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化人桥--赛珍珠
内容
试读章节

1.取名赛珍珠

1894年春,一条木帆船由北向南,静静地行进在京杭大运河上。

“赛牧师,快到镇江了。”船夫一边划着桨,一边朝船舱里喊道。话音刚落,一位30多岁的男子急急地从船舱里走出来,站到了船舷前。在阳光的映射下,他那黄发碧眼白皮肤格外显眼。他本是一位地道的美国人,名叫安德鲁,被美国基督教长老会派到中国传教,遂取了个中文名字,叫赛兆祥。

“是啊,是到了,船已进入扬子江水道了。啊,我看到北固山了!”赛兆祥感叹道,他转身对着船舱里喊起来:“夫人,快出来看啊,到镇江了,让孩子们看看美丽的风光。”

听说船已到了镇江,赛兆祥的妻子凯丽脸上露出一丝喜色。她忙从身旁大菜篮子里抱起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出了船舱。在她身后,跟着一个少年和一个两岁大的小姑娘。

被凯丽抱在怀里的婴儿是他们的小儿子克莱德,跟在她身后的少年是大儿子埃德温,这两个男孩儿都出生在中国。那两岁大的小姑娘,是凯丽在美国疗养时生的,英文名叫康福特。在康福特三四个月大时,父母将她带到了中国,给她取了个日后蜚声世界文坛的中文名字——赛珍珠。

提起赛珍珠的中文名字,里面还有一段故事。

有一次,几位教民到赛兆祥的家里,听赛兆祥讲《圣经》。

赛兆祥见一旁玩耍的女儿影响了自己的布道,便对保姆说:“你将康福特带到里屋去。”

一位教民听了,对赛兆祥说:“孩子叫‘康福特’听起来怪怪的。赛牧师,入乡随俗的好,像您这样给她取个中国名字吧!”

布道结束后,赛兆祥送走教民们,静静地回想刚才那位教民的建议,觉得很有道理。他来到妻子凯丽身边,把刚才教民的建议告诉了凯丽。凯丽也很赞同,说:“是啊,当初取英文名‘帕尔·康福特’,有‘珍珠和安慰’的意思。她是我们的掌上明珠,不妨就叫‘珍珠’吧!”

想到《圣经》中多处出现“才德女性的价值远胜过珍珠”、“智慧的价值胜过珍珠”这样的话,赛兆祥觉得以赛为姓,以珍珠为名,姓氏加名字合乎《圣经》,于是说:“好吧,就让小‘康福特’叫‘赛珍珠’吧!”

赛兆祥原本在苏北清江浦传教,妻子凯丽却要举家南迁镇江。因为前不久克莱德得了肺炎,差点死掉。此前,克莱德的哥哥姐姐中,已经有3个夭折了,凯丽把这归咎于当地的卫生条件太差。为了让儿女们能在好一点的环境中成长,凯丽选择了位于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镇江。这里交通便利,是中国较早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基督教会开办的学校和医院,有英国和美国领事馆提供的支持与保护。这次乘船南下,就是要搬到镇江定居。

船到了码头,赛兆祥全家登上岸,眼前出现的是京口闸南来北往的人流。赛兆祥和埃德温拿着行李走在前面,凯丽抱着克莱德走在中间,保姆抱着小珍珠走在最后面,边走边哼着童谣:“跟我学,变百脚;跟我走,变黄狗;跟我跑,变花猫……”

2.爱吃麦芽糖的姑娘

“换糖啰,换糖啰……”铜锣声和叫卖声最能吸引童年赛珍珠。每当那熟悉的声音在赛珍珠耳边响起,她总是要去买上几块糖解解馋。今天同样不例外。赛珍珠飞快地从自己的小抽屉里拿出几文铜钱,冲出家门,来到糖贩的面前。

“今天麦芽糖怎么卖啊?”赛珍珠刻意模仿大人与菜贩讨价还价的样子,对糖贩问道。糖贩比划着怎么换糖,赛珍珠嚷道:“妈呀,这么一点点啊,上次你可不是这样,不要欺负小孩啊!再多一点吧,那么一点点,我可不买了。”

看着这个实在难缠的小家伙,糖贩无可奈何地说:“我认得你,每次都跟我多要点,你真精明。算了,你是老主顾,就依了你。”

“就是嘛,下次还买你的麦芽糖。”赛珍珠得意地说,“叔叔,敲下的糖太小了,再大一点儿!”“好,再给你加一点儿,小洋姑奶奶!”糖贩苦笑着又多敲了一点儿麦芽糖。

旁边,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冲着赛珍珠叫道:“嗨,小洋鬼子,你有那么多糖,能给我们一点儿吗?”

听到别人叫自己“小洋鬼子”,赛珍珠非常愤怒,先是狠狠瞪了一眼,然后毫不客气地回敬了一句:“呸,想得美。”也许觉得不解气,赛珍珠故意当着这个小男孩的面,将麦芽糖一点儿一点儿塞进嘴巴,馋得那调皮的小男孩直流口水。赛珍珠笑了起来:“看你馋的,给你。”说着,便把糖塞到小男孩手上。

“珍珠,你在干什么?”一个威严的声音在赛珍珠身后响起。对于这个声音,赛珍珠再熟悉不过了,那是自己的父亲。在他面前,赛珍珠只有老老实实地交代。她知道,父亲最恨说谎,常说诚实是人最宝贵的品质。有一次,赛珍珠把一件工具搞坏了,父亲追问时,赛珍珠不吱声。花匠偏袒赛珍珠,说是他弄坏的。父亲知道真相后,狠狠地揍了赛珍珠一顿。想到这里,赛珍珠告诉父亲,刚才她去买麦芽糖吃了。

“跟你说了多少遍,这东西不卫生,里面有很多细菌,人吃了会生病的,你怎么就是不听?”赛兆祥很生气,记不清为这事教训了赛珍珠多少次,所以准备狠狠惩罚一下这个不听话的女儿。

在一旁的花匠慌了起来,赶紧去找赛珍珠母亲凯丽。凯丽看花匠惊慌失措的样子,以为赛珍珠又闯了什么祸,忙随花匠走出屋来:“珍珠,该跟妈妈学英文了。”

赛兆祥看见凯丽哀怨的神情,大声的呵斥立即停了下来,他不想再刺激凯丽。自从去年他们的小儿子克莱德患白喉病夭折后,凯丽就视赛珍珠为自己生命的支柱,唯恐赛珍珠受到一点点伤害。赛兆祥只好放过赛珍珠,但还是拉长脸威胁说:“你要再乱吃东西,就带你去医院打针。”

等搞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凯丽对赛珍珠说:“爸爸说得对,这东西还是少碰为好。”赛珍珠却不以为然,贴着妈妈的耳朵说:“妈妈,您不知道,只有白人吃了麦芽糖才会生病,可我已是一个中国人了。”

P2-8

后记

《文化人桥——赛珍珠》是本通俗读物。撰写这本用故事形式介绍赛珍珠的书,缘起于2008年赛珍珠研究会年会上的动议。

赛珍珠是镇江对外交流的重要品牌,也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为走近赛珍珠,认识赛珍珠,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了解赛珍珠的生平与成就,感知赛珍珠的人文精神,镇江市赛珍珠研究会决定编写这本通俗读物。我们衔命而作,三易其稿,历时半年,终于在赛珍珠诞辰日(6月26日)付梓。

作者皆系教育工作者,利用业余时间写作。虽力求材料翔实、文风如一,然困于学养不足,有些地方难免存在不足,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镇江市教育局、镇江市交通投资公司、镇江广播电视报、镇江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镇江市旅游学校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得到了镇江市赛珍珠研究会刘龙、戴锦美、吉建霞,江苏科技大学周卫京,镇江市五洲通对外服务中心吴德宏,镇江市教育局教研室丁东全,京口区教师培训中心薛翠娣等几位老师的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书稿初定,笔者进行“喜欢不喜欢阅读此书”的调查,请部分师生阅读书稿,就内容、写法、装帧、书名提出意见,填写调查表。镇江市第二中学、镇江外国语学校、润州区实验学校、京口区中山路小学、润州区宝塔路小学和丹徒区实验小学等校30多位师生参与评书稿活动,提出修改建议。值书稿正式出版之际,谨记此事,以示真诚的谢意。

作者

2009年6月

目录

多彩的经历

 1.取名赛珍珠/002

 2.爱吃麦芽糖的姑娘/005

 3.缠着王妈讲故事/009

 4.家庭教师孔先生/013

 5.风车山上好风光/016

 6.在朱威尔女校/020

 7.难忘的返美求学/022

 8.有位“粉丝”尹珍珠/026

 9.英语教得太棒了/030

 10.庐山奇缘/033

 11.走进了农家/038

 12.感受农民的欢乐和痛苦/041

 13.南朝石刻令人陶醉/045

 14.接踵而来的打击/048

 15.母亲在云台山下安息/052

 16.游历东方不虚行/054

辉煌的成就

 17.中国之美点燃创作激情/060

 18.小荷才露尖尖角/063

 19.从《王龙》到《大地》/066

 20.让梁山好汉闻名全球/069

 21.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大会上/072

 22.作品编织成作协主席桂冠/075

 23.多少人因她而了解中国/078

 24.慈善从领养孤儿开始/081

 25.创办“欢迎之家”/084

 26.救助“美亚儿”/088

难舍的情愫

 27.中国是不可征服的/092

 28.在白宫礼堂演出/095

 29.为废除《排华法案》奔走/098

 30.文坛巨匠心心相印/102

 31.文友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105

 32.同是拨亮明灯的人/108

 33.营救王莹夫妇/111

 34.有颗中国心/114

 35.割不断的镇江情思/117

 36.一次未能实现的“破冰之旅”/120

 37.敢于对遏华政策说“不”/123

 38.带着未能重返神州的遗憾走了/125

 39.她在天国含笑/130

赛珍珠档案

后记

序言

一个有趣的调查:通过手机同名查询,叫赛珍珠这个名字的人目前全中国仅有一人。虽然这个调查未经确认,不过赛珍珠身上确实有“唯一”:她是唯一因写中国题材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是唯一将镇江作为故乡的世界级美国名人。正如一位专家指出的,作为美国人,其作品至少部分是中国文化的产物。

镇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多有名人雅士胜迹,兼具山水园林风姿。赛珍珠在镇江先后生活近20年,称镇江为她的“中国故乡”。青山环抱的昭明太子读书台、中外闻名的金山寺和承载千年历史记忆的西津古渡,是赛珍珠童年徜徉的地方。镇江,以其秀丽的山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赛珍珠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沃土,对她创作思想、慈善胸怀乃至整个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镇江,是她成长的摇篮和成功的起点,在她的心目中留下了母亲般的回忆。

赛珍珠有着深深的中国情结,念念不忘“中国故乡”的一草一木。从移居美国后屋前种下的玫瑰、山茶到墓碑上镌刻的中文名字,从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对中国小说的极力推崇到临终前访问中国的强烈意愿,从为中华民族抗战呐喊到对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因自然灾害而发生粮荒的关注,都体现了她对故土的眷念和对中国人民的真挚情感。尽管由于认识的局限和所处环境的限制,其作品有时不免片面,但她不遗余力向两代美国人介绍真实的中国,充分发挥“人桥”作用,是备受推崇的。这使她成为自13世纪马可。波罗以来向西方介绍中国的最著名作家。许多西方人士对中国加深了解,以至对中国产生爱慕之-情,就是受赛珍珠的影响,是从阅读她的作品开始的。

赛珍珠在世界上的影响至今不衰,不仅缘于她辉煌的文学成就,还在于她一生弘扬的人文精神。她关爱弱者,伸张正义,以自己的作品对人类的理想作了“伟大而高贵”的艺术表现,更以自己慈善博爱的胸怀使人类越过遥远的种族距离,彼此理解,互相融合。她一生追求一个信念——“天下一家”。

赛珍珠是镇江特有的文化品牌,镇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走近赛珍珠、认知赛珍珠,镇江市赛珍珠研究会组织人员编写了本书。本书简短记录了赛珍珠在中国成长、终老美国的人生经历,生动描写了她思想成长的轨迹,客观反映了她的成就。希望通过阅读本书,中小学生能够受到激励,镇江市民能够感到骄傲,中国人民能够增进对她的了解,共同跨越人桥,谱写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新篇章。

内容推荐

赛珍珠是镇江特有的文化品牌,镇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走近赛珍珠、认知赛珍珠,镇江市赛珍珠研究会组织人员编写了本书。本书简短记录了赛珍珠在中国成长、终老美国的人生经历,生动描写了她思想成长的轨迹,客观反映了她的成就。旨在通过阅读本书,中小学生能够受到激励,镇江市民能够感到骄傲,中国人民能够增进对她的了解,共同跨越人桥,谱写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新篇章。

编辑推荐

  她被视为“大地之女”。她一生都不能“脚踏实地”:她热爱的那块大地,是在异乡,她要把异乡当故乡;她出生但却很隔膜、很陌生的那块土地,是故乡,却又不是“想要的故乡”,她要把故乡当异乡。她的根在太平洋的那一头,但她的心里在这头,所以她被视为“无根的浮萍”;当她四个月大被传教士父母带离那片土地,她就成为一个“漂泊”的人,她想靠岸,但不知该靠哪一岸;她起飞了,想降落地面,却突然发现自己原来是只“无腿的鸟”,她就是赛珍珠!本书让你了解一个真实的赛珍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化人桥--赛珍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耿炜//丁亚明//裴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301090
开本 32开
页数 1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0
出版时间 2009-09-01
首版时间 2009-09-01
印刷时间 200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25.6=534
丛书名
印张 4.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06
144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3:4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