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毛泽东转战陕北的日子
内容
编辑推荐

今年是毛主席诞辰117周年,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任弼时同志曾经很感概地说过的那句话:“中华民族有幸,出了个毛泽东!”的确,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政治家、理论家、革命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对中国人民、世界人民作出的杰出贡献,可与山河同在,日月同辉。权延赤所著的《毛泽东转战陕北的日子》清晰的纪录了毛主席在陕北的那段日子都遭遇了什么,为什么会转战陕北,转战陕北这一决定对当时的战争局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还发生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内容推荐

毛泽东为何要转战陕北,在陕北的日子是怎么过的,一路上陕北征程是否一路平坦?权延赤所著的《毛泽东转战陕北的日子》通过对毛泽东历史的深度剖析,以独特的手法,回答了很多读者热切关心的问题。如果您想了解毛主席的这段历史,那么这本《毛泽东转战陕北的日子》,无疑从一个侧面满足您这方面的好奇心。

目录

第一章 同毛泽东一道转战陕北

第二章 只要是说过的话,再没有反悔的时候

第三章 在这里竖块牌子,写上毛泽东由此上山

第四章 运筹帷幄,决胜沙家店

第五章 到南河底睡热炕去

第六章 你跟我就得吃苦

第七章 我们不是绿林豪杰

第八章 还是靠将军们决胜千里

第九章 她担心的其实是个人历史

第十章 后悔吵嘴前没想透这层道理

第十一章 概不与外人谈家事

第十二章 就由历史去结论吧,活人还得往前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同毛泽东一道转战陕北

宋家川渡口。黄河像中国古代武士的硬弓一样弯成弧形,闪出黯淡的光。长风劲吹,涛声灌耳,沙岸一片苍凉。天空缓缓蠕动着团状的黑暗,那是春季的云。忽而露出嫩黄一轮弯月,夜有了一些透明。河里颠簸的木船,河岸凝固的人马如浸过显影液一般悄然浮出。

一声烈性马的嘶吼冲破沉闷,直达霄汉。沙岸上起了一阵骚乱。不耐烦芸芸其中的铁青马前蹄腾空,人立而起,高昂的头颅勒挺了辔头,前胸宽阔地敞开,后肚带将腹部勒出条条皱纹;两眼望着昏蒙的远方,似要纵情一跃,跳过河东。在它左边,温顺的沙栗色牡马受惊了,频频摇头,捯动四蹄闪避。侍立马后的贴身卫士刹那间抢出,一把抓住马缰绳,顺势扶稳马上的骑手:“胡、胡必成同志,小心!”

他叫惯了周恩来,还不习惯叫胡必成这个化名。

“没关系,有经验了。”周恩来晃一下弯曲僵硬的右臂,旋即又望着河心。那些木船似乎颠碎了,融化在焦油一样浓稠的黄河水中,流向前程未卜的远方。可是他仍在眺望,好像真能望见刘少奇和朱德踏上河东的黄土地,带领工委的同志奔赴晋察冀……

贴身卫士和环立身后的武装警卫不再遥望河心,他们的目光都落到铁青马身上。那马已经住了嘶吼,喷着粗气,仍然耸立着坚持了几秒钟,猝然落下前蹄。鼻翼噗噗作响地翕动着,修长的躯体向右旋转,掠着右侧的蹬鼻,牙齿嚼响辔头,嘴角泛出褐色唾沫。它用力踏响四蹄,还尥了三个蹶子。然而,骑手胶粘一般牢靠在马背上,怎么也甩不掉。骑手始终远望河水,右手扯紧马缰,左手轻抚马鬃下肥壮的马颈,嘴唇撮拢,嘘嘘有声。于是,烈马发出无可奈何的叹息,委屈地垂下长鬃,渐渐安静下来。

卫士们没有谁试图帮忙。他们知道,那样做只会招来尖锐的喝斥。他们只是默默观望,目光中不乏惊羡和赞赏。

那骑手秀发盘髻,眉目清丽;斗篷披肩,在长风中呼喇喇飘响,别有一番飒爽风韵。她是毛泽东的夫人。会演戏,爱骑烈性马,还写得一手好字。

初到延安,在抗大学习,她演出过《血祭上海滩》,引起延安许多名人甚至伟人们的注意。她年轻漂亮,带有大城市文明所熏陶出的某种诱人的风度。作为演员,她的艺术造诣一般;但是在偏僻的延安,她足可以跨入“明星”之列。靠此,还不足以打动那些浴血奋战几十年的伟大战士们的心。她还是个激进主义者。她追求革命造反,既带几分无政府主义的盲目性,又带几分天真幼稚甚至是罗曼蒂克的政治色彩。这种不成熟与她的年龄以及初投入革命队伍的身份还是相称的。何况她的性格中,确实有某些成分能引起一些伟大人物的喜悦和共鸣……

那时,名震天下的贺龙将军来看望毛泽东。这位传奇式的英雄人物酷爱马。红军时期,他有一匹心爱的乌龙驹被敌人掳走。就为这一匹马,贺龙率兵打了一场恶仗,终于又把乌龙驹夺回来!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除了好马。

贺龙知道毛泽东骑一匹老青马,脚力不够健。他亲自牵来一匹铁青马送给毛泽东。不错,好马应该交给冲锋陷阵的士兵,我们的骑兵在前线才不可战胜!但是,这是送给毛泽东啊!全党全军全国不是只有一个毛泽东吗?

这真是一匹好马,千里挑一!浑身铁青,一尘不染,锦缎一样泛出亮光。两耳尖挺,两眼炯炯,露出机警和野气。胸阔蹄圆,鼻孔宽敞;长鬃飘飘欲舞,尾毛潇洒俊秀。贺龙珍爱这匹马,所以牵来送给毛泽东。他却不知道毛泽东感情深处始终有一种恋旧的倾向。凡使用惯了的东西,无论衣帽被褥笔墨烟具,除非不得已,轻易不肯换。

“好马,真是匹好马。”毛泽东夸赞着想拍拍铁青马的脖颈。不料,铁青马一甩脖颈,发出低沉的咆哮,呲出金黄的牙齿。四蹄捯动,尾巴示威一般从胯上抽过。毛泽东受了惊,身不由己退后两步。

“认生呢。主席,叫人驯一驯就会老实,越是烈性子马,有了感情越肯出死力。”

“你说的我相信。”毛泽东点头,习惯地吮吮下唇,“我先谢谢你。不过,老总,只怕有人骂你,也要骂我呢。”

“哪个敢骂?”贺龙瞪起眼左右望望,“这么大的主席,一匹好马也骑不得了?”

“老侯同志,你说谁要骂?”毛泽东扭头向远处观望的马伕。贺龙已经朝马伕走过去,用烟斗指点老侯:“哈哈,是

你呀?瞧我怎么收拾你!”

都说贺龙身上有股虎气,这话也许不假。老侯牵着毛泽东那匹驯顺的老青马,贺龙才一逼近,驯顺的老青马忽然不驯顺了,惊慌地叫着,拼命朝后捯步。于是,老侯哈哈大笑,毛泽东也哈哈大笑。

“老总,听见骂你啥了吗?快牵走你的铁青马吧!”老侯一边喊一边擦拭潮湿的眼窝。

贺龙站住脚,尴尬地笑,两撇威武的黑胡子在嘴唇上抖动。正不知所措,忽然传来女人的声音:“我要,这匹马给我。”

贺龙回头望去,是江青。

“老总,可以吗?把这匹马留给我。”江青轻快地走到贺龙面前,两眼一眨不眨望着贺龙,目光里流出任性和冲动。

贺龙望望江青,又望望毛泽东。毛泽东眉毛微蹙,没有言语。贺龙轻咳一声,食指弯曲着从黑胡子上抹过,他不曾把江青 当个人物看,不就是个女人吗?但是,有毛泽东在旁边……

“嗯,要是你敢骑么……”贺龙把手中的烟斗漫不着边际地扬了扬,毫不掩饰自己的轻视。

江青脸上泛起红晕,脚下轻轻一顿,脸上那种天真烂漫的神情便被一种挑战的神色所替代:“好,一言为定!”她

几步走近铁青马,围绕铁青马转两圈。铁青马警惕地注视着她,轻捯四蹄,喉咙里响起来势不妙的低吟。

传说,武则天曾用鞭子、棍棒和匕首“驯服”唐太宗的烈性马。传说毕竟是传说,不足为信。江青喜爱骑烈马驯烈马,却

是许多卫士亲眼所见,至今记忆犹新。

江青转过两圈,忽然抓过马缰绳,朝贺龙的卫兵尖声喊:“松手,你走开!”卫兵稍一犹豫,马缰绳已经被夺走。铁青马立刻曲颈扬头,吟声越响越大,变成了低吼。这是较量前的示威。江青和铁青马小心翼翼地对峙着,缰绳垂在中间,不曾拉紧。她紧张、兴奋,撮拢嘴唇嘘嘘有声,不知是安抚还是恫吓?

片刻,江青向前跨了半步,最多只有半步,这微小的进犯立刻点燃了战火,铁青马一声嘶吼,前蹄猛然腾空,人立而起。江青踉跄着前冲几步,缰绳拽直了,像拉长的橡皮筋,随时能把江青弹上半空一般,然而,毕竟不曾弹起,那碗大的马蹄已经粗野地朝江青踏下来。如果踏中,30年后中国的历史也许会是另一个样,她也可以免去多少骂。然而,她不乏泼辣机敏,轻轻一跳,在四周发出的惊叫声中躲开了那致命的一击。铁青马前蹄落地,顺势甩头转身,准备右旋奔逃。可是江青已经急跑冲前,马缰绳在手上加挽一圈。当铁青马终于完成转身,撒开四蹄时,已然晚了半步。江青出人意料地绕过一棵树,迅速转两圈,几乎和铁青马同时扯紧了缰绳。于是,铁青马被拖住了,低着头,下颚几乎着地,四腿斜支着朝后用力,四只巨蹄如同铁犁一层层耕入黄土地的深层。江青喘息着,肩膀起伏,手臂兴奋地战栗不已。铁青马倔犟地挺着脖颈,缰绳像是随时可能拽断。这种对峙往往会坚持一整天。

可是,贺龙抹着他漂亮的胡子,露出赞赏的微笑。他走过去,一只手拍了拍铁青马汗湿的前肩:“好了好了,不要再犟了,你就服她吧。”

P3-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毛泽东转战陕北的日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权延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504326
开本 16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5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图书小类
重量 0.4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A752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2: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