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明月天山(历代中央政府与新疆的往事)
内容
试读章节

新疆地貌  新疆的地形可以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北面是阿尔泰山,南面是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昆仑山、天山环抱着塔里木盆地,天山、阿尔泰山之间镶嵌着准噶尔盆地,塔里木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三大河流浇灌着天山南北的片片绿洲。新疆的城乡大都处在绿洲上,就像是串串明珠。塔里木盆地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盆地。准噶尔盆地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盆地。在新疆南部有帕米尔高原,东部有吐鲁番盆地,西部还有被誉为“塞外江南”的伊犁盆地。新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天然降水量约l55毫米。区内山脉融雪形成众多河流,绿洲分布于盆地边缘和河流流域,绿洲总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5%,具有典型的绿洲生态特点。  新疆的沙漠占全国沙漠面积的2/3,其中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约33.6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仅次于阿拉伯半岛上的鲁卜哈利沙漠。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约4.8万平方公里,为我国第_大沙漠。新疆沙漠中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  新疆水资源丰富,主要湖泊有博斯腾湖、乌伦古湖、赛里木湖、艾比湖、阿牙克库木湖、艾丁湖等。贯穿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长约2100公里,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著名的罗布泊己干涸。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为我国陆地的最低点。位于巴音郭楞州境内的博斯腾湖,水域面积约1002.4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新疆有着辽阔的地域、多样的气候、复杂的地貌和土壤,不仅风光独特,而且物产资源十分丰富。在崇山峻岭、绿洲戈壁之间,有着数不尽的“粮仓”、“肉库”、“油盆”、“煤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举世闻名的歌舞之乡、瓜果之乡、黄金玉石之乡。周恩来总理曾赞誉新疆为祖国的“一块宝地”。新疆的农牧业

在这块“宝地”上,拥有近331万公顷耕地,1000多万公顷可垦荒地。新疆日照长,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水资源也较充足,这些都为发展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新疆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大宗,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90%以上。伊犁谷地素有“新疆粮仓”之称。在新疆的粮食作物中,还有高粱、大麦、谷子、黄豆、豌豆等。

新疆经济作物种植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主要产品有棉花、油料、甜菜、麻类、烟叶、药材、蚕茧等,其中新疆棉花尤以质优闻名全国,是全国举足轻重的棉花产区。对生长环境、耕作措施要求苛刻的长绒棉(又称海岛棉),经济价值较高,在新疆也有广阔的适栽区,其种植面积、产量和品质均为全国之冠。新疆是我国啤酒花内销和外贸出口的主要来源地。新疆还出产蚕茧,产量已达3800吨,比新中国成立时增长了75倍。

新疆蔬菜作物亦颇丰富,主要城市冬季鲜菜自给率达70%。有的蔬菜很有名气,如奇台、达坂城一带的白皮大蒜,远销香港等地区。奇台、木垒、吉木萨尔、乌鲁木齐等地的马铃薯,个儿大质优,大量销往其他省区。库尔勒、昌吉的番茄酱用于出口和内销,供不应求。

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誉。由于这里的气候对瓜果糖分的制造和积累十分有利,所产瓜果甘美爽口。常见的瓜果有葡萄、甜瓜(哈密瓜)、西瓜、苹果、香梨、杏、桃、石榴、樱桃、无花果、核桃、巴旦杏等,优良品种达数百种之多。其中吐鲁番的无核白葡萄,鄯善的哈密瓜,库尔勒的香梨,库车的白杏,阿图什的无花果,喀什的樱桃、核桃、光皮桃,叶城的石榴、旗盘梨,和田的蜜桃,伊犁的苹果等,均享有盛誉。新疆葡萄干、哈密瓜、香梨等更是国际市场的畅销品。

新疆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畜牧业有很长的历史。全疆草原面积约5733.3万公顷,居全国第二。在天山南北4800万公顷天然牧场上,大小牲畜漫山遍野,最多的是绵羊,其次是牛、马、山羊、驴、骆驼、骡、牦牛等。新疆细毛羊、阿勒泰大尾羊、新疆白猪、伊犁乳肉兼用牛等驰名全国,许多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新疆的森林、矿产资源

新疆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主要的天然林区,森林广布于山区、平原,面积占西北地区森林总面积的近1/3。天山和阿尔泰山区覆盖着葱郁的原始森林,多为主干挺直的西伯利亚落叶松、雪岭云杉、针叶柏等建筑良材。在塔里木河流域,遍布着世界著名的珍贵树种胡杨林和灰杨林,它们既是用途广泛的用材林,也是大漠深处的防风林。新疆主要造林树种有白杨、柳树、榆树、白蜡、槭树、槐树、白松、沙枣、桑树和各种果树等六十多种,多数为新疆乡土树种,也有少数是从内地或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

新疆矿产种类全、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目前发现的矿产有138种,其中,9种储量居全国首位,32种居西北地区首位。新疆石油资源量208.6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资源量为10.3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新疆油气勘探开发潜力巨大,远景十分可观。全疆煤炭预测资源量达2.19万亿吨,占全国的40%。除煤、油外,其他矿产资源如黑色金属铁。锰、铬,有色金属铜、锌、铅,稀有金属金、银、铍、锂,非金属云母、石棉、芒硝、盐,建筑材料石灰石、砖用黏土、沙、石、陶土,化工原料自然硫、钠硝石,还有水晶、冰洲石、宝石、玉石、玛瑙等资源种类繁多,古今驰名,真是应有尽有,其中不少矿产的采量、品位,在全国名列前茅。

新疆的旅游资源

新疆自然景观奇特,冰峰与火山共存,瀚海与绿洲为邻。著名的自然风景有天池(博格达湖)、喀纳斯湖、博斯腾湖、赛里木湖、巴音布鲁克、那拉提草原等。新疆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丝绸之路在新疆留下数以百计的古城池、古墓葬、千佛洞、古屯田遗址等人文景观,其中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楼兰遗址、香妃墓、蟠桃城等蜚声中外。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的文化艺术、风情习俗,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人文景观,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

新疆主要的风景区有: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保护区、喀纳斯湖风景名胜区、巴音布鲁克天鹅保护区、天池(博格达湖)、火焰山、葡萄沟、交河故城、“雅丹地貌”魔鬼城、果子沟、冰川王国、霍尔果斯口岸、香妃墓、巴伦台黄庙、高昌故城、丝绸之路遗址等,这些风景名胜享誉海内外,成为广大旅游爱好者无限向往的地方。

新疆的民俗

在新疆,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节日,如锡伯族的“西迁节”(也称“四·一八节”),俄罗斯族的“复活节”,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古尔邦节、肉孜节、诺若孜节,蒙古族的“那达慕”节、马奶节,塔吉克族的“乞脱乞迪尔节”。节日里,各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活动丰富多彩,其浓郁的民族风情也深深吸引着广大游客。

来到新疆可以尽享人间美味佳肴,这里有新疆各民族喜爱的香酥可口的面食烤馕,有油亮生辉、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抓饭,有奶油、酥油、奶酪、奶皮、奶疙瘩、酸奶、奶酒等奶制品,有皮脆肉嫩、美味鲜香的烤全羊,还有新疆最寻常的民族风味小吃烤羊肉串,此外,馓子、拉条子、烤包子等也是常见的风味小吃。

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充满了该民族独特的艺术魅力。新疆各民族传统工艺品以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享誉四海。这些工艺品种类繁多,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情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美丽的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自西汉于公元前60年在新疆设西域都护府之后,广大的新疆地区就开始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各族人民共同在这块“宝地”上生息繁衍,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地区文化,并在与中华腹地的交通来往中融入了中华文明,成为生机蓬勃的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P3-7

目录

第一章 明月出天山:三山两盆架构的奇丽空间

第二章 三千年前的瑶池相会:周穆王西游记

第三章 佳种自西来:张骞凿空西域

第四章 天下一家:西汉对西域的经营

第五章 胡姬的莲花舞:丝绸之路的繁华

第六章 抱住班超的坐骑:东汉对西域的经营

第七章 汉明帝夜梦金人:佛法初传中土

第八章 鸠摩罗什:连营万夫的邀请

第九章 瀚海沙飞意气豪:统一西域

第十章 天可汗的诞生:民族融合的华章

第十一章 回鹘衣装回鹘马:大唐与回纥的百年好合

第十二章 大都护府:大唐对西域的经营

第十三章 “大漠孤烟直”:盛唐西域的雄浑诗篇

第十四章 僧人与国王的结拜:玄奘和高昌王的故事

第十五章 佛光照耀下的西域:东西方文化的交汇融通

第十六章 争霸西域:唐帝国与吐蕃、阿拉伯帝国的战争

第十七章 千年佛国的湮没:伊斯兰教代替佛教

第十八章 丝绸之路的余晖:历经繁华,由盛到衰

第十九章 纷争不断:元朝对西域的控制

第二十章 新疆民族衍变:统一是顺应文明发展的抉择

第二十一章 稳固边疆: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第二十二章 思念故土:土尔扈特部浴血回归

第二十三章 万里远征:左宗棠抬棺收复新疆

第二十四章 弱国的外交奇迹:曾纪泽虎口夺回伊犁

第二十五章 新疆建省:归入全国统一行政规划

第二十六章 进士出身的民国督军:杨老将军在新疆的十七年

第二十七章 支援抗日:共产党在新疆的“新兵营”

第二十八章 新疆的新生:迎来和平解放

第二十九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挥锄富国,枕戈防边

第三十章 库尔班大叔您上哪:骑着毛驴去看毛主席

序言

从西域到新疆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在《关山月》中勾勒出一派雄浑阔大的景象。今月曾经照古人,横亘西北的苍茫天山,在明月的照映下书写着永恒。

《明月天山》是一部学术性、史实性与通俗性相结合的著述,全书围绕汉代以来历朝中央政府对新疆的治理、开发,以及西域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相互交往这一鲜明主题,展现了两千多年来西域新疆作为历史上中国西北边疆的史实画卷。全书结构新颖,叙事通俗,图文并茂,极具可读性。

新疆,古时称为西域,向东通向华夏文明的诞生地黄河流域,向南将进入印度河、恒河流域,向西连通着古波斯、古罗马等地区,是蜿蜒万里的丝绸之路的枢纽,贯通亚欧大陆的要塞。我国古代文献《山海经》、《管子》等对新疆有详细的记述。无论是驮着丝绸的商队,还是负经求法的僧侣,新疆都是通向财富与信仰的必经之路。既是通衢,又有草长水美的沃土,新疆的繁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片土地最需要的只是安定……

西汉初年,西域小国林立,史称“三十六国”,人口多的有数十万,少的只有一二百人。它们散居南北疆,未能形成统一力量。此时在东北方的蒙古高原地区,匈奴这个强盛的游牧民族逐渐强大起来。匈奴不仅常常骚扰汉朝的边境,而且多次西征,击败西域的楼兰、乌孙、乌揭等国,在当地横征暴敛,作威作福。公元前174年,匈奴打败西域强国大月氏,并野蛮对待大月氏人民,迫使大月氏各部落不得不西迁。

为了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汉武帝派遣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119年,两次出使西域。虽然最终没有达到目的,但是探索出了一条连通西域的道路,中原地区同西域的各项交流开始发展、兴盛起来。从此之后,络绎不绝的商旅驼队,驮载着中国的丝绸货物,穿越高山大漠,运往古波斯、古罗马等地,逐渐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随着交往的深入,两种文明的精神与文化品格相互吸引,渐渐走向融合。匈奴弓马踏平的只有土地,中华文化的雍和包容,则得到新疆人民的广泛认可,并从中原习得了养蚕、凿井、灌溉、建筑等技术。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纳入中国版图,成为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汉末年,随着社会动荡不安,匈奴又趁机入侵西域,西域各国饱受蹂躏。东汉成立后,中央政府重新设立西域都护府,并派遣班超率领三十六人出访西域各国,受到了空前的欢迎。除了班超个人能力和道德感召力外,更重要的是由于西域各国早就希望汉朝能回来,把匈奴赶走。当班超想要离开西域时,发生了感人的一幕:当地人民“互抱超马脚,不得行”。深受感动的班超留了下来,和西域人民一道,不仅成功地抗击了匈奴的入侵,而且维护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原政权交替频繁,无法对西域形成有效的管理,西域局势也动荡不安,小国之间战乱频繁,外敌入侵时有发生,对西域社会破坏很大。

进入唐代,民族进一步融合,疆域进一步开拓,思想文化进一步整合,使唐朝凝聚了极大的力量,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并以博大的胸怀吸纳外来文化,使之融汇到中国文化的整体当中。

从唐太宗、武则天到唐玄宗前期的一百多年中,中央政府在天山南北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域,并设立了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大军镇,直接有效地管理着西域诸国。在行政治理方面,唐朝在吐鲁番、哈密一带,设置州县乡里,实行中原地区的行政制度;在原西突厥所统治的地区,设立羁糜府卅,任命地方民族首领管理西域社会事务,可以说,这是今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雏形。

新疆地区诸国主动归附的事例屡见史册,一些国王不仅派大臣携带重礼祈求归附,还主动将王子作为人质派到中原,以表诚意。除了军事上的协作,中央与新疆诸国也常常结为秦晋之好。这种认同,逐渐脱离简单的实力依附,转而深及文化。

很快地,唐朝成为了天山以北、葱岭以西的广大区域内各个王国的宗主国,影响力达到了中亚的里海,中西往来更加畅通无阻,经济文化交流也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西方的珍禽异兽、珠宝香料、玻璃器皿、金银货币纷纷流入唐朝;中亚、西亚的穿着、饮食等生活方式,音乐、舞蹈等文化娱乐活动也都涌入中原;在佛教进一步盛行的同时,祆教、摩尼教、景教以及新兴的伊斯兰教都在此时正式传入中国内地;唐朝的两京长安和洛阳以及丝绸之路上的一些大城市如凉州,纷纷呈现出国际都市的风貌。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借助唐朝强大的政治力量,中原文明也传入西方,深浅不等地影响了西方各国。

到了唐朝中期,阿拉伯帝国向东扩张到了西域地区,随之而来的伊斯兰教,逐渐在西域地区生根发芽,最终成为了该地区的主导信仰,一直影响到今天。西域地区原来兴盛的佛教,逐渐地衰落堙没,只是留下了一些痕迹,散落在不经意的角落里。

唐朝后期,回鹘人大举迁入新疆。这次民族大迁徙,使回鹘人融合了原西域多个民族,从而形成现在的维吾尔族,并最终成为新疆的主体民族。信仰佛教的回鹘人,也逐渐地接受了伊斯兰教,西域地区的宗教信仰状况,逐步定型。

到了宋朝,中国出现了数个民族政权割据的状态,中原王朝失去了对西域地区的控制,西域再度出现了小国林立的状况。但是由于中原文化的感召力,不少西域国家不远万里,跨过流沙,躲过西夏的袭击,派使臣来到宋朝国都开封朝贡。例如当时的西域强国于阗,多次向宋朝进贡玉石,于阗国王还与宋朝西北地区的节度使曹氏家族结为姻亲。在敦煌莫高窟中头戴冕旒、身着法服的“大朝大宝于阗国大圣大明天子”的巨幅画像后,就是“大朝大宝于阗国大政大明天册全封至孝皇帝天皇后曹氏”的画像。这位皇后贤惠能干,在于阗王室中有很高的地位。

元朝时期,西域大部分地区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他撰写的游记,在欧洲引起了极大反响。

明朝建立后,虽然没有对西域直接管辖,但是保留了对西域各国的宗主权,同时通过“朝贡”的方式,展开“茶马贸易”,双方都获益巨大。据记载,明朝永乐皇帝封哈密国的安克帖木儿为忠顺王,从此哈密成为明朝的藩属,有力地保障了丝绸之路的通畅,西域与中原地区的贸易依旧繁荣。

清朝建立后,长期对西域行使着直接有效的统治权。到了清朝末期,中亚有股匪帮在英俄的支持下入侵新疆,当地人民惨遭涂炭。清政府命令爱国将领左宗棠率军西征。左宗棠不辱使命,消灭了匪帮,1882年成功收复天山南北,迫使沙俄归还伊犁。他给中央政府的奏折中使用了“故土新归”一词,指出西域自汉唐以来就是我国固有的领土,现在终于驱逐了外国侵略者,回归祖国。1884年,中央政府正式将西域改称为新疆,并设立行省,更加有效地管理新疆事务。

1949年,新疆迎来了和平解放,从此进入了新纪元。《明月天山》以点带面,以简洁的篇幅勾勒出新疆2000多年历史的精华,不失为一部宣传新疆历史、维护祖国西北边疆统一的好书,书中收录的诸多图片,更增添了本书的特色,给人以直观的历史感受。

重温历代中央政府和新疆的往事,我们能得出一个确凿无疑的结论:自汉唐以来新疆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和各族人民一道创造了中华文明;任何妄想将新疆分裂出去的阴谋,都是无法得逞的。

葡萄美酒出于新疆,却令整个中华沉醉;影响并塑造了中国文化性格的《金刚经》等一大批重要经典,则出自龟兹国鸠摩罗什之手。新疆之于中国的意义,不仅在其政治、军事、商业的重要地位,还有其融于血脉的文化内核。任何对于历史时空的割裂,都是对完整的中华概念的无视。同根同源,水乳交融。舀尽池水,明月依然在天。历代中央政府与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开创的文明史,早已深深刻入每个中国人的肌骨。

2010年7月5日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学术性、史实性与通俗性相结合的著述,全书围绕汉代以来历朝中央政府对新疆的治理、开发,以及西域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相互交往这一鲜明主题,展现了两千多年来西域(新疆)作为历史上中国西北边疆的史实画卷。本书结构新颖,叙事通俗,图文并茂,极具可读性。

本书以点带面,以简洁的篇幅勾勒出新疆2000多年历史的精华,不失为一部宣传新疆历史、维护祖国西北边疆统一的好书,本书收录的诸多图片,更增添了本书的特色,给人以直观的历史感受。

重温历代中央政府和新疆的往事,我们能得出一个确凿无疑的结论:自汉唐以来新疆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和各族人民一道创造了中华文明;任何妄想将新疆分裂出去的阴谋,都是无法得逞的。

葡萄美酒出于新疆,却令整个中华沉醉;影响并塑造了中国文化性格的《金刚经》等一大批重要经典,则出自龟兹国鸠摩罗什之手。新疆之于中国的意义,不仅在其政治、军事、商业的重要地位,还有其融于血脉的文化内核。任何对于历史时空的割裂,都是对完整的中华概念的无视。同根同源,水乳交融。舀尽池水,明月依然在天。历代中央政府与新疆人民共同开创的文明史,早已深深刻入每个中国人的肌骨。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学术性、史实性与通俗性相结合的著述,全书围绕汉代以来历朝中央政府对新疆的治理、开发,以及西域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相互交往这一鲜明主题,展现了两千多年来西域(新疆)作为历史上中国西北边疆的史实画卷。我国古代文献《山海经》、《管子》等对新疆有详细的记述。无论是驮着丝绸的商队,还是负经求法的僧侣,新疆都是通向财富与信仰的必经之路。既是通衢,又有草长水美的沃土,新疆的繁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片土地最需要的只是安定……本书让读者全面的了解历史上的新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明月天山(历代中央政府与新疆的往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239412
开本 16开
页数 2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4.5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8: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