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唐盛世的赞礼(说唐诗)/中国古典文学大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唐诗是中华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灿烂成果之一。

本书按照历史发展线索,介绍中国古代文学体裁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相关作家、作品对其产生的影响等,供读者阅读赏析。

内容推荐

“中国古典文学大众丛书”是按照历史发展线索,系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基本知识的大众普及读物。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体裁,重要的文学活动和文学流派、文学史上比较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等,基本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中最精彩、最具吸引力而又最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

本书是“中国古典文学大众丛书”的其中之一,供广大读者阅读学习。

目录

总序/1

一 唐诗分体,律诗规范/1

(一)古体诗/1

(二)近体诗/3

(三)乐府/9

二 唐音始制,初唐诗人/12

(一)啼花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王绩与“初唐四杰”/13

(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沈宋”律诗与陈子昂/20

(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刘希夷与唐诗意境/26

三 盛世风范,盛唐诗人/29

(一)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田园诗/32

(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仙风道骨“诗仙”李白/39

(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胸怀天下“诗圣”杜甫/46

(四)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高通、岑参等人的边塞诗/54

(五)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崔颢等盛唐其他诗人/61

四 诗运中天,中唐诗人/70

(一)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刘长卿、韦应物与大历其他诗人/70

(二)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82

(三)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张籍、王建与元白诗派/94

(四)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与中唐其他诗人/109

五 芳林夕照,晚唐诗人/120

(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许浑与晚唐怀古咏史诗/120

(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等人与晚唐爱情诗/132

(三)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皮陆”与杜荀鹤等晚唐其他诗人/144

参考文献/156

结 语/158

试读章节

唐朝(618~907)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现存唐诗的总数,据《全唐诗》和《全唐诗补编》二书统计,共收录了唐代2300多位诗人5.5万首左右的诗歌。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内容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创作方法上,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唐诗的形式多种多样。简单地说,唐诗分为古体、近体两种。唐代的古体诗,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故唐诗的基本形式大致有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一)古体诗

古体诗是和绝句、律诗相对诗体的称呼。其特点不讲究对仗、平仄等格律,用韵比较自由。句式一般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多种形式。唐代古体诗以五古与七古为主。五言、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有悠久的传统,到了唐代,在南北朝声韵学与南朝齐永明年间新体诗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种格律严谨的诗体,被称为近体诗,也叫格律诗。此后,人们把唐代以前的各种诗体称为古体诗,后世模拟古体写作的诗歌也称为古体诗。

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它不讲究平仄,不限长短,不讲格律,五字为一句的固定句式是不变的。唐代的五言古体诗虽源于汉魏,但不是因袭模拟,而有自己的特色。唐代的五言古体诗作家主要有陈子昂、张九龄、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名家。唐人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杜甫的“三吏”、“三别”,自居易的《秦中吟》等,都是著名的五言古体诗。

P1-2

序言

汉语是世界历史上最古老、最悠久的一种语言文字,也是世界文明园地中表现力最丰富的一种交流工具。用这种最富表现力的工具作为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学,也就必然具有与世界其他文学样式所不同的思想、艺术特征。由于中国社会是带着强烈的人文、理性色彩进入阶级社会的,所以在此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各种文化因素都无一例外地带有其鲜明的本质特征。中国的古代文学也不例外,她作为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学样式之一,带着鲜明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经历了3000多年的持续发展历程,以其辉煌的成就,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支散发着奇异馨香的奇葩,成为全人类文化遗产中的艺术瑰宝。

产生于浓厚人文、理性色彩这一肥沃土壤中的中国古代文学,极为重视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强调文以载道的教化作用,所以在内容上偏重于政治和伦理道德主题。将文学视为政治的附庸和说教,一直被当做一种无可非议的价值倾向。所以,君臣的遇合、民生的苦乐、宦海的浮沉、战争的胜败、国家的兴亡、人生的聚散、纲常的序乱、伦理的向背等,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旋律,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还是戏曲,大都如此。这一方面使得中国古代文学蕴涵着浓郁的政治热情、进取精神和社会使命感,另一方面又强烈地抑制了古代文人自我情欲的释放、自由个性的进发以及自我意识的开掘,尤其是“存天理、灭人欲”的社会观念的束缚,使中国古代文学完全被笼罩在了理性主义的烟霭之中。从春秋战国时期如处子、名媛般的《诗经》、《楚辞》,汉魏六朝的丰碑巨制,唐诗、宋词的不朽咏唱,悲怆倾诉的元曲,一直到明清时期的人生画卷,无不表现了先哲、先贤们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激越情怀,以及对宇宙世界的无限期待,从中透露着千古风流人物的奋斗历程,以生动而具象的形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其他部分的内容,使人们深切地领略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久远。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我们民族赖以凝聚、发展、强盛的巨大能源所在。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又生动而深刻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对现代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唐诗、宋词中的名篇警句至今脍炙人口,元杂剧、明清小说中的故事、人物至今家喻户晓,其中所蕴涵的审美功能和认识功能历久弥新。因此,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容易为现代人理解、接受的一种文化形态,是现代人与传统文化之间实现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也是世界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最佳窗口。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观念正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革,面对纷至沓来的现代科技和汹涌而至的各种思潮,人们仍能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无所不在的巨大力量。人们渴望了解这种无形的力源,于是,绚丽多姿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就成了人们首要的注目之所。但由于各种原因所致,以往有关中国古代文学的诸多著作物,基本上都是写给那些从事专业研究者的,其中承载了过于厚重的道德和伦理内涵,因而理论性太强,显得生硬枯燥,将文学史上生动活泼、充满人间喜怒哀乐的鲜活笼罩在了黑厚的布幕之下。通过这些厚重的学术著作,人们根本无法了解鲜活、丰润的中国古代文学。而那些林林总总的古代诗、文选译本,又显得过于割裂和琐碎,读者很难从中领略中国古代文学活脱的发展脉络。因此可以说,目前社会上很难找到适合于普通读者需要的有关中国古代文学的趣味性读物。于是,我们策划了这套“中国古典文学大众丛书”,这套丛书是向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史基本知识的图文并茂的大众普及性读物。我们计划分若干辑,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体裁方面的基本知识、重要的文学活动和文学流派、文学史上比较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第一辑计划推出十本,主要内容包括按照历史发展线索,介绍中国古代文学体裁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相关作家、作品对其产生的影响等,基本涵盖了传统学术话语里中国古代文学中最精彩、最具吸引力而又最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唐盛世的赞礼(说唐诗)/中国古典文学大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旭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084327
开本 16开
页数 1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4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7: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