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中,有六十余个真实的人生故事,主角面对的人生困境个个不同,有人遭遇病苦;有人情关难过;有人自幼孤苦无依,永远缺爱;有人只知沉迷赌博,穷困潦倒;有人误入歧途,自毁毁人;也有人永远追逐金钱,物质富裕,精神苦闷。不同的人生际遇,相同的是,他们浮浮沉沉的在人生道路上迷了途,却在证严上人的法语中,开悟人生的道理;更在参与慈济的志业后,找到生命的喜乐,印证了证严上人说的:“造福人群,就是富有自己。”
图书 | 静思语的富足人生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本书中,有六十余个真实的人生故事,主角面对的人生困境个个不同,有人遭遇病苦;有人情关难过;有人自幼孤苦无依,永远缺爱;有人只知沉迷赌博,穷困潦倒;有人误入歧途,自毁毁人;也有人永远追逐金钱,物质富裕,精神苦闷。不同的人生际遇,相同的是,他们浮浮沉沉的在人生道路上迷了途,却在证严上人的法语中,开悟人生的道理;更在参与慈济的志业后,找到生命的喜乐,印证了证严上人说的:“造福人群,就是富有自己。” 内容推荐 本书特别在千百则慈济人的生命故事中,拣选最为动人、最具启发性的篇章,呼应《静思语》第三集中的智慧法语,希望从正严上人的法语及许多慈济人的实践中,让读者大众找到依归,享有富足的人生。商人说:心不难,事就不难;心不贫,人就富。祝福全天下的人心灵富足、日日福安。 目录 编者的话 长养慈悲 美善人间 做有用的人 转祸为福 把爱传出去 创造善的循环 有爱最幸福 培养美德 行善修福 善恶一念间 挥洒生命 能做就是福 积累福报 勤种福田 利益众生 无私付出最可贵 实践大爱 相互感恩 利人就是利己 慧命自己造 宽广的爱 福缘共聚 人间菩萨招生站 善用生命良能 善解包容 好喜布施 对自己负责 自度度人 助人之乐 体会生命意义 积善致福 学习耐性 欢喜付出 人生正道 勇于改过 甘愿做欢喜受 坚持与突破 愈挫愈勇 从苦难中精进 把困厄当考验 分秒不空过 离苦得福 爱与身教 体贴父母 成就大业 没有过不去的事 快乐的真谛 洗净心地 祥和无争 安贫乐道 发挥生命的力量 以爱走出伤痛 人生的方向 一切唯心造 美的生命乐章 心宽念纯 护持己心 能舍才能得 简单就是幸福 把握今生 活出智慧人生 转念 用爱宽恕 用智慧超越烦恼 心灵环保 看透生死 欢喜自在 试读章节 【把爱传出去】 能付出的人生,最快乐也最踏实。 ——《静思语》第三集 “妹子,你最棒了!赶快吃完早餐!” “哥哥,认真吃饭,等会儿检查书包喔!” 就像很多认真的父母一样,家住新竹县新丰乡的张师姊和先生,每天清晨六点不到就起床做早餐、陪孩子吃早餐,还要盯着孩子刷牙、更衣,赶在七点四十分让他们准时出门…… 尽管照顾自己的孩子,已经花费张师姊很多时间与心力,但她仍然坚持每周二到小学担任“大爱妈妈”,以说故事的方式,将行孝与行善的观念教给小朋友。 “我以前会以照顾孩子为由,找借口中断说故事的任务;后来发现自己内心总是空荡荡的,所以现在一定要尽力去做。”张师姊笑说,以前给孩子的爱很自私、也太沉重,参与大爱妈妈后,学到“爱要像茶香一样,浓淡合宜”,她试着让自己做一个有智慧的妈妈,并且把爱传出去,去爱更多人的孩子。 刚开始,张师姊和两位大爱妈妈共同负责一个班级,每次上课,大家各准备一则故事。但是对这群缺乏临场经验的妈妈们来说,五十分钟的课让她们非常紧张:要如何才能在五十分钟内不冷场、没空白? 第一次上课,当她们把故事都“背”完后,时间还剩很多,三个人只好你看我、我看你,不知该如何才好。除了紧张造成的挫折感,学生们的冷淡反应,更是莫名的压力。其后,她们认真参加“静思语教学”的共修活动,听取其他大爱妈妈的分享,开始懂得善用教材,也学习制作道具;透过戏剧、手语、读书会等课程,加强彼此说故事的能力与带动孩子的技巧。 因为准备充分加上经验累积,一年之后,这群妈妈已经可以一人承担一个班级,五十分钟的课程既不会冷场,也不用担心时间太多,不知道要做什么才好。 如今,张师姊依然乐于做大爱妈妈,因为在校园里说故事,让她更能体会老师教学的辛苦,也更了解孩子们的心情,有助于增进学生、教师和家长三方之间的关系,自己的家庭也因此更加和乐。 【创造善的循环】 大爱人间除苦难,慈悲济世得欢喜。 ——《静思语》第三集 每当人间有灾难时,慈济志工总是尽心尽力去救助;而灾民真诚回馈、涌泉以报,所创造的善的循环,却往往更让人感动,也让志工感受到人性中非常美好的一面。 纳吉斯风灾肆虐,缅甸受侵袭的面积几乎和台湾一样大,当地全部是稻田,房子皆由木材、竹片盖成,十分脆弱。当海水倒灌时,灾民实在无处可逃,处境堪怜,灾后重建的工作非常艰巨。 虽然受灾面积如此之大,证严上人仍然慈悲地指示救助原则:“无论田地面积大小,只要是愿意耕种者,都要发予足够的稻种与肥料,让每一亩田都不会荒芜。” 为了落实直接重点原则,志工团不辞舟车劳顿,亲自进入偏远农村发放。由于运输非常困难,所以每个村庄的发放必须分成好几次;而志工团每到一个村庄,也都安排做爱洒和家访等活动,深入与灾民互动。 一次又一次的关怀,逐渐让村民了解这些物资来自全球善心人士的捐赠,也知道证严上人当年涓滴募爱心的“竹筒岁月”故事。这些善良的居民立刻受到启发,人人把握机会来付出。 例如有位旦昌伯,当慈济人第四度踏上他们的村庄时,他坚持捐出两万元缅币(约七百元台币),这笔钱是他去贷款借来的,而且利息很高。他必须等到年底收成后,以稻谷抵债来偿还,但是他发愿要济助比他更穷困的人,一再要求志工接受他的善款。 到了收成时,旦昌伯特别带着志工到他的稻田,分享丰收的喜悦,并且割下六根稻穗,小心翼翼地绑起来,请志工代为送给证严上人。他想向上人证明,在慈济的援助下,灾民已经站起来了!旦昌伯也把慈济赠送的稻种播种后长成的稻米,特别留下十篓,准备送给没有能力耕种的人,因为他觉得要把慈济的大爱传承下去。 另有一个约德奇村,许多村民响应“竹筒岁月”,他们每天捐五十元缅币(这些钱可以买约四人份的空心菜)。两年多来,总共捐出约八十万缅币,真不可思议,确实是“粒米成箩”。他们在这样困窘的生活中,受人援助,稍稍能够自立即不忘发心助人,真是太让人感动了! 善的循环就是这样生生不息,苦难虽然存在,但是人人播撒出的善心、善行,将可以让世间变得丰富而美好。 P10-14 序言 在《静思语》第二集出版近二十年后,二00九年,终于郑重出版了《静思语》第三集,将证严上人最近二十年来的开示及讲演内容,摘录精华,编制成书,也立即得到了相当大的回响。 本书特别在千百则慈济人的生命故事中,拣选最为动人、最具启发性的篇章,呼应《静思语》第三集中的智慧法语,尤其在全球金融风暴席卷、台湾地区遭遇伤亡甚巨的八八风灾、世界不少国家天灾人祸频仍的此时,更多人承受着物质及心灵上的困乏,整个社会更加浮躁、忧惧不安。本书特别以此为主轴,希望从证严上人的法语及许多慈济人的实践中,让读者大众找到依归,享有富足的人生。 财务专家或经济学家教人创造物质的富有,但物质富有的人都知道,钱不等于快乐,有一缺九、有十缺一,贪得而无法满足,反而让人的心灵更加空虚,永远处于贫穷状态。佛陀说:“入我门不贫,出我门不富。”证严上人教导大家的,正是如何追寻心灵富足的法门,快乐就在“知足、感恩、善解、包容”,懂得为人群付出、以爱投入,生命的价值提升了,也造就了更多的福缘。 在本书中,有六十余个真实的人生故事,主角面对的人生困境个个不同,有人遭遇病苦;有人情关难过;有人自幼孤苦无依,永远缺爱;有人只知沉迷赌博,穷困潦倒;有人误入歧途,自毁毁人;也有人永远追逐金钱,物质富裕,精神苦闷。不同的人生际遇,相同的是,他们浮浮沉沉的在人生道路上迷了途,却在证严上人的法语中,开悟人生的道理;更在参与慈济的志业后,找到生命的喜乐,印证了证严上人说的:“造福人群,就是富有自己。” “心不难,事就不难;心不贫,人就富。”困境再多、再大,只要有心,还是能够活出丰美的人生。祝福全天下的人心灵富足、日日福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静思语的富足人生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荷//林慈盈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07365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6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75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48-49 |
丛书名 | |
印张 | 5.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9-2010-381 |
版权提供者 | 静思人文志业股份有限公司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