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以论坛中的学术论文、博士后专题报告、相关科技论著及领导观点为基本单元,将这种不同类型的成果以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为主线汇集而成。
本书根据中原城市群所面临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从城市群发展的科学基础、中原城市群空间整合、中原城市群经济布局与产业发展、中原城市群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郑汴新区科学发展等五大部分进行了多方位的论述,认为创新是支撑城市群发展的核心,整合是促进城市群共生的手段,和谐是调控城市群进化的目标。
图书 | 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以论坛中的学术论文、博士后专题报告、相关科技论著及领导观点为基本单元,将这种不同类型的成果以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为主线汇集而成。 本书根据中原城市群所面临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从城市群发展的科学基础、中原城市群空间整合、中原城市群经济布局与产业发展、中原城市群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郑汴新区科学发展等五大部分进行了多方位的论述,认为创新是支撑城市群发展的核心,整合是促进城市群共生的手段,和谐是调控城市群进化的目标。 内容推荐 加快城市群建设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近年来,中原城市群发展势头强劲、成效明显,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日益凸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对于推进中原地区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优化我国城市体系和地域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书根据中原城市群所面临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从城市群发展的科学基础、中原城市群空间整合、中原城市群经济布局与产业发展、中原城市群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郑汴新区科学发展等五大部分进行了多方位的论述,认为创新是支撑城市群发展的核心,整合是促进城市群共生的手段,和谐是调控城市群进化的目标。进一步提出了加快申报与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积极发展中小城镇,促进健康城市发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积极探索节约和集约用地的新模式、新经验;发展产业集群,重点投资中原城市群;完善交通网络,促进区域融合等一些新理念、新思维、新观点。 本书可供从事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资源学,特别是城市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高校师生,以及实践工作者参考。 目录 序 前言 院士专论与论坛综述 院士专论 杜祥琬:以创新支撑中原崛起 牛文元: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要点 孙九林等:构建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 许靖华等:城市饮用水中亚硝酸盐与癌的关系研究 论坛综述 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论坛综述 第一篇 城市群发展的科学基础 导言 第一章 中国可持续型城市群发展 1 构建可持续创新型城市群 2 城市群战略作为国家区域战略的意义 3 我国城市群战略的指导思想与政策方向 第二章 中原城市群发展及GIS战略 1 新形势下中原城市群崛起之路 2 河南实施城市带动主战略的几个问题 3 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原城市群发展 4 中原城市群发展背景与空间战略 5 中原城市群地区GIS发展战略 第三章 城市共生论 1 问题的提出及其战略意义 2 共生概念的内涵与城市 3 城市社会:独特的超级共生体系 4 社会共生的特征要素与一般机制 5 对城市共生本质的探讨 6 共生理论与生态城市建设 第四章 城市体系分析与布局的理论模型 1 城市体系分析与布局理论模型构建的技术支撑 2 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与空间影响力分析模型 3 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模式 4 城市职能分类与职能调整的理论模型 5 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 6 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分析模型 7 城市经济区划分的理论模型 第五章 城市区域发展的非线性模型 1 自然地理区域研究的哲学基础 2 一个二维CML模型的拟序和湍流性态研究 3 黄河流域若干地貌现象的解释 4 黄河下游河道特性及滩区问题研究 5 黄河下游河道及郑汴城市防洪减灾初探 6 城市区域发展研究——以郑汴城市为例 第二篇 中原城市群空间整合 导言 第六章 宏观尺度下的中原城市群整合 1 中部崛起下的城市群整合 2 生物群落演化视角的中原城市群整合 3 中原城市群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 4 中原城市群整合的SOM网络评价 5 中原城市群整合发展的关键问题 第七章 微观尺度的中原城市群整合 1 中原城市群经济地域系统的整合 2 中原城市群内部的经济联系 3 中原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问演化 4 中原城市群的空间结构 5 中原城市群空间发展 6 中原城市群的空间组合特征与整合模式 第八章 城乡统筹与中原城市群整合 1 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 2 建制镇建设与城乡一体化 3 协调共享与中原城市群制度建设 第三篇 中原城市群经济布局与产业发展 导言 第九章 中原城市群经济布局 1 中原城市群经济布局的战略背景 2 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调控 3 中原城市群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4 中原城市群地区城市体系分析及优化 5 中原城市群的城市规模结构 第十章 中原城市群产业发展 1 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变动及优化 2 中原城市群产业专业化水平演变 3 中原城市群高技术产业联盟发展的组织结构创新模式 4 中原城市群建设中旅游商品开发模式 5 开封市产业空心化的历史考察 6 平顶山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第四篇 中原城市群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 导盲 第十一章 中原城市群土地利用与土地承载力 1 中原城市群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整合 2 中原城市群土地资源配置及其生态效益 3 河南省各城市用地规模的数量分析 4 土地利用变化CGE模型及模型中对土地要素的处理 5 中原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 第十二章 土地资源评价与规划 1 中原城市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2 中原城市群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3 开封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研究 4 城市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以郑州市为例 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开封市土地利用规划评估 6 中原城市群物流业用地规划 第十三章 中原城市群耕地保护 1 中原城市群发展中的耕地保护 2 城市扩张的困境与耕地保护 第五篇 郑汴新区科学发展 导言 第十四章 “郑汴一体化”与郑汴产业带 1 多管齐下,构建“郑汴一体化”新格局 2 郑汴新区与“郑汴一体化” 3 有关“郑汴一体化”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 4 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5 “郑汴一体化”城市形态演进中的功能定位 6 郑汴产业带规划与发展的若干建议 第十五章 郑州新区科学发展 1 郑州新区现状与发展 2 郑州市城市化滞后了吗? 3 郑州市城市生态系统评价 第十六章 汴西新区科学发展 1 当前经济形势下汴西新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 基于SSM的开封市主导产业定量选择及分析 3 文化保护视角下开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构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秦耀辰//苗长虹//梁留科//高建华//乔家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3025540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8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65 |
出版时间 | 2009-10-01 |
首版时间 | 2009-10-01 |
印刷时间 | 200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9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299.276.1 |
丛书名 | |
印张 | 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6 |
高 | 2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3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