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隐秘盛开
内容
试读章节

潘红霞不止一次听他们这样感慨:“唉,这地方,简直就是个村儿!”

他们不说“村”,而说“村儿”,一听这流畅的鼻音很重的“儿化音”就知道了他们的来历。对了,他们都是北京人,北京知青,在这里,在黄土高原上插队落户。他们都有着特别复杂、特别曲折的经历,那是潘红霞这样的本地女孩儿所不能了解的。比如陈果,陈果来自一个赫赫有名的学校——101中,它的前身,据说是延安保育院,“马背上的摇篮”说的就是它。也许陈果自己并没有张扬,可是,没多久全校差不多有一多半人还是知道了她不平凡的来历。这投有什么,潘红霞想,要是换了我,我会让全校的人都知道。

陈果插队六年后,最终落脚在了一个叫“太谷”的小城,在那里的一家制药厂当工人,那家制药厂,倒是远近闻名的,生产一种古老的妇科良药“定坤丹”,据说是宫里的秘方,所谓“宫闱圣药”,后来流传到了民间。当然这和陈果没什么关系,陈果根本不关心这些,陈果每天要做的事,是写各种材料,她是厂宣传科的干事,所谓“以工代干”指的就是陈果这样的人。

“宫闱圣药”让潘红霞感到了神秘,其实,关于陈果的一切,在这个经历简单心地也简单的女孩儿眼里,都是神秘的:她的来历,她的经历,她到过的那些地方。潘红霞喜欢所有神秘的事物。她很庆幸自己能和陈果这样的人在一个学校一个班里念书,而且,还同住一间寝室。

是啊,要不是十年的蹉跎,潘红霞怎么会和陈果同在一座城市、一个学校、一个班里做同窗呢?在一个正常的年代,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她们相差七八岁,当陈果已经是北京这座辉煌的都城中一个初中学生的时候,潘红霞才刚刚迈进本地小学的校门,学汉语拼音,学大小多少、上下来去,学那篇忆苦思甜的课文:

爷爷七岁去讨饭。

爸爸七岁去逃荒,

今年我也七岁了,

背起书包把学上。

如果一切正常,她们将永远不可能相遇和相识。她们各走各的路,就像不同轨道上的两颗星星。但是他们都无可选择地遭遇了这个非常时代。他们,潘红霞、陈果、所有的人,当然,还有刘思扬。

刘思扬也来自一座小城,那座小城在后来的岁月中,将以它完好的城墙和明清时代的民居建筑而闻名世界。但是在1978年,它很沉寂,没人知道它发达的未来。刘思扬就在这小城中一家柴油机厂做机工,开牛头刨。他整天穿着油腻腻的劳动布工作服,可是头发总是洗得很干净,上面有“海鸥牌”洗头膏的香味。他还有个癖好,喜欢在高高的没人的旧城墙上看书,这使他和本地人区分了开来。本地人,除了撒欢儿的野孩子有谁会理会这破墙呢?从一生下来,它就在那里了,又不能靠它吃,也不能靠它喝,只有外来人,才会对它的存在感到好奇。这个外来人刘思扬,这个小资产阶级的刘思扬,当他忍受不了小城的庸常和窒息时,他就总是爬上城墙,好像,这是他从生活的泥淖中出逃的方式。在某些节假日,他的女朋友会从另一座小城赶来看他,他也爱把她带到衰草丛生的城墙上,他们就在那里拥抱、亲吻。

他们就是这样,已经习惯了文学化地活着。

刘思扬以全县高考第一名的成绩,成了那小城的名人。可是他运气不好,他填报的第一志愿“北京大学”不知因为什么没有录取他,却把个第二名录走了。这样,他就来到了这里,这座内陆城市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做了潘红霞的同窗。潘红霞想,这多偶然哪,她还想,这多幸运哪。

潘红霞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只是,她自己并不知道,那就是,她是个知道珍惜的人,她懂得“感恩”。这是人的一种禀赋,有人有,有人没有。比如陈果,陈果就是活一百岁,经受再多的磨难,她仍然是不知道珍惜的,对了,这是一种才能,就像爱。“生活教会了我们珍惜”,这话是一句谎言。潘红霞他们班上,五十几人,人人都有鸿鹄之志,不少人都对最终落到这样一所末流学校感到委屈和不满。可是潘红霞不。潘红霞内心很快乐。她虽然也会对这新环境中一些事情发发牢骚,比如食堂糟糕的饭菜,比如遥远的水房,比如根本没有几本藏书的图书馆,可这又算什么呢?这一切都无法伤害到她的快乐。她有时甚至都为自己的快乐不好意思。夜深人静,有时她会忽然从梦中醒来,八个人的寝室,鼾声此起彼伏,鼾声就像水波一样,一波一波地,拍打着她,她就问自己,潘红霞你这是在哪里?在什么地方?然后她回答说,在你想在的地方。这回答,一下子,让她眼里涌满热泪。

1978年,人们感受着朴素的快乐,在百废待兴的校园,清贫的土壤和快乐的空气特别适合浪漫主义的生长。到处是不再年轻的面孔,皮肤粗糙,上面布满风霜的痕迹,但经历很快地就变成了故事。携带着故事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吸引着年轻姑娘的目光,感伤的情绪在甜蜜中泛滥着,苦难变成了高贵的印记。

潘红霞没有值得炫耀的经历,没有苦难的财富,这让她感到自己平庸。她和这古城中大多数同龄人一样,该上学的时候上学,该停课的时候停课。后来,“复课闹革命”时,她进了初中,只读了一年,就领到了一张“结业证”。那是1971年,她还不满十六岁,从此就走上了“社会”。这所谓的“社会”,其实就是一家集体所有制的小厂,隶属于这城市的手工业局,从前,是一家街道小厂,生产一些铁制的杂货用品。她就在这小厂狭窄局促的空间里,伴着一台老掉牙的皮带车床,度过了将近八年岁月。所以,对她来说,重返校园,开始一种完全不同的新生活,是一种救赎。尽管这学校名不见经传,可它拯救了她。

这座内陆城市的最高学府,当然是以这省份名字命名的那座大学。它有悠久的历史,创办于二十世纪初:1902年,是中国的第三所大学堂。它的创办人,是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这个大名鼎鼎的人物,用令我们屈辱的庚款创办了这所大学,参与创办的,还有当时的清廷大员岑舂煊。总之,它是有根基的,有身世的,当然,也是衰落的。不像潘红霞的学校,几乎没有历史,白手起家。所以,那个学校里的学生,都比较骄傲,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没办法的事,没落的世家子哪个能不骄傲呢?P6-9

书评(媒体评论)

《隐秘盛开》分两个晚上看完,哭了两大场。蒋韵的文字,像一朵红云,带着我们的心思,穿过阴晴圆缺的夜空。她写的爱情,平凡而忧伤,淡然而宿命。在命运的安排下,二十年光阴里,淌着悲剧的暗流,却温暖醇厚。对于爱,这里没有歇斯底里的报复,只有坚贞不渝的信仰。

暗恋的情愫,化成一股淌入整个生命的泉水,暖暖地流着,直到生命的尽头,依然是潺潺不尽。这场暗恋,它远离险恶,远离阴暗,远离诡谲,是似水流年,是面朝大海,是春暖花开而不败。

——读者湾湾呢留言

看完这篇小说,我久久不能平静。蒋韵老师,我们爱你,谢谢你把这个浪漫爱情、孤独执守又痛断肝肠的故事讲给我们。

——一位新浪网友留言

手里有书,看得流泪。这是近年来我看到的最震撼的爱情题材的小说。这样的作家,这样的作品,不能被忽略。

——一位新浪网友留言

后记

起初,写《隐秘盛开》,动机很简单,是因为听了一个故事,那里面,有令我感动的温暖的东西:古典爱情,以及,我们那个时代的精神气息。写它,差不多是一时的冲动,但写着写着,有些意想不到的改变发生了。

也许,只有在童话和寓言里才有的纯粹与极端,像水墨的山石一样,在我貌似平静的书写中,凸现出来,让我自己也感到了一些惊诧和陌生。

后来,我说,我写了几个天才——爱的天才,天才是注定要为她(他)所独具的天赋而献身的。.莫扎特献身音乐,梵高献身绘画,而我的潘红霞们,则献身爱。只有这些爱的天才,才会把俗世中的爱情,人间的爱情,改造成信仰。

汤显祖把人类划分成了两个天下:“有情天下”和“有法天下”,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命。几百年前是这样,几百年后,就是到了二十八世纪,我想,也仍然会是这样。爱的天才,是“有情天下”中的奇花、精粹,就像安徒生的“小人鱼”、《巴黎圣母院》中丑陋的敲钟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美丽而不幸的格鲁什卡,还有,就是那个荣国府中的逆子贾宝玉——上下五千年,偌大一个中国,唯此一人,唯这个奇异的博爱的男人,把少女的美视为这世界的意义和终极的理想。

毋庸讳言,古往今来,“有情天下”永远都在被“有法天下”所围剿,今天,在这个物欲统治的年代,这个欲望比天大的新世纪,早已没有“有情天下”的寸土之地。当年,贾宝玉还有一个虚构的春天般美好的大观园,而今天的潘红霞们,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一具肉身,还有什么?所以,那个“有情天下”,就在这具身体之中,这个肉身的生命深处,与它同在,不可剥离,无从背叛。悲剧感,或许,就是由此而生。

不可剥离,无从背叛,这宿命的悲剧,在我小说中另一个人物“拓女子”身上,表现出的则是惨烈。也许,这里面还隐藏了另外一个主题,于是,一个浪漫主义者的天敌——米小米诞生了。我用米小米的眼睛,来审视她的母亲,一个曾经目不识丁的村姑,却被几个来自大城市、自认为担当着启蒙重任的插队知青所选中,就像被上帝所选中一样,做了她们启蒙的试验田。那是一个异常成功的试验,她们在她身上,随心所欲地,播下了浪漫主义的种子,她们给了她知识,还有人生的梦想。然后,她们一个个,远走高飞,留下这一个孤独的战士,一个人,坚守着那浪漫的理想,一个人,九死不悔地,和不可抗拒的命运作战。那是多么惨烈多么血腥的战争!一个人,面对着整个世界!到最后,那些弃她而去的启蒙者,也最终会和生活媾和,做了背叛者。可她不会,她无从背叛,因为,那个“有情天下”,就在她血肉的体内。

我不是一个仲裁者,我也不想去评价启蒙和被启蒙者之间的道德关系。但是我的米小米要评价,甚至,是声讨。“在我可怜的母亲孤身一人和命运作战的时候,她们在哪里?卡佳们在哪里?这些让她‘睁开了眼睛’的人在哪里?不用说,她们早就撇下她跑了,回到她们熟悉的城市了,回到她们的人群和生活中了。她们在‘老莫’吃酸黄瓜喝罗宋汤的时候,甚至,在她们自己也和生活同流合污的时候,我妈她一个人,孤零零一个人,壮烈地、没有任何声援任何救助地,用她唯一武器,她的血肉之躯,捍卫着她们让她睁开眼睛看到的东西,她只有一条命,可是她死了三次!”所以,我的米小米,她有充分的理由不相信任何现成的真理。

几年前,一个十七岁的小少女对我说,读了鲁迅的((孔乙己》,才知道,莎士比亚的悲剧有多么贵族,人人都死得那么庄严,痛苦全都是高贵的痛苦!我很震动。所以,在这个故事中,我让米小米,这个卑微者永远保持着她的警惕和警醒,当然,也是我的警惕和警醒。我让米小米用她犀利的眼睛,来审视与她完全不同的另一类人群,另一种人生,从而构成一种复调的效果。同时,这也是对我,一个书写者的审视甚至是,叩问。

写爱情故事,不是我的擅长。《隐秘盛开》是我第一本与爱有关的小说。我生活在黄土高原上一个内陆城市,从前,我的小说,大多都和这城市有关,多年来我一直在探究我和这城市奇怪的关系,我生活在这城市之中,却固执地将自己放逐到这城市之外,所以,在精神上我是一个漂泊者。城市让我窒息,不仅仅是我的城市,越辉煌的城市就越让我心存恐惧,我永远在它们之外。其实,在《隐秘盛开》中,也仍然有一种漂泊的气息贯穿始终,如同我的呼吸。

目录

上篇 地上天国 

 一 七七级和河边的学校 

 二 小城女儿 

 三 水声浩大的夜晚 

 四 小玲珑讲的故事 

 五 倾听者 

 六 毕业聚餐 

插曲 人间事 

 一 拓女子 

 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下篇 爱与死 

 一 本来要去巴塞罗那 

 二 恶魔吹着笛子来 

 三 我再也找不到你 

 四 旅途 

 五 米小米讲的故事 

 六 来到了海边 

 尾声 让我抱抱你

后记

序言

这个故事,其实,与死亡有关。

也可以说,与爱情有关。

所以,它可以在任何一个时间任何一个地方开始,比如,2004年早春的巴黎,比如,1969年严寒的吕梁山区,故事中的人物朝我们走来时,你无一例外地都可以从她们身上发现某些共同的东西,那就是,让人疼痛至死却不能放弃的爱意。

从远处说起

可以从遥远的巴黎说起,但可以肯定,真正的故事,不是发生在那儿。

两个女人,很偶然地,参加了一个自助旅行团,她们从巴黎出发,准备到西班牙去。路上发生了一些事情,使她们改变了旅行的方向。两个女人中,年轻的那一个,酒量很大,脾气也很大,不那么好相处,年长的那个看出了她是一个有秘密有心事的女人。当然,谁没有秘密和心事呢?有一天她们两人坐在一家乡村旅馆的酒吧里,谈起了往事。一定是因为酒的缘故,她们都有点喝多了,年长的那个先说起了自己,那是一个爱情故事,毫不出奇,可是正是因为这不出奇才格外令人震撼。那个故事把年轻人说哭了。

年轻人说:“你们哪!你们哪!”

那个故事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这年轻女人的命运。

那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夜晚,有月亮,但不记得是弯月还是满月,空气中有大地的清香,植物的清香。在她们不知道的那些酿酒作坊里,葡萄正在悄悄发酵——那里是著名的葡萄酒的家乡。一条河,在漆黑的夜里,缓缓流淌,流过一望无际的广阔麦田,流过森林、城堡和昔日的狩猎场,流过丘陵起伏的酣睡的乡村,流向大西洋。她们听不到那水声,可是能感觉到它就在近处,就在她们身边,安静、温暖、柔美,她们都是那种对河流特别热爱的女人。

故事这样开头,显得很陈旧,但是我喜欢陈旧。我喜欢一个故事里有时光留下的痕迹,就像老建筑。

内容推荐

  尘世间,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以神的完美方式来爱一个人。隐秘盛开,那寂静中难以抑止的激情……他们是爱的天才。

《隐秘盛开》描述了一场漫长、无望而又震撼人心的暗恋。女主人公看似普通,其实却是一个世间稀有的爱的天才。她以与众不同的方式,创造一个非凡的爱情神话。小说写尽爱情中的深挚、疼感、克制中的绝望和无望中的尊严。这是一部饱含激情和深情的作品,感人至深。

编辑推荐

小人鱼步步走在刀刃上,但这种疼痛始终不被诉说,使不知情的王子得以一直享用他的幸福。可能人和神的区分就在这里,我们无法像神那样忘我无私而又毫无噪音地爱着,并牺牲。尘世间,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以神的完美方式来爱一个人。隐秘盛开,那寂静中难以抑止的激情……他们是爱的天才。

《隐秘盛开》描述了一场漫长、无望而又震撼人心的暗恋。女主人公看似普通,其实却是一个世间稀有的爱的天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隐秘盛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蒋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54271
开本 32开
页数 2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4
14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2:3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