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诡计
内容
编辑推荐

妙趣横生的心理学课堂,贴近生活的交际学策略!

本书深入挖掘人性背后的心理秘密,巧妙揭示内心深处的行为动机,告诉你如何从心理层面上控制他人,怎样在人际交往中洞察人心、占据主动、建立威信,成为最有影响力、最有吸引力的人。

内容推荐

人际关系中的各种问题,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掌握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许多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本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以心攻心,吸引人脉;第二章——以心观心,洞察人性;第三章——用心揣摩,情感征服;第四章——能说会道,高效沟通;第五章——超越自我,赢在魅力,分别从不同方面揭示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诡计,语言生动,值得一读。

目录

第一章 以心攻心,吸引人脉

 1 利用从众心理,故意制造群龙之首

 2 激发他的同情心,触动心灵薄弱点

 3 利用心理暗示,使他按照你的意愿行动

 4 塑造权威表象,诱使对方信任你选择你

 5 人为制造短缺,迫使对方立刻行动

 6 巧用禁果效应,吸引对方注意力

 7 得寸就要进尺,先进门槛再步步登高

 8 送他一个鸟笼,让他买只鸟

 9 驱赶领头羊,控制整个羊群

 10 利用负债心理,让他回报你更多

 11 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使他满足你的期待

 12 利用人的对比心,诱使他接受你的要求

 13 利用人的好胜心,激发他的斗志和勇气

 社交能力心理自测

第二章 以心观心,洞察人性

 1 跳出心理定势,用新眼光看待对方

 2 领悟刻板效应,用心看待每一个人

 2 领悟刻板效应,用心看待每一个人

 3 利用投射心理,洞悉他的心境

 4 摘掉光环,警惕晕轮效应

 5 慧眼识英雄,看出对方的闪光点

 6 通过观察对方的交际圈来了解对方

 7 读懂眼神,他的眼睛出卖了他的心

 8 看穿脸面,辨析对方的内心玄机

 9 透过衣着,看破对方心理

 10 洞察对方性格类型,调整交际策略

 11 领悟蝴蝶效应,从微小处识别他的心思

 人际关系状况心理自测

第三章 用心揣摩,情感征服

 1 巧用移情效应,建立双方感情

 2 将心比心,让他心甘情愿为你做事

 3 留出空白,让交往更深入彼此的心

 4 先抑后扬,更易得到对方好感

 5 满足他的急需,收获人情的硕果

 6 谨慎警醒,防人之心不可无

 7 利用共性心理,踏入他的心门

 8 留人面子,获取他的感激心

 9 投其所好,让他高高兴兴帮你办事

 10 表达你对他的喜爱,感动他的心

 11 运用多看效应,让他不知不觉喜欢你

 12 找出共同点,唤起他的情感共鸣

 解读他人能力心理自测

第四章 能说会道,高效沟通

 1 采用单面和双面宣传法,灵巧说服对方

 2 运用南风效应,温暖说服对方

 3 幽默是人际交往中的“最佳调料”

 4 善于倾听是沟通彼此的桥梁

 5 恰当地发问,诱导他说出你想要的信息

 6 赞美和鼓励是良好沟通的催生剂

 7 说别人感兴趣的话,打开沟通之门

 8 哕嗦一箩筐,不如简洁一句话

 9 自嘲自讽,创造轻松交际环境

 10 委婉规劝,走迂回路线更能让他接受

 11 真诚地表达你的想法,让他明白你的心意

 沟通能力心理自测

第五章 超越自我,赢在魅力

 1 运用首因效应,首次见面给人留下好印象

 2 利用近因效应,挽回不利让人喜欢你

 3 修炼自我形象,从小细节着手

 4 认清自我,秀出独特的自己

 5 挖掘潜能,塑造自我

 6 好情绪使你的形象更富魅力

 7 自制忍耐力是你的力量之源

 8 不求完美,有点缺点更可爱

 个人魅力心理自测

试读章节

1 利用从众心理,故意制造群龙之首

以下这样的事情你是否遇到过。

4个人一起去吃午饭,你看着菜单,小声嘟囔着:“今天吃什么呢?来一份炸酱面吧!”这时同伴中的一个人说:“我要一份牛肉面。”接下来其他两个人也都附和说:“那就吃牛肉面吧!挺香的。”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也会说:“那我和你们一样吧。”

这种“随大流”的现象,恐怕在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人们都知道“我行我素”这句成语,而在现实中,却很难做到这么“潇洒”。

在现实中,人们往往不是自己喜欢怎样便怎样,很多时候,甚至可以说在大多数时候,人们要看多数人是怎样做的,自己才怎样做。

我们在一个没写明男女的公共厕所前,会观察一下别人是怎样做的:如果男人们都进左边的门,女人们进右边的门,你也会这样做。

有人在商店门口看见“长龙”,不由分说便排到了队尾,然后才问:“这里卖什么?”有人在马路上看见同着一圈人,不管自己有事没事也要挤过去看一看。

在心理学上,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影响,从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叫做“从众”。

从众心理是指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做出判断、形成印象的心理变化过程。用我们平常的话来说,就是“随大流”。心理学家阿什的一个实验证明了这种心理现象:阿什事先安排了6个大学生,让他们一致把两条不等长的线段A、X硬说成是等长的,去影响1个真正的被试者。结果被试者放弃了自己本来的正确答案,而认同了这6个人的观点。

生活中顺应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所谓“入乡随俗”,以及在吃喝、穿戴、娱乐上赶时髦,追新潮等,都是从众的表现。

有的人懂得巧妙地利用从众心理。美国某餐厅有两位服务小姐,一位叫梅莉,一位叫珍妮。她们为了引发客人支付小费,都各自在收取小费的盘子里先放了一枚银币。不过,梅莉放的是10美分的,珍妮放的是25美分的。结果,两个小时以后,梅莉收到的小费,都是10美分的银币,而珍妮收到的却都是25美分的。这是因为客人支付小费,大多拿不准以多少为宜,那么就会以别人的做法为自己的标准。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人们的这种从众心理,故意制造群龙之首。让他人重视你,关注你,接纳你的观点和主张,亦步亦趋地跟随“龙首”的脚步,迈向合乎你心意的终点。

如果你想举行一场座谈会,但你深知大家是很难吐露自己的真实心声的,出现大冷场该怎么办呢?这时,你可以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预先和其中的几个人通气,让他们提前准备好相关的问题或议题,安排他们在会场见机行事,积极提问、发言,从而制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带动其他人参与其中。只要气氛在相当程度上具有渲染力,那些众多原来不打算发言或不爱发言甚至是没有发言习惯的人,也会跃跃欲试,参与进来。

如果你自主创业,打算开家小店(或网店),为了提高名誉度、信用率,抓住人们的眼球,吸引人来逛逛、购买。那你最好在开张之时,就邀请你的表堂兄弟姐妹,小学、中学、大学各路同学老师或者七大姑、八大姨甚至各色朋友,围在店门店里,进进出出,挑挑看看,貌似进行消费活动。如果是网店,可以让他(她)们进行购买,发表好的评语,增加星星或钻石(提高知名度),实则他(她)们是打折购买甚至是免费消费。但是这样,你就可以招引更多的旁人、观看客来照顾你的生意了。

如果你想要推行你的方案或计划,但是你知道你将面临的阻力会是多么大,很可能大多数人会用无言的沉默来让你无法进行下去。此时,你不妨私下找几个相关人员交流意见,让他们明白你的企图和意向,以便在正式提出并讨论你的方案时,能够顺利通过。  总之,利用人们的这一从众心理,你可以得心应手地销售你自己的观点、主张,或者商品,让他人赞同你、接受你。

2 激发他的同情心,触动心灵薄弱点

当林肯总统还是一名律师在事务所工作的时候,碰到了这样一个案子。

一位老妇人向林肯哭诉她的不幸遭遇。原来,她是位孤寡老人,丈夫在独立战争中为国捐躯,她靠抚恤金维持生活。前不久,抚恤金出纳员勒索她,要她交一笔手续费才可领取抚恤金,而这笔手续费是抚恤金的一半。

林肯听后十分气愤,决定免费为老妇人诉讼。

由于出纳员是口头勒索的,没有留下任何凭据,因而这位出纳员指责原告无中生有,形势对林肯极为不利。

但是林肯在法庭上十分沉着、坚定,他眼含着泪花,回顾了英帝国主义对殖民地人民的压迫,爱国志士如何奋起反抗,如何忍饥挨饿地在冰雪中战斗,为了美国的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

最后,他说:“现在,一切都成为过去。1776年的英雄,早已长眠地下,可是他那衰老而又可怜的夫人,就在我们面前,要求申诉。这位老妇人从前也是位美丽的少女,曾与丈夫有过幸福的生活。不过,现在她已失去了一切,变得贫困无靠。然而,享受着烈士们争取来的自由幸福的某些人,还要勒索她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抚恤金,有良心吗?她无依无靠,不得不向我们请求保护时,试问,我们能熟视无睹吗?”

法庭里充满哭泣声,法官的眼圈发红,被告的良心也被唤醒,再也不矢口否认了。法庭最后通过了保护烈士遗孀不受勒索的判决。

没有证据的官司很难打赢,然而林肯成功了。这应归功于他的情绪感染驾驭了听众及被告的心理,激发了人们本性中具有的同情心、善良的一面。

以情动人,凡事皆可办成,面对求情者的眼泪和哭诉,听者就是铁石心肠,也免不了会动心。

并不是说,凡求人办事都要摆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流下几滴眼泪。而是说,当我们在求人解决问题时,应该调动听者的同情心,使听者首先从感情上与你靠近,产生共鸣。这就为你问题的解决与事情的办成打下了基础。

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你将受害的情况和你内心的痛苦如实地说出来,处理者是会动心的。

在普通的人际交往中,我们一定要记得:每个人都有同情心,它是人类天性中的一部分,是人性善良的根基。

也许它会在人们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经历中,渐渐地躲进人的身后,藏进连自己都不会察觉到的心灵角落里。有时它假装睡着了,有时它潜入深水海底不愿冒出来透口气。但是它永远不会消失,不会死去。

再冷漠的人,也有他的同情心;再狡诈的人、变态的人、唯利是图的人、利欲熏心的人,也无一例外地有着同情心。不过是被掩盖或者暂时被冷处理了。

我们要知道这点,善于把握这点,诱发他的同情心,触动他的心灵薄弱点、敏感细腻区。

尼克松在参加竞选时,《纽约时报》突然发表了尼克松在竞选中秘密受贿的新闻,说得有鼻子有眼,对竞选形势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于是尼克松被安排做一次半个小时的电台讲话,以澄清事实。

尼克松走进演播室,面对全国听众,首先公开了自己的财务状况,公布了自己的财产,并告诉大家他是怎么花掉每一分钱的。然后用最真挚感人的语调娓娓道来:自己出身贫寒,年轻时在杂货店送货,补贴家用。半工半读念完大学后,做律师进入政界,成家立业。他和夫人是一对贫贱夫妻,勤勤恳恳,节俭度日,自己的小儿子曾经因为经济拮据而买不起皮大衣和小狗……听起来非常真实可信,甚至让人鼻子发酸,此刻,每一个选民,每一个听众敏锐的同情心都被诱发出来。

演讲结束后,有一百万人打来了电话、电报或寄来了信件,他的支持者大大增加,他一下子成了一颗政治明星。

人人都有一颗心,那是一颗貌似冷酷无情的心,实则是一颗满是同情的柔软之心。只看你如何以真诚轻柔的触角去触动它的薄弱点,从而以点带面,震撼他心,让他因为心酸流泪。

在找人办事时,激发对方的同情心是十分重要的,当你巧妙地点醒对方,触动他的心灵柔软带的时候,再难办的事情也能办得成。

人际交往中的智慧

在日常生活中,在普通的人际交往中,我们一定要记得:每个人都有同情心,它是人类天性中的一部分,是人性善良的根基。只看你如何以真诚轻柔的触角去触动它的薄弱点,从而以点带面,借助情感的系统连带作用,再难办的事情也能办得成。

……

P3-8

序言

为什么我们常常会觉得自己真心地为他人好,可对方却不领情?为什么明明自己没有坏心眼,却总是说话得罪人?为什么总有那么一些人不喜欢、不欢迎我们?为什么我们的朋友看起来特别多,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人伸手援助一把?

我要怎样才能让人喜欢我,乐意跟我交朋友?我要怎样才能让人信服我、支持我,在我有困难的时候帮助我?我要怎样才能让人接受我的要求,按照我的意愿来行动?我要怎样才能让自己更吸引人?我要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影响别人?

我们生活在这个人世间,每天都必须与人接触,与人打交道,我们在不断地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影响着他人,他人也在影响着我们,用专业名词来说就是我们在进行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中的各种问题,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心理决定着行为,人心难测,我们想要让他人做出某种行为,必须了解、掌握他的心理,擅攻人心。了解并能掌握人心,这就需要我们懂得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并恰当地运用。

心理学是一门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既古老又新鲜的科学。对于整个科学发展史来说,心理学才短短数百年,还太稚嫩,但是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它已经是一位经历了过多风霜的睿智老人,它能让我们掌控人际交往的主动权,发挥心理优势有效地影响他人。

有关人际交往类的书籍已经很多,但是本书《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诡计》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全新梳理,别具匠心。它在对著名的心理学效应和心理实验诠释的基础上,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和经典故事。对人际交往中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操作思路和方法。有助于人们在了解现象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的同时,能够剖析自我,认识他人,使自己在日常的与人交往中更加如鱼得水。

心计、策略、谋略、诡计等不仅仅在战场、商场上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在我们日常人际交往中更是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我们都有一颗灵慧的心,在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如果不巧妙地运用自己的心智,不揣摩人心,不了解人性,没有能说会道、察言观色的本领,怎么能操纵人心,怎么能让他人喜欢你、欣赏你、敬重你?

衷心希望您读过本书之后,能够成为受人喜爱、有效影响他人的人。书中难免存在错谬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作 者

2009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诡计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靳会永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095986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9-10-01
首版时间 2009-10-01
印刷时间 200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2.1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5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