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雄鹰猎日(菲律宾陆地战)/经典战史回眸二战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经典战史回眸二战系列》丛书由武汉大学出版社独家引进台湾知兵堂版本,其中大量珍贵图片和资料首次在人大陆公开出版。本系列从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再现了昔日沙场鏖战的惨烈,以及人类为自由、和平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军事史知识和历史教训。

本册为《雄鹰猎日 菲律宾陆地战》,将为你呈现面对战争初期盟军在菲律宾惨败的局面,麦克阿瑟发出“我会回来”的誓言,密林群山中的殊死血战,谱写了雄鹰猎日的豪迈史诗,巴丹苦战·归途漫漫·首战莱特·收复吕宋。

内容推荐

整个菲律宾战役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41年12月8日日军航空兵突袭美军航空兵在菲律宾的基地,摧毁了美军航空兵主力,随后日军在吕宋岛登陆,迅速击败了装备和训练都较差的美菲联军,美菲联军主力撤退到巴丹半岛,力图进行长期抵抗。由于外援不至,弹尽粮绝,巴丹守军7.5万人(其中美军9300人)于1942年4月9日向日军投降。美菲军战俘在被押往战俘营的“巴丹死亡行军”途中数千人被日军虐杀。

第二阶段,1944年10月20日美军开始在莱特岛大规模登陆,揭开了盟军对菲律宾大反攻的序幕。经过一系列血腥的战役,美军彻底击溃了日军主力的顽强抵抗,将剩余的日军赶到边远的山区,1945年7月菲律宾群岛大规模的战斗行动结束。是役,日军45万人被歼,美军伤亡6.2万余人。

反攻菲律宾的战役是太平洋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会战,《雄鹰猎日 菲律宾陆地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绘声绘色地刻画和讲述了菲律宾陆地战的全过程。

《雄鹰猎日 菲律宾陆地战》由吴焉等编著。

目录

第一章 紧锣密鼓

第二章 毒日肆虐

第三章 巴丹苦战

第四章 归途漫漫

第五章 首战莱特

第六章 收复吕宋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2.由于海军坚决反对在八打雁登陆,这次陆军没有坚持该方案。为了顺利攻占马尼拉,日军主力计划在林加延湾和拉蒙湾实施登陆,然后向马尼拉展开攻势。同时一个日军支队将在苏比克湾登陆,占领美军的奥龙卡波海军基地。

3.为了确保主力部队成功登陆,顺利夺取整个菲律宾,必须尽快夺取吕宋岛上的航空基地。日军计划在主力登陆之前,由海军舰艇护航,在阿帕里、拉奥古、维甘、勒加斯比四个登陆点各派出1个步兵大队的兵力实施奇袭登陆战,抢占附近的机场。这四路先遣队在机场留下必要的守备兵力之后,将继续向吕宋内陆挺进,策应主力部队的作战。

4.在开战之初,日军将对科雷希多要塞进行封锁,在基本占领巴丹半岛之后,再对科雷希多展开全面攻势。

5.在吕宋作战结束之前,为了保护棉兰老岛和比萨扬群岛上居住的日本侨民,对菲律宾全境实施封锁,必须控制住巴拉望海峡、圣贝纳迪诺海峡、苏里高海峡以及菲律宾北部海域。为此日军计划由一部分陆军部队配合海军占领比萨扬群岛中的战略要地班乃岛和位于吕宋和台湾岛之间的巴坦岛。

6.由于拉蒙湾附近的地形不利,拉蒙湾登陆作战预计由集中配备了大量驮马的第11师团担当,其他部队则拟用汽车、牵引车等装备替代驮马进行后勤供应。

7.在陆军顺利攻占菲律宾全境和关岛之后,日军以此为基地,与美军展开持久消耗战,迫使美国失去战意,签订城下之盟。

1927—1928年间,参谋本部作战课作战参谋前田正实大尉(后来升为中将,菲律宾攻略战时期成为第14军首任参谋长)奉命前往菲律宾,以旅行的名义,进行情报收集工作。

前田大尉根据自己收集的最新情报资料,结合美西战争的战史实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日军发动攻势之后,美军会像美西战争中的西班牙军那样,退守巴丹半岛和科雷希多要塞,利用当地的有利地形封锁马尼拉湾,进行持久战。这样日军即使占领了马尼拉,海军也无法利用马尼拉湾和甲米地海军基地。而菲律宾的美军将等待本土的援军到来,对日军展开反攻。

1929年,日军大本营对菲律宾作战计划进行了再度修改,根据前田大尉的补充建议,对巴丹半岛和科雷希多要塞给予了更多重视。为此在菲律宾攻略军编制内配属了攻城重炮兵和铁道兵等部队。而对可能出现的变化也制定了相应对策,一旦美军向巴丹半岛和科雷希多撤退,日军务必在美军主力完成退守之前,在马尼拉城外将其一举歼灭。这次修改还对作战计划的细节进行了讨论,对菲律宾全境的军事情报和地理情况也进行了逐次整理汇总。

在远东的利益冲突逐步加剧,日军认为与美国的战争随时可能爆发,海军开始研究对美作战的具体方案,陆军则对菲律宾攻略计划进行了重点研究。陆军根据过去的方案,强调实施菲律宾作战,3个师团的兵力是最基本的要求,作战计划和实战都必须在这个基本前提下进行讨论。海军强调要对美军在海战中取胜,占领菲律宾,尤其是吕宋岛,确保日本在西太平洋的制海权尤为重要。一向并不和睦的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和海军军令部为了菲律宾攻略计划,进行了多次会商,日军对菲律宾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1930年,随着《伦敦海军条约》的缔结,日本海军在舰艇吨位上被美国和英国压制,令日本内部的军国势力大为不满。1933年,由于国际联盟拒不承认伪满洲国,日本悍然退出国联,使自己在国际上更为孤立,这又令日本国内的好战声浪进一步高涨。

在这种形势下,1934年,日军大本营对菲律宾作战构想,作战兵力和作战地域的划分又进行了重新检讨和修正:

1.原定用于菲律宾作战的第12师团被用于在中国东北承担对苏联的戒备任务,菲律宾作战计划的常设兵力就剩下了第5和第11师团两个师团的兵力,日本陆军计划视实战情况将特设师团中的第111师团增派到菲律宾。

2.由于菲律宾作战兵力只剩下两个师团,主攻登陆点被修改为林加延湾和一度被否定的八打雁湾。一到雨季,林加延湾浪大雨急,对登陆作战会造成极大困难。如果在6月到9月的雨季期间进攻菲律宾,主登陆点将改为拉蒙湾和八打雁湾。而登陆之后的第一主攻目标,依然是马尼拉。

3.为了确保控制马尼拉湾,令美军无法再利用甲米地海军基地,日军决意在登陆之后一鼓作气拿下科雷希多要塞。为此,新计划对攻占巴丹半岛更为重视。由于美军早就制定了退守巴丹的计划,所以日军必须在美军退守巴丹之前,伺机歼灭其主力,而战机可谓稍纵即逝。日军决定根据战况,随时让一个支队在苏比克湾登陆,配合主力打击向巴丹撤退的美军。

4.菲律宾攻略计划的首要目标将限定为吕宋岛,比萨扬群岛和棉兰老岛在攻克吕宋之后再考虑。由于无法预计海军与美国舰队作战的结果,日军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考虑到菲律宾攻略军可能在吕宋岛陷入美军增援部队和岛上守军的海陆包围,成为孤军,在登陆之初,日军必须将尽可能多的军需补给送上吕宋岛,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5.为确保先遣部队和海军舰艇实施奇袭登陆作战成功之后,将尽可能多的部队和物资送上海岸,需要使用大量快速运输舰承担运输任务。为了保证人员和物资运输上岸,易于登陆的拉蒙湾被选为主要的登陆点。巴莱尔湾的卡西古兰也被选为先遣部队的登陆点,先遣队上岸之后,将迅速占领附近的简易机场。P008-00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雄鹰猎日(菲律宾陆地战)/经典战史回眸二战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7086326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8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195.2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0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9: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