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人物(12位伟大的教育家)
内容
试读章节

从这段描述上看,当时只有两个接生婆以及数百名以色列人——至多也就一两千而已。

我们还是将摩西童年的传说放到一边为好,因为为了让故事一直能够引人人胜,里面掺杂了太多的神话。我们现在知道他由埃及人抚养长大,是法老女儿的儿子,他的名字也是她取的。

犹太哲学家斐罗及史学家约瑟夫斯描述了摩西各种不同的生活和性格侧影。《米德拉什》或是《圣经注释书》中的“犹太人的历史”部分在二十多个世纪里被许多人编纂、增改或是修订过,这也使得它们愈发厚重,但这些文字的价值还有待考量。

埃及人对摩西和以色列的描述都是用希腊语写成的,理所当然这其中不会有什么赞美之词。摩西或是他们口中的奥萨尔西福,是一个煽动者、一位不欢迎的公民、一个想要推翻政府的反动分子。他在失败后和几百名亡命之徒逃向了沙漠,千方百计地抵抗前来捉拿他们的军队。这些难民的数量逐渐增多,他们在有组织天赋的摩西的带领下,构建了一个强大的部落。

摩西是他们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他发明了一种宗教仪式来更好地管理这些子民,并让他们几乎摈弃了其他所有的神,牢牢地记住了他的神耶和华,毫无疑问这让他们虔诚地凝聚在了一起。无论摩西为何叛乱,或是谁应对此负责,有一个事实是无可争辩的:摩西在埃及领导了一场叛乱,在出埃及时跟随他的人构成了希伯来国家的核心力量。进一步说,无需置疑,摩西的人格就是建立这个国家最为主要的制胜因素。这个男人强大的能力、泰然自若的信心、持之以恒的耐心以及坚定不移的自立都显现在他对神耶和华虔诚不渝的信仰中。这些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成事在于人为。

以色列人在埃及的地位就是无偿的奴仆,在封建君主的统治下过活。他们自愿来到埃及,但却从没有享受过公民应享有的各项权利。毫无疑问,埃及人的这种排斥行为使以色列子民的宗教信仰更具凝聚力,且从另一方面来说,以色列人骄傲和排他的天性也让他们无法和这块土地的主人们成为朋友。

埃及人十分满足于现状,他们从来没有像战时交易奴隶那样对以色列人进行买卖。他们把以色列人当作文员、壮丁及仆人使唤,给他们一些固定的工资,也要求他们用额外的体力劳动来抵消税收。换句话说,以色列人就是在做义工,这无疑是非常过分的。许多年以后,雅典和罗马也有了类似的“奴隶”,这当中的一些人有着非凡的智慧。读一下有关现代经济的著作,你就会看到在美国,工薪阶层经常被称为“奴隶”或是“奴仆”,而这些词语也让历史学家深感困惑。

摩西在宫廷之家长大,对埃及所有的知识耳熟能详。我们可以推断他看起来也很像埃及人,因为据说他对以色列人来说是一个陌生人,他们第一次看到他时立即就走开了,并称他是“那个埃及人”。他英俊、威严、沉静而且语速缓慢,是一个可靠的人,也是一个强大的指导者。他无疑是埃及宫廷里最有价值的人。虽然他名义上是个埃及人,和他们生活在一起,遵循他们的风俗习惯,但他看到在政府重压下的“他的同胞”——以色列人受到了伤害,他的心是和他们在一起的。

摩西知道,不为人民造福的政府是无需存在的。有一次他到自己的同胞中去,看到一个埃及工头正在鞭打以色列工人,他愤怒地挺身而出,杀死了这个施暴者。只有两个希伯来人看到了这个场面。第二天摩西试图劝解这两个正在争吵的希伯来人。他们嘲弄地对他说道:“谁让你做我们的首领呢?难道你要杀我们,就像杀那埃及人一样吗?”

这让我们对摩西不得不面对的人们有了一些性格和品行上的了解。这也表明改革家和和平使者并不总是受到欢迎的。改革家最大的敌人并不是埃及人——他也不得不面对以色列人。

有一次我听劳工勇士特伦斯·包德利——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工会创建者说道:“任何投身于帮助劳动人民事业的人都会被他们摧毁。”然后他又说道,“但这不应该妨碍我们尽全力让他们获益。”

希伯来人坦称,杀死希伯来婴孩的人正是那些假装照顾希伯来母亲的希伯来女人,摩西逃离埃及的起因也是希伯来人,他们做了告密者,让他在法老面前身败名裂,性命也受到威胁。

当然,埃及人否认并一直不肯承认法老曾经颁布过杀死婴孩的法令。他们还表示,以色列人是赚钱的机器,对埃及人来说是有价值的资产。此外,说埃及人用杀死婴孩的办法来避免麻烦是非常荒谬的,因为谋杀儿童是点燃仇恨之火、引发暴乱的最佳手段。如果埃及人曾经如此野蛮残酷地行事,那么他们所要对抗的不只是以色列的男人,还有那些愤怒的母亲。埃及人还不至于愚蠢到要自寻死路,挑战母爱的狂热。如此行事将会毁了所有希伯来人的工作效率,因为一个被激怒的伤心人是不会工作的。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感到愤怒时,他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去想这个人的过错和缺点。

人们揭竿而起时会立刻拿出一套对目标政府的控诉之词,列出它的一系列暴行——侮辱、掠夺以及压迫行为,也就是所谓的政史。《汤姆叔叔的小屋》就是一份对美国南方既定暴行的起诉书,它用一个美好的寓言反映出了南方的姿态。如果一个南方女孩来到北方旅行,当她看到印有“死北军”一词的文章时,会天真地以为它是一个新词。而敌人所作出的描述——无论是个人还是大众,其中都必会带有一些水分。

摩西杀死埃及人后逃向了北方,他来到了东边米甸人。的土地上,他们也是阿拉伯人的后裔。那时他已年届四十,仍旧单身一人,很显然埃及宫廷的工作占用了他全部的时间。P11-14

目录

1.摩西

2.孔子

3.毕达哥拉斯

4.柏拉图

5.阿尔弗雷德大帝

6.伊拉斯谟

8.托马斯·阿诺德

9.弗里德里希·福禄贝尔

10.希帕蒂亚

11.圣本笃

12.玛丽·贝克·艾迪

内容推荐

阿尔伯特·哈伯德先生创作的《大人物》丛书以恢弘的规模、深刻的思想和优雅的文笔,影响了数代美国读者。

本书为《大人物》丛书之一,介绍了摩西、孔子、毕达哥拉斯、柏拉图、阿尔弗雷德大帝、伊拉斯谟、托马斯·阿诺德、弗里德里希·福禄贝尔、希帕蒂亚等12位伟大的教育家的生平事迹。

编辑推荐

阿尔伯特·哈伯德先生是美国近代著名的出版家、畅销书作家,出生于伊利诺伊州的布鲁明顿,曾就读于哈佛大学。著有享誉世界的《致加西亚的信》及《大人物》丛书。

本书为其创作的《大人物》丛书之一,介绍了摩西、孔子、毕达哥拉斯、柏拉图、阿尔弗雷德大帝、伊拉斯谟等12位伟大的教育家的生平事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人物(12位伟大的教育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阿尔伯特·哈伯德
译者 范颖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706416
开本 16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5.46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0:3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