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素年锦时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著名青年女作家安妮宝贝的小说散文新作集。在这本书里,安妮宝贝以文字探索呈现自我与外在环境及内心世界的关系,以及与之保持的疏离感。作者沉着剥离个人回忆在时间中的内核,将它的黑暗与光亮,呈现在多年新旧读者的面前,是一场清谈的形式。书中另一部分属于思省的层面,坦率讨论写作和作品,涉及天分,交际,孤立,圈子,争议,价值观,读书,世相,人情,个性……风格清淡洗练,观点直率深入。

内容推荐

全文分春夏秋冬四季,除小说《月棠记》之外,都是她“自言自语”,以一个词语比如“祖母”、“阅读”、“自闭”等等为题写下所想所感。随笔集中散文与小说并存,小说很像散文,散文又像小说,安妮宝贝认为那或许因为她一直是个趋向关注状态而抹去观点界限的人。

在这本书里,呈现出一个自由写作者在多年写作之中,持续开拓的文字疆域和思考力。“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字字句句,所思所想,如同穿越月光夜色的清越笛声,一个始终执守边缘的写作者和她内心深处的素颜女童彼此分裂交错,出入文字,漫游无人之境。

目录

自序 自谈

冬 世间。情分。相持

 之一 南方 大宅。一条河。食物。人情。消失。池塘。游戏。

 之二 村庄 兰花。童年。清风桥。祠堂。

 之三 日影飞去 图书馆。旧物。锦衣。祖母。客观性。寺庙。记忆。

 之四 女童 疆域。大门。

秋 白茶。清欢。无别事。

 猫。危险性。回顾。布匹。朋友。占有。单纯。老虎。存在。

 恋情。花瓶。她。男子。花市。笃定。植物女子。相信。

 善良。控制。一期一会。孩子。首饰。名词。种子。女性气质。检验。

 气味。物品。肉体。昌盛。文身。距离。余地。青蟹。过路客。

 重复。烟花。家。越南。叙旧。捉迷藏。谈话。寂寞。疼痛。

 自由。表达。凋谢。煤炭。表白。等待。

夏 大端。两忘。捕风捉影。

 写作。书写。筛选。困顿。戏子。讨论。话题。房屋。

 摄影师。咖啡店。话。孤立。战刀。潮流。

 梵·高。姿势。清朗。蔷薇岛屿。短句。交际。对谈。电影院。秘密。

 自闭。洁净。交流。需要。爱河。天性。车站。担当。阅读。

 缺陷。拍摄。

 奢侈。细节。底牌。夏天。静物。选择。规律。标记。克制。

 评论家。诗人。非喜剧。

 风格。静静生活。游戏。真相。

春 月棠记。

试读章节

大宅

那一天在梦里,见到旧日南方家乡的大宅,青砖黑瓦,白墙高高耸起。有古老石雕的壁檐缝隙,牛长出茁壮的瓦松和仙人人掌。宅子内光线阴暗,木楼梯窄小破败。一排排房间纯为木结构,墙壁、地板、门、窗,是被梅雨和霉湿侵蚀成暗黄色的木板。屋顶开着阁楼式尖顶天窗,叫老虎窗。屋檐下有燕子筑巢,黑色鸟儿不时迅疾低俯掠过。窗边竹竿晾晒满各式家常衣服。阳光明亮。孩童嬉戏的笑声穿过悠长弄堂。

这样的旧式建筑,以前是大户人家的住宅,后来被占据公用,里面住满各式家庭。大多数家庭没有独立厨房和卫生间。马桶放在卧室里。共用厨房,家家户户煤炉和煤气灶集中一起。那些房子,在小时候的我看来,如同迷宫一般神奇诡异。走廊曲折漫长,厨房光线幽暗,只有高处一扇小玻璃窗能照进来西落阳光。房间一间隔一间。打开一扇门,里面是别人家卧室或客厅。老式家具和橱柜发出暗沉光泽,三五牌台钟有走针声音,布沙发上铺着手工钩针编织的白棉线蕾丝。有些人家有四柱大铸铁床,顶上铺盖刺绣布篷,如同一个船舱,十分安全。

房子住得小,密集程度高。公共生活如同一个舞台呈现无遗。所有家庭拥挤在同一空间里共存,做饭洗衣,刷洗马桶,夫妻吵架,小孩哭闹,全都听得见看得清。每一家的喜怒哀乐,如同他们晚餐的内容,无法成为秘密。生活简易。但南方人家的整洁和喜庆,在柴米油盐一举一动之间,散发出丰饶热气。日日安稳度过小城四季。

木地板每天用清水拖一遍,逐渐褪成灰白色。饭食精心择选烹制。男子外出工作,妇女缝补煮洗,孩子们成群结队游玩。花草种得用心繁盛。四处攀援的牵牛花,清香金银花,烂漫茶花和蔷薇,凤仙与太阳花在墙根开成一片。它们都是结实的花朵,点缀平常院落破落门庭。有人在瓦缸里种荷花,到了夏天,开出红艳艳硕大花朵,芳香四溢,着实令人惊心。用来储备雨水的暗黑水缸里有金鱼,养得肥大撩人,不发出声息。

秋日有白色蟹爪菊在绿叶中绽放,朵朵硬实,不知哪户人家,养菊如此爱宠。我与小伙伴们玩捉迷藏,在潮湿的大院子里穿梭,只看到诡异白花在昏暗光线中浮动如影,细长花瓣顶端隐约的阳光跳跃,是高墙西边照射进来的落日。那景象留在心里,好似无意之中纳入胸襟的红宝石和珍珠,熠熠闪光。而我不知不识,未曾为这繁华富丽心生了惊怯。

一条河

宅子联结一条暗长弄堂。弄堂被两扇大木门隔离,自成一个世间,保护宅子内隐秘生活。木门之外,是一条东西贯穿的马路。路的南面原先有一条大河。我未曾了解过这条河的历史,也从不曾见过它。它在我出生之前大概就已被填平,从无有人说起。但我经常想象它的旧日模样:河流纵横穿梭,家家户户水边栖住。打开后门,取石级而下。在水中淘米洗菜浣衣。空气里充溢水草浮游的清淡腥味。船只来往,人声鼎沸。两岸南方小城的市井生涯如水墨画卷悠扬铺陈……只是所有关于这条河的声响、气味和形状,失散流尽。唯独留下它的名字。邻近的这条马路以河的名字命名。

在被填塞掉的河流之上,建立起菜场集市、电影院、专门上演戏剧的舞台,使那里成为人挤人闹哄哄的集中地。人们闲暇时,看场电影,看一出戏,散场后在馄饨店里吃碗热腾腾漂浮着新鲜葱花的小馄饨,便觉得欢愉。南方人总是有一种格外厚实的世俗生活欢喜劲头。他们容易故意疏忽生活底处所有阴影的层面,也无视命运的流离。是十分坚韧的生命态度。

马路两边栽有巨大法国梧桐。树干粗壮.多个孩子伸直手臂才能围抱起来。树荫搭起深绿的枝叶凉棚,树影憧憧,夏天不显炎热。石板地人行道的缝隙里,长出茁壮野草。麻雀一群群起落不定。孩子们的童年必然和大树相关。在院落马路边捉迷藏,绑上橡皮筋跳跃游戏,在树下泥土里翻看蚯蚓和蚂蚁,捕捉蟋蟀知了,偶尔还会捉到大螳螂和金龟子。这些小昆虫令人雀跃兴奋。夜晚的梧桐树,在月光下又有另一种清凉寂静,在树下与人说话,声音都会与白日不同。在粗砺树皮上用手指写下心里的话,是一种秘密。

夏天,院子里的人家,把桌子搬到马路边人行道上。先倾洒清水扫除尘土,然后在树下支起简易桌子,一盘盘放上炒菜。螺蛳,海瓜子,蛏子,淡菜,梅干菜河虾汤,咸鸭蛋切成两半。一边乘凉一边喝酒,大声聊天,笃定悠闲吃完这顿露天的晚饭。深夜时分,依旧有人躺在藤长椅上休憩。树枝间垂落清凉露水。台风过境之后,街道两旁堆满被风刮断的树枝,断裂处散发辛辣清香。每年有人来修理树枝,喷洒药水,精心修护它们。人与树木共同建立起来的空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食物

临街一楼都是小商铺,一个一个铺面紧密排列。母亲开了一家刺绣铺。下午时工作劳累,便会找出零钱,让我拿着大搪瓷杯去买西米露和绿豆汤。

冷饮店柜台里面,一只只搪瓷碗整齐陈摆,盛着冰冻的食物。付钱,取票,穿白围裙戴白帽的国营店服务员,会一样一样取出来。空气里有一股甜润清香。店里人总不是很多,院里孩子为了省钱,宁可去附近冷库取零碎冰块回来,凿碎了放在碗里,放上醋和白糖,也觉得酣畅。吃冷饮算是奢侈的事,毕竟是零食。只是母亲懂得宠爱自己与孩子。

有一种橘黄色小块,别人随口叫它甜力糕,用勺子挖下来吃,带有弹性,后来知道是睹喱。冰激凌也是有的,挖下一个圆球,甜腻诱人,只是舍不得吃。最常吃的是西米露,白色小粒子混杂冰屑,咬在嘴巴里有一股冰凉韧性,带着牛奶香味。成人之后,总不明白自己在超市里,见着西米为何流连忘返,原来它是童年的食物。其实也未必见得美味。人所习惯且带有感情的食物,总是小时候吃过的东西。

卖油条烧饼粢饭糕的店,从早到晚,都有人站在炉子边围着油锅忙碌,热火朝天。糕团店悠闲一些。各式传统制作的点心大部分是冷的,比如艾草青团、金团,散发着一股清凉糯实的气息,并无烟火气。午后卖一种龙凤大包,热的白面馒头,猪油白糖桂花捏在一起做馅,蒸熟后融成一摊甜腻芬芳的油,烫在舌头上。更是偶尔才吃的东西。一般都是买了孝敬老人的生日,每次吃到就觉得如同盛宴。

P16-21

序言

为搭建中日青年作家交流、沟通的平台,促进两国文学界的相互理解与友好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特主办“中日青年作家会议2010”。该会议由金城出版社和《作家》杂志社协办,后援方为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和日中文化交流协会。

与会中日青年作家的作品收入《中日新生代作家佳作集粹》,由金城出版社出版。

《中日新生代作家佳作集粹》收录了中日两国部分新锐作家的代表作。日方青年作家代表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日本著名文艺评论家川村凑教授、田中和生教授、著名作家李维英雄教授、茅野裕城子女士、著名中国文学研究者和翻译家饭冢容教授、桑岛道夫教授联袂推荐选出,其中包括三名芥川文学奖获得者与两名芥川文学奖候补作者。这些作家的作品真实反映了日本当代青年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况,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与本土性。中方青年作家代表则包括了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魏微、庄重文文学奖获得者李浩、春天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获得者张悦然等。

《中日新生代作家佳作集粹》所收集的主要是青年作家的作品,代表了两国青年作家对本国人文、历史以及现状的认知与思考,因此,《中日新生代作家佳作集粹》的出版必将促进中日两国青年相互了解、沟通和交流。

为了让中国读者更好地了解日本当代文学,在出版时,基本保留作品原貌,未对《中日新生代作家佳作集粹》作品内容进行大幅删减。作品中有些内容不符合中国国情,望读者在阅读时注意鉴别。

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何水法先生喜闻《中日新生代作家佳作集粹》出版,欣然为之创作,将象征中国繁荣昌盛之牡丹和日本国花樱花合二为一,题为“万紫千红总是春”,寓意中日两国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犹如百花盛开的春天,繁荣似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素年锦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安妮宝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15826
开本 32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7.2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7
137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0:3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