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建党群星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了回顾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那段峥嵘岁月,追寻党的创始人走过的历史足迹,编者特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前夕,选择了为党的创建作出历史贡献的16位人物,龙眠等编撰了这本《建党群星》。他们当中,有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有苏俄、共产国际的代表——维经斯基、马林;有在党的一大召开之前成立的8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李汉俊、张国焘、张申府、毛泽东、董必武、陈公博、周佛海、王尽美;有陈独秀个人指定的党的一大代表——包惠僧;有中国青年团第一任书记俞秀松;有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参加上海发起组的国民党人邵力子。还有一位虽不是中共党员、却为一大顺利召开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杰出女性王会悟。

内容推荐

《建党群星》中的人物都曾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贡献,他们的命运、浮沉各不相同,无论如何,历史的天空留下了他们的轨迹……

《建党群星》由龙眠等编著。

目录

引子

陈独秀——从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到中共最主要的创始人

李大钊——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维经斯基——苏俄、共产国际帮助中国建党的第一人

李汉俊——中共上海发起组代理书记

董必武——从老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

张申府——旅法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始人

毛泽东——一个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辗转历程

何叔衡——中共一大代表中的年长者

王尽美——最早去世的中共一大代表

张国焘——一个中共叛徒的青年时代

陈公博——被国共两党开除党籍的“乱世能臣”

周佛海——曾任中共中央局代理书记的大汉奸

包惠僧——陈独秀个人指派的中共一大代表

邵力子——参与中共创建的国民党人

俞秀松——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

马林——促成开天辟地大事件的共产国际代表

王会悟——中共历史上第一个会务工作者

试读章节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1917年1月4日到校视事。蔡校长求才若渴,到校后做的第一件大事是聘请有真才实学的人协助他一同治理北大。

1917年1月,蔡校长呈文教育部:原文科学长夏锡棋辞职。“查有前安徽高等学校校长陈独秀品学兼优,堪胜此任。”同月13日,蔡校长布告:“兹奉令派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据当时文科哲学系学生冯友兰回忆:蔡元培到校后,“没有开会发表演说,也没有发表什么文告,宣传他的办学宗旨和方针,只发了一个布告,发表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就这几个字,学生们全明白了,什么话也用不着说的。”当月,陈独秀进京就职。3个月后,高君曼等也来到了北京。

陈独秀任文科学长的“消息传出后,全校震动。青年学生无不热烈欢迎,奔走相告,而教师中的遗老遗少则窃窃私议,啧有烦言”,说“陈先生只会写几篇策论式的时文,并无真才实学;到北大任教尚嫌不够,更不要说出任文科学长了”。蔡先生对于这些攻击,态度是鲜明的,驳斥是有力的。他说仲甫先生精通训诂音韵学,学有专长,过去连太炎先生也把他视为畏友。熟悉陈先生的人也出来讲话,说他在文字学考据方面有素养,有研究有著作。高一涵先生甚至说仲甫先生讲文字学,不在太炎先生之下。这样众口一词,才慢慢堵住了攻击者的嘴。

陈独秀上任以后,有职有权。他不开课,专心致力于北大文科的改革。蔡元培对有关文科的“人事、行政,一切由陈独秀先生主持,不稍加干涉”。陈独秀所做的第一件大事是为文科延聘名教授。当他一旦决定任文科学长,就写信给胡适,劝他“早日回国”,来北大讲授哲学或文学。于是,一时提倡新文化运动的知名人士,大多荟萃于北大文科。

蔡元培说:“北大的整顿,自文科起”,是陈独秀任文科学长以后,“文学革命,思想自由的风气,遂大流行”。文科的改革和整顿首先表现在教育思想、教育方针的变化。在《新青年》创刊以后不久,陈独秀曾发表过专门论述教育方针的文章,指责中国教育的弊端,阐明他的教育主张是自动的,启发的,实用的,全身的;而不是他动的,灌输的,虚文的,单独的脑部教育。他认为高等教育的宗旨不同于一般教育,应当以“研究学理”为主。1918年9月20日,他在北大开学式上演说,指出现在大学生的求学目的“可别为三类:(一)研究学理;(二)备毕业后应用;(三)得毕业证书”。抱第三种目的的人“必不多”;第二种目的,“虽不得谓之大谬,而仅能适合于专门学校;惟第一目的,始与大学适合”。为了研究学理,他提出了三项办法:(一)注重外国语。因为“最新的学理,均非中国古书所有”,而译成中文的名著又很少。(二)废讲义,因讲义“不足以尽学理”,教员抱着讲义上课是一种懒惰的表现。(三)多采购参考书。由教员指定参考书之册数、页数,“使学生自阅,而作报告”。

陈独秀除了抓教育方针以外,他对北大文科教学的改革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扩充文科,增设新系。北大文科原来只有四门(系),即中国文学、中国哲学、中国史学和英语。陈独秀任职后,中国文学系于散文、诗之外,增设词、曲、小说。外国文学系于英国文学外,增设法、德、俄诸国文学系,世界语也列为选科,矫正偏重英语之旧习。哲学系于中国哲学、西洋哲学外,又增设印度哲学等。史学系于本国史、西洋史外,增设印度史、东洋诸国史、考古学、古文字学、美术史等课。规模日见宏大,教授也日益增多。

(二)允许学生自由选修各课,废除一切课程全部必修的规定。北大各学门的课程表本来都订得很死,自选修课增多后,课程表活了。学生各有各的功课表,对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有利。教师怎么讲,可以唱对台戏。学生可以上本系的课,也可以上他系的课。学校四门大开,谁愿意来听课都可以,所以当时北大有3种学生:一是经过入学考试的正式生;二是未经入学考试的旁听生;三是不要许可自由来校听讲的“偷听生”。

(三)整顿课堂纪律,制定考试制度。陈独秀在《北京大学日刊》先后发布了数十份《文科学长白》,针对学生纪律松弛的现象,明确规定学生因病、因事不到校者,须有证明,否则按旷课论。本科、预科各班学生上课均不得迟到。选修课一经选定之后,不得任意更改及旷课。旁听他门他年级功课的,听讲中辍者一经查出,除追回听课证外,并剥夺其以后请求旁听之权利。规定学生升级、留级、毕业,都以学习成绩为准,经学长亲自审阅,上报学校,然后发给文凭。陈独秀为执行课堂纪律,曾将经常缺课的黎元洪的侄子误认为许德珩,给予记大过一次,后一经发现错误,即“收回成命”,并对许“进行劝慰”。这说明规定的那些纪律并非一纸空文,是严格执行的。P021-02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建党群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龙眠//文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0083679
开本 16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6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41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3: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