲的书,最想写的,就是这本“护理琐忆”。

迟迟不能动笔,是因为心境老是不能成熟得无动于衷!一拖延,就是20年!

今天好不容易整理完了这些琐忆,心境,似乎平复得多了。我不愿别人看见我在哭的样子,而这份强忍的痛,就更使人心颤!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父亲曾亲笔为我们题写过一纸“示儿篇”,就挂在我们每天睁眼就能看得到的墙壁上——“孩子们:你们的一生,必须要做一个坚强、勇敢、公正、诚实、朴素、善良、忠实于祖国,忠心于人民的人!”

父亲的这些话,我今天想来,也是说给他自己的。他是祖国的儿子,他是人民的儿子,近一个世纪以来,他用自己的身躯和热血,赤胆与忠诚,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他向这块饱经忧患和苦难的大地,注入了他全部的爱!

如今,融于他痴情爱恋的土地!这确是夙愿,确是回归!愿父亲,安息……

“人,应当有一颗坚硬的,水晶石般的灵魂,虽然不容易做到,但必须要这样去争取!”

“多想别人的好处,净化自己的灵魂!”——父亲生前这样说,也是这样做!

父亲爱朋友,朋友们也爱父亲。

在他住院期间,许许多多国内外朋友们“闯上门”来看望他,而又有许许多多的朋友被我们“谢绝”在门外……辜负了他们的一片真情!以致没能够与父亲见上最后一面!

这深深的愧疚,啮着我的心……我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宽恕!

太爱父亲的我们,此时此刻,竟是这般的自私!

自省我自己,最使我痛悔而不能原谅的,确是直到父亲闭上了他那双看透人生一切而对生活充满了信任与希望的眼睛,停止了他那颗备受冷暖之苦而火红博大的仁爱之心……我才在他那布满着风蚀纹的脸颊上吻了他!对他说了一声:“爸,我爱你!”

可是,爸已经永远也听不见了……

父亲,给了我们精神上的一切,我们只能前进!

父亲,有他自己喜欢的话——“我的道德观是:积极地讲,给人以愉快;消极地讲,就是不妨碍别人的愉快。人给旁人愉快,自己也愉快。”

我们愿像父亲那样,积极地生活,给人以愉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写给父亲爱的记忆(萧军最后的岁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萧耘//王建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书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637531
开本 其他
页数 2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52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