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此世双人难全
内容
编辑推荐

第41届文艺奖获得者山崎纳奥可乐,用细腻笔触,全新诠释现代女人幸福真谛。

作者以独特的眼光打量世界,睿智地宣称——女人的幸福不在于被供养,而在于向能够供养的幸福转变。

内容推荐

大多数小说会以两个人的结合为目标展开故事情节,最终迎来大团圆的结局。但是,人类社会历经变化发展至今,我们作为推动这个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主体,会产生不同的故事与结局。所以,仅有一种团圆结局的小说是不够的,因为两个人在一起而故事尚未完结。我希望通过社会网络,与更远、更多的人实现沟通。

试读章节

社会究竟为何物?

广袤宇宙中一座极小的星球—一地球,它的海平面上浮起一个微型国家——日本。迷失于这个国家的首都一狭小的东京,微不足道的生活仍在继续。这部小说的舞台是一间狭小的公寓。

我每日的营生需要跨越两条河流,一是乘坐京滨东北线穿过流经琦玉和东京境内的荒川,二是乘坐田园都市线穿过流经东京和神奈川境内的多摩川。我喜欢河流。

纸川和我均生于一九七八年,在经济和文化迅速膨胀的八十年代度过了童年时期。我们十几岁时正值九十年代,人们通常将其称为一无所有的十年。是否真的一无所有不得而知,总之经济不景气。也有人将在这十年中度过青春期的我们这一代称为“迷失的一代”。我们这一代人大学毕业时雇佣率跌至谷底,就业困难,其结果是许多人在告别学校生活之后,成为未被体制接纳的成年人。

日本规定四月以后出生的孩子推迟一年入学。本书的主人公纸川生于二月,被称为“早生”,因而比我高一年级。纸川和我就读于同一所大学,一、二年级的一般教养课程设在多摩广场校区,三、四年级时则移至涩谷校区学习专业知识。

纸川大一时加入音乐社团,升至二年级时退出,自己成立文艺部并亲任部长。

虽然我比他晚一年加入音乐社团,没有一起表演的经历,但是因为有共同的朋友,所以我在入学后不久就认识了纸川。我们在大学校园内偶遇时会打个招呼,顺便聊上几句。

大家都说纸川挑长相,因为他身边的女孩来回变换,并且每一位都很漂亮。

他受欢迎的原因我不太清楚,或许是因为年轻女孩认可他那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极端和自信吧。女生们渴望纸川以幽默的方式摧毁世界的体系。

然而,我是倔强的女子。虽然我极少厉声呵斥别人和在人前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我绝不容许他人侵犯自己的内心。我尽量避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长大成人,丝毫不愿意对自己认可以外的事情有所作为。

无论与谁我都希望平等而直率地交谈,因此为学长所嫌弃,成为不讨学长欢心的学妹。尽管如此,喜欢我这种表达方式的同龄人或比我年轻的人却很多,因而我在学弟学妹中的人气颇高。能够无所不谈的朋友,除了社团成员之外,加上一起上课的同学、其他大学的朋友、打工的工友等,多达几十人。

涩谷和多摩广场因为地铁和电车融合体的田园都市线而相互连接,越过多摩川便是横滨市,多摩广场校区就在此地。

多摩广场站的站台前方被草丛包围,那里放着石台模样的东西,约与人的腰身等高。正当我坐在上面大口地啃着从车站前面的面包店买来的面包时,纸川走过来搭腔。当时我十九岁。因为刚好就在我对着圆圆的面包张口正要咬的时候,所以感觉非常难为情,我顿时满脸通红,急忙想藏起面包。

“在吃面包啊?”纸川问道。

“是的。”

之后我们都说了些什么,到如今我已经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我把啃到一半的面包装进包里,和他一起坐上驶来的电车前往涩谷。

多年以后,纸川依然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他曾数次提及“在多摩广场正啃着面包的小栞……”。而我认为这并不是值得反复回味的插曲,那既不是亲密的情景,也不是有趣的场面,只是一个正在草丛环绕的站台上啃着面包的女孩形象。  纸川三年级、我二年级的时候,纸川、我的同年级女同学阿花以及服部君和金田君两位男同学,加上我一共五个人曾在神保町闲逛了一天。我们逛了旧书店,还在一家名为“卖茶”的茶馆吃了蛋糕。纸川当时正热衷于文艺部的活动,一直说个不停。他说自己并未特意写过小说之类的东西,只是乐于召集爱书的朋友们一起弹弹吉他、聊聊天、编编小册子。尽管我从未向周围的人隐瞒过自己想当小说家的愿望,可是我还没有写过小说。因为我认为小说首先是个人的东西,而且打算将来独自一人创作,所以我感觉没有必要同他人探讨文学。对于“加入文艺部”的邀请,我断然拒绝。

纸川四年级、我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在校园内站着闲聊。

“因为在学校混日子,学分最多也就刚够,现在担心是否能毕业。”他嘟囔道。

P1-4

序言

为搭建中日青年作家交流、沟通的平台,促进两国文学界的相互理解与友好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特主办“中日青年作家会议2010”。该会议由金城出版社和《作家》杂志社协办,后援方为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和日中文化交流协会。

与会中日青年作家的作品收入《中日新生代作家佳作集粹》,由金城出版社出版。

《中日新生代作家佳作集粹》收录了中日两国部分新锐作家的代表作。日方青年作家代表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日本著名文艺评论家川村凑教授、田中和生教授、著名作家李维英雄教授、茅野裕城子女士、著名中国文学研究者和翻译家饭冢容教授、桑岛道夫教授联袂推荐选出,其中包括三名芥川文学奖获得者与两名芥川文学奖候补作者。这些作家的作品真实反映了日本当代青年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况,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与本土性。中方青年作家代表则包括了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魏微、庄重文文学奖获得者李浩、春天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获得者张悦然等。

《中日新生代作家佳作集粹》所收集的主要是青年作家的作品,代表了两国青年作家对本国人文、历史以及现状的认知与思考,因此,《中日新生代作家佳作集粹》的出版必将促进中日两国青年相互了解、沟通和交流。

为了让中国读者更好地了解日本当代文学,在出版时,基本保留作品原貌,未对《中日新生代作家佳作集粹》作品内容进行大幅删减。作品中有些内容不符合中国国情,望读者在阅读时注意鉴别。

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何水法先生喜闻《中日新生代作家佳作集粹》出版,欣然为之创作,将象征中国繁荣昌盛之牡丹和日本国花樱花合二为一,题为“万紫千红总是春”,寓意中日两国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犹如百花盛开的春天,繁荣似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此世双人难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山崎纳奥可乐
译者 熊淑娥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15659
开本 32开
页数 1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4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313.45
丛书名
印张 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8: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