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感动你一生的人物全集(最新版)
内容
编辑推荐

感动,是浸润心灵的天簌,是唤醒生命的禅音。懂得感动的人,不会迷失在自我的情怀里,他们的眼界更高,眼光更远,关注得更多。他们是懂得在生活的缝隙 里,在命运的跌宕处,寻找阳光、温暖和力量的人。感动是人生最美好的感觉,它是一杯用自我的情感浸泡出来的智慧茶,可以改变自我。

本书精选了上百篇美文名篇。阅读这些阳光、感人、充满质感的美文,心灵在这一刻,也许只收获了感动;然而,若干年之后,你会因为今天的感动,走出一个完美而成功的人生。

内容推荐

生命与感动同在!本书精选的生命故事,阳光、感人,给人奋发向上的力量。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学、体育和艺术等多个领域选取有代表性的人物,以新颖独特的视角呈现给读者一个个精彩人生。阅读这些感人事迹,聆听生活中的强者之音,能激励我们积极进取,抓住机遇,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收获一个成功而有意义的人生。

目录

第一辑 有一种成熟叫独特

 汶川向世界报道/张泉灵

 比尔·盖茨:做善事不能等/二强

 张艺谋:我们真的很运气/乌力斯

 面试/曾子墨

 蒋方舟:我不过是一只早熟的苹果/格美

 生命是有弹性的/吴小莉

 韩寒:其实我从来不叛逆/格林

 当年明月:坚持到底才是真英雄/佚名

 替死者把好日子过下去/于丹

 我为什么要公布问题奶粉“三鹿”的名字/简光洲

 刘欢:我只兴奋了一下/王小峰

第二辑 有一个舞台叫体坛

 原来是李宁/斯宇

 陈燮霞:光荣的荆棘路/阿东

 杨威:十年磨一剑的扬威世界/山水梅子

 王励勤:当勤奋成为习惯/逢伟

 郭晶晶:我希望能跳到80岁/红叶叶

 王楠:永远带着微笑的女王/佚名

 姚明:我的世界我的梦/佚名

 杜丽:快乐射击,超越梦想/佚名

第三辑 有一种光芒全球聚焦

 “互联网”总统奥巴马/采雪

 股神巴菲特的童年/[美]罗杰·洛文斯坦

 一个真诚的地质局长/梁晓声

 李明博:从卖火柴的小男孩到政坛奇人/余东

 热爱中国的李约瑟/小贝

 名人炒股的趣闻/金点强

 钱永健与他的诺贝尔之路/佚名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季羡林

 第466号囚犯的番茄/李丹崖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文学家”/鲁先圣

 帕瓦罗蒂:别了,我的太阳!/鸿声

第四辑 有一种前进叫先锋

 伟大是熬出来的/冯仑

 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写给女儿的信/郭奕伶

 钱不会走错路/潘石屹

 史蒂夫·鲍尔默:天才背后的天才/张文佳

 10亿元先生唐骏/范佳丽

 尹同耀:奇瑞掌门人/白勇 王方剑

 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美]贝聿铭

第五辑 有一个世界叫文学

 杨绛和钱钟书:夫妻、情人亦朋友/吴学昭

 女儿去英国读高中/池莉

 哈利·波特之母:失败的收益/[英]J.K.罗琳

 我的大学梦/莫言

 迟子建:写我所爱乐此不疲/佚名

 平常的沈从文/黄永玉

 作家麦家:畅销和文学性并不矛盾/佚名

 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

第六辑 有一种爱叫娱乐

 把爱传出去/李亚鹏

 寻找人生的转角/(中国台湾)罗志祥

 章子怡:10年,还不是我的里程碑/邱致理

 电影的谢晋/冯骥才

 方文山:用汉字我很骄傲/佚名

 梁静茹:破茧化蝶的情歌公主/小欢

 周杰伦:我是个只想赢的人/郑呈皇林亚伟

 我曾经如此痛恨钢琴/郎朗

 王宝强:我不是“许三多”/桑桑

第七辑 有一位老师叫历史

 向苏东坡学乐观/岳晓东

 两个军阀办教育/魏得胜

 曾国藩如何读书/晟肱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他/林天宏

 冰心:世纪小女子,谈笑有鸿儒/王昌连

 胡适为何不愿做官/王静

 明孝宗:唯一只有一个老婆的皇帝/于青

 第一支走向世界的中国足球队/威子

 国旗班:迎着朝阳向我们走来/张蕾磊 范珅珅

 奥运志愿者是怎样炼成的/张哲 詹莹莹等

 刘宇军:可可西里16年的“死亡”之恋/路梅

 陈自立的向日葵宣言:让生命朝着太阳盛开/一米深蓝

 养母蒋雯丽:命中注定我爱你/学军

 复旦残疾博士魏宏远:知识使我获得了尊严/老槐

 滕有玺:挣脱贫穷的梦魇/沙楚

 魔兽争霸世界冠军李晓峰:游戏之王的非常人生/钟钟

 郑小琼:诗歌从来不卑微/佚名

 世上最完美的爹娘/菊花遍地开

 “80后”,共和国年轻的脊梁/佚名

 陈慧:我给比尔·盖茨当老师/邹丽格

试读章节

汶川向世界报道

编者按:2008年5月12日,汶川成为全世界新闻媒体报道的焦点。很多记者深入灾区,在第一时间把消息传达给了社会大众。这篇文章节选自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在抗震英模报告中的演讲。感人至深,甚至让我们泪流满面。

2008年5月12号,在珠峰待了一个月之后我回到了拉萨,还沉浸在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报道成功的喜悦中,大地震发生了。北京、台湾、日本都有震感!我的第一反应是:唐山大地震影响到了14个省,这可能是比32年前更大的一次灾难,而且前方灾情不明{情况不明的时候是最需要记者的时候!我得去现场!我知道从高原下撤以后的第一原则是休息,我也很想家,想不满两岁的儿子。但是这时候到一线去,不是我个人的选择而是一种职业的天性。经批准,5月13号,我挤上了震后拉萨飞往成都的第一班飞机。

帮助外面的人弄清灾区的情况是这个时候记者的第一责任。太多太多灾区的情况,抢险救灾的人要知道,受灾的群众要知道,党中央要知道。我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是从未有过的沉重。到达四川的当天下午,我们报道组立即动身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北川。

交通断了,通讯断了,余震不断。尽管做了心理准备,灾难还是击碎了我的想象。要快,要让外面尽快了解灾区的情况。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雨中发回了我在灾区的第一条报道。

路,是生命线,也是抢险救灾的关键。奔向震中的途中我不停地问自己:灾区的路到底怎么了?通向震中汶川的路为什么还不能打通?这个时候,我们必须把镜头对准这条路,去引导人们的视线。

5月14号,我沿着汶川方向,奔向213国道,踏进了打通道路的现场。观众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几乎半座山塌下来,路不见了。而这条路原本只有七八米宽,一边在塌方,一边是临着岷江的悬崖。工作人员上得去,但是展不开。这条报道,也许不那么惊心动魄,但是它把大家的疑问解开了,责难不见了,人们焦急的心情也冷静下来,开始积极地帮着出主意,怎样才能使修路的进展快一些。

在灾区的人民处在惊恐与悲伤中的时候,特别需要鼓起勇气,在废墟上没有比活着把人救出来更让人振奋的了。5月14号,都江堰的幸福小区发现了幸存者,救援人员开始与死神搏斗。我想虽然压在废墟下的人我们连姓名都不知道,但电视机前有无数的人关心着她注视着她。我想让他们看到:坚持,奋斗,我们就一定能获得重生!我向现场的领导建议直播救援过程。那天晚上,我知道很多人都守在电视机前,他们的心通过我们的直播与灾区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那一片废墟有三层楼高,里面充满了空洞和尖利的钢筋,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整个直播过程中,我被指定站在一个巴掌大的位置,只能说不能动。四川台的摄像张业伟在黑暗中拍摄一刻也不能停止,他要紧盯着寻像器里的画面,余光还要观察周围的情况,根本顾不上脚底下。在起吊一块水泥板时,我们脚下的断梁被拉动了,原本安全的地方变得很危险。但消防官兵继续救人,我们也继续报道,没有人离开。战士们紧张有序又小心翼翼,我们的镜头尽量地靠近跟随。几个小时后,受困者终于被抬出来了,她活着!现场一片欢呼声,我的耳机里也传来北京演播室里的欢呼声。我知道,电视机前守候的人们也会欢呼。我在现场用最大的力气喊着:“这欢呼是对生命的礼赞!”外面的人不抛弃,里面的人不放弃!救人的是英雄,被救的同样是英雄!这,就是我们一线记者要传递的精神——以人为本。

5月15号,我们跟着部队徒步奔向震中,因为两件事情要让观众搞明白:第一,震中的乡亲们情况到底怎么样?他们最需要什么?第二,进去救援的战士们要面临什么样的困难?怎么解决这些困难?  行进的路,有时候我觉得比在珠峰还难。那不是一条安静地等你踏上去的路,不断的余震、松软的塌方层、滚落的石块,危险无处不在。一个滚石区,我们刚通过不久就再次塌方,半个山体扑下来,覆盖了我们经过的道路。我们没停下脚步,边走边拍。

经过不停顿的9个小时,我们紧随部队到达漩口镇,那已经是5月16号的凌晨一点。紧张、饥饿、劳累,我真的想躺下什么也不做,但一想那么多人等着里面的消息,我们立即投入采访工作。天蒙蒙亮的时候,我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几根从废墟里捡来的木头蒙上一块塑料布就是帐篷了,外面整整齐齐放着3块牌子:漩口镇党委、漩口镇人大、漩口镇政府。旁边,战士们已经展开了救援,当地的乡亲们给部队送来了他们仅有的蔬菜。那场景,在我的头脑中定格了,那画面让我震撼:灾难降临了,但我们有党在、有政府在、有人民军队在,老百姓就有信心在!于是,我们用了一个长长的镜头。我要用这个画面把这样的信心传递给全世界。

5月17号,我们进入汶川亟待救援的“孤岛”耿达乡。面对满目疮痍,无论谁到现场都会有一种揪心的痛。可当问到受灾群众缺什么,需要什么帮助的时候,有一位受灾的群众对我说:“给我们送点玉米种子来吧,赶着现在种下去,秋天我们就有吃的了。”那不是一句当时就会让人热泪盈眶的话,却让我心里反复回味。这就是我们最质朴的乡亲,遭受了那么大的灾害,失去了那么多亲人,但他们想要的却是种子!种子不就是希望吗?这就是我们那么多人奔赴灾区的原因啊!我就是要把这希望的声音传递出去,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人民的伟大与坚强!

观众打电话给我,说:你真棒,在镜头里总是那么冷静。其实我也哭过,面对那样的灾情,面对受灾的乡亲,面对满目的英雄,泪水有时是控制不了的。5月20号我到都江堰去拍摄寻找处理遗体的情况,虽然救援人员很早就知道遗体在哪里,但是为了死者的尊严,战士们都是用手扒手挖。当听说遇难者是一位母亲和她的孩子,母亲在灾难来临时跪着用身体保护孩子,我完全失控了,转身躲进一个帐篷里放纵泪水喷涌而出,我要把我心里的痛哭出去,我要把所有的积郁都哭出去,擦干了眼泪,我才走出帐篷。在镜头面前我努力保持着坚强和理性。不哭,在心里,我始终这样提醒自己,灾区不需要眼泪,灾区需要我们的坚强去支撑,需要我们的关爱去抚慰,需要我们去尽记者的天职。

在灾区可能有数千名记者,中央电视台先后有数百名记者前往一线,我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

和我一起行军9小时的摄像张春喜已经51岁了。为了多带设备,他必须少带水和食物。战士走,他边走边拍,战士停下休息他还在拍。进入震中因为胸闷他一直不敢躺下,他有心脏病,还是平足!

我的同事冀惠彦大校,55岁了,从战场到各种抢险救灾都冲在前面。他在灾区是靠着临时从办公桌上抓来的一把降压药支撑着。在从水上冲击映秀时,滚石的涌浪打翻了冲锋舟,落水后他始终没有放掉手里的摄像机,死里逃生,一上岸就去发消息,为的是让观众和受灾群众看到:又一条生命线打通了!

我的4个进行航拍的同事曾经被困在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两天多的时间,靠吃野果坚持着。天气多变,地形复杂,山谷里各种切变风对他们简单的飞行器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他们是冒着生命危险为抢险救灾进行航空拍摄!

一份帮助,乘以13亿就能帮灾区渡过难关!一份关爱,乘以13亿就会变成爱的海洋!一份信心,乘以13亿就是中国人的脊梁!

而在灾区奋战的记者,就是要用手中的笔、手中的话筒、手中的镜头去做好这个乘法!

大灾难中,我们用最快的速度,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一个古老而又新生的民族,万众一心,共赴国难!

大灾难中,我们用最人性的方式,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坚韧与大爱!

这就是最真实的中国,我的祖国!

P2-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感动你一生的人物全集(最新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采鑫//连凌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801617
开本 16开
页数 3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09-10-01
首版时间 2009-10-01
印刷时间 200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1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5
17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9:3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