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易经64卦384爻故事--古代名人用易启示(中)
内容
编辑推荐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这部最伟大的宝典中,与历代名人用《易》的故事中,双重吸取到中华民族传统人生智慧的精华,使自己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永远成为成功者,以实现社会与个人的双重“元亨利贞”,这就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内容推荐

《周易》64卦384爻,爻爻皆有特定的含义,每一爻对人生的得失成败都有其特定的价值。许多古人都能够自觉地运用《易》理,来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对今天的人们说来,尽管《易》理难明,但结合历史故事,就可以很容易明白384爻各爻的《易》理。由历史名人的故事与《易》理的结合,可以为我们提供处理社会人生问题的有益启示:一方面从古人用《易》成功的故事中,,借鉴古人成功立业的经验,为成就自己的事业找到坐标。另一方面从古人用《易》失败的故事中,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明白了《易经》的这些道理,对我们在社会的航行中乘风破浪,最终取得胜利是有极大裨益的。

目录

[剥卦 第二十三]

 坤下艮上

133.厉王剥足用荣卫

134.剥床干忠良遭害

135.董贤被罢剥无咎

136.陈氏剥肤齐姜凶

137.邓后得宠无不利

138.王宣望食果丧命

[复卦 第二十四]

 震下坤上

139.不远复颜回获吉

140.朱元璋休复立国

141.穆公频复终败晋

142.管宁中行独复道

143.陈重敦复得富贵

144.楚灵王迷复招凶

[无妄卦 第二十五]

 震下乾上

145.宁世基无妄得妻

146.白圭不耕而大获

147.无妄之灾降林冲

148.昌邑不贞废皇位

149.魏绛无妄佐新军

150.梁冀妄行遭灭族

[大畜卦 第二十六]

 乾下艮上

151.有厉利己唐姚崇

152.舆脱辐完颜被诛

153.李广艺高不得志

154.孟母三迁童牛牿

155.太祖酒席释兵权

156.商汤伐桀道大行

[颐卦 第二十七]

 震下艮上

157.舍灵龟邯郸学步

158.州吁伐郑实征凶

159.成济杀帝无攸利

160.论功行赏众将安

161.僖公居贞旱不害

162.王翦惕厉多置田

[大过卦 第二十八]

 巽下兑上

163.杨震不受午夜金

164.重耳得婚秦怀赢

165.天下中庸有胡公

166.脱脱栋隆得宰相

167.秦太后丑配缪毒

168.关龙逢过涉灭顶

[坎卦 第二十九]

 坎下坎上

169.投董卓吕布失道

170.扬雄小得坎险世

171.入坎陷庞德勿用

172.车千秋纳约自牖

173.王导为臣坎不盈

174.丛棘三岁案不得

[离卦 第三十]

 离下离上

175.祢衡无敬遭杀戮

176.苏武持节得元吉

177.早晚宴乐何可久

178.王烧饼突如死如

179.勾践涕沱得大吉

180.平七国有嘉斩首

[成卦 第三十一]

 艮下兑上

181.关公虽感志在外

182.佯顺帝意救县令

183.执其随中宗遭吝

184.灌夫窦婴相朋从

185.咸其脢元恭不语

186.方孝孺直言遭祸

[恒卦 第三十二]

 巽下震上

187.王义方求深被贬

188.马后久中保悔亡

189.京房冒进承之羞

190.守株待兔岂得禽

191.不恒其德婆惜凶

192.田蚧振恒遭厉鬼

[遁卦 第三十三]

 艮下乾上

193.遁尾妄动蓝玉死

194.周成王坚留周公

195.齐姜乘醉遣重耳

196.姜子牙垂钓皤溪

197.李泌善遁全身名

198.世外高隐逍遥公

[大壮卦 第三十四]

 乾下震上

199.秦皇征凶二世亡

200.隋文帝听亡国音

201.赤壁战曹军触藩

202.曹操官渡胜袁绍

203.西伯候忍痛食子

204.韩信潍水淹楚军

[晋卦 第三十五]

 坤下离上

205.贾谊负才早夭亡

206.康熙执政祖母助

207.冯骧脱颖助孟尝

208.鼯鼠魏阉乱明朝

209.宋广平不恤得失

210.武宗平叛花落去

[明夷卦 第三十六]

 离下坤上

211.伍员微服出昭关

212.狄仁杰顺则得吉

213.周武王牧野兴师

214.微子出国离暴君

215.袁凯装疯全身名

216.隋炀帝逸游亡国

[家人卦 第三十七]

 离下巽上

217.齐文姜乱伦招祸

218.樊姬进言胜中馈

219.贾政嘀嘀打宝玉

220.梁孟齐眉家大吉

221.孟母善教成亚圣

222.姬昌齐家得天下

[睽卦 第三十八]

 兑下离上

223.王守仁悔亡无咎

224.董承密受玉带诏

225.宋公明法场遇救

226.晋文公守信降原

227.宋就以德报仇怨

228.古城会关张释疑

[蹇卦 第三十九]

 艮下坎上

229.百里奚饲牛拜相

230.赵子龙单骑救主

231.刘备败死白帝城

232.孙膑佯狂方脱身

233.郑安平救死范雎

234.孟尝君出函谷关

[解卦 第四十]

 坎下震上

235.刚柔济刘秀中兴

236.康熙亲政除鳌拜

237.阿合马贪暴被杀

238.李治革除李义府

239.鲁之裕解中牟令

240.王允射隼诛董卓

[损卦 第四十一]

 兑下艮上

241.裴度还配终无损

242.严光垂钓助刘秀

243.杨勇憨直招谗害

244.周武王鹿台散财

245.刘基破陈助元璋

246.孟尝君不受象床

[益卦 第四十二]

 震下巽上

247.关羽无功不受禄

248.周公东征孚天命

249.房玄龄忠诚报唐

250.周平王东迁洛邑

251.姚崇灭蝗大得志

252.陈叔宝全无心肝

[央卦 第四十三]

 乾下兑上

253.甘露变壮趾征凶

254.玄宗密谋诛太平

255.屈原同流不合污

256.范蠡文种殊途归

257.靴子李义惩宝兴

258.侯景多叛终有凶

试读章节

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爻解】这是剥卦第五爻。贯,穿;贯鱼,以绳穿鱼,比喻以类相臣。宫人,指宫中嫔妃。此爻是说宫中嫔妃能依次为皇帝亲幸,虽得宠幸,也没有不利的。

【故事】东汉太傅邓禹,曾统帅百万大军,没有妄杀一人,人家都说:“邓家后人一定有大福。”邓禹的儿子邓训为官,曾修筑河堤,每年使数千人得以活命,旁人都赞道:“活人数千,子孙后代一定封侯拜相。”

史书的这些记载,据说应在了邓训的女儿邓绥身上,就是和帝的第二任皇后邓皇后。

邓绥自小聪明美丽,人人见了,无不怜爱。现在都讲隔代亲,汉代早也盛行了。邓绥的祖母就特别喜爱这位可爱的孙女,从来都是亲自给孙女剪发打扮。老夫人眼睛不好,误伤了孙女后额。可五岁的邓绥怕祖母不高兴,连吭都未吭一声。人们知道了,都夸她是个奇女子。

邓绥自小特别喜好读书,六岁就能通史书,十二岁时,《论语》、《诗经》背得滚瓜烂熟,家中都戏称为“候选博士”。十五岁时,邓绥被选人宫中,做了嫔妃。在同时入宫的嫔妃中,邓绥以高高的身材,姝丽的容颜,鹤立鸡群,特别显眼。

第二年冬天,邓绥被封为贵人。当时的皇后还是阴后,邓绥恭敬地服侍皇后,史书上说她“恭肃小心,动有法度。承事阴后,夙夜战兢”。

和帝见邓贵人美艳照人,十分宠幸。但邓绥时时推荐其他贵人让和帝宠幸。与其他贵人在一起时,个个花枝招展,都盼望得到龙恩,唯独邓贵人身着素服,不加修饰。对宫中的贵人以下,邓绥从不以贵人傲视他们,这些嫔妃都说邓贵人和气,十分尊敬她。

和帝没有儿子,邓绥十分焦急,主动选出数位年轻的才女去侍候和帝,希望和帝能够有后。邓贵人的这一举动,更受到嫔妃的好感,皇室同是一片赞扬声。

阴后见越来越多的人称颂邓贵人,决计要除掉邓贵人,恰好此时,和帝病重,卧床不起。邓贵人感到十分难过,决定以自身代替皇上,准备饮药自杀。一位宫女骗她说,皇上的病已经好了,这才阻止了邓贵人的自杀。

说来也怪,第二天皇上果然病情好转了。听到宫女讲起这件事,和帝从心里更宠幸邓贵人了。这越令阴皇后不安,阴皇后就请人搞起法术来,想用巫蛊之术除掉邓贵人。

事情败露后,阴皇后被贬人冷宫,邓绥谦让再三,被立为皇后。做上皇后的邓绥更加恭谦事君,对贵人、嫔妃一一以姐妹视之,把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

汉代不少皇后、贵人的父兄子侄,都因外戚身份而荣登高立。邓皇后做了皇后,皇帝数次要提升她的兄长邓骘,邓皇后都不同意,所以,直到和帝去世,邓骘也只做到虎贲中郎将这样一个不大不小的官。

就是以这种宠幸而自谦的精神,邓皇后赢得朝野上下的支持。后来,还临朝为政二十年,真是“无不利也”。

人生启示

宫人得宠于人君,常因宠而生骄,因骄而生祸害,不绝于世。邓皇后能宠而不骄,与其他嫔妃和平相处,而有“无不利”的结局。女性吃醋,尤其是皇帝中的嫔妃争宠,是人际关系中最难处理的。邓绥能够妥善处理,人们从中不可以吸取到某种处世哲理吗?

138.王亶望食果丧命

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爻解】这是剥卦第六爻。硕果,大果子,比喻钱财。此爻是说,做官的君子不贪钱财,就可升官晋爵,永保有官车可坐|;如果是老百姓没有钱财,就会没有经费维修房子,而有剥庐之患。

【故事】乾隆三十九年,王亶望被任命为甘肃布政使。接到任命,王亶望就暗下黑心,要在甘肃大捞一把,所以,星夜兼程,赶往任上。

王亶望到了甘肃的省府兰州,旧的布政使才接到免职的文书,他见王亶望这样快就来接权,心中十分不快;多一天在位,就能多贪一份财。但表面上还夸奖王勤于王事,雷厉风行。

一心想发大财的王亶望,也假惺惺地说:“身为国家官员,就该替皇帝分忧,为百姓造福,我这样雷厉风行,完全是为了朝廷与甘肃庶民啊!”甘肃上下官员,庶民百姓听了,都庆幸来了一位好官,对王亶望十分欢迎。

来上任前,王亶望就想好了一个发大财的好办法,这就是卖文凭,收取监银。在乾隆初年,中央准许甘肃出卖国子监监生的文凭,让一些人做官,条件是给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粮食,以解决西北方的粮荒。但是,随着清王朝国力强大,这个政策已停止了。

王亶望知道,他再搞监生文凭的买卖,是顶风作案。但他又清楚,一些不学元术、有钱有势的人,谁都愿意出粮出钱,弄个国子监的出身,当当官。只要胆子大,不愁一年不赚他几十万;那些捐钱做了官的人,肯定不敢告发。这事只要做得上瞒朝廷,下瞒百姓,什么风险也没有。到任当天,王亶望就把风吹了下去。

当晚,王亶望就收到一位富商的几千两银子,第二天,富商就成了国子监的监生,做上了官。不久,一传十,十传百,又传遍了全省。那些有钱无学的人,纷纷来到王亶望门下。

王亶望的标价也一天一个价,后来要几万两银子才能买一张监生文凭了。这样还不满足,王亶望又与总督勾结起来,令属下谎报旱情。

那几年,甘肃本来雨量充足,农业丰收,可上报中央的材料却是百年不见的大旱,颗粒无收,人民流离,社会动乱。乾隆只好每年拨出上百万的银两给甘肃,王亶望就和其他贪官把几百万银子全部私分了。

官场就是这样怪,你越整国家,你的官升得越快;你越忠心正直,越是死路一条。王室望这位上任就贪的大贪官,竟在大贪四年之后,以政绩卓著,荣升浙江巡抚。

后来,一位将军在甘肃给乾隆上书,讲到王亶望在甘肃几年,风调雨顺,乾隆看到后,才知受了骗,一怒之下,革去王亶望的官职。并派人查抄王家。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王家的财产达到几百万两。王亶望被判处死刑,全家充军,化为一场空。

人生启示

钱财这个东西,人见人爱。但一定要取之有道。做官的贪钱财,食硕果,国家背时,人民遭殃,自己也决无好下场。王亶望及古今多少个王亶望的教训是发人深省的。故凡为官的君子,都要不食硕果,不贪钱财,唯其不贪,才能受到人民真正拥戴,成为德高望重的清官,官清,自有相应的社会回报。P9-13

序言

《周易》在中国古代被视为五经之首,不仅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至今仍对很多人具有莫大的吸引力。这本典籍之所以有如此千古不渝的巨大魅力,就在于它是一部对人生的得失成败有极大参考价值的著作。

许多历史上的成功人士,上到帝主将相,下到平民百姓,能够在社会上取得成功,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事业,都或多或少与《周易》相关。司马迁在《史记》说:“自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说明文王等古圣贤治理天下就运用了《周易》384爻的《易》理。

在历史上,大如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及王位继承,小如个人的婚嫁、家庭、事业等,人们都要从《周易》中去寻求某种解答,并由此决定其行动。根据历史的记载,那些能够正确运用《周易》的人都是历史上的成功人士,而违背《周易》原则的人总是社会生活的失败者。不仅如此,今天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能功成名就,也与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易经》的理论有密切的关系。

《周易》对人生的得失成败的许多事例,在《易》学大师李鼎祚所著的《周易集解》一书中,就有以384爻的某一爻与历史故事互解的诸多记述。此后许多治《易》者都在解《易》时引用历史故事,并形成不少有名的专书,如李杞的《用易详解》等。这些著作,有的甚至将64卦的384爻全部配上历史故事,以说明人的得失成败与《易》理的密切联系。

但众多解《易》的专著对与《易》相配的故事,往往是一语带过,如干宝解“乾”卦九二爻说,“此文王囚于羑里之时”;解九四爻说,“此武王举兵孟津,观衅而退之爻”等等。这些故事对古代文人来说是熟知的,对今天许多人来讲就不清楚了。

《周易》64卦384爻,爻爻皆有特定的含义,每一爻对人生的得失成败都有其特定的价值。许多古人都能够自觉地运用《易》理,来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对今天的人们说来,尽管《易》理难明,但结合历史故事,就可以很容易明白384爻各爻的《易》理。由历史名人的故事与《易》理的结合,可以为我们提供处理社会人生问题的有益启示:一方面从古人用《易》成功的故事中,,借鉴古人成功立业的经验,为成就自己的事业找到坐标。另一方面从古人用《易》失败的故事中,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明白了《易经》的这些道理,对我们在社会的航行中乘风破浪,最终取得胜利是有极大裨益的。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这部最伟大的宝典中,与历代名人用《易》的故事中,双重吸取到中华民族传统人生智慧的精华,使自己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永远成为成功者,以实现社会与个人的双重“元亨利贞”,这就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易经64卦384爻故事--古代名人用易启示(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赤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0082368
开本 32开
页数 244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87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1-49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03
14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59:54