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之髓》是吴国涛同志到检察机关工作以来,对自己潜心学习、刻苦钻研、用心积累、积极探索的总结与成果,收录《做和谐之人成生命之美》、《检察长语重心长机关干警深受教育》、《机关干部应着力练就“十会”基本功》、《树立组工干部形象“八要素”》等文章。
图书 | 思想之髓(一位检察官的札记) |
内容 | 编辑推荐 《思想之髓》是吴国涛同志到检察机关工作以来,对自己潜心学习、刻苦钻研、用心积累、积极探索的总结与成果,收录《做和谐之人成生命之美》、《检察长语重心长机关干警深受教育》、《机关干部应着力练就“十会”基本功》、《树立组工干部形象“八要素”》等文章。 内容推荐 《思想之髓》是吴国涛同志到检察机关工作以来,对自己潜心学习、刻苦钻研、用心积累、积极探索的总结与成果。《思想之髓(一位检察官的札记)》分为两卷内容:“隽语卷”分类有序,脍炙人口,蕴藏哲理,给人启迪;列举事例,真切实在,发人深思。作者在漫长学习过程中的淘金拾贝,归纳成集,可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耕耘卷”的文章,从不同侧面书写和表达了一名普通检察官对工作生活的观察思考与积极乐观的情怀。其中,既有对检察工作的理性思考,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感性认识;既有对检察工作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也有对世事变幻的动情感怀。其立意独到,观点鲜明,文笔流畅,耐人寻味。 目录 序 隽语卷 一、做人篇 (一)名言 (二)箴言 (三)例证 二、做事篇 (一)名言 (二)箴言 (三)例证 三、做官篇 (一)名言 (二)箴言 (三)例证 四、用人篇 (一)名言 (二)箴言 (三)例证 五、学习篇 (一)名言 (二)箴言 (三)例证 六、处世篇 (一)名言 (二)箴言 (三)例证 七、理性篇 (一)名言 (二)箴言 (三)例证 八、信念篇 (一)名言 (二)箴言 (三)例证 九、正直篇 (一)名言 (二)箴言 (三)例证 十、名利篇 (一)名言 (二)箴言 (三)例证 十一、机遇篇 (一)名言 (二)箴言 (三)例证 十二、乐观篇 (一)名言 (二)箴言 (三)例证 十三、失意篇 (一)名言 (二)箴言 (三)例证 十四、弱点篇 (一)名言 (二)箴言 (三)例证 十五、社交篇 (一)名言 (二)箴言 (三)例证 十六、容忍篇 (一)名言 (二)箴言 (三)例证 十七、情爱篇 (一)名言 (二)箴言 (三)例证 十八、追求篇 (一)名言 (二)箴言 (三)例证 十九、方法篇 (一)名言 (二)箴言 (三)例证 二十、创新篇 (一)名言 (二)箴言 (三)例证 二十一、忧患篇 (一)名言 (二)箴言 (三)例证 二十二、清廉篇 (一)名言 (二)箴言 (三)例证 二十三、贪欲篇 (一)名言 (二)箴言 (三)例证 二十四、磨练篇 (一)名言 (二)箴言 (三)例证 二十五、现实篇 (一)名言 (二)箴言 (三)例证 二十六、作风篇 (一)名言 (二)箴言 (三)例证 二十七、法治篇 (一)名言 (二)箴言 (三)例证 二十八、党建篇 (一)名言 (二)箴言 (三)例证 耕耘卷 远去的家园 做和谐之人成生命之美 饭盒用混的哲学思考 失利之后话再来 在乏味的文字中感悟 伟人亦有弱点 机关干部应着力练就“十会”基本功 检察长语重心长机关干警深受教育 放飞心情 2010元旦感怀 思考语丝 梦想与期待 信誓旦旦 三品为人话推销 以文为做人干事的基石 以公道之心选人用人 树立组工干部形象“八要素” 控告检察部门干警须从六个方面挑战自我 承诺在党旗下的誓言 凝聚力从这里而来 应该赞美他们 是收获也是希冀 适应检察工作发展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立足党建“主业”提升工作水平 坚持人民性必须牢固树立八个方面执法意识 以改革创新精神提升检察机关党建工作水平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服务保障 执法为民促和谐 司法为民创新绩 认真抓好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提高驾驭检察工作的能力 广东检察机关集中抓基层院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以人为本,努力建设一支过硬的队伍 广东检察机关集中教育整顿严密有序进行 领导重视措施到位不断促进基层院建设上新台阶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促进队伍素质提高 附录 后记 试读章节 他们不是反贪战线上的尖兵,也不是刑检部门的功臣,他们既没有获得掌声和鲜花簇拥的光环与荣耀,也没有挂在胸前闪闪发亮的立功奖章。他们是谁呢?他们是刚刚脱下绿军装又穿上豆绿色检察服、从“八一”军旗下走进检察机关的转业军人。 在1998年9月全国初任检察官的统考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已近五十岁,最小的也已是不惑之年。在部队,他们曾都是相当一级的干部,其中还有一名副师职干部。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万里江海、千里边关。考试之前,有人就说,这些转业军人既不懂法律,又不懂业务,年龄又大,让他们参加统考能行吗?也有人说,读法律专业的本科生都难以过关,让他们同场竞争谈何容易。是的,这种怀疑和看法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应该承认,年龄与专业知识的缘故,转业军人丝毫都不具有与年轻的大学生们相比的任何优势,要想跨过初任检察官统考的这道门槛,不说比登天还难,但绝不像走正步那样轻松容易。对这一点,他们心里都明白,在通往检察官的大门没有任何捷径可走,要拿到这张通行证,就必须放手一搏。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其中两位的一些情况。第一位是政治部直工处处长陈初文。脱产复习之前,他对我说:“小吴,咱们进了检察机关这个大门,就不要希求组织上更多的关照。这次初任检察官的考试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机会,也是一种挑战,我们要凭自己的实力当上检察官。”在近二十天的时间里,他每天平均睡眠不足四个小时,为了增强对那些抽象法条的理解记忆,从客厅到卧室的墙上到处沾满了法律概念与原理,在房间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睁开眼睛,各种不同的法律条文就会映人他的眼帘。看呀,看呀,背呀,背呀,早是夜长人未寝,连他上中学的儿子都说:“爸爸,我没有花你那么大工夫考上了重点中学,我想你这次会功夫不负苦心人的”。他爱人也心疼地说:“初文,我长那么大还未曾见过有人这样用功学习的,我看就是考状元也不至于你这样用心良苦呀,如果你这次考不上,那是上天没眼。”还有他远在普宁七十多岁的母亲,得知儿子要参加初任检察官的复习考试,以老人虔诚纯朴的方式,每天为他求神拜佛,祈祷上天保佑他的儿子能考出好成绩。 另一位是干部处的焉吉臣。在这次统考中,数他年龄最大,然而他那种不近人情的“自私”的做法也使人难以理解。在复习期间,他七十八岁的母亲不慎摔成重伤,造成左手粉碎性骨折,年迈的父亲也因小脑萎缩,生活不能自理,偏偏在这个时候,他爱人又患颈椎病急需住院治疗,面对家中接二连三发生的事,这位多情的孝子,此时变得铁石心肠,六亲不认,眼不见,心不烦,他干脆到外面找了一间房子,把自己封闭起来,而家中的一切全托付给临时回来帮忙的妹妹。二十个日日夜夜,他就躲在又闷又热的小房子里,以复习资料为伴,用简单的方便面充饥。说来你也许不信,这二十天时间,他没有穿过一件衣衫,由于房间狭小,又没有空调,加之天气炎热,人容易出汗,为了减少洗衣服耽误的时间,他只用一条毛巾遮体,从现代文明的都市生活一下回复到原始的生活状态,在他看来,这种时候,任何必要的生活形式都显得多余,他只有一个信念,哪怕多争取一分钟,也不轻易放过。这就是一个老兵也是检察队伍中一名新兵的追求。也许这种追求离成就一名检察官的路还很远,但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应该无愧于成也英雄、败也英雄。 朋友,以上我说的两位只不过是这个特殊群体中的一个缩影,在他们当中还有许多许多感人的事迹。他们的行为虽然不像抗洪战士那样悲壮山河、感天动地,也比不上检察干警在秉公执法的岗位上表现出来的奉献与崇高,但是他们那种对检察事业的挚爱,那份执著的追求,那份用忠诚、汗水书写的答卷,难道不同样值得我们由衷的赞美吗? 1998年1月23日,新落成的广东省检察院技术大楼礼堂,第一次展现出其威严、大方、得体、新颖亮丽的容颜就迎来了省院机关1997年表彰暨新春团拜大会的隆重举行。 主席台前花团锦簇,左右两边摆放的功臣榜、光荣榜交相辉映,使格调高雅的礼堂更添了几分生气,几分神韵。下午15点30分,机关各局、部、处室的’干警职工带着欣喜和赞叹,带着喜悦和自豪,走进了企盼已久的新礼堂。在欢快的迎宾曲中,当新近当选的广东省人大副主任、原检察长王骏和张学军检察长.许天祥、董平波、陈武副检察长以及其他党组成员、前任离退休的老检察长们走上主席台时,会场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表彰、团拜大会由省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许天祥主持。首先,政治部主任王福成宣读了机关党委对省院机关1997年度十六个文明单位、三十四名文明个人、四个集体立功单位和二十六名立功个人的表彰决定。当获奖的单位代表、个人从院领导的手中接过那一面面锦旗、奖牌、奖章和荣誉证书时,无不流露出用奉献、汗水赢得鲜花、掌声和公众赞美后的欣慰与微笑。颁奖结束后,已当选广东省人大副主任的王骏检察长做了即兴讲话。在近半个小时的讲话中,他娓娓道来,句句坦诚,既回顾了在担任检察长期间对检察事业的执著追求,也叙说了身为领导者怎样做官与做人的道理,亦表达了与全院干警七载朝夕相处、团结拼搏、风雨与共结下的忠诚情谊和眷恋之情,寄予了对新一届院领导的殷切希望,他那真情、朴实、平等交流的话语,他那坦荡博大的胸怀与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在座的每位干警,许多同志长久地热泪盈眶、泪湿衣襟…… 接着,新任检察长张学军代表新一届院领导对王骏检察长当选为广东省人大副主任表示祝贺,并对他这些年为检察事业作出的贡献和教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工作的一席语重心长的希望表示深深的感谢!张学军在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一年来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的全体检察干警表示衷心的感谢的同时,对全院干警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对大要案的查处要上新台阶;三是预防工作要有新突破;四是继续学好用好“两法”,办案质量要有新的提高;五是队伍建设要有新的进步。张学军最后指出,成绩、荣誉属于过去,创造明天的成就仍要从现在开始,勉励全院干警要在新的一年里,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在机关干警餐厅,团拜活动仍在继续,上至检察长,下至一般干警,欢聚一堂,大家为全省人民对王检察长、张检察长的信任,为省院机关骄人的业绩,为昨天的收获,为明天的希冀,为新年的来临,互致祝愿,频频举杯,整个餐厅充满了热烈欢快的气氛,洋溢着浓浓的战友情谊。 表彰、团拜大会一直持续到晚上21点,王检察长、张检察长等院领导集体去看望新近搬迁、居住在棠东宿舍区的干警及家属,把领导的深情与关爱送到家家户户。 夜已静了,收获耕耘,播种希冀的欢乐仍洋溢在每一个干警的心里。P356-360 序言 我的案台上放着《思想之髓》书稿一册。作者吴国涛同志是省检察院政治部的一名政工干部,是一位勤于思考、善于学习积累的检察官。无论在军队还是转业到地方工作,他能持之以恒,始终坚持做读书笔记,撰写学习体会文章。不时在《跨越》、《当代检察官》等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具有一定的质量和思想深度,有的文章引起了读者共鸣。 《思想之髓》是国涛同志到检察机关工作以来,对自己潜心学习、刻苦钻研、用心积累、积极探索的总结与成果。“隽语卷”分类有序,脍炙人口,蕴藏哲理,给人启迪;列举事例,真切实在,发人深思。作者在漫长学习过程中的淘金拾贝,归纳成集,可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耕耘卷”的文章,从不同侧面书写和表达了一名普通检察官对工作生活的观察思考与积极乐观的情怀。其中,既有对检察工作的理性思考,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感性认识;既有对检察工作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也有对世事变幻的动情感怀。其立意独到,观点鲜明,文笔流畅,耐人寻味。 荀子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国涛同志谨遵古训,精心积累,辛勤耕耘,心无旁骛,笃学善文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学习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应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努力提升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适应社会科学发展的素质和能力。 我相信,该书会是每个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的良师益友。 (序言作者系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后记 本人1978年入伍,在空军部队服役了十八年,在激情燃烧的军旅生涯中,常以书为伴,用微薄的津贴自费订阅《小说月刊》、《人民文学》杂志,阅读了大量政治、历史、小说、名人传记等著作。在现实与虚拟的世界,神交朋友,与人欢喜与人忧……有感而发的学习体会不时在军队刊物上发表。“将军本性是诗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有理论素养的军人。1996年,我转业到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坚定文以辅国、文以辅政、文以长智、文以立业的理念。坚持为工作而学习,为学习而工作,俯而读,仰而思,在学习中思考,在工作、生活中感悟,努力提高学习与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工作本领。 最近几年,我曾先后几次参加机关中层领导职位竞争,真正理解了一位哲人所言“我重视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看重真理本身”的深刻含义,对工作无怨无悔,对名利无喜无悲,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工作、学习热情,不断探索和掌握与其职责相关的工作方法和一般规律,握有金刚钻,敢揽瓷器活。 “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闲暇时,“清风一枕南窗下,闲阅窗头几卷书”,尽情地享受人类丰盛文化大餐,特别对各种书籍、报刊中富有哲理、给人教诲、激荡心灵的文字爱不释手、兼收并蓄,穿越时空,从不同时代、不同人物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体悟进发的智慧之光中吸收营养,接受熏陶,提升精神境界,增添做人力量。 古人云:“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我把在漫长学习过程中的淘金拾零、工作体会整理成章,希望给喜好开卷的朋友些许裨益。正如傅雷所说:“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作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垦植。” 因本人编写水平有限,在内容分类编排上存在许多不合适之处,热忱欢迎读者批评指正。衷心感谢对本书出版给予大力支持帮助的领导、同事!特别对符雪萍同志为本书出版所做大量细致校对工作表示由衷的谢意1 2011年5月18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思想之髓(一位检察官的札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国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807155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3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00 |
出版时间 | 2011-05-01 |
首版时间 | 2011-05-01 |
印刷时间 | 2011-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2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1 |
丛书名 | |
印张 | 2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41 |
宽 | 171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